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五百五十二章 追兵,持节而来的吴使

秋夜里草原的风还是有了几丝刺骨的感觉,但好在草原上的部落多是皮毛衣物、靴子,还有鲜卑帽便能将大部分的寒风抵挡在衣物之外,

马蹄继续毫无顾忌的踏在秋草之上,还不时惊起一些正在泥土中打洞休息的野兔、老鼠,但没有人会有精力来在乎这些了...............

阿古力带着两千骑兵先在王帐四周方圆百里的草原、山林间搜索,当然从王庭通往拓跋部落弹汗山方向的道路自然更是阿古力所部搜索的重中之重,

阿古力亲率一千人追击,一群人举着火把在草原深处疾驰,“给我搜,一寸草皮也不要放过!一定要将可敦和胡阿狼泥大人的子嗣都带回王帐,大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我等死活不论,务必要将可敦一行人找到!”

拓跋婉儿一行已经往北方跑出去很远,但拓跋义还是有些担心,便勒住缰绳、翻身下马,爬在地上仔细倾听地面的声音,拓跋婉儿见此也让众人先停了下来,

片刻之后拓跋义眉头紧皱的起身道:“可敦,后方有大队人马正往这里赶来,很可能是追兵!”

拓跋婉儿决然的道:“要不我等分散开走,他们要的是我,只要发现队伍中没有我,必不会为难你们的!”

拓跋义不满的道:“可敦,这怎么可以!拓跋大人可是嘱咐我等一定要护您周全,无论是在何种境地下,今日就算是末将死,也要将您安全的护送回部落,这样才能对拓跋大人有个交代啊!”

拓跋义想了想对环视左右道:“可有勇士愿意去将沙末汗的追兵引开?”

赫连刚毅、赫连天宇两兄弟决绝的大声道:“我等愿往,将军只要给我等二十人,给一身可敦的衣物便好!”

拓跋义点头道:“很好,拓跋大人会记住汝等的,汝等的家眷日后就由拓跋大人为汝等奉养了,安心去吧!”

拓跋义随即又点了二十名骑兵与两人同去,赫连天宇不如赫连刚毅那么魁梧,就换上了阿古娜递过来的一套拓跋婉儿的衣物,用丝巾遮住面庞,黑夜中倒是还真看不出雌雄真假来,

赫连刚毅、赫连天宇向拓跋婉儿抱拳道:“可敦,末将告辞了!”随后便头也不回的向众人来时的方向折返回去,

拓跋义望着一行二十余人消失在远处的黑暗中,下令道:“加速前进!”说罢便调转马头挥鞭继续向弹汗山方向而去,此刻距离弹汗山还有五百里,

鲜卑王帐,沙末汗继续开口道:“诸位,实不相瞒,本王在昨日便已经得到准确消息,东吴已经顺利登陆辽东郡,并且将襄平城收入囊中,吴军在辽东郡进展很是顺利,势如破竹,魏人根本就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了!”

帐中诸部落的首领听到这个消息,皆是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显然有点不敢相信吴军能在魏军手上占上风。

成律归有些怀疑的道:“大王,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真是有些难以置信啊,魏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虚弱了,连吴军都打不过,若是真的,那这便是我大鲜卑再次强大的良机啊,属下以为可以答应吴人的请求,出兵响应!”

沙末汗笑着道:“此消息自然是真的,吴人的使者在昨日已经到了王庭,既然诸位不信,本王这便请吴使出来一见!”

沙末汗不等众人有所反应,又开口道:“来人,去请吴使出来与诸位大人一见!”

一炷香的功夫后,一个与帐中诸位衣冠完全不同、身穿吴国官袍、士人摸样的年轻男子右手持着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巴的节,昂首挺胸的走了进来,不卑不亢的道:“下官乃吴国持节使陆承志,奉吴国皇帝陛下旨意出使鲜卑,恭喜大王终于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报父仇!”

“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外交礼器,一般持节的使臣,是代表着国家和皇帝的最高使者。

为什么要用“节”这种东西作重要的外交礼器,来代指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象征呢?

这就要从中华民族最早的国家制度建立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是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

而农耕文明区别于游牧文明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其对于经验和规律的重视。

因为最早的人类,受限于科技和探索世界的手段贫乏,难以面对诸如洪水,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而偏偏农耕文明之下,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便是从“土里刨食”。

如此一来,什么时候耕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收获等等的生存经验,就是一代一代人有序传承的重要生存手段。

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历法,正是这种经验传承的直接表现。而在一个社会之中,掌握经验的人,往往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

年纪大了就腿脚不好,尤其是在古代生存资料比较欠缺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搀扶或者是依靠拐杖之类的东西。

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在中华民族最早的族群之中,掌握着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往往是那些拄着拐杖的老人。

而所谓外交使者,其实就是掌权者派出去代表自己的人。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使者是代表掌权者的呢?

就必须要用到一种能让人家理解的信物。

这个时候,一直陪伴在掌权的老人身边的拐杖,就是一个很好的信物。

而在众多做拐杖的材料之中,竹子以其自身蕴含的“谦虚”“正直”等拟人的属性,成为“节”这种外交礼器的载体,至于牦牛尾巴,则是为了好看并加以区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成熟,掌权者不一定都是老人了,但是这种代表最高统治者的信物却流传了下来,形成“节仗”这种礼器的存在。

《周礼·地官·掌节》之中记载: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这个时候的节仗实际上已经不单单只竹节了,而是泛指国君的信物,但因为古老的习俗,“节”这种外交礼器的名字还是被传承了下来。

沙末汗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陆承志道:“既然盟约早已缔结,本王自会按约定出兵的,只是不知汝等是否已按约定攻下襄平城,如今与魏军的战况如何?”

喜欢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