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553章 搞钱的问题(中)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1553章 搞钱的问题(中)

作者:楚环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9:36

这梁明伦念完英山总寨控制的户口和田亩数量之后,便开始通报这产业数额。

“英山总寨控制下的烧木炭作坊大小共计是46个、炒茶的作坊大小共计是105个、烧砖窑作坊是7个、烧陶瓷作坊2个、采石场是3个、织布染布的作坊是5个。”

“旅店8个、茶馆饭馆共计11个、杂货铺29个,集市4个,妓院26间、赌场35个。”

这英山总寨统计的产业数量那是绝对没有掺水份的。

毕竟这人可以藏到别的地方躲着,田地虽然藏不了,但是可以在丈量田亩的工具上做手脚缩减面积。

而这些店铺作坊虽然不可能藏起来生产和销售,同时在产业规模上也很难做手脚,但是可以在经营利润的账目上面进行大面积造假。

而在这账目上面做的文章要是追查起来,那可比清查户口田亩要困难的多,毕竟这年头最缺的就是懂商业运营的会计师。

能把这些给整明白的人才,那也不会安于在衙门里当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核查账目的书吏,早就辞职下海去经商发大财或者是到大商行去拿高薪当账房先生。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商税难以征收的原因,因为官府根本就没那个技术手段搞清楚这些商人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所以历朝历代的官府嫌征收商税麻烦,也就当一个零花钱来收取,大头还是在人头税和田亩税上面。

这梁明伦将英山总寨的户口田亩产业数据通报完之后,便将那罗田县总寨的数据也给通报了一遍,这罗田总寨与英山总寨控制的山区面积也差不多,所以这数据上面较为接近。

至于其他几个总寨包括潜山总寨在内暂时还没有数据,有的地方总寨甚至到现在连统计工作都没有开展起来。

...

等到这老梁将这所有的数据都通报完之后,便将这账本递给了王铁,那在王铁身旁的王经纬便对王铁说道:“大帅,英山、罗田两总寨几天前向中军司呈文,就征收人头税、田亩税还有商税的问题向总部请示。”

说到这里,那王经纬从他面前的一摞文牍中抽出了这两份呈文递给王铁看,王铁打开一看扫了一眼便放在面前桌子上,然后便对那李岩问道:“李先生,您对这官府是怎么收税的比较了解,您来说说看,这官府的税是怎么收的。”

这王经纬在陆续收到这两份呈文之后,便把李岩找过来质询过的,不过这王大帅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向他质询过,所以这李岩便来再继续讲一遍。

那李岩略做一番思考之后便对王铁回复道:“大帅,这个商税属下就不讲了,这方面的税收有些杂乱,一句两句是扯不清楚的,再说这山中也没有多少产业没必要把精力放在这方面。”

“先说这人头税,这人头税的全称叫人丁徭役银,也就是将每个成年健壮男丁一年必须得给官府服一个月的徭役,折现的银钱。”

“这个每个地方那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几钱银子有的甚至高达一二两银子,英山县这边每年的丁徭银据查是2钱4分银子。”

李岩一说到这里那王铁便想起来他刚重开到陕西白水的时候,那村里派给他徭役,他就是因为没钱交这个徭役被派去给官员家里干活,最后阴差阳错导致做了反贼。

不过在王铁的记忆里好像他当年是有交过这个徭役银的,那怎么又后来给他又派一遍徭役?!

于是王铁好奇的问道:“李先生,这个丁徭银一年是收几次?!有没有收取次数的上限?!”

这还没等李岩回复他,那在他身旁的王经纬便笑着对王铁说道:“大哥,您这是贼做久了忘记老百姓是怎么当的,这丁徭银还不是看官老爷的心情,想收几遍就收几遍?!”

“随随便便扯一个理由立一个名目,给老百姓派发徭役,那老百姓还不得乖乖的把免役钱掏给官府?!”

随后那李岩长叹一口气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确实如同大总管所说的这样,丁徭银官府征收是没有具体的数额和次数的,全看着地方官是否清正廉洁爱护百姓。”

...

王铁听完这两人的话后,便靠把烟斗拿出来点上烟抽了起来就这个人头税的问题认真的思索起来。

王铁心想这铁营的官要是和明朝的官一样,也巧立名目滥派徭役刮老百姓的油水那他该怎么办?!

他自己是淋过雨的人,他不愿意看着别人满身都是污水,思虑了良久之后,王铁叹了口气说道:“要不这样吧,这丁徭银各地方也没个统一的标准,那索性也就不收了!”

随后王铁便看向大伙们问道:“你们认为呢?!”

