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680集:民生疾苦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680集:民生疾苦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咸阳城的雨已经连绵下了半月,夯土铺就的驰道被冲刷出一道道沟壑,如同老秦人世世代代刻在脸上的皱纹。一辆布满泥浆的辎车在暮色中碾过积水,车轴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车帘被风掀起的瞬间,能瞥见车厢里蜷缩着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孩童,他们冻得发紫的嘴唇还在无意识地翕动,像是在梦中吮吸母亲干瘪的**。

\"快些!过了这道岗哨就能进内城了!\"车夫甩了甩浸透雨水的鞭子,鞭梢却无力地垂落在马背上。那匹挽马的肋骨根根分明,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很快被雨雾吞没。城门校尉举着半旧的铜灯照过来,昏黄的光晕里能看见他甲胄上的铜锈,就像这片土地正在溃烂的伤口。

\"又是从琅邪郡送来的?\"校尉的声音裹着寒气,\"这个月第几拨了?\"

\"回大人,第七拨。\"车夫从怀里掏出浸透油布的文书,手指冻得发僵,\"郡守说...说那边的海水又涨了,盐田全淹了,实在养不活这些娃...\"

校尉接过文书的手顿了顿,铜灯的光晕里闪过他眼角的皱纹。三年前他随蒙恬将军北击匈奴时,也曾见过狼啃食冻毙的民夫,那时他以为天下最苦的是边关,直到去年调任咸阳城门校尉,才知道安稳的都城脚下,藏着更多无声的哀嚎。

辎车刚进内城,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铜锣声自北而来。十几个身着褐衣的小吏举着木牌沿街奔跑,雨水打湿的木牌上用朱砂写着\"急报\"二字。有好事的百姓扒着门缝张望,很快就被邻里拽了回去——这年头,看见穿官服的奔走,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丞相府的灯亮到了寅时。李斯把奏案上的竹简推得老高,烛火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跳动,映得案头那碗已经凉透的麦饭愈发惨白。他面前跪着三个浑身湿透的郡守,最年长的颍川郡守头发已经花白,额头磕在冰凉的青砖上,渗出血珠混着雨水往下淌。

\"大人,再调不出粮草,颍川就要出民变了!\"老郡守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自去岁蝗灾过后,地里就没结过像样的粮食。如今青黄不接,乡野间已经有人...有人易子而食了啊!\"

李斯的手指在案几上叩出沉闷的声响,案头那卷《仓律》被他摩挲得边角发毛。他何尝不知道各州郡的窘境?少府上个月报上来的府库清单,连御膳房的肉脯都削减了三成,可北边长城还在续筑,岭南的驰道刚铺到南海郡,哪一样不要粮草?

\"陛下...今夜又在章台宫?\"李斯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疲惫。

\"是,\"旁边的南阳郡守抬头,雨水顺着他的发髻往下滴,\"中常侍说,陛下正与博士们议...议焚书之事。\"

李斯猛地一拍案几,烛台险些翻倒。那些博士们整日捧着泛黄的竹简争论\"三代之治\",可他们谁见过颍川灾民啃树皮的样子?谁闻过瘟疫蔓延的村落里,那股化不开的腐臭?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小了些,隐约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李斯望着窗棂上模糊的雨痕,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入秦宫时,也是这样一个雨夜。那时的秦王政刚亲政,在雍城蕲年宫彻夜不眠,与他们这些客卿商议的,是如何让关中沃野长出更多粮食,如何让巴蜀的盐铁顺着栈道运出来,而不是如今...对着一堆催命般的急报发呆。

天快亮时,李斯终于站起身,将一卷竹简推到郡守们面前。那是他连夜拟好的奏书,请求陛下暂停阿房宫工程,将役夫遣返原籍,同时开放咸阳周边的太仓,先解各州郡的燃眉之急。

\"你们且回驿馆等候,\"李斯的声音透着浓重的疲惫,\"老夫这就去章台宫。\"

