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477章 徐安的问题(上)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477章 徐安的问题(上)

作者:楚环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2:15:11

第二天一大早王铁就交代李子建去打探一下这个招安是怎么回事,结果上外面一打听才知道,几乎延南地区只要有点实力的反贼都收到了招安信。

并且信件里面的内容除了抬头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内容都不带重样的,这也说明了招安并不是针对铁营的而是针对陕西所有反贼的。

当然,王铁他们也清楚,铁营还没有那个实力让官府单独进行招安,如果真的对铁营单独进行招安那才叫人害怕呢。

王铁他们搞清楚这个情况之后便派人去府谷联系一下王嘉胤,王嘉胤是义军的盟主,连他们这些小贼头都收到招安信,王嘉胤这个大贼头没道理不被官府招安。

联系王嘉胤主要是探一下他的口风,看王嘉胤对招安是个什么态度,如果王嘉胤决定招安的话铁营也只好跟着一起招安。

毕竟王嘉胤的实力最为强大,如果没有王嘉胤撑着的话。他们这些小贼头再接着闹腾只会被官军重拳出击,所以得与王嘉胤保持一致跟着他走。

不止铁营派人去联系王嘉胤,只要是这个联盟里面的反贼都去联系了王嘉胤,就连与王嘉胤闹掰了的张存孟也派人去问一下王嘉胤的态度。

此时整个陕西的目光都聚焦在王嘉胤的身上,就连官府方面也十分重视王嘉胤的态度,杨鹤还专门派了榆林兵备道的一个五品佥事去和王嘉胤谈招安的事情。

官府这边也是没有办法,勤王诏书已经发过来十几天了,陕西这边至今都还没有组织好勤王部队,其主要原因就是怕三边精锐前脚一走,后脚王嘉胤领着反贼们把整个陕北给占了。

如果安抚不好王嘉胤和陕西贼寇,杨鹤是不会轻易的发兵勤王,杨鹤也明白京城没那么容易被鞑子给攻下来,况且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离着可比陕西近多了,这会说不定山西那边的勤王军已经到了。

等到陕西三边的勤王部队赶到畿辅地区的时候,说不定鞑子已经退兵了,所以杨鹤对勤王入卫其实并不是很着急。

但表面上杨鹤还是做出了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这主要是要体现出杨大总督担忧皇帝的安危,时时刻刻想着念着皇帝。

要是杨鹤面前勤王诏书是一副风轻云淡毫不在意的样子,那就是政治上的极大不正确了!

虽然如此,但是杨鹤还是必须得组织一支勤王部队东进入卫,这个态度必须得拿出来,要让皇上和满朝文武看出来杨大总督以及陕西三边文武都是大忠臣!

除非有朝廷的命令不要秦军入卫,否则的话杨鹤必须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这一两个月间,组织一支数量上看的过去的勤王军入卫。

要不然勤王诏书都发了几个月,杨大总督手下的秦军一个兵都没到畿辅地区,这让皇上怎么看?!让满朝文武怎么看?!

你杨大总督是想干嘛?!想割据西北还是想坐看鞑子攻陷京师好乘机渔利?!

那到时候朝中的言官一顶顶的大帽子就会给杨大总督扣上,杨大总督的下场那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为了尽快将勤王部队投送到畿辅地区,杨大总督必须得先将陕西的贼寇给安抚好。

...

此时的陕西流寇对官府的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都有些懵逼,要知道在一个月前官府对贼寇还是喊打喊杀的,只接受贼寇们放下武器投降回去继续当种田。

而到现在官府突然要给贼寇们封官许愿,并允许贼寇们保持一定的武装力量整编为官军吃军粮拿官饷。

官府态度突然的转变让贼寇们很是疑惑,贼寇们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做官之后该如何的潇洒,而是在思考这其中是不是有诈?!

毕竟大明王朝的信誉在这个时候已经是负数,谁信官府的鬼话那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那些曾经在家种田的农民军弟兄们被官府强行摊派钱粮的时候,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官府许诺就今年加征一次明年不加征了,结果来年变本加厉的摊派!

在边镇的当兵的农民军弟兄也是如此,从将帅到督抚个个都赌咒发誓说下个月一定把饷银补上!结果一欠饷就是以年为单位的欠!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军的头领根本就不信官府招安的鬼话,况且这开出的招安条件着实是让大伙们不信。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们没有经历后世那种千奇百怪的诈骗手段,但是还是能一眼看出官府这招安条件中的隐藏的陷阱!

官府给农民军头领授予官职不假,给农民军弟兄们正规编制吃粮饷也不假,可官府要的是农民军将部队进行大规模裁撤只保留少部分武装力量纳入编制内。

官府这种让农民军自废武功的做法真当农民军都是傻子?!

