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08章 抚恤伤亡议“均田”

王铁他们要处理的事不只是营救被抓的兄弟,还有抚恤阵亡伤残士兵以及赔偿百姓损失和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均田”!

“均田”这个事先要往后面放一放,因为现在老百姓都跑光了想均田也没人来均。

在中午时分周兵和前营部分军官以及辎重队军官和妇孺队的负责人也来到了马家庄,吃过饭后就开始商讨抚恤事宜了。

这个东西是目前来说最迫切的,不少死了丈夫兄弟儿子的家眷已经是悲痛欲绝。虽然王铁和千总以上的军官下到妇孺营挨个安抚但作用也不大,毕竟死的又不是王铁他们的亲人自然是很难理解他们的悲伤。

要想安抚死难家眷的情绪目前来说唯一可行的就是银子了!虽然钱买不了他们失去亲人的生命但是这是王铁唯一能做的。

王经纬拿出花名册念道:“战死的兄弟是三百五十五人,其中一百四十人没有家眷,家眷在营中的有两百一十五人!”

念完之后王经纬看着王铁,王铁想都没想直接说道:“就按在中部县的抚恤标准来吧!”

对此王经纬早有准备翻开账册念道:“棺材墓碑钱是三千五百五十两,赏银已经发过了抚恤金是两万一千五百两。”

接着王经纬翻开一页接着念道:“伤残兄弟是四百七十九名,按中部县的抚慰标准一共是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两。”

“咱们现有的银子和金子折银一共是四万五千五百两,伤亡抚恤是五万九千八百二十两!还差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两!”

念完之后王经纬合上账册看着王铁,大伙们也跟着王经纬的目光看着王铁。王铁一听这亏空这么大心里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他想到了怎么补上这个亏空于是问王经纬道:“营中现有的丝绸是多少匹?!”

这年头一匹布不值什么钱,丝绸的话可是奢侈品硬通货。这物以稀为贵布匹的产量高丝绸的产量少自然就值钱了。听到王铁的话后王经纬翻开账册念道:“丝绸一共是八百五十匹!按目前的市价一匹丝绸是三两银子总共是两千五百五十两!”

一听王经纬的报价王铁一合计还差一万多两呢!于是王铁咬了咬牙说道:“这样!”

“阵亡弟兄的抚恤一分钱不能少全都发了!剩下的银子留五千两作为营中备用资金其他的全部分给伤残弟兄!”

“不够的打上欠条以后再补!”

听到王铁的话后王经纬开始动笔计算,没过多久就算了出来:“那这样的话每个伤残兄弟的抚慰金就是五十两还差三十两!”

王经纬一说完王铁看向大伙说道:“诸位兄弟以为如何?!”

“都听掌盘子的!”

“现在营中财源不济大伙们也能体谅!”

“只要将来兑现就一切都好说!”

...

见大伙都赞同了王铁长出了一口气。大伙们之所以赞同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话,缺的银子王铁必定会逼在座的掏银子出来补上!这事王铁已经干过一次了!所以大伙们一直赞同,反正欠的又不是他们的银子!

伤亡抚恤问题一解决之后便散了会,王铁和王经纬、杨英、周兵亲自带着银子前去交到阵亡兄弟的家眷手中。抚慰一番后便来到伤兵营地,伤兵们一听说抚恤银子少了立马就开始闹腾起来。

好说歹说王铁他们才将伤兵们的情绪安抚下来,嘴皮子都磨破了才平息一直忙到晚上才忙完。

·第二天一觉醒来后王铁发现就有很多阵亡兄弟的家眷来向王铁辞行,经过王经纬的统计大概有一百七十多户他们死难的亲人都是普通士兵。

王铁当然没有阻拦每户家眷发了一百斤粮食作为路费让他们回家,他们家的男人死了在营中就无依无靠少不了被人欺负。

虽然王铁和王经纬对妇孺队的管理还算是上心,可终究重心不在这一块。婆婆妈妈的本身事就多王铁他们不一定每个人都照顾到位,自然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再加上跟着铁营走危险系数也是很大的,指不定哪一天叫官兵给杀了。与其这样倒还不如拿着银子回家算了,有了这些银子回到家里买上几亩田倒也能勉强生存。

至于官府的打击报复她们倒是不担心,毕竟他们只是小角色没有在官府挂号回到家里官府也不知道他们从过贼。

...

