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691集:储君之争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691集:储君之争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咸阳宫的铜漏在寂静的夜中滴答作响,如同一把钝刀,缓慢切割着满殿的沉默。嬴政身着玄色冕服,端坐于龙椅之上,十二旒珠串垂落眼前,将他眼底的情绪遮得严严实实。阶下两侧,文武百官垂首而立,袍角扫过金砖地面的细微声响,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诸卿可知,今日召你们前来为何事?”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穿透了殿内的凝滞。

丞相李斯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春秋正盛,却召集群臣议事,想必是为社稷长远计。臣斗胆揣测,陛下或有意商议储君之事?”

此言一出,殿内的空气骤然紧绷。储君之位空置多年,朝中早有议论,却无人敢在嬴政面前主动提及。如今李斯挑明,不少官员悄悄抬眼,目光在皇子扶苏与胡亥的方向流转。

扶苏站在左侧前列,一身青色朝服衬得他面容温润,听到“储君”二字,他眉头微蹙,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大秦初定,北有匈奴未平,南有百越待抚,当以国事为重。储君之事,可暂缓再议。”

他话音刚落,右侧的胡亥便急不可耐地出列,脸上带着几分刻意的恭顺:“皇兄此言差矣!储君乃国之根本,早立储君,方能安定朝野人心,让百官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儿臣以为,父皇应当早做决断。”

胡亥话音刚落,中车府令赵高便上前附和:“胡亥公子所言极是。陛下统一天下,创下万世基业,储君之位早定,方能确保大秦基业代代相传,不致生乱。”

赵高的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瞬间激起千层浪。支持扶苏的官员纷纷开口,廷尉蒙毅朗声道:“扶苏公子仁厚,多年来辅佐陛下处理朝政,体恤百姓,又曾随蒙恬将军北击匈奴,深知军国大事。论德行与能力,扶苏公子皆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蒙大人此言未免偏颇!”郎中令王绾反驳道,“扶苏公子虽有仁名,却过于迂腐。此前陛下推行焚书令,扶苏公子极力反对,险些动摇律法威严。反观胡亥公子,对陛下忠心耿耿,凡事皆以陛下之意为准,更适合继承大统。”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声渐渐激烈。嬴政坐在龙椅上,始终沉默不语,只是偶尔抬眼,目光在争吵的官员和两位皇子身上扫过,眼神深邃难测。

扶苏看着殿内的争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与父皇在治国理念上存在分歧,父皇重律法威严,而他更看重民心向背。可他也明白,储君之位关系到大秦的未来,若真让胡亥继位,以胡亥的昏庸和赵高的野心,大秦恐怕会陷入危机。

胡亥则显得有些得意,他看着支持自己的官员据理力争,又悄悄瞥了一眼赵高,见赵高眼神示意,便再次开口:“父皇,儿臣虽不及皇兄博学,却愿以父皇为表率,严格推行律法,守护大秦江山。恳请父皇为了大秦的未来,慎重考虑。”

就在这时,将军蒙恬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铠甲上还带着塞外的风尘。他刚从北境赶回,得知朝中正在商议储君之事,便立刻赶来。

“陛下!”蒙恬单膝跪地,沉声道,“北境匈奴虽暂时退去,却仍在边境蠢蠢欲动。臣此次回朝,便是为了请求陛下增派兵力,巩固边防。至于储君之事,臣以为,扶苏公子曾在北境与将士同甘共苦,深得军心,若立扶苏公子为储君,必能稳定军心,震慑四方蛮夷。”

蒙恬的话分量极重,他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支持让扶苏这边的气势顿时高涨。赵高脸色微变,正要开口反驳,却被嬴政抬手制止。

嬴政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沉声道:“储君之事,关乎大秦社稷,朕自有考量。今日议事,诸卿的意见,朕已尽知。即日起,扶苏留任中枢,协助李斯处理朝政;胡亥随赵高学习律法,不得擅自干预朝政。此事,朕自有定论,无需再议!”

说完,嬴政转身便向殿后走去,留下满殿面面相觑的官员。扶苏看着父皇的背影,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明白父皇此举或许是在考验自己。胡亥则有些不满,却不敢表露,只能悻悻地退到一旁。

赵高看着嬴政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他知道,储君之争才刚刚开始,这场博弈,绝不会就此结束。而咸阳宫的夜,还很长很长,隐藏在暗处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序幕。

接下来的几日,咸阳城内暗流涌动。支持扶苏的官员频繁往来于蒙恬、蒙毅府中,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扶苏的地位;而赵高则暗中联络朝中对扶苏不满的官员,密谋着如何打压扶苏,为胡亥铺路。

这日,扶苏正在府中批阅奏章,门客陈余前来禀报:“公子,赵高暗中派人联络陇西郡守,似有调动地方兵力之意,不知其目的何在。”

扶苏心中一凛,赵高此举显然是在为胡亥培植势力,若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起身,决定前往宫中面见嬴政,禀报此事。

然而,就在扶苏准备动身时,蒙毅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地说:“扶苏公子,不好了!赵高向陛下进谗言,说你暗中联络官员,结党营私,意图争夺储君之位!”

扶苏闻言,心中一沉。他没想到赵高竟然如此阴险,先下手为强。他来不及多想,立刻随蒙毅赶往宫中。

此时的咸阳宫,嬴政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赵高递上的“证据”,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赵高站在一旁,低着头,嘴角却带着一丝隐晦的笑意。

“父皇!”扶苏快步走进殿内,跪地行礼,“儿臣冤枉!儿臣从未结党营私,此乃赵高诬陷!”