章台宫的青铜灯盏比丞相府的亮堂百倍,却照不进嬴政紧锁的眉头。他面前摊着一幅巨大的舆图,羊皮上用墨笔标注着新修的驰道和长城,那些蜿蜒的线条像一条条勒紧的绳索,将整个天下捆得密不透风。

\"陛下,李斯求见。\"中常侍的声音小心翼翼。

\"让他进来。\"嬴政的目光没离开舆图,手指点在九原郡的位置,那里的长城还差最后三百里就能与旧长城衔接。

李斯捧着奏书跪在冰凉的地砖上,听着自己的心跳声盖过殿外的雨声。他知道陛下对阿房宫的执念,就像知道自己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多少——那是大秦的威仪,是震慑六国遗民的象征,可威仪的根基,终究是百姓的筋骨。

\"暂停阿房宫?\"嬴政终于抬眼,烛光在他眼角的纹路里流动,\"你可知工匠们刚把渭水北岸的基石铺好?\"

\"臣知。\"李斯的额头抵着地砖,\"但颍川郡守报,已有三县百姓举着耒耜围了县衙;琅邪郡的盐民...已经开始变卖儿女;南阳的瘟疫,昨夜又传了两个乡...\"

嬴政沉默了。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像是在数着那些正在逝去的生命。他忽然想起少年时在赵国邯郸,看见过饥民抢食路边的马粪,那时他攥着拳头发誓,若有朝一日掌权,绝不让秦人受此屈辱。可如今...他治下的天下,为何还是这般光景?

\"太仓还剩多少粮?\"嬴政的声音有些发哑。

\"回陛下,除去军粮,尚余三十万石。\"

\"全发出去。\"嬴政的手指在舆图上重重一点,\"先解各州郡之急。阿房宫...暂停三个月。\"

李斯猛地抬头,看见陛下转身走向窗边,宽大的玄色朝服在风中扬起,像一只折翼的雄鹰。窗外的雨已经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远处传来早行的百姓咳嗽的声音,微弱,却带着一丝活气。

三日后,咸阳西市的粮价跌了三成。那些背着空麻袋来城里碰运气的灾民,终于在太仓外领到了半斗糙米。一个抱着孙女的老婆婆颤抖着抚摸粮袋,粗糙的手指触到米粒的瞬间,忽然老泪纵横。她想起二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秦军攻占她的家乡时,她以为天要塌了,可如今...竟是这曾经的\"虎狼之秦\",给了她一口活命的粮食。

李斯站在太仓的高台上,看着那些领粮的灾民排成长队,像一条在土地上蠕动的长蛇。他身后跟着新任命的治粟内史,一个刚从太学毕业的年轻人,正拿着竹简记录发放的数量,笔尖在潮湿的空气中划出淡淡的墨痕。

\"大人,\"年轻人忽然开口,\"昨夜有博士上奏,说此举是'与民争利',不合古法。\"

李斯没有回头,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春耕的田野上。那些扶着耒耜的农人弯着腰,像是在向土地鞠躬,又像是在从土地里汲取力量。他想起韩非曾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这气力,终究是来自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告诉那些博士,\"李斯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去看看颍川的麦田,去闻闻琅邪的海风,去问问那些领粮的灾民,什么才是真正的'古法'。\"

夕阳西下时,李斯沿着驰道回府。路边的水渠里,新引来的泾河水正在缓缓流淌,滋润着干裂的土地。几个孩童光着脚丫在水边嬉戏,溅起的水花映着晚霞,像撒了一把碎金。李斯勒住缰绳,看着那些孩子黝黑的笑脸,忽然觉得眼角有些发热。

他知道,这天下的疾苦,不是发一次粮就能解决的。北边的长城还得修,岭南的驰道不能停,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律法,终究要靠百姓的筋骨来支撑。可至少此刻,这些孩子能喝上干净的水,能在春天里笑出声来。

远处的咸阳宫传来暮鼓的声音,雄浑而悠长,震得路边的柳枝轻轻摇晃。李斯一抖缰绳,马车缓缓向前,碾过驰道上尚未干透的水洼,留下两道浅浅的辙痕,很快就会被新的足迹覆盖,就像这片土地上,那些永远在苦难中生生不息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