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221集:策定乾坤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221集:策定乾坤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第一章 咸阳宫惊变,太子捧策叩金銮

咸阳宫的铜雀瓦当在残阳下熔成一片流动的金焰,檐角铁马被漠北吹来的风拨弄,发出细碎而尖锐的鸣响,一如殿内紧绷的空气。九十九级青石阶上,始皇帝嬴政斜倚在玄铁龙椅上,十二连枝灯台的烛火在他眼角刻下的沟壑里明明灭灭,那双眼曾扫平**的鹰眸,此刻正凝着阶下持简而立的身影——他的长子,帝国太子嬴祁。

“祁儿,”嬴政的声音带着金石相击的冷硬,指节叩击着龙椅扶手,“你要朕,废了丞相李斯的‘书同文’令,另立国策?”

阶下的嬴祁一身玄色蟒袍,腰束玉带,剑眉斜飞入鬓,眸光比殿外的残阳更烈。他手中捧着的并非竹简,而是一方通体漆黑的玄冰玉简,玉简表面流转着细密的符文,每一道都似用灵火灼刻而成,散发出让殿内文武百官隐隐心悸的威压。

“父皇,”嬴祁的声音朗朗如钟磬,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李斯之策,乃文治之基,然非乱世强兵之道。方今天下初定,六国遗孽暗藏,北胡南蛮窥伺,更有……”他顿了顿,眸光扫过殿内几位眼神闪烁的儒生,“更有异世邪祟借虚而入,我大秦若只守文治,恐成俎上鱼肉!”

“放肆!”博士淳于越按剑而起,他花白的胡须因激愤而颤抖,“太子殿下岂可言‘邪祟’?我华夏文明,诗书礼乐为纲,何曾有此怪力乱神之说!陛下,昔年商君变法,犹重‘燔诗书而明法令’,然亦未敢轻忽文脉传承,今太子欲另起炉灶,恐乱祖宗成法!”

淳于越话音未落,站在他身侧的几位儒生冷哼连连,其中一人扬声道:“正是!车同轨、书同文,此乃万世之功,太子若欲改弦更张,岂非视先帝(指秦孝公)与商君心血如无物?”

嬴祁闻言,非但不怒,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手腕一翻,玄冰玉简“哐当”一声被重重拍在丹陛之前,刹那间,玉简爆发出刺目的白光,五道血色篆文自玉简中升腾而起,悬浮在大殿中央,每一道文字都裹挟着磅礴的武道气息,压得殿内修为稍弱者气血翻涌。

“耕战!武道!同制!兴学!镇邪!”

嬴祁一字一顿,声音如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头:“此十五字,乃臣儿遍历九州,于北境长城抗胡、南郡剿匪之际,结合我大秦百年战魂、武道秘传,更参详了……”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更参详了天外异物入侵之兆,所定下的兴国长策!”

“耕战为基,武道为骨,同制为脉,兴学为魂,镇邪为刃!”嬴祁踏前一步,身上腾起淡淡的血色罡气,“李斯之‘书同文’,可并入‘同制’;商君之‘耕战’,需以武道强之!今日本太子请命父皇,颁此十五字国策,令行天下,敢有违者,以通敌叛国论处!”

第二章 灵火淬炼,百工泣血抗新规

咸阳城西,百工坊的锻炉日夜不熄,火星溅在青灰色的砖墙上,宛如凝固的血点。工坊主墨明正盯着一群工匠,将一根根玄铁条放入特制的淬火池中,池水呈现诡异的暗紫色,正是来自西域的“寒冥玄水”。

“都给老子看好了!”墨明是墨家分支的传人,嗓门洪亮如钟,“太子殿下的‘同制’令下来了,以后所有的度量衡器,都得按这玉简上的刻度来!长度以‘丈、尺、寸’为准,重量分‘石、钧、斤、两’,容积定‘斛、斗、升’——最要紧的是,所有标准器,都得用灵火烙印!”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工匠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矩尺:“墨头儿,这……这灵火是武道修士才能引动的真火,咱们匠人哪会啊?再说,用灵火淬炼器物,稍有不慎就会损毁材质,这损失谁来担?”

话音未落,工坊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数十名黑衣劲装、腰佩玄铁令牌的武士鱼贯而入,为首之人面覆青铜鬼面,正是黑冰台的统领之一,“寒鸦”。

“太子令,”寒鸦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手中抛来一方燃烧着幽蓝色火焰的玉符,“三日内,百工坊需交出百套灵火烙印的标准度量衡器。若有延误,或技艺不精者……”他指了指地上的淬火池,“便以尔等血肉,祭我大秦新法!”

