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01章 帮人拆迁暴富?易学习的贤内助!

吕州市,金山县。

一辆吉普车驶出高速公路,沿着水泥公路驶向盘龙镇。

刺耳的胎噪和颠簸摇晃,让在副驾驶半躺着睡觉的易学习陡然清醒。

“咱们这是出高速路了吧!”

易学习翻身坐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开车的毛娅,有些诧异的瞥了一眼丈夫易学习。

“你怎么知道?”

易学习轻哼一笑。

“我怎么不知道?”

“难道你忘了,这条水泥公路,就是当年李达康折腾的吗?”

“通车这么多年,因为自然沉降、重车碾压,路面出现了坑洼裂缝,汽车跑在上面,自然就不如高速路那沥青路面舒服。”

正说着,吉普车碾过一个水坑。

不仅水花四溅,车子也猛烈颠簸起来。

吓得易学习,不由自主的伸手抓紧扶手。

“这路也太他妈颠了吧!”

“好歹也是通往好几个乡镇的致富路、主干路!”

“金山县就算再穷,没钱大规模翻新路面,也好歹修补一下坑洼裂缝呀!”

听到丈夫的骂骂咧咧,毛娅不由叹息一声。

“金山县名字倒是好听,叫金山。”

“可是放眼整个县,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矿产资源。”

“还是当年李达康来到金山县,跟你和王大路组成领导班子后,下大力气动员修路,咱们县的经济才稍微好了一点。”

“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也是靠出门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才脱贫致富的,单纯靠务农为生的农民,也没变得有多富裕。”

看着分散在田野里,那些明显刚建成没多少年的农村自建小楼房。

易学习叹息道:“问题还是出在,金山县没有像样的产业,单纯靠劳务输出和农耕经济,哪能有多少财税收入?”

“好在高育良书纪体谅金山县一百二十万老百姓,在他的极力争取下,金山县不仅要修高铁线,还要建高铁站。”

“是啊!”

毛娅很是欣慰的说道:“有了高铁,咱们金山县的交通状况,就能大为改善,也能更好的招商引资。”

“等将来入驻咱们金山县的企业多了,财税收入增加,县里肯定会把这条年久失修的水泥路,翻修成沥青路!”

说到这儿,毛娅很是好奇的扭头问道:

“哎对了老易,总务院会批复同意咱们汉东省建高铁吗?”

“怎么可能不同意?”

易学习信心十足的说道:

“咱们线路设计、施工方案、环保评测等,样样都达标。”

“而且为了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征地拆迁工作提前就开展了。”

“就我管辖的吕州市开发区内,吕州机场和高铁站共建方案也都评审通过,准备开工了。”

“而你们村不也有好几户人,处于拆迁范围吗?各方面的工作都搞起来了,怎么可能不同意开工建设?”

毛娅略略点头。

“那就好,我就怕搞出那么大的阵仗,到头来却不建了。”

这话,毛娅是说一半留一半。

她其实最担心的,还是高铁突然不建或者延期开工。

那么自己借给三婶的钱,就很难要回来。

毕竟三婶已经用钱加盖房子、扩建鱼塘、栽种茶树……

为了多拿安置费,甚至还让她儿子儿媳,赶紧怀了第二胎。

就因为听说孩子没出生也无所谓,孕妇直接算两个安置名额。

至于三婶为什么敢这么做?

当然也要归功于毛娅。

丈夫易学习,多年来工作过于勤奋,养成了一个老习惯。

那就是不管在任何地方任职,他都会在家里挂地图、忙工作。

吕州市要建高铁,升任开发区书纪的丈夫,担子更重,加班就更频繁了。

把一些图纸带回了家里,毛娅自然就看见了。

知道自己老家村里,有几户人的房屋和田地要被拆迁。

毛娅也没想太多,便提前给他们说了。

小时候家里穷,三婶对自己颇多照顾。

所以毛娅还指点了三婶,如何多拿拆迁安置费,争取靠拆迁暴富。

至于招式套路……

毛娅当然也是从丈夫易学习那儿学来的。

吕州要征地建机场,丈夫经常跟那些拆迁户打交道。

为了多拿拆迁安置费,拆迁户们什么招式套路都玩遍了。

听丈夫在家里抱怨念叨多了,毛娅自然也就学会了。

只不过……

现在的她,还并不知道,她的‘悉心指导’,不仅增加了拆迁预算,也加大了拆迁难度。

很多人为了靠拆迁暴富,都现学现卖,能加盖房子的盖房子、能增加青苗补偿的多搞补偿。

一些家庭,甚至没条件结婚生娃的,都硬着头皮上。

试问,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和成本,要是不能狠捞一笔,又怎么可能同意拆迁?

