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458章 乙巳胡乱之东虏是如何壮大的

上一章讲了一下东虏的来历,这一章就来聊一聊东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建州觉罗部大概是在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从北海地区南下往明朝努尔干都司辖地迁徙。

这个时间节点正处于明朝和北元残余势力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洪武二十五年蓝玉北伐在捕鱼尔海对北元捣巢,永乐年间又有五次北征蒙古。

而在这个时间段觉罗部往南迁徙不是受到天灾的影响就是受到北元的盘剥太重不得已才跑路到明朝努尔干都司。

觉罗部跑路到努尔干都司之后非常聪明的伪装成女真人(明朝估计也看不出来)。

觉罗部当时的首领清楚,明朝正在和蒙古打仗,如果以蒙古人的身份来努尔干都司的话,明朝可能会接纳但是不会接济,为了能从明朝这里讨点口子不得已才伪装成女真人。

结果明朝还真接济了这群伪装成女真人蒙古人,永乐皇帝将觉罗部封在建州,即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

明朝不仅给觉罗部封官职,还对建州觉罗部开发通商与它们进行贸易往来,觉罗部于是用皮货、山参等等一些山货换来了生存所需的粮食等其他物资,这让在北海地区饱受饥寒之苦的觉罗部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但明王朝与建州觉罗部就是一个农夫与蛇的现实版故事。

永乐、仁、宣、正统初年这段时期建州觉罗部非常的老实,可等到土木堡之败后明朝国力衰退之时,建州部这条毒蛇便第一次露出了它的毒牙来。

自土木堡大败后建州部看出了明朝辽东守备的虚弱,于是便大举进犯辽东,多次突破边墙对辽东境内进行烧杀抢掠,抢夺辽东汉人百姓的财物,并将辽东境内的老百姓抓到建州去当奴隶。

明宪宗听说之后多次对建州部进行劝诫,劝其收手不要再干了。可建州部却将明朝的宽容当成了软弱,继续我行我素一再挑战明朝的底线。

终于在成化三年明朝发动了对建州部的反击报复行动,这场军事行动被称为“成化犁廷”,成化三年是干支纪年的丁亥年,也被称之为“丁亥之役”。

成化犁廷之后建州部便老实了许多,一直到努尔哈赤起兵攻明之前都还算老实。

努尔哈赤其人关于它的传说很多,不过可以确定努尔哈赤确实是在辽东总兵梁子哥手底下混过,也是因为梁子哥帮忙努尔哈赤才能顺利继承建州都督的职位。

有传说努尔哈赤给梁子哥当过干儿子,并且梁子哥还赐努尔哈赤汉名“李如彘”。

“彘”即野猪的意思,努尔哈赤这个名字是女真语的汉语音译,意译为“野猪皮”。

想来梁子哥经常跟女真人打交道应该是懂女真语的,所以就给努尔哈赤起这么一个汉名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些也只是后世的传闻,真真假假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努尔哈赤给梁子哥当过家丁这肯定是真的。要不然努尔哈赤的那一身军事技能是跟着谁学的?还不就是梁子哥教他的。

努尔哈赤不仅给梁子哥当过家丁,还给梁子哥当过带路党去嘎边墙外女真人的人头。

众所周知,明军喜欢乱嘎人头的臭名声就是从梁子哥这里传出来的,梁子哥不仅喜欢嘎汉人的人头,女真人的人头梁子哥一样喜欢!

所以年轻时候的努尔哈赤就活脱脱一个“女真奸”,带着梁子哥的家丁往东北林子去找他老乡的人头给梁子哥嘎。

不过努尔哈赤对此却是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女真人,所以当这个带路党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梁子哥见努尔哈赤这个“女真”酋长嘎起自己老乡人头比自己的家丁还来劲,便认为这是个可以培养的好狗,于是便大力扶持努尔哈赤的建州觉罗部。

在梁子哥的扶持之下努尔哈赤的势力是一天比一天壮大,而就在建州觉罗部逐渐壮大的时候,梁子哥因为被朝廷猜忌调到京城去养老了,继任的辽东总兵又没有梁子哥的本事而且换的又勤快。

于是就在这个时期努尔哈赤趁机攻灭其余女真部落,统一了辽东边墙以外的东北地区,等到这个时候明朝才反应过来身边出现一个巨大的威胁。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建州觉罗部已经成了气候。

于是便有了萨尔浒之败、辽阳之败、广宁之败,整个辽东地区全部沦陷。

虽然说这个时候明朝的蓟辽边军已经不是东虏的对手,但进取不足防守应该有余吧?!怎么会萨尔浒之败后短短几年连败两仗最后丢了辽东呢?!

