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袭领兵,立后的打算

潘淑恭维道:“朝堂中的鱼?便是朱丞相等人吧?陛下真是好手段,妾亦相信陛下能钓到大鱼的,陛下此举魏、蜀之君所不如也。”

孙权叹息道:“哎,朕也不想如此残忍的对待那些功臣,可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我江东不像魏蜀,兵权皆操持于天子或权臣之手,吾国之兵,还有很多分散于江东大族之手。”

魏国是中央集权,同时推行军屯制,积极组建隶属于国家的军队,蜀国也差不多,若不是如此,当初的刘备那能在短时间之内便聚集起对江东的复仇之兵,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这便是彻底集权的好处了,

吴国则相反,由于孙权父子在江南地区属于外来政权,不得不跟当地的豪族势力寻求合作,让渡一部分权力给他们,造成豪族势力过于强大,所以吴国的政治体制更近似于各大豪族的联合政权,军队也有多半是各豪族势力的私兵,

太史慈归附孙策后,孙策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都督,同时“还吴授兵”,

建安三年周瑜自居巢返回吴郡,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命他为建武中郎将,同时给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的职务,同时领了周瑜的兵马;

孙权掌权后,任命徐盛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黄武中去世,他的儿子徐楷袭爵领兵;

孙皎去世后,其弟孙奂代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领江夏太守;

孙权逼死陆逊之后,其子陆抗年仅20岁,孙权也只能无奈的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陆逊的兵众五千人;

江东有授兵或称给兵制度,在制度上世袭领兵和世袭爵位一样,一般由长子、长孙继承领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领兵制,是政治上、社会上都承认的固定制度,这是魏蜀两国都没有的特殊制度。

从时间上来看,早在孙策掌权初期,就开始实行世袭领兵制,孙权时代一直延续。相比于同时代的曹魏、蜀汉政权,世袭领兵制显得非常独特,其实这与孙氏在江东建立政权的过程有关。

孙策短短几年内横扫江东,依靠的是父亲孙坚的余部、宗族亲族、周瑜等江北士族的支持,这就是过多借势的弊处了。

最早孙策的兵力,就是从袁术那里逃回来的孙坚部曲,所以这或许是一种传承。同时这种领兵制度,可以充分发动将领的积极性,壮大他们自己的力量。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授兵的数字,并不代表足额的甲士,而是募兵的数量上限。

换言之,所谓“兵二千,骑五十”,说的是自募部曲的上限额度,而不是实际赐予的人数。授予多少数量的兵,只是对将领募兵的一个限额。

世袭领兵制,本是一种权宜之计,孙策用这套制度来笼络江北流亡士族来为自己打江山,孙权用这套制度来拉拢江东本地士族。

虽然孙权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但豪强大族还是愈发壮大,而且他们所拥有的的兵也越来越多。

世袭领兵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导致东吴政权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虽然东吴都取得了胜利,可是吴国都是防守一方。

反观吴国主动进攻的战役,如合肥之战等许多战役,吴国都打得很难看,不惨败就算胜利了。

几乎所有东吴的将领,都有征讨山越的记录,而且往往都是取得大胜。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既然兵是自己,谁愿意自己的兵白白损耗,守土保家毫不保留,至于对外扩张,没什么好处,自然出工不出力。打山越,可以扩充兵源,增加财富,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江东的勋臣,征讨山越立了功之后俸邑便有可能多至数县。

他们的私兵由父子兄弟相袭,才形成了吴国世家大族特有的世袭领兵制度。(比如吕蒙的部曲就是从他姐夫邓当那儿得来的)

一般的武将立了战功,也可以得到增兵和赐屯田户的赏赐。孙权就曾把吕蒙在皖城所获人马分给了吕蒙,还另赐给他寻阳屯田民600户,官属30人。

吕蒙死后,孙权又赐守冢300家,并允许吕氏50顷土地不纳租税。这种人口分割的情况,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孙吴的土地如此辽阔,而户籍只有52万多户,230万人口,因为孙权很无奈的大方,

这次征伐三地若是能够成功,孙权亦是要从中分一些利益给他们,这样才好让他们为自己继续效力,但就算是孙权很吝啬,不给他们,他们也会自己想法设法来抢的,

汉末之时吴郡的顾、陆诸族,已是“世有高位”。

孙吴初年,孙氏子弟和吴郡朱、张、顾、陆四姓仕郡的非常多,是孙吴政权的重要支柱。

在朝的官僚,陆氏一门前后就有“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四姓长期操纵吴国政治,形成了每一姓的独特门风,在江南获得了所谓“张文朱武陆忠顾厚”的称誉。

江东大族的政治特权,保障着他们掠夺土地,进一步扩充经济势力。顾、陆诸家多立屯邸,役使官兵,藏纳逋逃,即便是现在孙权已经将大都督都做了,还将大都督的权力分成了几份,但还是收效甚微啊!

潘淑继续安慰道:“陛下,只要您的身体恢复了,假以时日必能将江东大族拿去的东西收回来的。”

孙权回道:“但愿朕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吧,等到了明年,朕欲立汝为皇后,毕竟立后之事朝臣们都已经上奏劝谏了很久了,

说魏蜀两国皆有皇后,吾国的后位一直空着,很是不合礼法,朕思虑再三,此事就听群臣的吧,”

潘淑急忙松开搂着孙权的玉手,屈膝行礼道:“妾身谢陛下恩典。”

孙权此时已经称帝有二十年了,始终没有立过皇后,期间有好几位夫人被提议作为皇后人选,最后都没有付出行动,如今却是真的要扶立皇后了,又恰好要落在潘淑的头上,这让她怎能不欣喜。

喜欢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