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671集:水利兴修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671集:水利兴修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咸阳宫的铜钟刚敲过卯时,李斯踩着朝露踏入偏殿时,正撞见郑国跪在冰凉的青砖上。老水工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泥浆,怀里紧紧抱着一卷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嬴政坐在案后,指尖叩击着案上的《关中水系图》,墨汁在宣纸上洇出点点痕迹。

“廷尉来得正好。”嬴政抬眼,目光扫过李斯腰间的鱼袋,“郑国说,泾水堤坝的裂痕已能塞进半只手去。”

郑国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布满血丝:“陛下!臣昨夜亲赴渠首,夯土堤岸被春水淘出丈许深的豁口,再不想法子堵上,三辅的麦田怕是要渴死一半!”

李斯俯身展开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郡县呈报的旱情:“自去岁入秋,关中三月无雨,泾、渭二水水位较往年低了丈余。今春骤降暴雨,河床忽涨忽落,原有的堤坝本就老旧,难怪撑不住。”他指尖点在图中郑国渠与洛水交汇的节点,“只是眼下正值农忙,若征调民夫修缮,怕是要误了春耕。”

嬴政推开案几起身,龙纹朝服扫过案上的铜爵:“误了春耕,秋天百姓就得饿肚子。饿肚子的百姓多了,天下就要乱。”他大步走到舆图前,手掌按在关中平原的位置,“传朕旨意,征调内史郡、上郡、北地郡三地民夫五万,由郑国统一调度。再令少府拨款三百万钱,从巴蜀调运糯米十万石——用糯米浆混合夯土,堤坝能结实三倍。”

郑国愣住了,花白的眉毛抖了抖:“陛下,糯米是粮……”

“修堤坝也是为了保粮。”嬴政打断他,目光锐利如刀,“你只管用,粮食不够朕再从咸阳仓调。但有一条,三个月内,朕要看到新堤坝立起来。”

三日后,泾水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五万民夫沿着十里长的堤坝排开,夯土的号子声震得水面泛起涟漪。郑国拄着铁尺站在高台上,看着民夫们将混着糯米浆的黑土倒进豁口,再用石夯一层层砸实。他身旁的小吏捧着账簿,笔尖在竹简上飞快滑动:“渠帅,今日已用掉糯米两千石,再这么下去,十万石怕是不够。”

郑国没回头,眼睛盯着正在灌浆的堤坝:“去告诉咸阳,再要五万石。就说郑国以项上人头担保,这堤坝能撑五十年。”

话音未落,下游忽然传来一阵惊呼。郑国急忙顺着堤坝跑过去,只见刚修好的一段堤岸正在缓缓下陷,混着泥水的漩涡在堤脚打着转。他抄起铁尺插进泥土里,尺身瞬间陷下去半尺。

“糟了,是流沙层!”郑国脸色骤变,“这底下是空的,夯土根本站不住脚。”

赶来查看的李斯蹲下身,抓起一把湿土捻了捻:“泾水改道过三次,这一带的河床全是流沙。硬填是填不住的,得用松木打桩,先把流沙镇住。”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山林,“可附近哪来那么多松木?”

郑国忽然一拍大腿:“陛下前些年命人在陇山种了十万株松树,如今该成材了!”他转身对小吏喊,“快,去陇山伐木场调松木,越长越好,要够打三千根桩子!”

松木运到的时候,嬴政正好微服私访。他穿着寻常士人的青衣,站在堤坝上看民夫们将丈许长的松木夯进河床。郑国正指挥工匠在木桩间铺一层芦苇,再填上碎石和黏土,额头上的汗珠混着泥浆往下淌。

“这法子是谁想的?”嬴政忽然开口。

郑国吓了一跳,慌忙跪下:“是……是廷尉大人。”

李斯拱手道:“臣只是想起当年修都江堰时,李冰曾用此法治理流沙。”

嬴政蹲在木桩旁,伸手敲了敲木身,松木发出沉闷的响声:“芦苇能挡泥沙,碎石能分水势,好法子。”他忽然看向郑国,“但光靠堤坝还不够,关中要想不再怕旱涝,得再修一条渠。”

郑国眼睛亮了:“陛下的意思是……”

“从泾水南岸开渠,引渭水入渠,连通洛水。”嬴政随手捡起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条弧线,“这样一来,就算泾水出了问题,渭水还能兜底。”

李斯瞳孔微缩:“陛下,这工程怕是比郑国渠还大,至少要征调十万民夫,耗时三年。”

“三年算什么。”嬴政扔掉树枝,拍了拍手上的泥,“朕要的是大秦的基业能传千秋万代。传旨下去,命将作少府牵头,郑国为总设计师,先勘察地形,画出图纸。所需人力物力,一概从优调配。”

消息传开,渭水沿岸的百姓炸开了锅。三辅的老农们扛着锄头跑到勘察队跟前,七嘴八舌地说哪里有暗河,哪里的土层结实。一个瞎眼的老妪拄着拐杖找到郑国,颤巍巍地摸出块羊皮:“这是我当家的当年修郑国渠时画的,说南岸三十里有处泉眼,能引水。”

郑国展开羊皮,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些符号,竟与勘察队标出的泉眼位置分毫不差。他眼眶一热,对着老妪深深作揖:“多谢老人家,这条渠修成了,第一个给您家浇地。”

秋分时,新堤坝终于完工。嬴政站在坝顶,看着泾水顺着渠道汩汩流入麦田,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郑国捧着新画的渠图上前,图上那条连接泾、渭、洛三水的新渠,像一条银色的绸带缠绕在关中大地上。

“陛下,这条渠该叫什么名字?”郑国问。

嬴政望着远处正在开垦的荒地,忽然笑道:“就叫‘通济渠’吧,通天下,济万民。”

夯土的号子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它不再是为了修补旧坝,而是为了开凿新渠。夕阳将民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脚下的泥土混着汗水和糯米浆,正一点点凝结成比青铜更坚硬的根基。李斯站在嬴政身后,看着那幅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渠图,忽然明白,所谓江山,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城墙,而是这一条条流淌着的水脉,是百姓们踏在泥土里的脚印。

夜色降临时,通济渠的第一锹土被埋进地里。郑国蹲在渠边,用手掬起一捧泾水,水从指缝间漏下去,渗进黑黝黝的土地里,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极了种子破土的声音。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有新的麦田,新的村庄,就像大秦的血脉,永远奔流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