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016章 兵临中都凤阳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1016章 兵临中都凤阳

作者:楚环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2:15:11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自从出了朱皇帝之后他老家的乡亲们也都跟着沾光享福。

凤阳府的府治凤阳县还有隔壁的临淮县(今凤阳临淮关镇),这两个县被朱元璋下诏免除了全部的赋税和徭役,就如同那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免除丰、沛的赋税徭役一样。

所以当地的百姓就传唱着一首歌谣。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这是《凤阳花鼓》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中唱的歌词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符和凤阳地区的情况,之所以是一定程度上符和,那是因为朱皇帝的恩典只是惠及到了一部分人。

这一部分人就是那凤阳、临淮两县的原住民朱元璋的乡亲们,所以朱皇帝的乡亲们讴歌颂扬朱皇帝的恩情。

但是在凤阳地区绝大多数人唱的是这一首《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却有九年荒。”

这一首歌谣道尽了凤阳大多数百姓的心酸与无奈,以及对朱家皇帝的无尽恨意与失望。

本来这朱元璋要是学刘邦那样只是将凤阳、临淮两个县当做自己“封地”的话倒也不会是这么一个情况,但同为底层出身,这朱元璋在格局上就是不如刘邦。

凤阳这地方土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且因为在淮河南岸还经常受到淮河决口的影响,所以凤阳这地方根本就不具备建设大都市的条件。

但朱元璋可不管那么多,他当了皇帝那就得衣锦还乡,不仅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同时也要把凤阳建设成一座大都市来狠狠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全然不顾客观的经济规律,就为了满足他的一己私欲在凤阳地区大项目那是一个接一个上马。

为了满足建设凤阳的需要朱元璋在凤阳设立中都留守司,迁徙了将近五六万户军民来填充凤阳,除此之外还将大量的匠户也给迁徙到了凤阳,硬是将凤阳这个本该是县城的城市建设成了一个都城级别的城市。

作为明朝的中都,这里不仅有皇陵同时还有皇宫以及大量的作坊、兵营,而要想维持这些设施的运作仅凭凤阳一地的财政肯定是不能支撑的。

所以这凤阳城就趴在整个淮河流域各州县的身上吸血,硬是让本来就不富裕的淮河流域搞的愈发的贫困,整的淮河地区的老百姓动不动就造反。

吸到最后无处可惜就对凤阳本地的卫所下手,那凤阳附近的几个卫所不仅要给卫所里交粮当兵还要承担大量的劳役,卫军们都生活那简直是苦不堪言,就这还时常被拖欠军饷,所以在去年搞的凤阳看坟的陵卫都发生兵变,这也足以可见凤阳的军民被盘剥成什么样子。

不要说什么朱元璋是什么“小农思维”才干出这么离谱的事来,农民确实有他的局限性,比如说护犊子之类的,这些农民的局限性在朱元璋倒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农民好的一面就没有在朱元璋体现出来,比如说农民“务实”的一面,朱元璋真要是务实的话就不会在凤阳这穷地方搞大开发。

...

锥子山北,义军大营。

义军在侦查到朱国相领兵抵达锥子山之后,就在当天便从长淮卫城南下前往锥子山,在距离锥子山仅不到三里处安营扎寨。

当天官军与义军并没有发生交战,双方都在安营扎寨做相持的准备。

这锥子山的面积不是很大,方圆仅一里地左右,海拔高度甚至不到一百米,说是一座山只是就是一座小土坡而已,也就是在淮河流域都是平原,所以这座小土坡才被称之为山。

铁营帅帐。

此时这铁营帅帐内王铁坐在高坐的帅案后面的一张铺着老虎皮的椅子上,而在王铁的下手则是坐着贺一龙、张一川、慧等相、马进忠还有四川的“摇天动”姚三才这几个义军掌盘。

至于那跟着铁营从郑州过来的义军掌盘,不是留在颍州花天酒地那就是从颍州开拔去了其他地方,来到凤阳的就剩下这路人马了。

从这就可以看出别看如今大明朝已经是日薄西山,但是这余威依旧震慑着一大群草头王,使其不敢触碰朱家皇帝的逆鳞。

但敢来这里的可都是铁杆反贼了,都是要和朱家皇帝玩命玩到底的那一批人。

这帅帐内几个掌盘都有座位坐着,但各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则是站着,此时大伙们正在议论着怎么对付这朱国相。

只见那李子健对大伙们通报着当前的情况。

“据咱们探马和细作来报,这凤阳留守朱国相所统帅兵马约有一万上下,不过这里面真正能打的估计也三四千,其余的都是这两天那朱国相从大街上抓的壮丁。”

“所以诸位兄弟无须担心,别看官军人多势众,但实际上都是一群臭鱼烂虾,咱们一战将其击溃不是问题。”

李子建这话说完之后大伙们也都是半信半疑的,毕竟这可是大明朝的中都啊!他们这群人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来朱皇帝的老家闹腾。

所以别看他们打到了凤阳,但这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的。

李子健也看出了大伙们有些不自信,于是便又说了一个情况。

“诸位也不用担心,那凤阳留守朱国相就是他娘的一个蠢货!”

