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663集:游牧联盟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663集:游牧联盟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一、北境雪讯

朔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长城垛口上,发出呜咽般的嘶吼。李信按着腰间的秦剑站在烽火台顶端,玄色披风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甲胄上凝结的白霜。了望兵刚从箭楼下来,捧着铜爵的手冻得发紫:“将军,北境三十里内未见异动,只是……”

“只是什么?”李信的声音裹着寒气,比城砖更冷。

“方才猎到的胡骑舌头说,上个月月氏王帐迁到了狼居胥山,连带着浑庾、屈射诸部都往南挪了三百里。”了望兵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他们说,有个叫‘冒顿’的单于正在召集各部会盟。”

李信眉头骤然收紧。他戍守北境五年,熟知草原部族的习性——这些逐水草而居的族群向来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若不是天大的利益驱使,绝不会轻易扎堆。他转身看向西南方向,咸阳城的方向隐没在风雪尽头。三天前发出的急报,此刻应该已经摆在秦王的案头了。

二、王庭议事

咸阳宫的青铜灯盏里,鲸油燃得正旺。嬴政披着玄色龙纹朝服,手指在竹简上缓缓滑动。李信的急报旁,还堆着几卷来自北境的密报——上郡传来消息,匈奴左贤王部最近频频袭扰边境亭障;云中郡则回报,发现数支来历不明的骑兵在长城外游弋。

“诸位怎么看?”嬴政的目光扫过阶下的大臣。

李斯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游牧部族突然异动,必有缘故。或因草原大旱,生计无着;或因内部权力更迭,需对外用兵转移矛盾。无论何种原因,对我大秦北境都是隐患。”

蒙恬却摇了摇头:“李廷尉只知其一。据臣所知,去年冬天草原降了罕见的大雪,牲畜冻死无数。如今各部族齐聚狼居胥山,恐怕不只是为了劫掠——他们想联合起来,向南争夺水草丰美的河套之地。”

“联合?”嬴政冷笑一声,“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尚能震慑北狄。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难道还怕这些散兵游勇不成?”

“陛下息怒。”蒙恬连忙道,“游牧部族虽散,但一旦结成联盟,其势不可小觑。匈奴、月氏、东胡三部若真能联手,骑兵数量可达十万之众。我北境驻军虽有五万,却需分守千里长城,怕是难以应对。”

嬴政沉默片刻,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只有灯花偶尔爆出细碎的声响。

三、狼居胥会盟

狼居胥山的向阳坡上,燃起了数十堆篝火。冒顿身披黑色狐裘,坐在临时搭建的王帐前。他的左右两侧,坐着匈奴各部的首领,再往外,则是月氏、东胡、浑庾等部族的酋长。

“诸位首领,”冒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篝火的噼啪声,“去年冬天的大雪,冻死了我们多少牛羊?饿死了多少族人?”

台下一片沉默,只有几个老人发出沉重的叹息。

“可南边的秦国人呢?”冒顿猛地站起身,指着南方,“他们在温暖的城郭里烤火,吃着白米饭,穿着绸缎衣裳!他们占着水草最丰美的河套,却不让我们靠近半步!”

人群中开始骚动起来。一个东胡首领忍不住喊道:“冒顿单于,您就直说吧,要我们怎么做?”

冒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很简单——我们结成联盟,共同南下!打下河套,赶走秦国人!牛羊归各部所有,女人和财宝,谁抢得多归谁!”

“可秦国人的军队……”一个月氏长老犹豫道,“听说他们的弩箭能射穿三层甲胄。”

“那又如何?”冒顿抽出腰间的弯刀,刀锋在火光下闪着寒光,“我们有十万骑兵!我们的马蹄能踏平他们的长城!诸位若是胆怯,现在就可以离开——但将来,不要后悔!”

他将弯刀猛地插入面前的泥土里,刀柄还在微微颤动。各部首领面面相觑,最终,一个匈奴小部落的首领首先站起来:“我愿意跟随单于!”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大部分首领都站起身,举起手中的酒杯,将烈酒一饮而尽。篝火映照着重重人影,仿佛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饿狼。

四、细作传信

夜色像墨汁一样泼在草原上。一个穿着胡服的汉子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狼居胥山的营地。他腰间藏着一卷羊皮地图,那是冒顿制定的进攻计划——三天后,十万联军将分三路南下,主攻方向是上郡的长城缺口。

汉子名叫阿木,本是秦国人,十年前被匈奴掳走,一直在左贤王部当奴隶。直到半年前,被秦军细作联络上,才成了安插在匈奴内部的眼线。此刻他辨明方向,朝着长城的方向疾奔。

跑了约莫半个时辰,身后突然传来马蹄声。阿木心中一紧,加快了脚步。可草原上的骑兵速度太快,转眼间就追了上来。

“站住!”一声大喝,数支火把照亮了夜空。

阿木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他猛地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就要点燃羊皮地图。可一支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穿了他的手腕。

火把凑近,露出了冒顿冷峻的脸。他捡起掉在地上的羊皮地图,缓缓展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秦国人的细作,果然无处不在。”

阿木咬着牙,鲜血从嘴角溢出:“你们这些蛮夷……永远也打不过大秦的军队!”

冒顿没有再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刀光闪过,阿木的头颅滚落在草地上,眼睛还圆睁着,望向南方的方向。

五、临危受命

咸阳宫的朝会上,嬴政将李信的加急奏报狠狠摔在案几上:“废物!连个细作都保不住!现在好了,匈奴联军的动向全暴露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大臣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出声。

就在这时,蒙恬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臣愿领兵北上,抵御匈奴联军。”

嬴政看向蒙恬,眼神缓和了些许:“你有把握?”

