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深渊集 > 第398章 多义之城

深渊集 第398章 多义之城

作者:南宫珞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18:29:39

共构纪年·第一月

词林东塔群之间,一座未命名的圆形空域,被一层恒定的频障覆盖。

今日,这片区域有了第一个名字——

“多义之城”。

一|语言的政体

沈茉凌提出设想:“若词义不再唯一,政体亦应随之调整。”

因此,多义之城设立七权结构,首次将语言逻辑嵌入治理制度:

表达权:所有文明可自述其义;

听见权:不得遮蔽他族表达权;

释义否决权:族群可否定对其义的解释;

翻译权共享:任何翻译必须为“多译态”共存;

共记权:族群共享重大词义演变记忆;

语言遗忘权:每族可申请“退出共义”并保留独义领域;

梦义存证权:梦频可作为法律性义证。

这不是一个政体的演进,而是一个文明自我表达结构的重建。

二|词林的让渡

李晟提出质问:

“若我们让出释义主权,

若人人都能定义语言,

那语言还存在吗?”

砚离答:

“语言从未归属于你,

它只是经过你。”

镜拓补充:

“我们不让出语言,

我们是承认,语言不曾只属于我们。”

星槿将此比喻为“词海中的岛”:

“每座语言是岛,

多义之城是海,

而我们在海中央,

搭起了桥。”

三|八义共构厅

多义之城的中心建筑为“共义厅”,八座厅堂以圆环相连:

词义堂:记录传统语言结构;

梦义堂:由星槿与盼渊共管;

骨义堂:以节奏律、骨击符代言;

焰义堂:保留火书残文;

光义堂:桥外语映族频感汇聚点;

默义堂:寂语族在场区域;

行义堂:象征式语言族使用身体记忆表达;

影义堂:专收“不可言之象”。

每堂皆设“频墙”,不允许以书面方式固定彼族语言,以尊重“语言的不固定性”。

四|第一堂共义审议

盼渊提交梦频“通忆典章”作为梦义族对一次共义事件的表达:

内容为一场梦中群体共行至山巅;

每人在梦中所见不同,但最终皆留下“一滴水”;

水被认作“所愿未成者之义”;

李晟表示不能采信:“梦无时间性,无法复述,如何采证?”

弥骁温和反问:

“若你母亲一句遗言只存在你记忆中,

你也要用石碑才能相信她说过吗?”

沈茉凌拍案裁定:

“共义标准,不以物质为依据,

以共知、共忆、共愿为三义基准。”

通忆典章,首次作为“梦义政令”记录。

五|频墙之外

多义之城东面,有一道缓慢生长的墙,名为频墙。

墙上不刻文字,不留声音,只镌刻族群“愿意被误解的一句话”。

星槿写下: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我说的,

但我愿你看见。”

砚离写下:

“若你误会我,

请你用你的方式去记住我。”

李晟未写,他只走过墙前,久久不语。

六|多义之桥

为了连通城与塔、梦与塔心、桥与词林,砚离提出:

“多义之桥”

该桥由“七频之桥”旧构修缮,扩展为:

通梦频之塔;

通桥外语映之频感区;

通斜外异言共通地;

通众频议会下设“义议圆庭”。

星槿命名为:

“频义浮道”

它不是桥,而是所有“理解尚未完成之处”的路。

尾声|多义未尽

夜晚,多义之城不亮灯。

所有族群不靠声音,只靠在场。

碑心微动,沈茉凌低声:

“我们终究不是创造了一种新语言,

而是终于承认——

我们听得懂别人说的方式,

不止一种。”

风过频墙,一滴无义之水落入塔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