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 > 第29章 诗词大会(沈墨书)

京都的初春裹着料峭寒意,文渊书院的梅园内却热闹非凡。九曲回廊挂满宫灯,将皑皑白雪染成暖金,檐角垂落的冰棱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梅树枝桠上凝结的薄雪簌簌坠落,与空气中浮动的墨香、梅花清冽气息交织成独特的韵味。沈墨书立在主亭阶前,月白长衫下摆沾着昨夜修补《流民图》时残留的灵泉痕迹,在烛火下泛着微弱的光晕。腰间褪色的桃花香囊随着夜风轻轻摇晃,那是姜暖托人送来的平安符,细密的针脚间还藏着清河镇的春讯,仿佛带着恋人指尖的温度。

\"沈先生!\"学童抱着诗稿跌跌撞撞跑来,发髻上的玉冠歪向一边,稚嫩的脸上满是焦急,\"太子派人送来战书,说是要在诗词大会上与您一决高下!\"话音未落,八名玄甲侍卫已抬着鎏金诗案闯入,案上嵌着的夜明珠将亭内照得亮如白昼,刺得人睁不开眼。为首的内官尖着嗓子宣读:\"太子殿下谕令,今日诗词大会,胜者可向朝廷提一个要求。\"

沈墨书指尖抚过狼毫笔杆,冰凉的竹节触感让他想起三日前在朱雀大街目睹的惨状:寒风中,流民蜷缩在墙角,褴褛的衣衫无法抵御刺骨的冷意;孩童冻僵的手中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饼子,脸上的泪痕早已结成冰晶。他抬眼望向主位,太子身着金线绣龙的锦袍,腰间玉佩随着把玩镶玉折扇的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却刺耳的声响。那嘴角挂着的志在必得的笑意,在沈墨书眼中,恰似毒蛇吐信般阴毒。而台下,数百名文人墨客交头接耳,有人捧着太子赏赐的银钱窃喜,谄媚的笑容令人作呕;也有人向沈墨书投来担忧的目光,摇头叹息,似在为他即将面临的困境而忧虑。

\"既如此,便请太子先出题。\"沈墨书的声音清朗如泉,在静谧的亭内回荡,却暗含锋芒,如同一把出鞘的剑,直指人心。太子折扇轻挥,鎏金诗案上顿时浮现出三个篆字——《盛世颂》。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这分明是要沈墨书歌颂太平,可眼下边疆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京都街头饿殍遍地,如此题目,分明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就等着他踏入其中。

沈墨书却不慌不忙,缓步走到案前,蘸墨提笔。笔尖触及宣纸的刹那,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的手腕。墨迹未干,一幅《朱门酒肉图》已跃然纸上:画中朱门大户张灯结彩,歌姬舞女们身着华服,在亭台楼阁间翩翩起舞;奴仆们捧着珍馐美馔,鱼贯而入,菜肴的香气似乎都要透过画纸飘散出来。而朱墙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流民们衣不蔽体,啃食着树皮,眼神中满是绝望;孩童们瘦骨嶙峋,啼哭声响彻天际。更奇的是,当月光掠过画纸,画中人物竟动了起来——朱门内的贵人嬉笑着将美酒泼向流民,酒水落地瞬间化作寒冰,冻住了流民伸出的枯槁之手。

\"好个盛世!\"太子猛地起身,折扇重重拍在案上,发出巨大的声响,\"沈墨书,你这是公然诋毁朝廷!\"沈墨书却将笔掷入砚台,溅起的墨点在地上绽开,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血花。他目光如炬,直视太子:\"殿下请看,这画中哪一处不是京都实景?\"说着,他展开袖中藏着的《灾民册》,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百姓的血泪控诉,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

就在局势剑拔弩张之际,突然有人高呼:\"且慢!诗词大会,岂有只作画不赋诗之理?\"人群自动分开,一位白发老者拄着竹杖缓步而来。他身形佝偻,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竟是隐居多年的诗坛泰斗柳文远。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声音虽苍老却有力:\"沈先生既已绘出盛世表象,何不赋诗揭露本质?\"

沈墨书望向台下屏息的学子,他们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他想起清河镇百姓在战火中坚守的身影,想起那些为了守护家园而牺牲的勇士。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拾起狼毫,笔走龙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歌舞升平处,苍生泣血哭。\"诗句如惊雷炸响,亭内鸦雀无声。字字句句,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破了虚假的盛世表象,揭露了残酷的现实。

太子脸色铁青,突然冷笑:\"好一个讽喻诗!但诗词大会,讲究应景而作。来人,取我的《春狩图》!\"一幅三丈长卷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画中太子纵马狩猎,英姿飒爽,箭无虚发,猎物鲜血染红雪地。太子得意地抚掌:\"沈墨书,你若能以此图赋诗,本殿便承认你有几分本事。\"沈墨书盯着画中太子狰狞的面容,想起楚临风来信中描述的边疆惨状——战士们缺衣少食,在寒风中坚守阵地,却要抵御十倍于己的敌军。

\"太子殿下的箭术,的确精妙。\"沈墨书突然轻笑,笔尖蘸满灵泉,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只是不知,这箭可曾射向真正的敌人?\"他挥毫写下:\"金鞍白马猎春风,血染荒原意未穷。何不解弓扶社稷,却教百姓叹途穷。\"诗句化作金光,直冲画中太子,将其衣袍染成血色。仿佛在质问,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太子为何只顾自己享乐,而不顾百姓死活。

太子暴跳如雷,正要下令抓人,柳文远却朗声道:\"且慢!老身也有一图,请二位赋诗。\"他展开一幅素绢,上面只画着半轮残月下的孤舟,四周是茫茫江水,显得孤寂而凄凉。沈墨书率先落笔,笔锋苍劲有力:\"孤舟载尽人间苦,冷月照残天下寒。愿借长风济沧海,重开日月换新天。\"诗句中蕴含的浩然正气,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心中,让在场众人热血沸腾。

太子咬着牙写下:\"孤舟独钓寒江雪,不问苍生问鬼神。\"字迹虽工整,却透着一股阴冷之气,尽显其自私自利的本性。柳文远摇头叹息:\"沈先生之诗,心怀天下;太子之诗,满是私欲。胜负已分。\"

\"不可能!\"太子突然掏出圣旨,脸上露出疯狂的神色,\"本殿奉父皇旨意,宣布此次诗词大会...无效!\"他话音未落,沈墨书突然展开一卷《万民书》,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百姓的血手印:\"太子勾结暗阁,私通外敌,致使民不聊生!这才是真正的圣意!\"

原来,谢无咎早已买通宫中内线,收集了太子谋逆的罪证,并呈给了皇帝。就在此时,皇宫方向传来钟声,一队禁军闯入梅园,为首将领高举圣旨:\"太子谋逆,即刻收押!\"太子脸色惨白,瘫倒在地,眼中满是恐惧与不甘。

沈墨书望着被带走的太子,转身面向台下学子。他取出沈家门徽——刻着\"墨守苍生\"的狼毫笔,高声道:\"今日之胜,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天下苍生之胜!我们手中的笔,不是粉饰太平的工具,而是刺破黑暗的利刃!\"

梅园内,千名学子齐声诵读沈墨书的诗句,声震云霄。那声音,仿佛是正义的呐喊,是对光明的渴望。沈墨书望向清河镇的方向,将桃花香囊贴在心口。这场诗词大会,表面是笔墨之争,实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他知道,用文字守护苍生的路,才刚刚开始。夜色渐深,文渊书院的宫灯依旧明亮,宛如点点星火,照亮大胤朝的漫漫前路,也照亮了每一个心怀正义之人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