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871集:素问施治,结合手记与异域草药

暮春的风裹着秦岭深处的潮气,漫过青瓦木楼的檐角时,苏砚正用银簪小心挑起《青囊手记》泛黄的纸页。纸页边缘蜷曲如蝶翼,墨痕在岁月里晕出浅灰,唯有“西域异草录”五个小楷依旧锐利,像极了二十年前师父临终前,按在他手背上那道带着药香的指痕。

“先生,山下李家娘子的咳疾又重了。”药童青禾的声音撞开竹门,带进来半袖沾着露水的艾香,“今早她夫君来叩门,说昨夜咳得连米汤都吐了,脉象乱得像团缠麻。”

苏砚抬眼时,指腹正触到手记里夹着的半片干枯草叶——那是三年前西域商队赠予的“夜息香”,叶片脉络间还留着淡紫的纹路,像凝固的星子。他将草叶凑到鼻尖轻嗅,一丝清凉混着微苦的气息漫进肺腑,忽然想起手记里的记载:“夜息香,生于昆仑雪线,夜吐白蕊,可润枯肺,解百咳之结,唯需佐以秦岭黄芩,去其寒燥。”

“备药箱,带三两黄芩、半盏蜜炙枇杷叶,再把那包夜息香带上。”苏砚将手记折好塞进衣襟,起身时,木架上的《黄帝内经》哗啦翻页,恰好停在“素问·咳论”篇,“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此皆脏腑失守,内外相感所致。”

山路崎岖,青禾提着药箱跟在后面,忍不住问:“先生,李家娘子的咳疾治了半个月,换了三副方子都不见好,这夜息香真能管用?我听镇上药铺的王掌柜说,西域草药性子烈,万一用错了……”

“王掌柜没读过《青囊手记》。”苏砚的脚步没停,指尖在袖中摩挲着手记的纸边,“师父当年曾随商队入西域,见当地牧民用夜息香治雪灾时的寒咳,回来后反复试验,才记下这配伍。李家娘子的咳疾,初看是风寒犯肺,实则是久咳伤津,肺阴已枯,寻常温肺药只会耗她津液,夜息香能润阴,黄芩可清热,正好对症。”

说话间已到李家院外,土坯墙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夹杂着妇人的呻吟。李老汉听见脚步声,忙迎出来,手里的粗布帕子还沾着血丝:“苏先生,您可来了,我家婆娘今早咳得直不起身,连眼睛都肿了。”

苏砚走进里屋,一股浓重的药味混着汗味扑面而来。李氏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如纸,见人进来想坐起,刚动了动就咳得浑身发抖,帕子上又添了新的血点。苏砚坐在床边,指尖搭在她腕上,脉象细弱如丝,却在寸关之间藏着一丝躁意——这正是肺阴亏虚、虚火内生的脉象,与手记里描述的“夜息香适应症”分毫不差。

“青禾,取银针来,先扎太渊、鱼际二穴,缓解她的咳势。”苏砚吩咐着,翻开手记找到“夜息香炮制法”那一页,“取夜息香叶片五片,用温水浸泡半盏时辰,去其雪霜之寒,再与黄芩同煎,煎至药液浓稠,加蜜炙枇杷叶收膏。”

青禾刚拿出银针,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镇上药铺的王掌柜提着药箱闯进来,见苏砚正准备用药,忙上前阻拦:“苏先生,你这是胡闹!李氏咳疾已伤及肺络,哪能用西域来的野草药?我带来了川贝母,虽贵些,但稳妥,你这夜息香要是吃坏了人,可担不起责任!”

李老汉一听,顿时慌了神,抓着苏砚的胳膊问:“先生,王掌柜说的是真的?这草药真的安全吗?”

苏砚没急着辩解,只是把《青囊手记》递到王掌柜面前,指着“夜息香配伍”那一页:“王掌柜请看,这是先师二十年前的手迹,他用夜息香治过十七例久咳伤阴的病患,无一失手。李氏的脉象是肺阴枯,川贝母虽能止咳,却偏滋腻,她现在脾胃虚弱,吃了只会腹胀,反而加重病情。夜息香虽来自西域,但经黄芩佐制,寒燥已去,只会润她肺阴,不会伤她脾胃。”

王掌柜凑过去看,只见纸页上除了文字,还画着夜息香的图样,叶片的纹路、花蕊的形状都标注得清晰,旁边还有几行小字批注:“戊申年冬,治西域牧民阿古拉,咳三月不愈,用夜息香配黄芩,三剂而愈。”字迹苍劲,确实是当年名满关中的张青囊的笔体,他脸色顿时缓和了些,却还是嘴硬:“就算张老先生用过,可这草药放了三年,药效会不会变?”

