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737章 围炉议事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737章 围炉议事

作者:楚环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2:15:11

经过今天的这场会盟仪式之后,王铁就算是正式的成为了义军的盟主,从此以后那就是山、陕两地农民军的总瓢把子。

所谓“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在荣耀威风加身的同时,铁营和王铁同时也要承受这顶“王冠”带的重量。

农民军在陵川会盟搞出的阵势非常的大,不仅整个山、陕两地知晓了义军又出一个“王大帅”,就连邻省的河南和北直隶坊间也在传山西出了个绿林魁首。

其中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是山西巡抚宋统殷,因为他的幕僚韩庭宪在上个月被铁贼给杀了,宋统殷收到消息后通过分析这个“铁贼”应该会取代王自用成为贼首。

这果然也如宋统殷所预料的一般,在得知群贼齐聚陵川召开绿林大会的这个消息后,宋统殷果断的将这个消息上报给朝廷。

毕竟这种消息想瞒也瞒不住,所以干脆报上去得了。朱由检在收到宋统殷的塘报后又是气的一晚上没睡好觉。

前段时间朱由检收到宋统营的报捷奏疏,上表说曹文诏击斩贼首王嘉胤于韩城,山、陕两地官军联剿晋东南贼寇大破之,斩首俘获数万,缴获甲仗物质军马不计其数,残贼鼠窜太行山深处时日无多。

当时朱由检看到宋统殷的这封奏疏的时候还以为把山西的贼寇给平了下去,如今居然在宋统殷的奏疏中看到这些贼寇光明正大的出现陵川开绿林大会,而且还又推举出一个贼首!

并且这个贼首还是当初率领群贼南犯关中威胁藩封重地的“铁贼”!而且此贼还连杀大明朝数员文臣武将!

这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由检当即命内阁下敕书给宋统殷,这敕书中的内容有二,一是严词训斥了宋统殷一顿,说他宋统殷欺君罔上谎报战绩,昏庸无能致使这山西的贼被他搞的是越剿越多,斥其有玩寇之嫌疑!

第二是命令宋统殷要拿出今年六月平王嘉胤的劲头出来,把这个“铁贼”也给赶紧平了,否则前帐后帐给他一起算,要是这贼平不了的话,诏狱都没得待,准备去云南戍边吧!

宋统殷收到朱由检的这封敕书后心里那叫一个委屈那叫一个苦哇!

本来这七月份剿贼剿的好好的,突然陕西的四部援剿官军叫洪承畴给调了回去,这事关键他也没法甩锅,人家也是有正当理由调动的,毕竟陕西后院起火,人家调兵回镇剿贼也是合理合法,他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忍着。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他就不能忍了!

在八月份洪承畴上任陕西三边总督后,给朝廷上书请求挪用陕西的二十八万辽饷用来赈济灾民和兴修水利恢复生产。

当然,洪承畴所请摞饷的真正用途肯定不是用来赈灾和恢复生产,而是用这笔辽饷来补陕西三边军费的亏空,给这些丘八们发点饷银,免得他们都去做贼。

不过这某种意义上来将爷确实是“赈灾”,这洪老爷心善,见不得灾民,于是用刀枪将他们送去见洪武爷,洪武爷那有香烛吃,管够管饱!

这二十多万辽饷洪督师洪老爷也只是拿出一部分出来补三边的欠饷,其中大部分都被洪老爷用来武装自己的直属部队,总督标营,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洪兵”。

此是后话,这里不表。

这本来宋统殷在年初的时候就和朝廷行文商量甚至宋统殷还跑过几次北京,最终敲定今年秋税中一并征收上来的山西辽饷摞出十万两来用做山西剿贼的军费。

可结果朝廷批了洪承畴摞饷的条子之后,反过头来将先前定下的山西摞饷议案给推翻了,这在朝廷看来陕西三边是贼窝,所以先陕西后山西,那就只能先苦一苦山西的兵了。

不仅如此,朝廷还将也是年前议定的山西十万驿站用银摞用议案也给推翻了,并且命山西方面将这十万两驿银火速解送往北京。

因为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辽东战场方面爆发了大凌河之战,此时朝廷正缺饷银,而陕西已经摞了二十多万辽饷,所以山西这边那就得补上一点,这本来也是用作山西剿贼经费的十万两驿银也被弄走了。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官军剿贼后劲不足的原因所在,本来按照宋统殷的计划,即使陕西援军官军回陕,有了这二十万两的剿贼军费,在秋冬之际,山西官军依旧能够发动一次大规模围剿的军事行动。

可现在这二十万两的军费全都没了,自然在秋冬之际山西的官军全都趴在窝里不动。

而此时朱由检居然还舔着脸责备他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山西的贼给剿了!

