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0章 东海秉政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0章 东海秉政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0:00:56

一、“乱局终结者”的逆袭之路

公元304年的洛阳城,经历了长沙王司马乂被火炙(zhì)而死的惨剧,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焦糊味。当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yóng)为了“皇太弟”的位置争得头破血流时,一个此前毫不起眼的王爷正躲在角落里磨指甲——他就是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越在司马家族的王爷里,属于典型的“职场小透明”。论辈分,他是司马懿的侄孙,比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低了两辈;论武力,他不如长沙王司马乂能打;论权谋,似乎也比不上河间王司马颙一肚子坏水。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活得久,且擅长“扮猪吃老虎”。

《晋书》里说他“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操”(令名:好名声),说白了就是早期懂得装老实。当其他王爷杀得昏天黑地时,他像个围观群众,今天帮这个递个刀,明天给那个送个情报,暗地里却在攒人脉、拉队伍。就像打麻将时一直闷声摸牌的玩家,突然在关键时刻甩出一副清一色——公元306年,当八王之乱中的其他七位王爷死的死、废的废,司马越突然发现,场上只剩他一个“玩家”了。

二、“肉糜将军”的绰号是怎么来的?

司马越掌权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加官进爵,什么“太傅”“丞相”,头衔挂了一长串。但老百姓可不买账,私下里叫他“肉糜将军”。这绰号咋来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跟他的生活作风有关。据野史记载,司马越打仗时,随军车队里拉着几十口大鼎,顿顿要吃山珍海味。有次跟匈奴人打仗,士兵们饿得啃树皮,他却在营帐里炖鹿肉,还抱怨厨子盐放少了。士兵们偷偷骂:“这孙子比惠帝还能作,惠帝好歹只是说‘何不食肉糜’,他是真顿顿吃啊!”

第二种说法跟他的军事策略有关。司马越掌权后,为了巩固地位,派兵去打成都王司马颖的残余势力。《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细节:他的部将王衍(就是那个爱拿麈(zhǔ)尾清谈的名士)建议“坚壁清野”,他却非要“长驱直入”,结果中了埋伏,士兵死伤惨重。

不管哪种说法,“肉糜将军”的绰号算是坐实了。不是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历史上的权臣,要么被骂死,要么被笑死,能同时占俩的,不多。”

三、“清君侧”变“清自己”:一场荒诞的权力清洗

司马越掌权后,最担心的就是有人不服。他先是以“谋反”的罪名杀了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马炽,后来又觉得晋惠帝这个“傻皇帝”碍事——毕竟当年惠帝说“何不食肉糜”,现在自己被叫做“肉糜将军”,这事儿太膈应人了。

公元307年,晋惠帝突然“暴毙”,《晋书》里含糊其辞地说“食饼中毒”,到底是谁下的毒,大家心里都有数。司马越拥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但他没料到,这位新皇帝表面温顺,心里却憋着一股火。有次朝会上,晋怀帝突然问:“太傅,听说你老家东海郡闹饥荒,百姓易子而食,你知道吗?”司马越当场脸就绿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更绝的是,晋怀帝暗中联络大臣,打算除掉司马越。这事儿被司马越知道了,他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冲进皇宫,把支持皇帝的大臣杀了个精光。《晋书》记载:“越疑朝臣贰于己,乃诬帝舅王延等为乱,尽收捕下狱杀之。”(贰:背叛)这哪是“清君侧”,分明是“清自己”——把看不顺眼的全干掉。

四、“八王之乱”终结篇:末路穷途的东海王

司马越的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众怒。公元310年,匈奴汉国的刘渊派儿子刘聪进攻洛阳,司马越率军迎战,却在半路听说洛阳被围,顿时慌了神。他手下的将领石勒(后来的后赵皇帝)趁机偷袭,打得晋军溃不成军。

《晋书》里记录了一个惨烈的场景:司马越的军队被石勒追上时,“将士死者十余万”,尸体堆得像小山。司马越本人也在乱军中吓死了——据说是看到自己的仪仗队被冲散,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更惨的是,他死后尸体被石勒下令焚烧,骨灰撒在黄河里,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当时有个文人写了首诗嘲讽他:“昔为太傅,今作鱼食,肉糜未饱,先填河伯。”(河伯:黄河水神)这话虽然毒,但挺贴切。司马越以为自己终结了八王之乱,殊不知他亲手把西晋推向了更深的深渊。八王之乱持续16年,死了几十万人口,中原大地千里荒芜,这才给了匈奴、羯(jié)族等少数民族南下的机会。

五、“麈尾清谈”与“金戈铁马”:一个时代的荒诞注脚

司马越掌权时,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朝堂上一群名士拿着麈尾清谈,讨论“老庄之道”,城外却战火纷飞,流民遍地。最典型的就是王衍,这位老兄号称“口中雌黄”(形容随口乱说),清谈时唾沫横飞,一打仗就腿肚子转筋。后来被石勒抓住,还劝人家称帝,结果被活埋了。

“平时袖手谈天下,临事一死报君王——可惜,死了也没用。”西晋的名士们比东林党更离谱,人家至少还知道殉国,他们是一边清谈一边跑路,跑不了就投降。

六、乱局之后:当“肉糜将军”遇上“流民蜂起”

司马越死后,西晋王朝彻底成了空架子。晋怀帝被匈奴人抓走,洛阳城破,史称“永嘉之祸”。但故事还没完——就在中原混战的时候,蜀地的流民们已经揭竿而起了。

领头的叫李特、李流兄弟,带着一群吃不饱饭的百姓从汉中跑到四川。《华阳国志》记载了一个细节:李特在路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老百姓感动得哭了:“李将军比东海王强多了,至少不让我们吃土!”司马越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最终会被这些流民和南下的少数民族彻底掀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