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483章 沙漠中的厮杀

8:30,德尚中尉带着1排30人作为前卫,沿着新鲜脚印疾进。脚印深约10厘米,混合着骆驼蹄印与赤脚印——起义者显然混编了骑兵与步兵。他命令:“前卫变‘三角队形’,每人间距5米,下士杜邦带10人作为‘尖兵班’,提前100米侦察!”

沙漠里的脚印会被风沙快速覆盖,但起义者显然刻意保留了痕迹:沙地上每隔50米便有用石块堆成的“箭头”,指向东北方。德尚眯起眼——这是故意误导的“假踪”:真正的行军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标记,除非想引诱追兵进入预设战场。

“中尉!骆驼蹄子上沾着红土——这附近没有红土层!”尖兵班的二等兵马丁突然喊。德尚翻身下马(他骑乘连部唯一的阿拉伯战马),蹲下身捏起一撮沙土。红土中混杂着细碎的陶片,边缘锋利——这是人工研磨的痕迹,起义者用陶片磨成粉混入骆驼饲料,迫使骆驼踩出“定向脚印”。

“传令兵!通知2排、3排停止前进,原地构筑散兵坑!”德尚抽出指挥刀,在沙地上划出半圆,“1排继续前出,但保持战斗队形;所有人检查弹药——每支枪至少留10发子弹备用!”

9:15,连队进入“一线天”峡谷。两侧岩壁陡峭,仅容两骑并行,地面被山洪冲刷出深沟,骆驼不得不卸下部分物资,由士兵扛着前行。

“注意!右侧岩壁有撬动痕迹!”炮兵下士勒内突然指向50米外的岩缝。德尚举起望远镜——岩缝中塞着半截麻绳,下方沙地上有新鲜的拖拽印记,像是有人用滑轮吊运过重物。他想起出发前穆罕默德的警告:“蛇谷的岩壁藏着‘魔鬼的梯子’,叛乱者常从崖顶用绳子吊下伏兵。”

“全体注意!成‘双纵队’前进,班与班间距20米!”德尚命令,“7排长带10人检查右侧岩壁,5排长带10人检查左侧,发现可疑物立刻报告!”

士兵们用刺刀挑开岩缝中的藤蔓,果然在深处发现半袋火药,导火索还沾着新鲜的树胶。这是一种沙漠植物分泌的黏液,遇热会凝固。下士杜邦用匕首割断导火索,冷笑道:“好个‘请君入瓮’——他们想等我们全进去,再用炸药封死谷口。”

10:00,连队行进至峡谷中段,两侧岩壁突然开阔,露出一片约500米长的“谷底平地”。这里本应是绿洲,此刻却寸草不生,地面布满拳头大小的碎石——显然是人为翻耕过,破坏植被以限制法军隐蔽。

“全体下马!休息15分钟!”德尚下令,“但每排留2人站岗,其余人检查武器、补充水分。”他自己则带着副官走到谷底中央,捡起一块碎石抛向远处——石头落地时发出空洞的回响,“下面是空的!”他蹲下身,用刺刀戳了戳地面,沙土下传来“噗”的闷响,“是陷阱!起义者挖了地道,可能藏着火炮或更多伏兵。”

此时,向导穆罕默德突然拽住他的衣袖,指着西北方的岩壁:“看!鹰巢!”德尚抬头——三只秃鹫正盘旋在30米高的崖壁上,却始终不俯冲,“正常情况下,它们早该扑向谷底的腐尸了。有人在崖顶监视我们。”

10:30,德尚召集军官在谷底背风的岩缝中开会。他摊开地图,用炭笔圈出三个关键点:“第一,脚印是伪造的;第二,岩壁有滑轮痕迹和炸药;第三,谷底被翻耕,陷阱密布;第四,秃鹫异常——崖顶一定有伏兵。”

“中尉,那我们怎么办?”7排长勒克莱尔额头渗汗,“现在撤退,会被堵在谷口;继续前进,就是送死。”

德尚指向谷底平地的边缘:“看到那片‘风化石’了吗?”他用指挥刀划了个半圆,“风化石下是坚硬的岩床,起义者不可能在那里挖陷阱。我们立刻占领那片区域,依托岩石构筑工事。”他转向炮兵下士:“把37mm山炮架在风化石的最高处,轰击崖顶——那里肯定有伏兵!”