“大帅英明!~”

只见那与会的弟兄们全部都表示赞同王铁的这个提议,毕竟大伙们也都是泥腿子出身,都被官府滥派徭役刮过油水,这如今做了官也不忍心去坑害那些穷苦百姓。

待大伙们都表示同样不征收人头税之后,那李子建便对王铁问道:“大帅,这人头税咱不收了,这徭役那总得派吧?!”

“咱们如今各协各营的辅兵大量被裁撤,不是安排去屯田做工就是安排到各衙门里当差干活,这到时候打仗转运粮草军需不派徭役可不行啊!”

王铁听后点了点头对李子建回应道:“这徭役那肯定是得派的,这个自然是不用说,只是这人头税不收了而已,这你不用担心。”

听到王铁这话后,那李子建心里也安心了不少,他就怕王大帅搁这里装活菩萨见不得穷人受苦,大手一挥连带着徭役也给免了。

紧接着那梁明伦又对王铁问道:“大帅,这日后派发徭役如果有老百姓不愿意干,那是收钱免役还是上手段?!”

说到这里,那梁明伦意味深长的面带微笑的看向王铁,那王铁自然是懂梁明伦的意思。

这官府派发下去的徭役总有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服役,而如果衙门就这么算了不管的话,那其他的老百姓肯定有样学样找各种理由不去给官府干活。

可如果要是管的话,那也就是对这些无法服役的老百姓采取强制措施,可这样干的话那对铁营的名声也不太好,不采取强制措施让老百姓交钱免役,这又回到了原点,王大帅免人头税免了个寂寞。

...

就在王铁思索梁明伦的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王经纬对王铁建议道:“大帅,我看这样办,如果有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服徭役,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找到人替他服徭役那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衙门禁止参与进去,让老百姓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绝对不能像明朝那样让老百姓交钱给衙门,让衙门去雇人去干活,最后让这衙门里的贪官污吏利用这一点来盘剥百姓!”

王铁听到王经纬的这个建议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二弟你说的这么办!”

这王铁同意之后,那王经纬便将王铁面前的两份呈文拿到他的桌子面前用蓝笔批复了几行字。

...

这人头税的问题讨论完之后,那王铁便看向李岩继续问道:“李先生,你来把这田亩税说说看吧!”

“好的!”李岩点了点头后便对王铁说道:“这大明朝的田亩税其实正税并不是很重,也就是三十税一,但是这额外的加派名目特别的多。”

“属下就以自己的家乡杞县来举例子吧。”

“杞县的老百姓除了交正税之外,还要给开封的周王府缴纳宗禄摊派、周王府的护卫粮饷摊派、开封府城守营官兵的粮饷摊派。”

这王府护卫是没有屯田的,所以他们的粮饷都是由地方负责供应。

“开封府城附近卫所操军的粮饷摊派、河南抚镇两标营的粮饷摊派、开封兵备道标营的粮饷摊派、河南巡抚公务例事银摊派、京师漕粮摊派、福王、滁王庄田租银摊派。”

这内地卫所两分守备八分屯田,按照制度每个内地卫所要保证一千人左右的常备武装力量,以备地方和朝廷随时调遣。

本来这一千操军的粮饷是由那屯田的四千多军户承担,但这卫所屯田被大量侵占,所以这也只能摊派给地方上的老百姓。

至于这钱粮有没有发给卫所的操军,这卫所的军官有没有组织卫军操练,那就不知道了。

这福王等藩王在分封的时候因为天下的田地已经不够了,但是朱皇帝不愿意苦了自己的子孙,所以便加派田租给老百姓养他们朱家的子孙。

“另外还有藩、臬两司以及府县衙门的公务用银摊派,这几个衙门的例事银都是分开收的。”

“还有辽饷的摊派、每年的黄河河工银摊派、每年修缮省城开封、杞县县城的城工银摊派、驿站粮饷摊派。”

“还有一些是不常派的,比如这地方府县正堂官上任、去职要找老百姓收贺拜钱、这府县官本人、妻子、父母生辰要收礼钱、皇帝皇后太后生辰也得收拜礼钱。”

“皇家宫殿、皇家寺庙、皇家陵寝动工也得朝老百姓摊派工料银。”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李岩还在脑海中回忆,看远没有漏掉的一些摊派名目,很显然这老家的百姓身上的负担并不止这几项。

这衙门在收税的时候,那是不会告诉老百姓这收的税是干什么用的,老百姓乖乖的交钱粮就行了,也就李岩这种曾经当收税中间商的乡绅,才知道这衙门收的钱粮到底有多少种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