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相 > 第106章 三槐

大明第一相 第106章 三槐

作者:半半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8:40:24

“你,赶紧脱,别磨叽!”

“还有鞋子袜子,全脱了!”

“你们……我叔是户房赵……”

“啪!”

“看看这是哪里?闭嘴吧你!”

前头开始检查,在衙役的逼视之下,每个考生从上到下都要脱得精光,只留一条贴身的短裈,鞋袜也要除去。

考生左手举着笔砚,右手拿着自己的衣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此时正是初春,地上有冰,瓦上有霜,考生一个个都咬牙切齿,这不是恨的,而是冻的。

一个少年衣着华丽,哪里受过这般苦楚,激愤之下想报出家门,却被衙役一记巴掌给扇了回去。

遭受这般屈辱的安检,后面的考生本来郁闷,觉得有辱斯文,一见这个华衣少年挨训,却又觉得好笑,心里舒服了不少。

在这个场合,莫说只是户房的什么子弟,即使是县尊的公子,都要老实受着。

一个考生面前站着两名衙役,一个解开考生的头巾,棒槌似的手指在头上篦来篦去,另一个则翻看考生的短裈,一直看到脚趾头为止。

直到那考生脸都青了,总算听到面前的衙役挥手道,“进去吧!”

那考生如闻天籁,赶紧将衣裳套上,往考场冲了进去。

李步蟾他们来得早,不久便轮到了刘同书,刘同书倒是干脆,在前面考生检查之时,他便开始脱衣,等前头完事,他刚好脱光了。

李步蟾有样学样,轮到他了,左边衙役对同伴使了个眼色,掀起头巾来看了一眼,另一个衙役也是敷衍地看了一眼,便挥手让李步蟾进去了。

享受了一把特殊待遇,李步蟾对他们微微点头,算是承情。

这般安检之法,他也是头大,他算是再顺利不过了,但也是冻得手脚发麻,体质稍弱一些,这么折腾下来,考完之后恐怕就得大病一场。

考棚的正门有个非常牛批的名字,叫做“龙门”,李步蟾钓上来的那尾三绳鲤鱼,被毛伯温命名为“龙门”,跟脚就落在此处,鲤鱼跃龙门,十分应景。

要是没有跃过去,一头撞在龙门上,撞得一脸桃花,这叫做龙门点额。

刘同书等在前面,李步蟾将东西给他拿着,自己穿好衣裳之后,往后面一看,黑压压的还有一大片,照这个速度,想要全部验完,起码还要一个时辰。

想着安化县试不过五百多人,便是这般景象,到了长沙府试,怕是不下三千人,想想都头晕。

县试考棚的正面是公堂,上边设有官座,知县石安之和教谕倪书,穿着官袍,肃然端坐,他们当中点了一个火炉,炭火烧得很旺,让他们看起来脸色很是红润。

公堂五步之外,便是数排考房,东西相向,中间是甬道,茅房在另一端。

考棚倒是搭得富余,李步蟾抬头看看,头上都有顶,算下来足足有六七百间,石安之还是厚道,不用考生露天作业了。

放在那些科举强县,考棚不太富余,运气不好分到了露天之处,刮风下雨日晒雨淋的,那就酸爽了。

刘诗正等廪生站在公堂之下,已经进来的考生依次上前认保。

唱名的书吏李步蟾是认识的,正是曾经在沙湾村立牌坊时表现不错的礼房司吏彭开纯。

“崇文坊,李步蟾!”

“廪生刘诗正作保!”

李步蟾上前,刘诗正从旁边出来,两人并肩向石安之与倪书作揖,刘诗正大声道,“学生刘诗正,愿为李步蟾做保!”

这次刘诗正做保的人不少,不下二三十人,安化廪生拢共不过二十人,每到此时,廪生就不够用,说起来,这也是廪生的一宗重要进项。

礼毕,一名礼房书吏将试卷纸交给李步蟾,带他往外走了几步,指指东边低声道,“李公子,你的座次是地三癸酉,是咱们彭司吏用心选的。”

李步蟾回头一看,彭开纯恰好望了过来,两人对了一个眼神,李步蟾微微点头,以示谢意。

世间有阴有阳,规则有明有潜,生而为人,这是怎么也免不了的,有些坐在臭号附近的倒霉蛋,或许还在怪自己运气不好呢。

运气?呵呵。

地三癸酉。

考房是按照千字文的“天地玄黄”来排列,李步蟾的便是在第三行的癸酉位。

用千字文排序,是老传统,一直到后世,沙滩地区老北大的学生宿舍,也是按照“天地玄黄”来的,搬到新校区之后,男生宿舍才改称“德、才、均、备、体、健、全”七斋,女生宿舍则改称“敬、业、乐、群”。

考房低矮,目测还不到一米七,李步蟾还未抽条,倒是不用弯腰。

他找到自己的考房,将长耳竹篮里放下,内外打量了一番。

考房极为逼仄,大概是一米乘一米的面积,转身都难,从空中鸟瞰,跟后世养殖场的鸡舍差不多。

房中四壁皆是木板相隔,一块长板高置,算是几案,一条长板地置,算是长凳。

两块长板都与隔壁相连,可以拆卸,几案还好,凳子却是有些坑爹,莫说颤抖,就是放个屁,同坐都能察觉得到。

李步蟾这间稍好,坐在档头,只有一侧与人相连,骚扰会少了不少,再看房外,考棚正搭在一株老槐树上。

这槐树李步蟾见过,共有三株,成掎角之势。

这三株槐树,可是有说头的。

儒林惯用槐树来喻指科举,秋闱又称槐秋,“槐花黄,举子忙”,连赴考都被称为踏槐。

《周礼》有云,“面三槐,三公位焉”,意思是说,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只有最重要的三公,才能面槐而坐,其他的公卿大夫,只能坐在其它地方。

北宋的王佑,就在庭院中亲手植下三株槐树,说自家一定能出三公,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成了公相,苏轼还为此作了一篇《三槐堂铭》。

不得不说,彭司吏有心了。

李步蟾先用纸擦拭案凳,考棚的木板不知用过多少年了,又吃了一年的灰,上面白白绿绿,色彩斑斓,不但有苔藓,还长蘑菇了,要是不清理干净,脏了衣服倒是小事,污了考卷可就哭不出来了。

收拾干净了,李步蟾再将考篮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又将笔墨纸砚与试卷纸摆放整齐,收拾心情,静等着开考。

“铛铛铛!”

等了两三刻钟之后,在衙役的喝声当中,考棚关闭,公堂上敲响云板,考棚内一片肃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