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914章 丹水河谷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914章 丹水河谷

作者:楚环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2:15:11

理论上来讲曹文诏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才能赶到郎公山附近,但实际上曹文诏所率家丁要不了那么久就能到王铁他们这里。

因为这探马在回来报告这个紧急情况的同时,曹文诏部已经开拔了,当探马讲这个消息报告给王铁的时候,曹文诏率部已经行进了有一段距离。

所以此时曹文诏不到半个小时左右便能赶到郎公山附近。

王铁他们这些人久经战场自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不过这种紧急情况经历的多了大伙们也并不是很慌张,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王铁他们这一路早就做好了与官军大干一场的准备。

只见那周兵听后直接就拔出了腰刀然后气势汹汹的对王铁说道:“大帅,这曹文诏来的正好!属下倒想试试看这曹文诏到底有没有传闻中那般厉害!”

此时这个情况肯定是要干一仗的,怎么着都避免不了。虽然这附近到处都是山,但曹文诏离着太近了,要是咬着不放的话,那也是一个麻烦事,所以必须要有人出来和曹文诏干一仗掩护大部队顺利撤入山中。

一旁李子健也对王铁说道:“大帅,咱们不能让这姓曹的咬着咱们不放,我看就让周管营带着左营留下来阻击曹文诏,亲军部乘此机会往西经丹水撤入仙公山中。”

这郎公山是一个半圆形的山脉走势,向北接连着丹朱岭主脉,郎公山以西山脚下就是从仙公山中流出的丹水,在丹水河的两侧都属于丹朱岭山系,郎公山也属于是丹朱岭山系的一处支脉。丹水河的名称就是因为这个丹朱岭而得名。

在丹水河的河源处那就是太岳山系的仙公山,这仙公山脉从南到北纵跨滁安府的长子县和泽州的高平县。李子建提议进入仙公山,就是准备通过翻过仙公山进入长子县境内。

一听李子健这话王铁想了想便拒绝道:“不行,左营人太多了,还是让亲军部留下来断后吧!”

这左营有两千多号人,亲军部只有一千多号人,虽然亲军部都是铁营的老本精锐不容有失,但这种关键时刻就是需要这种精锐顶上去的时候。

周兵一听便准备再争取一下:“大帅!让左营留下来断后吧!您是铁营的大帅可不能有....”

周兵正准备往下继续说的时候王铁直接就摆手打断道:“行了!别说了!服从命令!”

一听王铁语气坚定周兵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王铁是大帅他说啥就是啥,况且如今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可没功夫去扯那么多有的没的。

“属下遵命!”

接着周兵便将腰刀回鞘然后召集左营的两个千总胡正聪和周智以及老本队把总张良善开了个碰头会,周兵交代了几句话后,左营便从郎公山往西开拔了。

此时铁营部队的位置是在郎公山的山顶上,而丹水河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还有十几里地,所以周兵领着左营的弟兄以及辎重部队从山上往下去,沿着山脚山下的平地进入到丹水河附近。

这从山中流出的丹水河道两旁形成一片巨大的河谷,这河谷的最宽处甚至能有两里宽,最窄处也有个两百步宽,所以在这丹水河谷的两岸遍布着水田和村庄。

不过这丹水河和丹水河谷越往里面走就越窄,直到仙公山的河源处便没有路了,到时候周兵他们就从河源处走山间小路进山。

...

在周兵带着左营往山下去的时候,王铁也带着亲军部在移动,不过不是往山下的盆地去,而是沿着这个半圆形的山体往北而去。

这沿着郎公山的山脊往北移动一样是有路向西进入到丹河河谷里面,但这三千多号人挤狭窄的山脊上行军实在是太慢了,所以兵分两路,一个从山顶上走一个从山下走。

王铁所率的亲军部人少所以就从山顶走,再还有就是从山顶走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下盆地里的动静,甚至连探马都需要派出去。

就这样王铁带着亲军部在山脊上牵着马往前走,因为这山脊上这山脊两侧就是陡坡,万一马受惊栽下去那就完了,所以王铁和弟兄们都是牵着马在往前面走。

当往前行进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后,王铁他们站在山脊上往西看去可以清楚的看见盆地内出现了大股的骑兵部队,这骑兵部队直接就是冲着他们所在位置过来的。

这山上虽然可以清楚的看见盆地里的动静,但是在盆地里也是一样可以看见山上的情况,从盆地看山上很明显就能看到一大队人马如同一条长龙一般在山顶走动。

“大帅你看,官兵过来了!”在王铁身旁的李子健指着那山下说道。

王铁点了点头然后非常淡定的说道:“通知弟兄们,找路往西下山进丹水河谷装备阻击曹文诏!”