而整天忙于工作的易学习,自然还不知道妻子毛娅,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这会儿的他,只想赶紧回到妻子老家,祭奠完去世一周年的老丈人,然后回去继续忙工作。

因为已经有小道消息称,赵立春书纪最近在燕京频繁活动,很有可能会促成总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高铁项目。

滴滴~

岔路口,一辆货车鸣笛拐弯。

毛娅等货车先走后,才小心翼翼的转动方向盘,拐进通往镇上的碎石路。

相比于水泥路面的县道,碎石铺砌的乡道,就更加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了。

在这样的公路上行驶,就像有大力士,不断在摇晃吉普车似的。

再加上昨晚刚下过一场雨,以至于水坑密布。

碾着水坑前进的吉普车,不一会儿就被翻腾起来的泥浆,搞得车身泥糊糊的。

短短几公里的路程,行驶了将近二十分钟。

接下来前往村子的道路,毛娅是不敢开了。

连碎石路都算不上的泥巴公路,被雨水淋湿之后,彻底成了烂泥路。

泥泞不堪也就罢了,偏偏乡村公路还很狭窄。

换到副驾驶的毛娅,紧攥着扶手。

看着丈夫小心翼翼的操控吉普车,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她既怕车子打滑,溜出公路冲进旁边的农田,还怕车子陷入泥坑动弹不得。

好在经常开车下乡,各种烂路都经常开的丈夫易学习,驾驶技术很过硬。

底盘高、动力强的吉普车,越野性能也相当不错。

经过十多分钟的艰难跋涉,最终顺利抵达了自家院门口。

“小娅回来啦!”

“担心路滑,下车慢点儿!”

年迈的母亲,杵着拐杖笑眯眯的大声喊道。

毛娅推门下车,踩到路边一簇杂草上。

砰!

甩手关上车门。

只见吉普车,大半个车身都像是泥糊了。

车窗以下,基本都是泥浆。

回望这一路的泥泞,那弯弯曲曲的车辙……

心里忽然对丈夫,多了一丝埋怨。

丈夫易学习,以前是金山县书纪,妥妥的金山县一把手。

没有拨款给自己的老家,将村道乡道路面硬化,还能理解他是为了避免被人说闲话。

然而他调去当了吕州市的交通局长。

搞好整个吕州市的交通,本身就是他的职责。

可结果呢?

他依然没有照顾一下自己的老家、他曾经主政过的金山县。

哪怕拨一点款,把这烂泥路铺成碎石路,也不至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车泥’。

“老易,你回头好好看看!”

“要想富,先修路!咱们金山县要想脱贫致富,这路还得继续修才行。”

“要不然就这烂泥路,修了跟没修,区别并不大,也没法带动乡亲们致富!”

听到妻子的抱怨,打开后排座车门,正准备拿东西的易学习,连忙回头看了一眼。

“没事儿,省里已经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村村通工程。”

“我估计就最近两年,你们这儿就会把村道硬化成水泥路面,乡道也拓宽硬化,铺成沥青路。”

说罢,易学习就俯身钻进车内,将从市里买回来的各种东西拎出来。

既有烧给老岳父的冥钞、纸衣,也有给丈母娘的营养品和常用药。

丈母娘故土难离,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家。

所以每次有机会回来,两口子都会带一些常用药。

“那将来把村道硬化成水泥路,能不能顺便把路修宽一点,能让两辆车通行?”

毛娅的提问,让易学习愕然一愣。

“你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吧?”

“就乡村公路这车流量,用得着修双车道吗?不知道财政资金很有限吗?”

“即便将来路修好了,乡亲们也有钱买私家车了,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会车子多一点!”

毛娅瞪眼道:“要是不提前修宽一点,将来堵车咋办?”

拎着大包小包的易学习,又回头看了看蜿蜒泥泞的烂泥路。

“那还不简单吗?”

“这一路走来,我都看了。”

“有一部分路段,还是具备加宽条件的。”

“到时候隔一段距离,就拓宽一点,修个会车点方便错车,不就好了吗?”

毛娅眼前一亮。

“这主意好,既解决了将来车多后错车难的问题,又不会增加多少预算,完美呀老易!”

易学习苦笑道:“你就别夸我了行吗?赶紧帮忙拿东西呀!”

“哦哦哦,好的!”