老工匠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官爷!饶命啊!我等匠人只会寻常锻打,灵火之术实为难……”

“难?”寒鸦冷笑一声,屈指一弹,那枚燃烧着幽蓝灵火的玉符突然分裂出数道火苗,精准地射向几名反抗最烈的工匠。只听几声短促的惨呼,那几名工匠瞬间被灵火包裹,身体化作飞灰,唯有眼中的惊恐凝固在空气中。

“太子殿下有令,”寒鸦环视噤若寒蝉的工匠们,“十五字国策,乃天命所归。顺之者昌,逆之者……灰飞烟灭。墨明,你是工坊主,三日后,本统领要见到成品。若不然,这百工坊,便化作咸阳城外的新坟吧。”

说完,寒鸦带着黑冰台武士转身离去,只留下满室血腥与恐惧。墨明瘫坐在地,看着同伴化为飞灰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又被狠厉取代。他猛地站起来,抓起那枚仍在燃烧的玉符,嘶声道:“都听见了!不想死的,就给我拿出墨家传人的本事来!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锻锤之下,不能被这鬼火化成灰!”

与此同时,咸阳宫偏殿,嬴祁正与一位身披黑袍、面蒙黑纱的女子相对而坐。女子手中捧着一个玉盘,盘中放着一枚血色丹药,丹身刻着细密的武道纹路。

“冬儿,”嬴祁的声音柔和了许多,“筑基丹的批量炼制,准备得如何了?‘武道’国策推行,需得有足够的丹药支撑底层士卒筑基。”

被称为冬儿的女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容,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祁哥,丹塔那边已经全力运转,但灵草消耗巨大,更重要的是……批量炼制筑基丹,恐引动天地劫云,上次试练时,已经有丹炉爆炸,死伤了十余名丹师。”

嬴祁眼中寒光一闪:“死伤?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告诉丹塔主,十日之内,我要十万枚筑基丹。至于劫云……”他握紧了腰间的太阿剑,“若天道不容我大秦武道大兴,那我便斩了这天!”

冬儿看着嬴祁眼中的狂热,轻轻叹了口气,却没有再劝。她知道,自从嬴祁在北境奇遇,获得了那神秘的灵火传承后,这位曾经温文尔雅的太子,已经彻底变了。如今的他,心中只有那十五字国策,只有将大秦打造成一个全民皆武、万法归一的铁血帝国。

第三章 儒门攻讦,武道碾压定朝局

三日后,咸阳宫再次朝会。这一次,殿内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因为淳于越率领着数十名儒门博士,个个手持竹简,显然是有备而来。

“陛下!”淳于越跪在丹陛前,将一卷竹简高举过顶,“臣等冒死进谏!太子所定‘十五字国策’,名为强国,实为祸乱!‘耕战’尚可,然‘武道’一途,必致民风彪悍,轻视文治;‘同制’更欲毁我诗书礼乐之基;‘兴学’若只教武道,置圣贤经典于何地?‘镇邪’之说,更是荒诞不经,恐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另一位博士紧随其后:“陛下,昔年孔子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太子弃文德而尚武道,是欲让我大秦退化为蛮夷之邦啊!”

“放肆!”嬴祁怒喝一声,身上的血色罡气骤然爆发,压得那几位博士气血翻涌,险些栽倒,“尔等腐儒,只知抱残守缺,安知天下大势?如今六国余孽未除,匈奴在北虎视眈眈,更有异界邪祟伺机而动,若无武道强身,若无铁血手腕,我大秦如何长治久安?”

淳于越咳了几声,强行稳住身形,抬头直视嬴祁:“太子殿下此言差矣!秦之所以能灭六国,非独以武力,更在‘法’与‘文’。商君变法,亦重‘明法’;始皇帝陛下统一文字度量,乃立万世之基。今太子欲以‘武道’凌驾于一切之上,是欲将大秦变成一个只知杀戮的修罗场吗?”

“够了!”嬴祁猛地抽出太阿剑,剑光如匹练般划过,将淳于越面前的青铜香炉劈成两半,“尔等只知空谈仁义,可曾见过北境长城下,我大秦儿郎被匈奴骑兵踏成肉泥?可曾见过南郡山林中,邪祟吸食百姓精血的惨状?”

他提着太阿剑,一步步走向淳于越,每走一步,身上的武道气息便强盛一分,殿内的空气仿佛都被压缩,发出“嗡嗡”的鸣响。

“今日,本太子便以武道,让尔等看看,何为强国之本!”

嬴祁手腕一抖,太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玄奥的弧线,剑尖直指淳于越面前的一卷《诗经》。刹那间,无形的剑气爆发,那卷用竹简编成的《诗经》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寸寸断裂,化作漫天竹屑!

“你……你敢毁圣贤书!”淳于越目眦欲裂,气得浑身发抖。

嬴祁冷笑一声,收剑回鞘,目光如电扫过殿内所有儒生:“圣贤书固可贵,然若不能强国保民,便是废纸一堆!本太子的十五字国策,今日便要颁行天下。尔等若遵,可继续在太学任教;若违……”他指了指殿外,“黑冰台的刑具,想必尔等不会陌生。”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始皇帝嬴政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不容置疑:“祁儿所言,亦有道理。如今天下初定,内忧外患未除,确需强兵固本。十五字国策,准了。由太子监国,总理国策推行事宜。”

“陛下!”淳于越等人惊呼出声,不敢相信皇帝竟会支持太子。

嬴政摆了摆手,闭上了眼睛:“退朝吧。记住,大秦的江山,是打下来的,也要靠武力守下去。文治……以后再说。”

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嬴祁嘴角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他知道,父亲并非完全认同他的国策,只是在这乱世之中,武力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而他,将用这十五字国策,将大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以武道为根基,横扫**,甚至……横扫诸天万界的帝国!