这岂能让宋统殷心里不苦?!心里不委屈?!

这这心里再委屈再苦那也得忍着,他总不能说这贼没有剿干净是君父的错、是朝廷的错吧?!

所以这段时间宋统殷也是愁的慌,这才有了后来宋统营妄图假意招安贼寇,以贼攻贼的图谋,结果这个图谋被王铁破坏没有能够实现,相出这个招的韩庭宪叫王铁给杀了。

所以宋统殷在面对朝廷命他剿贼的敕书时是一筹莫展,让他出兵剿贼现在是真的做不到,这饷银不济贸然出兵兵变可能性非常的大,与其冒着兵变的风险还不如就趴窝里不动。

不过宋统殷还是暗示下面的将帅出去割几个人头,写几份塘报上来糊弄一下,以免朝廷说他玩寇。

就这样整个崇祯四年的冬季,官军都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

而这段时间铁营也就趁此机会在进行部队的整编。

...

九峰山,铁营帅帐。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到崇祯四年的十一月份,今年与去年不同,去年直到十二月份才下起大雪,而今年在十月中旬就已经下雪了。

不过这雪还好,没有崇祯元年那场暴雪那么大,也就不到两厘米的降雪量吧!

此时帅帐之内,铁营的五个头领正搬着板凳围在一个火盆边上烤着火,一边烤着火还一遍喝着热水,帐篷内此时是热气腾腾的丝毫感受不到一丝的寒意,几人也都脱掉了棉袄穿着秋衣烤着火。

今天这场会议由于牵扯到人事安排所以也就是他们五个人参加,其他的几人包括新加入还排了座次的刘体纯也都没能参加。

这刘体纯作为原横营的中营副管营,且手下在掌握着骑兵部队,所以对刘体纯肯定得安排上,这安排了刘体纯那自然铁营的一些老人也得安排,所以铁营又重新排了一次座次。

王铁还是老大,王经纬、周兵、杨英、赵胜还是二到五,就是后面加了几个。

郑彦夫作为掌刑都司掌铁营的军纪刑罚地位不能太低,所以排第六,刘体纯作为王嘉胤旧部得安排,所以排第七,李子健作为情报工作人员且经常出谋划策便排了第八,王小靖作为王铁最忠实的走狗,平时需要他办一些脏活,就排了个第九。

虽然后面几人都排了座次,但还是和以往一样,人事安排暂时不把后面四位拉进来一起商量。

此时几人商量的人事安排是关于王虎的,这人虽然在二仙庙事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和夜壶一样,尿完之后就没什么用了。

当然,最主要是这王虎并不是像刘体纯那样带资入股的,且本人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才能,所以才难得安排,于是今天便开会专门讨论王虎的问题。

此时王铁双手放在火盆上方一边烤着火,一边对大伙们说道:“诸位兄弟,你们都说说看,这王虎咱们到底该怎么安排?!”

王铁话一说完,杨英就咋咋呼呼的说道:“这王虎在王自用那当管哨,二仙庙之事有功,我看就给他个把总,正好咱们也要扩军了。”

杨英此话一出一旁的王经纬就出言反对道:“实授把总可能不行,最多只能是虚授一个把总然后继续干管哨的活,咱们接下来的扩军是在原有编制基础上扩充,而不是扩充编制!”

听到王经纬的话杨英看了他一眼,然后笑着说道:“经纬哥,我也没说实授啊,我的意思就是给他挂一个把总衔。”

周兵听到两人的话后皱着眉头的说道:“既然是虚授的话,那咱们不妨大气一点,授副千总,那怕千总也行!毕竟这王虎有大功与我铁营,咱们这些抠抠搜搜难免会让人寒心,以后谁还会为我铁营办事?!”

一听是周兵在这里说话,王经纬看了他一眼,然后下意识的出言怼了一句:“我说周管营,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啊!”

“当初二仙庙之事叙功之时,大帅可是拿出八百两金子赏他啊!”

“这可是八百两金子啊!都快赶上老子的私房钱了!这还叫抠抠搜搜?!那你说说看什么叫大气?!”

周兵一听王经纬这话脸皮微动似乎是要开喷,不过转瞬之间周兵的眼神玩味的看着王经纬,不仅周兵眼神异常的看着王经纬,大伙们也都不怀好意的看着王经纬。

八百两金子?!赶上老子的私房钱?!

卧槽?!你王经纬这么有钱?!

山西目前的金银汇率是一比十一,也就是王经纬的私房钱差不多有九千两到一万两之间,所以大伙们看向王经纬的眼睛有些不对头!

此时王经纬看着大伙们投过来的目光立马就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于是便轻轻的抽了自己一嘴巴讪笑道:“刚才口误哈,诸位兄弟不要当真!”

你看我们信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