这个主锅必须得大明朝万历神君给背起来,然后一个死太监高淮和梁子哥两人一左一右分开帮着皇爷扛一点。

众所周知这万历爷跟他那个妖道爷爷一样都是几十年不上朝的东西,而且两人都一样的能折腾,妖道整天修仙搞的“家家皆净”。

这妖道的好孙子比起他这个爷爷也不遑多让,一样折腾的天下不宁。这大明朝的仙君和神君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 ,那就是搞钱。

妖道搞钱主要是给自己修仙建宫观用,而万历爷搞钱则是存在内帑里面自己慢慢欣赏。

在万历二十四的时候,这位神君感觉江南几省税粮折银的上百万两金花银不够他的内帑花,再加上户部那群抠门鬼把太仓看的死死的,这搞的万历爷花钱都得求人。

于是万历突发奇想生财有道想出了一条搞钱的路子,那就是开矿和征税,合称为“矿税”。

开矿就是字面意思去挖矿搞银子,而征税则是催缴士民的欠税。

这种违反制度的行为朝廷的官吏肯定是不会支持的,于是万历爷绕开行政系统,派出太监往各地去开征“矿税”,这些太监到了地方之后纠集一帮地痞无赖就开始搞钱。

它们搞钱的方法也很简单,看见谁家有钱就上门说你家欠税,欠多少由这帮太监的走狗说了算。

或者这些走狗平时看谁不顺眼,指着一间屋子就说这里面有矿,然后这间屋子就被征收准备开矿,不拿钱来孝敬的话房子就别想要回去。

让这帮东西在地方一阵折腾,上到士绅老爷下到小民百姓那个个是对这帮东西恨之入骨!

就在这个时候东林党的君子们站出来和死太监们斗。

明朝灭亡之前这东林党为什么在士绅和小老百姓两个群体之间都有好名声?就是因为从万历朝到天启朝东林党都在和死太监斗。

虽然东林党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才去参与党争,但客观事实上还是维护了一点底层百姓的利益。

要不是南明时期出了几个“水太凉”将东林党的名声给搞臭了,东林党也不至于背起来明亡的这口大黑锅,让藏在东林党之后齐党、浙党、楚党、晋党等等一些明末士绅群体的政治派系躲过了批判。

这万历神君估计也不太清楚辽东的局势,在开整矿税的时候也往辽东派了个死太监,这死太监名叫高淮,这死太监在辽东开整矿税的这段时期被称之为“高淮乱辽”。

这个死太监在万历二十八年到万历三十一这三年间,搞出了三次大规模兵变和民变,这些变兵和变民其中大多数都逃亡边墙之外。而这些兵、民能往哪里去就可想而知了。

辽东的经济本身就脆弱不堪需要靠内地补给,经过这个死太监一折腾,辽东的经济彻底算是崩溃了。

不仅如此,逃亡到建州部的明朝军民也给努尔哈赤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使得一个在原始社会的族群快速的往奴隶制社会进步,这些都得拜万历神君所赐。

努尔哈赤在梁子哥扶持之下本来就是一天一个样,有了这些明朝军民的加入之后那势力是如同火箭般飞速增长。

这辽东百姓要说摊上一个高淮已经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可老天爷又给辽东百姓派来一个梁子哥。

这高淮最多也就是搞点钱,而梁子哥不仅搞钱还搞老百姓的人头,等于说是钱和脑袋都要,这辽东百姓被两位活“菩萨”伺候着能不“幸福”吗?!都快幸福“死”了!

就在这两位活“菩萨”的伺候下,辽东军民加速走线往边墙之外逃去,努尔哈赤也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最后一统辽东边墙以外的东北地区。

等到努尔哈赤统一完东北之后便将目光瞄向了辽东,此时的辽东地区可是还有几百万汉人和几万辽兵呢,努尔哈赤一时半会想要拿下辽东还是有些困难的。

不过这难不倒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非常清楚辽东地区的社会矛盾尖锐成什么样子,于是便对症下药。

努尔哈赤在辽东边墙以外为汉人建起一座样板城市,凡是跑到建州去的汉人一律分房子、分田地还给耕牛和种子,并且在税收方面要比明朝轻很多。

这段时期努尔哈赤并没有骗人而是玩真的,田地、房子、牛种全都给没有赖账。

辽东百姓见到这个情况岂能淡定?!于是许多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走线到建州去,结果去的老百姓太多了安置不下,都被努尔哈赤给遣返了。

努尔哈赤虽然给后来的百姓遣返了,但是告诉他们,只要八旗兵打进辽东之后,辽东的老百姓哪怕是乞丐都能分三十亩地!

被遣返回去的辽东百姓将努尔哈赤的这个承诺给传遍了整个辽东,就这样辽东百姓天天盼望着八旗兵能够打进来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以至于搞的辽东经略熊庭弼就直接说“辽人不可信”!原因就出在这里。

不过这也不怨辽东百姓不爱明朝,谁叫明朝把辽东百姓折腾成这样呢?!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向往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生来的权利。

不过辽东百姓要是能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努尔哈赤这话就知道是骗人的。

辽东当时有几百万人口,而耕地数量根本承载不起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主要还得靠关内输送粮食才能维持。

要知道在河南那种耕地数量最多的省份李自成也只敢喊个“均田”的口号,具体能均多少李自成根本不敢打包票,主要还是得看土地和人口的比例来进行均田。

而努尔哈赤张口就是一人三十亩地,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是骗人的。

可努尔哈赤这骗人的话淳朴的辽东百姓信了。

于是明朝就有了辽阳之败和广宁之败,并且在广宁之败和短短几十天的时间辽东几十座城池瞬间沦陷!

鞑子兵能这么快占领辽东,这主要归功于辽东百姓充当鞑子的内应,这导致辽东的很多城池鞑子没有遭受任何损失无伤开城!

这也不能怪辽东百姓当汉奸,谁叫明朝不做人呢?!

不过辽东百姓也很快为他们的淳朴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在鞑子兵占领辽东之后,努尔哈赤就卸下了自己的伪装,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