第四章 国策初行,九州震荡暗流生

十五字国策以雷霆万钧之势颁行天下。

“耕战”令下,各郡国重新丈量土地,凡男子十五以上,除老弱病残,皆需参与农耕与武道训练,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粮食产量与武道修为直接挂钩,多产者赏,怠惰者罚。一时间,田野间除了耕作的农人,便是挥汗如雨的练武者,锄头与刀剑的碰撞声,成为大秦新的晨钟暮鼓。

“武道”令则更为激进。嬴祁下令,废除六国旧有的武道流派,推行由他亲自审定的《大秦武道基础篇》,从引气入体到筑基凝丹,都有统一的标准。各地设立武道署,由军方直接管辖,负责考核百姓武道修为,达到一定境界者可免除徭役,甚至直接进入军队任职。为了加速全民武道化,嬴祁更是不顾丹塔反对,强行推行筑基丹量产计划,无数底层百姓凭借丹药筑基,虽然根基不稳,却也让大秦的整体武力值急剧飙升。

“同制”令的推行则伴随着血与火。黑冰台与各地郡兵联手,强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甚至连百姓的服饰、居所规格都有了新的标准。对于反抗的六国旧族和工匠,黑冰台毫不留情,咸阳城外的乱葬岗,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尸体被抬入。百工坊的工匠们在墨明的带领下,终于摸索出用灵火烙印标准器的方法,只是每一次烙印,都伴随着工匠的伤亡,灵火的灼烧,让他们的双手布满了永不愈合的疤痕。

“兴学”令则让天下学宫陷入混乱。嬴祁下令,所有学宫必须开设武道课程,且课时不得少于文课。儒家经典被删减,加入了大量武道理论和大秦律法。淳于越等儒门博士愤而辞职,回到各自的封地聚徒讲学,暗中抵制国策,咸阳太学一时间竟有人才凋零之象。

“镇邪”令的对象最为模糊。嬴祁以“清除异端,安定民心”为由,下令各地官府搜捕一切“言行怪异、修炼邪术”之人。这一令下,无数江湖术士、民间巫祝被投入大牢,甚至一些修行旁门左道的武者也遭了池鱼之殃。更有甚者,黑冰台以“镇邪”为名,大肆搜捕六国余孽和反对国策的士人,白色恐怖开始在大秦蔓延。

国策推行三个月,九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野里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军队里的新兵修为提升了,街道上的马车轨距统一了,连百姓说话的口音都在向咸阳官话靠拢。表面上看,大秦呈现出一派“国强民富”的景象,然而暗地里,反抗的火种却在悄然燃烧。

楚国故地,项氏一族的祠堂里,项梁看着手中关于大秦国策的密报,脸色阴沉:“嬴祁小儿,竟想以武道奴化天下!我项氏世代为楚将,岂容他如此践踏?”

齐国故地,田氏贵族聚集在孟尝君的旧宅中,田荣恨恨道:“什么‘同制’,分明是要毁我齐俗!还有那‘镇邪’,怕是要把我们这些六国遗族斩尽杀绝!”

最让人心惊的是,在一些偏远的山林沼泽中,开始出现一些神秘的组织,他们打着“反武道暴政”的旗号,聚集了大量对国策不满的工匠、儒生和失意武者,隐隐有与大秦朝廷分庭抗礼之势。

而在咸阳宫深处,嬴祁正看着各地送来的密报,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丝凝重。他知道,国策的推行必然会引发反弹,只是没想到,反抗的势力如此复杂,甚至……隐隐有与“邪祟”勾结的迹象。

“冬儿,”嬴祁转头看向身旁的女子,“丹塔那边,筑基丹的产量跟上了吗?我需要更多的武者,去平定那些不安分的角落。”

冬儿递过一份清单:“祁哥,产量倒是够了,但……最近丹塔上空的劫云越来越密集,上次一批万枚筑基丹出炉,竟引来了九重雷劫,若不是你及时赶去,恐怕丹塔都要被毁了。”

嬴祁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案几:“雷劫?哼,天不容我,我便逆天而行!告诉丹塔主,继续炼制,就算引来天劫,本太子也能为他们挡住!”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咸阳城外那片被灵火映照得如同白昼的百工坊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十五字国策,是我大秦崛起的唯一道路。谁敢阻挡,无论是人是鬼,是天是地,本太子必让他灰飞烟灭!”

夜色渐深,咸阳宫的灯火如同天上的繁星,然而在这璀璨之下,一场席卷整个大秦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嬴祁的十五字国策,究竟是定国安邦的乾坤策,还是引火烧身的焚身符?无人知晓。但所有人都明白,从这一刻起,大秦帝国,已经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铁血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