“你看这叶片。”苏砚取出一片夜息香,对着窗外的天光,叶片上的淡紫脉络依旧分明,“夜息香需阴干储存,我一直放在瓷罐里,用石灰防潮,药效未失。再说,我会先煎半剂,观察一个时辰,若有不适,立刻停用,如何?”

李老汉见苏砚说得笃定,又想起前几日苏砚治好了邻居家孩子的水痘,咬了咬牙:“苏先生,我信您,就按您的方子来。”

青禾很快煎好了药,药液呈浅琥珀色,飘着淡淡的清香。苏砚用银勺舀了一勺,先尝了尝——微苦中带着清甜,没有丝毫燥意,正是手记里说的“甘润而不腻,清热而不寒”。他扶着李氏坐起,慢慢将药喂进她嘴里,青禾则守在旁边,随时准备记录她的反应。

半个时辰过去,李氏的咳嗽渐渐轻了,不再是之前那样撕心裂肺的咳,只是偶尔低咳两声,脸色也多了些血色。她喝了半碗温水,轻声说:“先生,我觉得胸口不那么闷了,好像有股凉丝丝的气顺着喉咙往下走,舒服多了。”

王掌柜在旁边看着,眼神里的怀疑渐渐变成了佩服,凑过来小声问:“苏先生,这夜息香的配伍,能不能借我抄一份?我回去也学学,以后遇到这样的病患,也能多一种治法。”

苏砚笑着点头:“师父留下手记,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等李氏痊愈,我把夜息香的用法抄给你,再给你讲讲西域草药的性子,省得你日后用着不安心。”

接下来的三日,苏砚每天都来给李氏诊脉换药。第一剂药后,李氏的咳血停了;第二剂药后,她能坐起来吃半碗粥;第三剂药服完,她已经能在院子里慢走,只是偶尔还有轻咳。苏砚又调整了方子,减少夜息香的用量,加了些太子参补气,让青禾按方抓药。

第五日清晨,李老汉提着一篮鸡蛋来到药庐,身后跟着李氏,脸色虽还有些苍白,却能笑着说话了:“苏先生,谢谢您救了我的命,这鸡蛋您一定要收下,是我们家一点心意。”

苏砚接过鸡蛋,让青禾泡了两杯茶,又取出《青囊手记》,翻到“久咳调理方”那一页:“你这咳疾刚愈,肺阴还没完全恢复,这页方子你拿着,用麦冬、玉竹煮水喝,坚持一个月,就能彻底断根。还有,以后少碰生冷的东西,别累着,好好养着。”

李氏接过手记复印件,小心折好放进怀里,眼眶红红的:“先生,您不仅救了我,还把这么金贵的方子给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您。”

“行医本就是救人的事。”苏砚望着窗外的秦岭,晨雾正慢慢散去,阳光洒在药田的黄芩上,泛着嫩绿的光,“师父当年说,医者的手,既要握着《内经》的理,也要握着各地的药,这样才能治更多的病。这《青囊手记》里的异域草药,还有很多等着我去验证,往后啊,说不定还能帮到更多像你这样的人。”

青禾在旁边收拾药箱,看着苏砚手里的手记,忽然觉得那泛黄的纸页不再是旧物,而是藏着无数生机的宝册——就像西域的夜息香遇到秦岭的黄芩,跨越千里的草药,在医者的配伍里,终于绽放出救人的力量。而苏砚握着笔,在手记的空白处添下一行新字:“甲辰年暮春,治秦岭李氏久咳,用夜息香配黄芩,五剂而愈,证其配伍之效,当传之于世。”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翻动着手记的纸页,那些新旧交织的字迹,在阳光下轻轻颤动,像是在诉说着医者与草药的故事,跨越岁月,从未停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