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善用道义,口嗨与实干的区别

曹爽笑着道:“善用道义这一点武帝在官渡之战时便做得很好,前期劣势时则利用手中的天子为大义,后期占据优势之时则丢弃之,只为将袁本初进一步赶尽杀绝,真是少有人能及。”

官渡之战的失败亦是与道义有关,袁绍的失败与他的两个谋士有着很深的关系,加之袁绍又优柔寡断,袁绍的着名谋士有一个叫做沮授的,就是在之前建议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当时袁绍没有听他的,在官渡之战开始之前,他曾经建议袁绍不要打,袁绍又没有听他的!当时袁绍想要通过官渡之战这一场战役直接打败曹操,史书上写的是他想“毕其功于一役”。

当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和田丰已经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沮授被曹操俘虏,田丰被关进大狱!

因为他这一场战争不正义,没有道义的,而道义却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方,让武帝一个天下人看起来不道义的人利用了道义,沮授反对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样!

沮授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陛下刚刚安定下来,发动战争没道理。我们已经获得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消灭了公孙瓒,应该向陛下报捷。

如果曹操拦住我们,我们就可以告曹操阻塞王路!这样可以就出兵去骚扰他,然后再来慢慢对付他。

他建议:把曹操放在不义位置,把他的政治优势变为劣势,有理;用游击战、运动战对付曹操,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大!有利;步步为营,见好就收,掌握时机来消灭曹操,这叫做有节!这样的分析是多到位啊,但是呢?

袁绍不听,他听郭图、审配的,这两个人都支持曹操立即集结十万精兵,向许都逼近。

审配和郭图为什么这么主张呢?审配是糊涂,郭图是拍马屁!郭图很了解他,知道袁绍刚愎自用!沮授一看情况不妙,就又出来说话。

《三国志》中说: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天子在许,我们师出无名,于义则违,在政治上就先输了一招!

而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在道义上又输了一招,如果我们再不讲究一点策略,我们还要急功近利,我们还要先发制人,我们还想毕其功于一役,那我们在策略上,又输了三招!这个战争是肯定打不赢的,沮授的话其实说到了根本上。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进行一场战争,政治上是否有利,道义上是否有理,是非常重要的!而袁绍的亏,首先就亏在这个地方上!

可以说政治上失义、道义上失理、战略上失策,是他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袁绍毕竟兵多将广,认为政治上的失利可以通过军事上的得利来挽救回来,但是他错了,所以最后他走向了失败。

但到了火烧乌巢袁绍军粮草之时,曹操又抛弃了道义,用了偷袭之计,但就是这样才能加速取得战事的胜利,不让局势再次反转,

道义、仁义在武帝手中便只是工具,在合适时用,不合适时丢弃,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几百年的时间,

当国家社稷处于无秩序状态时期,往往也是最考验人性和道德的时候。虽然春秋时期诸侯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很讲究道德原则的,毕竟周礼两百多年的影响也不是可以肆意践踏的,

然而,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就不同了,诸侯们逐渐舍弃了道德主义,而转为实用主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其始作俑者就是秦国,可以说秦国的崛起伴随的是道德的沦丧。

这一切要从商鞅变法说起。商鞅变法确实顺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势,使秦国一跃而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但商鞅变法过度强调实用主义,忽略了道德主义,从长远看,对社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而经过商鞅变法思想洗礼的秦国,就逐渐蜕化成一个只求利益无视道义的虎狼之国。

破坏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战争法则。公元前340年,秦孝公派商鞅讨伐魏国,魏国大将魏昂领兵御敌。

由于商鞅曾在魏国为官,所以与魏昂是旧交,商鞅乃施一计,以会盟的名义把魏昂骗到秦营扣押起来。

魏军没有了主将顿时大乱,遂被商鞅打败。

虽然商鞅军事上胜利了,但却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

首先,商鞅此举骗取了朋友的信任,利用友情来达到目的,人品如此下贱,以后谁敢与之交往。

其次,两国交战不杀来使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你商鞅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打破了,虽然没有杀魏昂,但绑架本质上与斩杀有什么区别?何况对方还是你邀请上门的。

开启规模斩杀战俘的先例。商鞅变法有一条是军功进爵制,以杀敌人头数为计算军功的标准,于是秦军到了战场就成了一群杀人恶魔,杀俘也就成了秦军的家常便饭,其中秦将白起就开启了批量杀俘的先例,每次都是以万计。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上党之战,斩杀韩、赵、魏三国联军十三万;华阳之战,斩杀韩军五万;最高峰的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白起也因此被起恶名“人屠”而流传千年。

后来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到秦地武关会盟,却趁机扣押楚怀王,胁迫其割地。

这种情形简直就是当年商鞅扣押魏昂的加强版,因为商鞅那回是一国臣子使诈扣押另一国臣子,但现在却升级为一国国君使诈扣押另一国国君,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肯定要比当年商鞅严重很多,

但即便是如此,在如今弱肉强食的大争之世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最后能胜、得到更多的好处,因此最后统一天下的便只能是秦,而不是其他六国中的任意一国了,毕竟这一统天下哪能不违背些道义呢?

柏灵筠接话道:“当初一统天下的秦帝国还不是因为没有遵守道义方才被其余六国骂做是虎狼之国,但是这有什么用,一统天下的事还不是只有不讲道义的虎狼之国能够有实力做到。”

曹爽心想这便是后世人常说的口嗨与实干的区别了。

喜欢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