毛娅连忙打开后排座车门,将东西拎回家。

此刻堂屋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里老人。

大家正准备祭奠焚烧的东西。

而厨房内,几个妇人正忙着准备午饭。

按照习俗,逝者的周年祭,亲朋好友们会聚在一起祭拜,顺便吃个午饭。

毛娅从市里带了一些卤菜回来,拎进厨房准备摆盘。

正切菜的三婶,连忙笑呵呵的打招呼。

一阵寒暄过后,众人自然聊到了拆迁问题。

尤其是听说很多地方拆迁工作,都已经搞得如火如荼。

但金山县却还没什么动静。

这让投入了不少的三婶等人,自然有些着急。

当然也有不在拆迁范围内的人,盼着能不能出现奇迹,变更或扩大征迁范围。

对此,毛娅自然是信心十足、态度坚定。

“线路的走向、征地的范围,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吗?”

“在拆迁范围内的别着急,今年肯定会拆的,咱们汉东省下那么大力气筹集资金建高铁、还发展高铁产业,怎么可能不搞?”

“至于不在范围内的,也别惦记奇迹会发生,沿途的地质勘探工作早就结束,施工设计方案啥的也早就定稿了,咋可能还有变化?”

闲聊间,母亲来催促了。

不一会儿。

众人便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所以体力活,就交给了年富力强的易学习。

让他用大背篓,背上鞭炮、冥钞、香蜡纸钱等祭品。

毛娅搀扶着母亲跟在后面。

再往后便是众多亲朋好友。

来到了坟前,清理杂草、摆放祭品……

一阵忙活之余,准备鸣放鞭炮的易学习,看向远处三婶家及其附近,不禁眉头紧锁。

上一次回来,三婶家还是泥瓦房,怎么如今却变成了三层小楼房?

而且家门口的小池塘,如今急剧扩大,吞并了农田,变成了一个大鱼塘。

有意思的是……

村里很多人家,房屋和田地变化都不大。

但包括三婶家在内,在高铁范围内的,都变化巨大。

要么是房子改建成了楼房,要么就是水田变鱼塘、旱地变茶林……

这一系列的变化,完美契合了高铁的线路走向和占地范围。

仿佛有人专门告诉了他们,村里这一片区域要征地修高铁。

因而其他不会征地的区域,就没有一丁点儿变化。

“谁这么大胆?”

“这不是摆明了,要多拿拆迁安置费吗?”

易学习正有些纳闷。

看着跟三婶等人有说有笑的妻子毛娅。

易学习心里,瞬间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毛娅,毛娅!”

“你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你说。”

将妻子叫过来后,易学习抬手指向三婶的楼房。

那明显抢修,就为了拆迁的楼房,连外墙都没粉刷,二楼以上窗户都没装。

为了节省成本,也没有采用钢混结构,纯粹就是用红砖和预制板,仓促搭建起来的。

“高铁的征迁范围,是你告诉村里人的吧?”

“是呀,怎么了?”

不明真相的毛娅,还一脸好奇的反问。

看着妻子这般模样,易学习当即气得够呛。

回头看了一眼坟前忙碌的众人后。

双手叉腰,冷脸低喝:

“你疯了吗你?知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毛娅愕然道:“我干什么了呀?不就是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等拆迁的时候多拿点钱吗?”

“村里难得有工程,他们也难得有大赚一笔的机会,不好好把握,下次拆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易学习真是要被气疯了。

“嗬,你可真会为大伙儿考虑啊!”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一帮忙,会多花不少拆迁费?”

毛娅冷然一笑。

“这有什么?几百亿的大工程,还会在乎这点毛毛雨吗?”

“再说了,就算多花了拆迁费,也不是花老百姓的钱,更不是花国家的钱,而是燕沪高铁公司的钱。”

易学习气得两眼怒瞪。

“你不知道燕沪高铁公司,是铁路总署、汉东省和天海市,以及包括惠龙集团在内多家企业,一起合资组建的吗?”

“那不正好吗?”

毛娅不以为意的笑道:“所有人都知道,惠龙集团有的是钱,让他们多花点拆迁费,造福一下老百姓,不挺好吗?”

“再说了,又不是只有咱们村才这么干,据说整个金山县,甚至很多要被拆迁的地方,都在想办法多搞拆迁费,你怕什么呀?”

易学习一脸惨笑。

“你不是我的贤内助吗?你会不知道我怕什么?”

“我怕要是查到泄密源头是你,我头顶上的乌纱帽就要保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