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9章 齐国的"绥靖"迷局:不战而亡背后的软骨病

上回书说到李牧一死,赵国再无抗秦之力。可当秦军长驱直入时,东方还有个齐国坐拥千里膏腴,带甲数十万,却眼睁睁看着五国覆灭,最后不战而降。这看似荒唐的结局背后,藏着齐国长达四十年的"绥靖"迷梦——这个曾经能与秦国并称"东西帝"的强国,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一、"朝秦暮楚"的报应:五国伐齐的后遗症

故事得从公元前284年那场"五国伐齐"说起。齐湣王骄横跋扈,南吞宋国,西侵三晋,惹得燕、秦、韩、赵、魏联合攻齐。乐毅率联军连下七十余城,齐国仅剩莒(jǔ)和即墨两城。虽然后来田单火牛阵复国,但齐国元气大伤,从此患上了"战争恐惧症"。

新即位的齐襄王心有余悸,定下"不结盟、不参战"的国策。到了齐王建时期,国相后胜更是把这政策发挥到极致:"咱齐国挨着秦国,只要交好秦王,就能永享太平。"这话听着有理,实则是自欺欺人。

二、秦国的"糖衣炮弹":金钱外交的致命诱惑

秦国对付齐国,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派使者带着金银珠宝贿赂后胜,《史记》记载,后胜家"金玉满堂",全是秦国送的;另一方面时不时敲打两句:"只要齐国不帮五国,秦国灭了他们就不打齐国。"

后胜收了好处,天天在齐王建耳边吹风:"赵国求援?别理!魏国借粮?装傻!"五国使者跪在齐国宫门外痛哭,齐王建却在后宫喝酒赏乐。有大臣冒死进谏:"唇亡齿寒啊!五国灭了,齐国还能独存?"后胜当场呵斥:"秦国讲信用,大王莫听小人挑唆!"

三、四十年"太平梦":军备废弛的恶果

齐国四十年不打仗,后果有多严重?临淄城里的百姓连弓箭都不会拉,军队里的将领全是后胜的亲信。反观秦国,年年练兵,兵器更新换代,连弩的射程比齐国强了一倍。

更要命的是,齐国放弃了"合纵"的传统。当年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牵头组织过多次抗秦联盟。可现在呢?秦国攻打赵国,齐国隔岸观火;燕国求援,齐国闭门不纳。这就像邻居家着火,自己不帮忙就算了,还把水桶藏起来。

四、不战而降的荒诞:最后时刻的麻木

公元前221年,秦军突然调转矛头,直扑齐国。齐王建这才慌了神,可军队久疏战阵,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更讽刺的是,后胜劝他:"大王降秦,秦王必封您万户侯!"

齐王建开城投降时,秦国食言而肥,把他流放到共地(今甘肃泾川),扔在一片松树林里活活饿死。齐国百姓编了首民谣:"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意思是,害死齐王的,不就是那些吃里扒外的"客卿"吗?

结语:绥靖主义的破产

齐国的灭亡,给后世提了个醒:在弱肉强食的世道里,靠"绥靖"换和平,无异于与虎谋皮。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齐国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它既不敢得罪秦国,又不愿帮助五国,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就像老辈人说的:"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齐国四十年不修武备,不结盟友,把命运寄托在敌人的"善意"上,焉有不亡之理?这事儿也给今天的人提个醒:和平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实力挣来的。当你放弃抗争的勇气,就等于主动把脖子伸进绞索。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