“可是……”副官犹豫,“我们只有120人,反叛者可能有200甚至更多。”

“所以我们要‘以点破面’。”德尚抽出勒贝尔步枪,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以为我们会像羊一样走进圈,但我们偏要做狼——用火力撕开一道口子,再逐个击破。”

10:45,法军开始行动。1排作为“矛头”,呈散兵线向风化石区推进,每人间隔10米,边前进边用步枪朝崖顶射击,吸引伏兵暴露位置;2排、3排紧随其后,交替掩护;炮兵下士勒内调整山炮角度,瞄准崖顶一块凸出的岩石,德尚推测那里是伏兵的观察点。

“砰!”1排下士杜邦的步枪率先开火——崖顶传来一声闷哼,一个戴红头巾的身影踉跄跌落。德尚趁机大喊:“他们怕枪!集中火力打崖顶!”

120支步枪同时响起,崖顶顿时乱作一团。德尚趁机跃上风化石区的一块巨石,用望远镜观察——果然,崖顶埋伏着约50名起义者,正依托岩石向谷底射击;谷底两侧的岩缝中还藏着约30人,端着martini-henry步枪等待法军进入射程。

“穆罕默德!带你的骆驼去东侧山谷,绕到起义者后方放火!”德尚吼道,“他们没考虑到沙漠的风——烟会迷了他们的眼!”向导咧嘴一笑,打了个呼哨,两峰骆驼载着浸过松脂的干草冲向东侧。

11:00,风化石区的法军已构筑起简易工事:用岩石堆成掩体,步枪架在石缝中,山炮对准崖顶。德尚拍了拍身边新兵卢梭的肩:“别怕,他们人多,但我们有枪、有炮,还有——”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比他们更会观察的眼睛。”

当起义者的第一波冲锋从谷底两侧涌来时,法军的山炮已轰塌了崖顶的观察点,步枪火力则像剪刀般剪向冲在最前的起义者。德尚站在风化石最高处,军刀指向谷底:“现在,该我们‘诱敌’了——把他们引进我们的‘蛇谷’!”

远处的驼铃声中,东侧的烟火腾空而起,起义者的阵型顿时大乱。德尚笑了——他知道,这场“诱敌”才刚刚开始。

11:15,起义军的冲锋号角撕裂空气。德尚中尉抬头,只见谷底两侧的岩缝中涌出黑压压的人群——足有300余人,头裹红布(起义者的标志),手持老旧的martini-henry步枪、土耳其弯刀,甚至还有扛着锄头、木棍的农牧民。为首的是个穿黑斗篷的高个子,腰间别着两支左轮手枪,正挥舞着弯刀嘶吼:“真主至大!杀了法国狗!”

“卧倒!隐蔽!”德尚吼道,同时推开身边的新兵卢梭。第一波子弹擦着他的帽檐飞过,在身后的岩石上迸出火星。起义军的冲锋路线选得极刁:从两侧岩壁的豁口冲出,呈“钳形”包抄风化石区,意图将法军压缩在狭窄的谷底平地。

“1排!机枪准备!”炮兵下士勒内猛拽动山炮的拉绳,“放!”37mm山炮的第一发炮弹擦着起义军左翼飞过,在50米外的岩壁上炸开碎石雨。但起义军毫不停歇,第二波冲锋的人潮已涌到80米外——他们根本不躲,仿佛算准了法军的炮弹数量有限。

