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三百章 嵇康的幸运,焦尾配广陵

《广陵散》全曲共四十五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侠累》看作是异名同曲。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开指一段,小序三段,俱名止息。

大序五段(井里、申诚、顺物、因时、干时)。

正声十八段(取韩、呼幽、亡身、作气、含志、沉思、返魂、狥物、冲冠、长虹、寒风、发怒、烈妇、收义、扬名、含光、沉名、投剑)。

乱声十段(峻迹、守质、归政、仇毕、终思、同志、用事、辞卿、气衔、微行)。

后序八段(会止息意、意绝、悲志、叹息、长吁、伤感、恨愤、亡计)。

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

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

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

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它是古琴曲中少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可能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

到魏时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今天听到的《广陵散》。

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待母亲去世守孝结束后,替恩人严仲子刺杀韩国宰相侠累的故事。

嵇康毕生独爱《孤馆遇神》、《广陵散》二曲,必择雅静高岗之地,风清月朗之时,深衣鹤氅,盥手焚香,方才弹之。

虽有达官贵人求教,概不相传。

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嵇康思绪滑动于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天籁回荡于苍天,仙乐袅袅如行云流水,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一众听者无不动容。

《灵鬼志》里说:“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着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

中散(嵇康曾任曹魏的中散大夫)心中萧散,了无惧意。

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

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

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

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

乃手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

邀与共论音声之趣,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

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嵇康也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佩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

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

有一次,其友山涛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这把琴到如今他都还好好的收藏在府上,只是今日没有带出来,只能用曹爽府上的焦尾弹奏了,

“焦尾”是东汉着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它与四大名琴其他三琴相比,琴名显得直白无华,但身世却非同寻常。

相传,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不闻名四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