所以大伙们对官府的招安政策保持着极大的警惕性,对官府发来的招安信不回复也不拒绝,该咋样还是咋样,该攻城的攻城,该打粮的打粮,依旧是我行我素。

...

铁营对此也是和其他农民军一样,继续占着中部县城不挪窝,并派出小股部队深入到关中地区偷偷摸摸的抢劫大户去。

这也没办法,大规模出击必然会引来关中地区的官军围剿,只能是小股部队去打粮,但这样一来每回劫回来的粮食也就个几十石最多一百石。

刨除出动打粮部队人马的消耗,一来一回实际上赚不了多少。

粮食的问题王铁他们倒不是很操心了,鄜州一战消耗了大量流民极大程度的缓解了铁营的粮食危机,虽然这种做法冷血无情但是也是这个时代唯一可行的办法。

在明末这个时代活着就是一种罪,一旦成为无地的流民,不是冻死在冬天里就是饿死在马路边,跟着流寇们一起去吃大户好歹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流民中的大量的老弱病残会在饥饿、寒冷、战争、瘟疫之中痛快的死去,死亡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他们是一种解脱,生在盛世的人是难以理解乱世流民的绝望与痛快。

那些在经历无数劫难之后活下来的流民便会转化为流寇,这些流寇会成为农民军中最为坚定的分子,他们会怀着无穷无尽的怨与恨拿起武器砍向大明王朝的腐朽统治阶级。

...

铁营这几天主要精力就是要搞清楚官府招安的真实原因,而王铁的精力则是放在另一边也就是徐安的身上。

别看徐安加入铁营都大半年了,但徐安至今都没有融入到铁营这个集体中来,就拿平时来说,弟兄们每当营里开放饮酒日和赌博日甚至是嫖娼日的时候,都会拉上几个好友一块来乐呵。

而徐安每当这个时候都会一个人躲在帐篷里面和他一家子呆在一块,根本就不和其他的弟兄一块玩耍交流。

那些和徐安一块投靠铁营的固原镇逃兵此时早已经和弟兄们打成一片,有的逃兵甚至都和玩得好的铁营弟兄斩鸡头烧黄表拜了把子。

所以这样一来包括王铁在内的大伙们对徐安的思想动态根本就不清楚,谁也不知道徐安心里在想什么。

当然,徐安平时干活还是很负责任的,不管是训练还是监督军纪一点都没有偷懒。

但这样一来也就更让大伙们和徐安有了隔阂,大伙们看徐安不像是铁营的弟兄,而像是掌盘子请过来打工的外人。

徐安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时可能会跳槽跑路一样。

赵胜虽然是个读书人,但赵胜在这方面和徐安不一样,赵胜虽然没有和弟兄们一块去嫖娼和赌博,但是也会时不时和下面的弟兄们喝会酒。兴致来了还会拿出话本给大伙们讲讲评书。

所以弟兄们和赵胜这个秀才之间是一点隔阂都没有,感觉赵军师是咱们铁营的自己人。

徐安为什么能和赵胜处好关系呢?!

这主要是徐安虽然做了贼,但是在徐安的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个世袭千户的高傲,在徐安看来铁营上上下下包括王铁这个掌盘子都不如他。

这些曾经见了他都要磕两个的人,如今居然和他平起平坐而去还有的爬到他头上来,这岂能让徐安心甘情愿?!

虽然时势所迫徐安不得已不低这个头,但是徐安打心眼里是瞧不上铁营这些泥腿子,所以才不和弟兄们有过多的交流。

而裹挟徐安入伙的那些固原镇逃兵本身就是泥腿子出身,他们对铁营的泥腿子可没有抵触之心,所以才能快速的融入到铁营这个集体之中。

在整个铁营徐安能够瞧得上的也就赵胜这个秀才了,如果徐安和赵胜都没有做贼的话,两个人在身份上还是勉强能够平等的,所以徐安在铁营能够与赵胜来往。

这大明朝文贵武贱,一个七品的世袭千户和一个白身秀才也差不了多少。

...

中部县衙后堂原知县住处现铁营掌盘子宿舍。

此时王铁的宿舍之内门窗紧闭,宿舍外面站着几个王铁的亲兵,他们手里刀个个都出了鞘,从这便可以看出房间之内谈话内容的隐秘。

屋内桌子上坐着三个人,分别是王铁、赵胜以及王小靖,他们谈话的内容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铁营总教头徐安。

王铁看向赵胜问道:“先生与徐安交好,你能看出徐安到底是怎么想的吗?!他到底有没有投敌的意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