“机枪!开火!”德尚指向左侧的沙丘。藏在沙丘后的m1897哈奇开斯机枪(法军刚列装的新式速射武器)突然发出“哒哒哒”的怒吼,150发\/分钟的射速瞬间将起义军前排的人影撕成碎片。血雾混着沙粒腾空而起,惨叫声中,几个起义者被气浪掀翻,滚进沙坑里抽搐。

但起义军的人海战术奏效了——前排的尸体堆成了“肉盾”,后续的冲锋者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德尚咬着牙:“换弹链!给我往人堆里打!”机枪手的额头渗汗,手指在扳机上发颤,哈奇开斯的枪管因连续射击而发烫,冒出青烟。

正当法军以为“顶住了”的瞬间,右侧风化石区的岩缝中传来“咔嚓”一声——那是藏兵洞的石板被掀开的动静。德尚瞳孔骤缩:他早该想到,起义者不可能只在外围埋伏!

10余名起义者从岩石下的洞穴中钻出,每人腰间捆着用油布包裹的土制炸药(混合了硝石、硫磺和木炭),手里举着点燃的导火索。他们的目标明确:法军的机枪阵地和山炮。

“小心!是炸药!”副官的尖叫被爆炸声淹没。一名起义者扑向哈奇开斯机枪,导火索在沙地上拖出火星;另一人则冲向山炮,将炸药包塞进炮口。德尚眼疾手快,抓起步枪连开三枪,击毙了两个冲向机枪的起义者,但第三个已拉燃了导火索——

“轰!”机枪阵地被掀翻。铁皮弹箱在火中熔化,机枪手的半截身子被抛到5米外的岩石上,血肉模糊。山炮的炮管被炸得弯曲变形,勒内被气浪掀飞,撞在岩壁上昏死过去。

更致命的是,藏兵洞中涌出的起义者手持短刀、匕首,如疯狼般扑向法军的散兵坑。他们的喊杀声混着“真主至大”的祷词,完全不顾自身安危——这是“自杀式冲锋”,用血肉之躯消耗法军的弹药与体力。

法军的火力优势瞬间瓦解。哈奇开斯机枪哑了,山炮成了废铁,。德尚抽出军刀,吼道:“上刺刀!准备白刃战!”

1排的士兵们颤抖着将刺刀卡进枪管。新兵卢梭的手在抖,德尚一把夺过他的步枪:“怕就对了——但你要比他们更怕死!”他将刺刀尖抵住一个冲来的起义者的咽喉,对方却咧嘴一笑,反手用匕首划向他的手腕。德尚侧身避开,顺势一枪托砸在对方太阳穴上,鲜血溅在他的灰呢制服上,染出朵狰狞的花。

7排长勒克莱尔的处境更惨。他的班被起义者围在岩缝里,6名士兵已有4人阵亡。一个起义者举着弯刀劈来,勒克莱尔用步枪枪托硬接,“咔嚓”一声,枪托裂成两半,弯刀却擦着他的耳朵劈进岩壁。他反手抽出腰间的佩剑(军官标配),砍断了对方的右手腕,但另一个起义者已从背后抱住他,用短刀刺向他的后心——

“噗!”勒克莱尔的身体猛地一僵。他低头,看见鲜血从胸前的弹孔涌出,染红了胸前的十字勋章。他反手抓住刺客的手腕,用尽最后力气将其按向自己的刺刀尖……

战斗逐渐变成“砍杀竞赛”。起义者的弯刀砍卷了刃,就用石头砸;法军的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用牙咬。沙地上到处是残肢断臂,血迹混着沙粒凝结成暗红色的硬壳,踩上去“咯吱”作响。

德尚踩着战友的尸体爬上沙丘,眼前的景象让他胃里翻涌:120人的连队,此刻只剩不到40人还能战斗。起义者的攻势却丝毫未减——他们从藏兵洞不断涌出,仿佛无穷无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