“有。”蒙恬斩钉截铁地说,“匈奴联军看似势大,实则各部心思不一。只要我们能击溃其中一部,其余各部必然作鸟兽散。”

“好!”嬴政站起身,“朕给你八万精兵,再调三万材官(秦军的弩兵部队)归你调遣。务必守住北境,不许一个胡骑越过长城!”

“臣遵旨!”蒙恬躬身领命。

散朝后,蒙恬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李信在咸阳的府邸。李信的弟弟李由正在收拾行装,见到蒙恬,连忙行礼:“蒙将军。”

“令兄在北境还好吗?”蒙恬问道。

“家兄一切安好,只是担心北境战事。”李由叹了口气,“家兄说,匈奴联军虽强,但内部矛盾重重,只要策略得当,未必不能破。”

蒙恬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告诉令兄,我三日后便率军北上,到时候还需你我两军配合。”

“将军放心,家兄定会全力配合。”

六、长城备战

三天后,蒙恬率领八万秦军抵达上郡。李信早已在长城上等候。两人在烽火台上相视一笑,五年未见,彼此都添了些风霜。

“蒙将军,你可算来了。”李信递过一杯热茶,“匈奴联军已经在长城外五十里扎营,看样子随时可能进攻。”

蒙恬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望着关外的草原:“我带来了三万材官,都配备了新制的大黄弩。只要他们敢来,就让他们尝尝秦弩的厉害。”

“光靠弩箭恐怕不够。”李信皱眉道,“匈奴人的骑兵机动性太强,要是他们分散袭扰,我们很难应对。”

蒙恬点点头:“我已有对策。你率部坚守长城主防线,我带五千轻骑绕到敌后,袭扰他们的粮草辎重。只要断了他们的补给,不出半月,联军自会溃散。”

李信眼睛一亮:“好计!只是将军带五千人太少,要不要再多派些兵力?”

“不必。”蒙恬笑道,“兵在精不在多。我带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对付那些游牧部族绰绰有余。”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直到夕阳西下才各自散去。李信站在长城上,看着蒙恬的军队消失在暮色中,握紧了手中的剑。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北境的安危,更关乎大秦的国运。

七、初战告捷

次日清晨,匈奴联军果然发起了进攻。十万骑兵如潮水般涌向长城,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冒顿站在高坡上,冷笑着看着自己的军队。在他看来,这道看似坚固的城墙,很快就会被踏平。

可他没料到,等待他们的是秦军的弩箭。

“放!”随着李信一声令下,长城上的秦军材官同时扣动扳机。三万支弩箭如乌云般升空,然后带着尖锐的呼啸俯冲而下。冲锋在前的匈奴骑兵瞬间倒下一片,就像被割倒的麦子。

冒顿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没想到秦军的弩箭射程如此之远,威力如此之大。

“继续冲!”冒顿咬着牙下令。他不信,凭着十万骑兵的血肉之躯,冲不破这道城墙。

匈奴骑兵悍不畏死地继续冲锋,可迎接他们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弩箭。直到冲到城下时,十万骑兵已经折损了三成。而城墙上的秦军却毫发无损。

冒顿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知道,自己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亲兵慌张地跑来:“单于,不好了!我们的粮草被秦军劫了!”

冒顿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输了。

八、联盟瓦解

夜幕降临,匈奴联军的营地一片混乱。失去了粮草,各部族的首领开始互相指责。

“都怪你!要不是你怂恿单于南下,我们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一个月氏首领对着匈奴左贤王怒吼道。

“放屁!”左贤王不甘示弱,“当初是谁第一个响应单于的号召?现在想推卸责任了?”

争吵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拔出了刀。冒顿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这个刚刚建立的联盟,已经走到了尽头。

果然,没过多久,几个小部落的首领悄悄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营地。紧接着,月氏和东胡的首领也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匈奴本部的人马。

冒顿看着空荡荡的营地,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联盟,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单于,我们也撤吧。”左贤王劝道,“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冒顿点点头,带着残部狼狈地向北逃窜。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南下了。

九、北境安定

当蒙恬和李信在长城上会师时,两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看似凶险的战争,最终以秦军的完胜而告终。

“将军神机妙算。”李信对着蒙恬拱手道,“若不是将军袭扰敌后,断了敌军粮草,恐怕这场仗没那么容易打赢。”

蒙恬摆摆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不是你坚守长城,挡住了敌军的正面进攻,我也不可能顺利袭扰敌后。”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数日后,捷报传到咸阳。嬴政看着奏报,龙颜大悦,下令嘉奖北境将士。同时,他也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北境的隐患。

“传旨下去,”嬴政对李斯说,“在北境设立九原郡,迁徙内地百姓前往定居。同时,开放边市,与游牧部族进行贸易。朕要让他们知道,与大秦为敌,只有死路一条;而与大秦合作,才能过上好日子。”

李斯躬身领命,心中暗暗佩服秦王的远见卓识。他知道,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大秦的北境,将会迎来真正的安定。

十、尾声

夕阳下,长城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李信站在垛口上,望着关外的草原。远处,几个牧民赶着牛羊,正朝着边市的方向走去。他们的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

李信知道,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他握紧了手中的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份和平。

朔风依旧吹拂着长城,但这一次,风中不再带着战争的气息,而是充满了希望的味道。大秦的北境,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