嬴政将手中的“证据”扔到扶苏面前,冷声道:“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朕念在你是皇子,暂不追究你的罪责。即日起,你前往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无朕旨意,不得返回咸阳!”

扶苏看着地上的“证据”,上面赫然是一些伪造的书信,内容皆是他与官员联络的“密谋”。他知道,自己再辩解也无济于事,父皇此时已然动怒。他只能叩首道:“儿臣遵旨。”

看着扶苏离去的背影,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被威严取代。赵高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扶苏这一去,短期内无法返回咸阳,自己便有足够的时间为胡亥谋划。

而远在上郡的蒙恬,得知扶苏被派来协助自己修筑长城,心中已然明白朝中局势复杂。他暗下决心,定要保护好扶苏,等待时机,助扶苏重返咸阳,继承大统。

储君之争的第一回合,以扶苏被外放告终。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始,咸阳城的风暴,才刚刚酝酿。在权力的漩涡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而大秦的未来,也在这场博弈中变得扑朔迷离。

几日后,扶苏收拾好行囊,准备前往上郡。临行前,蒙毅前来送行,将一枚虎符交到扶苏手中,低声道:“公子,此乃蒙家军的半枚虎符,你带在身上,若遇危难,可凭此调动部分蒙家军。切记,在北境务必小心行事,等待时机。”

扶苏接过虎符,紧紧握在手中,眼中满是感激:“蒙大人放心,我定会保重自己,不辜负你和蒙将军的期望。”

随后,扶苏登上马车,缓缓驶出咸阳城。城门外,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他们知道扶苏公子仁厚,如今见他离去,心中皆是不舍。扶苏掀开马车窗帘,看着熟悉的咸阳城渐渐远去,心中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重返咸阳,澄清冤屈,守护大秦的百姓,让大秦的基业长治久安。

而咸阳宫内,赵高正陪着胡亥在御花园中散步,低声说道:“公子,扶苏已被外放,如今朝中支持公子的官员越来越多,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储君之位必定是公子的囊中之物。”

胡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权力的渴望:“赵大人,全靠你了。只要我能当上储君,日后定不会亏待你。”

赵高躬身道:“为公子效力,是奴才的荣幸。不过,我们还需小心谨慎,蒙恬手握重兵,蒙毅在朝中也颇有威望,他们始终支持扶苏,是我们最大的障碍。”

胡亥闻言,脸色微变:“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留着他们吧?”

赵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公子放心,奴才自有办法。只要时机成熟,定能除掉他们,为公子扫清障碍。”

御花园的花开得正艳,却掩盖不住空气中的阴谋与算计。储君之争,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咸阳城的每个人都笼罩其中。而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心中究竟在谋划着什么,无人知晓。

或许,他早已看透了赵高的野心,也明白扶苏的仁厚与胡亥的昏庸。他将扶苏外放,或许是为了让扶苏在逆境中成长,或许是为了考验朝中官员的忠心,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但无论如何,储君之争的战火已经点燃,咸阳城的平静被彻底打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多的阴谋与较量将不断上演,而大秦的命运,也将在这场储君之争中,走向未知的未来。

扶苏抵达上郡后,立刻前往蒙恬的军营。蒙恬早已在营门外等候,见到扶苏,连忙上前迎接:“公子一路辛苦,快请进。”

进入营帐后,蒙恬屏退左右,低声问道:“公子,陛下将你派来上郡,究竟是何用意?”

扶苏叹了口气,将咸阳宫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蒙恬。蒙恬闻言,眉头紧锁:“赵高阴险狡诈,胡亥昏庸无能,若让他们得逞,大秦危矣。公子放心,有我在,定能保护好你。而且,北境的将士们大多支持公子,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定有机会重返咸阳。”

扶苏点了点头:“蒙将军,如今我虽身在北境,但心中仍牵挂着朝中之事。赵高在朝中培植势力,恐怕会对父皇不利,我们必须多加留意。”

“公子放心,”蒙恬沉声道,“我已派人暗中监视赵高的动向,一旦有异常,会立刻禀报。而且,我会尽快修筑好长城,稳定北境局势,只要北境安定,陛下便不会轻易被赵高蛊惑。”

此后,扶苏便留在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亲自前往施工现场查看,关心将士们的生活,很快便赢得了北境将士们的爱戴。而蒙恬则利用自己的威望,不断巩固北境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着咸阳城的动向。

咸阳城内,赵高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他不断在嬴政面前诋毁蒙恬和蒙毅,说他们手握重兵,意图谋反。嬴政虽未完全相信,但心中也渐渐对蒙氏兄弟产生了疑虑。

这日,赵高又向嬴政进言:“陛下,蒙毅近日频繁与地方官员联络,似有不轨之心。蒙恬手握重兵,又与扶苏关系密切,若他们联手,恐怕会威胁到陛下的统治。”

嬴政沉默良久,缓缓道:“蒙氏兄弟跟随朕多年,立下不少功劳,朕不愿相信他们会谋反。但此事关系重大,你派人去调查一番,若确有其事,再做处置。”

赵高心中大喜,连忙躬身道:“奴才遵旨。”

他知道,只要自己稍加运作,定能找到“证据”,除掉蒙氏兄弟。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远在上郡的扶苏和蒙恬,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只能在北境默默坚守,等待着命运的转机,也等待着为大秦扫清阴霾的那一天。

储君之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战争中,有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有人为了正义坚守初心。而大秦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储君之争,终将改变大秦的命运,也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我可以根据你对这集剧情的反馈,比如是否要增加某个角色的戏份、调整情节走向等,继续完善后续内容,你需要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