“是!”

待王铁一声令下之后,在山顶的亲军部弟兄们便直接就从郎公山的山脊上消失,然后在郎公山的山腰小路上便可以看有很多小分队往山下去。

但在山脊处还是有一部分亲军司的弟兄,不过这都是留下来监视曹文诏部的探马弟兄。

这冲上郎公山的小路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要想依托郎公山的地形阻击曹文诏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山下的开阔地带正面阻击曹文诏部才行。

转眼间便又过去了一刻钟左右,除了留在山上监视的探马弟兄之外,其余所有弟兄都已经从山上下到了在丹河河谷的赵庄村。

此地距离丹河的河源处还有差不多十里地,周兵已经带着左营以及辎重部队差不多快到了河源处,正准备进入到仙公山中。

这赵庄村位于丹水河谷中地势最为开阔的地方,河谷的东西距离差不多已经超过了两里地,所以此地并不是阻击曹文诏部的好地方,因为地势越是开阔便越适合骑兵作战。

而就在亲军部抵达赵庄村的同时,王铁他们发现在山顶的探马弟兄们直接就骑着马往山下跑,这也就代表着曹文诏部已经开始翻山了。

随后王铁便继续沿着丹水河道往西北撤退,过了一会便发现大队官军分好几拨从山上往山下来,然后在王铁他们刚才待着的赵庄村会合。

此时铁营的亲军部距离曹文诏部家丁还有大概两里地左右,周兵所率的左营和辎重部队也已经开始进山了。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再往后面跑,要为左营和辎重部队争取到进山的时机,情况河谷内地势平坦曹部骑兵一个冲刺就到了他们跟前,所以再跑也跑不掉。

于是王铁便在离着赵庄还有二里地方就地排兵布阵准备作战,此地已经离着河源处非常的近,所以河谷的宽度也仅有一里地宽,非常适合遏制骑兵的特长发挥。

...

再把镜头转到曹文诏这边来。

曹文诏部从山上下来后便在赵庄的村西口会合,此时的村西口处竖着一杆大旗,旗杆上写着一个曹字,然后上书两行小字。

分别是“大明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和“大明临洮镇总兵官”,在旗杆下的曹文诏骑在一匹披着马扎甲的高大战马上,曹文诏本人身穿一件刷着黑色油漆的铁扎甲。

虽然这曹文诏是穿着单甲,但曹文诏身上这副扎甲的甲片厚度差不多快有三毫米厚,是寻常甲片厚度是两倍以上,所以曹文诏也就没必要穿双甲了。

在曹文诏的身旁是他的家丁队长曹震,面相看着和曹文诏非常的相似,可见也是和曹文诏有比较近的血缘关系。

只见此时曹文诏拿着一部单筒望远镜朝着西北方向望去,由于和贼寇隔着只有一公里远,所以这种倍数极低的望远镜也能看的比较清楚。

曹文诏见那对面的贼寇非但不跑路居然还敢留下来硬碰硬,嘴角不禁冷笑一声道:“不自量力!找死的玩意!”

说罢曹文诏一收望远镜便将其放入到马背上的背囊里面,然后便对一旁的曹震命令道:“给你文耀叔传令,命他带着营兵从慈林镇火速前往长子县去找李卑。”

“告诉你文耀叔,找他李卑后让他听李卑节制,顺便再给李卑传信,那贼寇很有可能翻过仙公山,从精卫湖附近进入到长子县。”

曹文诏在望远镜看到那对面的贼寇顶多只有一千多人,且没有发现贼寇辎重,所以曹文诏推测这应该是贼寇用来断后的部队,主力此时应该已经在翻山了。

所以曹文诏索性让蹲守在慈云镇的曹文耀带兵去找李卑,让李卑带着家丁和他的营兵去仙公山北侧的精卫湖一带堵截铁贼的主力。

不得不说这曹文诏的判断是十分的准确,王铁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

...

而与此同时在对面的王铁也在拿着一部单筒望远镜看着曹文诏这边,王铁的这部望远镜是孔有德给他带过来的西洋货,不仅他有,王经纬那里孔有德也送了一部,除此之外铁营其他头领都没有,因为孔有德的存货也就那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