这几天李子建派人进山通知村民回家没一个人搭理他的,李子建实在是没招了于是就想了个坏办法,在山里喊再不回来就把他们家房子全烧了....

这一通操作搞下来大量的村民纷纷下山回家,因为他们实在是不确定这伙贼寇会不会真把他们家的房子点了。反正他们也没几个钱也不怕贼寇劫掠索性下山算了。

村民们陆陆续续回家之后王经纬就派人挨过上门统计损失,这次王经纬吸取了在中部县的教训,为了防止村民们漫天要价王经纬提前丈量了被毁坏的庄稼地,并且在上门统计的时候要求村民出示地契和租地文书。

在王经纬的一番操作下经过几天的忙活村民的损失被统计了出来。

“柏槐乡、张家村、李家岗总共一百五十户百姓田地损坏,一共是两千七百亩地!这和我们丈量的损坏田地数量差不多!”

在马家大院书房内王经纬向王铁汇报着,王铁问道:“二弟,依你看应该怎么赔?!”

王经纬说道:“全部损坏的田地只有一千三百亩,剩下的一千四百亩里面只是局部损坏大多数今年秋收还能收上半石麦子!”

“我看就这样赔,全部损坏的按照陕北这边的粮食产量来每亩一石,部分损坏的每亩半石!”

这得亏是陕北这边土地贫瘠产量少,要是搁关中和河南那一片不闹灾的情况下每亩田麦子的产量得有两石多!不过王铁没有同意王经纬的赔偿方案。

“我看咱们就大气一些!每亩地就按一石粮食赔!不管损坏多少就按这个数!省的麻烦!”

听到王铁这话王经纬心里很是无语,你他娘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要你这样搞下去咱别造反了干脆去开善堂做慈善得了!

王铁也看出来了王经纬的不满,于是耐心的说道:“二弟啊,咱们做人做事得把格局放开,这粮食多了带在路上也不方便遇到官军堵截搞不好全便宜了官军。”

“你想想看,咱们在药王寺的时候那么多钱粮全都给官兵缴去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人情散给老百姓得了!这样还能落个好名声!”

“我看这样,再拿出五百石粮食出来,散给附近的流民和穷苦百姓!”

“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话都说到这份上王经纬也不好再反对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钱粮再多没那个本事守住也都是别人的!

“大哥,那好就按你说的办!”

王铁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附近村子的田地情况统计出来吗?!”

一听王铁这话王经纬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这个问题在中部县的时候大伙们就讨论过。对这个问题大伙们一致同意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毕竟是拔别人身上毛又不损害自身利益相反还对自己有利。

王经纬想了想说道:“这附近村子的田地除了马家庄周边统计完了其他根本统计不出来,柏槐乡的那户士绅将家里账房全给搬空了,地契什么的都没有咱们没法统计。”

听完之后王铁想了想也是那么回事,这柏槐乡和马家庄两户士绅最起码兼并了有三四万亩的田地,要是没有地契的话全部丈量统计出来没个把月是搞不清楚的。

现在铁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耗着,鄜州官军主力就在洛水对岸的中部县盯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渡河对铁营发起攻击。所以王铁他们没有那个闲工夫去搞这事。

既然如此王铁说道:“那这样!就把马家的田全给老百姓们均了!”

王经纬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明天就带人去办!”

...

王铁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起初认为后世的一些革命理论都是近代才出现的,比如什么打土豪分田地,什么人人平等啊,什么土改啊!

可当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后,通过和这个时代的人沟通以及阅读一些杂书,发现这些理论在明代之前已经有了!

比如说打土豪分田地这条理论在当下叫做“摧富益贫”,这条革命理论最早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提出这项革命理论的人就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宋”政权的创始人徐寿辉!

而人人平等这条理论也不是近代出现的更不是外来的!在当下叫做“等贵贱”!

这条理论最早出现在南宋初年,鼎州武陵县人钟相曾扬言:“法分责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钟相、杨幺起义是发生在南宋初洞庭湖地区的一次农民起义。

至于土改在当下叫做“均田”,平均地权是中国的农民自古以来的期望。这理论还不是农民起义军最先提出来的,而是在南北朝的时候战乱频繁土地荒芜由官方主动搞出来的,并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制度化。

目前陕西的各路农民起义军都在干“摧富益贫”的事,“均田”的话除了少数极个别的农民军在干之外大多数都没干,因为大部分农民起义军现处于官军的围剿之中根本没时间搞!

“等贵贱”这条恐怕就得是以后的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