“这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选安营扎寨的位置,这蠢货居然将营寨安置在这平原上的一座孤山上面,而且那锥子山上并没有水源,取水还得到山下河里去打水。”

“你们说这号的蠢货是不是跟那《三国演义》里面的马谡有几分相似?!”

“这号的酒囊饭袋又有何惧?!”

这帐内在坐的大伙们都是从小听评书长大的,一听李子健这么一说倒也是那么回事,那马谡不就是在一座孤山上面叫魏军给围住丢了衔亭的吗?!

“李都司说的没错,这朱国相就一蠢货,灭他不难!”

“是啊!这种傻逼没什么好怕的!”

“就是就是!咱们这么多人还灭不了他朱国相?!”

...

紧接着铁营的一众高级军官便接着李子建的话往下说给大伙们鼓劲。

毕竟这都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大伙们的士气鼓舞起来,所以就要狠狠的贬低敌人让大伙们充满信心。

这李子健说完之后,王铁起身也给大伙们来鼓劲:“诸位兄弟,咱们如今来都来了总不能回去,这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

“这一仗不管怎么说那肯定是要打的,既然要打的话,那咱们就得拿出十二万分的力气去打,一仗把这朱国相给他灭咯!”

说到这里,王铁眼神扫视了一下帐篷内的众人,然后语气严厉的问道:“诸位兄弟,你们有没有信心?!”

“我们有!!”

“我们有!!”

...

王铁话音一落,铁营的周兵、杨英等一众高级军官纷纷挥舞起拳头呐喊道,那贺一龙、张一川等人也纷纷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跟着喊叫。

一时之间铁营的帅帐之内呼喊声震天动地,那士气如同股票的牛市一般高涨。

...

“报!~”

“禀告大帅,官军向我军寨前袭来!~”

就在王铁他们开着动员大会的时候,只见一名铁营的哨探直奔进帅帐中向王铁禀告。

王铁听后一把抽出腰间的腰间的雁翎刀,然后抽出那帅案上放着的一根令签,紧接着把令签往空中一抛一刀给砍成两段。

“诸军听令!~”只见王铁手持雁翎刀立在帅案之上大喝道。

“属下在!”

“我等在!”

紧接着铁营的一众高级军官纷纷上前单膝跪地对王铁行礼,那贺一龙、张一川他们以及他们的手下则是躬身对王铁抱拳行礼。

“此战关乎我义军命运,诸位当竭尽全力与敌一战!”

“若有畏缩不前临阵脱逃者,我不管他是不是铁营的兵,刚才那根签字就是那临阵脱逃者的下场!”

“属下明白!”

“我等明白!”

...

王铁他们本来判断朱国相是打算在锥子山这一片安营扎寨然后与义军进行长期对峙的,可没想到这朱国相居然主动出击。

本来义军的原计划是打算晚上将锥子山给围住,然后活活的困死朱国相手下这万把号人。不过这朱国相主动出击也好,省了义军不少的力气。

这贺一龙部和张一川部各领了四千兵马,慧等相、马进忠部各领两千五,那姚三才领兵两千,这五路人马总兵力大概是一万五千人左右。

铁营这边除中营外来了左右前后四营总兵力约在一万左右,加上革扫等营的兵力一共是两万五千人上下,是朱国相部兵力的一倍以上。

此战铁营居中,贺一龙、慧等相两部人马居左,张一川、马进忠两部人马在右摆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这贺、张两部的距离与铁营大概有个几百步,并不是连在一起,这样安排主要是怕贺一龙、张一川他们吃了败仗之后出现溃兵冲击铁营的阵地,所以大伙们就隔开一段距离。

王铁考虑到姚三才的川兵没有经历过大阵仗实力不行,所以就安排他守营寨。

官军那边也是一样,也是摆开的一个一字长蛇阵,那朱国相领四千官兵居中与铁营相对,凤阳陵卫指挥使吕承胤和凤阳留守中卫指挥使陈永龄各领兵三千在朱国相的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