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150集:楚营余烬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1150集:楚营余烬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楚营余火与春田新绿

楚营的火还没灭。暗红的火舌裹着焦黑的帐篷残片,在晨风里时不时窜起半丈高,把天空染成一片浑浊的橘色。空气里满是硫磺、焦木和血腥混合的味道,呛得人嗓子发紧,地上的冻土被烤得松软,踩上去能陷进半只靴底,偶尔还能踢到断裂的兵器残骸——那是昨夜火攻留下的痕迹,也是一场大战的余温。

秦斩撩开中军大帐的布帘时,一股更浓的焦糊味扑面而来。帐顶的木梁已经烧黑了半边,摇摇欲坠,几根燃烧未尽的木刺垂下来,滴着琥珀色的树脂。最显眼的是帐中央的沙盘,青灰色的陶土捏成的山川河流还保持着大致的形状,代表楚军的黑色小木人歪歪扭扭地倒在“潢水”南岸,只有几尊还立在“云梦泽”边缘,像极了昨夜负隅顽抗的残兵。

他的目光落在沙盘旁的案几上。那里摆着一卷竹简,用褪色的麻绳系着,边缘被火烤得发脆,却没被烧毁——许是昨夜的风把火舌吹向了别处,又或许是项燕的亲兵在最后一刻用身体护住了它。秦斩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竹简上的焦痕,入手是粗糙的竹纹,带着一丝未散的余温。他解开麻绳,展开竹简,墨色的字迹映入眼帘:“与秦战,宁死不降。”

字迹力透竹背,笔锋凌厉,像是能看到项燕写下这六个字时的模样——或许是在某个深夜的军帐里,就着一盏油灯,眉头紧锁,握着笔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秦斩盯着这六个字看了许久,胸口那道被破阵戟劈出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昨夜金属碎裂的刺耳声、项燕不甘的眼神,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

“叮——”

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淡蓝色的界面凭空出现在眼前,一行金色的文字格外醒目:“主线任务触发:安抚楚地百姓。任务要求:在七日之内,解决楚营周边三县百姓的粮荒问题,降低民众敌意至30%以下。任务奖励:民生积分5000,解锁‘楚地农耕’知识图谱。”

秦斩抬手,指尖划过界面上“楚地农耕”四个字,界面立刻弹出一串小字:“包含淮水流域土壤特性、作物适配清单、春耕时机测算等核心内容,可辅助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他微微颔首,心里有了计较——项燕的“宁死不降”是为了楚国,而他要做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用再为“战”与“降”发愁。

“将军。”

帐帘被再次撩开,蒙武走了进来。他的甲胄上沾着不少黑灰,脸上还有一道浅浅的划伤,显然是刚处理完营外的余火。看到秦斩手里的竹简,他脚步顿了顿,低声道:“这是项燕的……”

“嗯。”秦斩把竹简重新卷好,用麻绳系上,轻轻放在案几上,“找个干净的木盒装起来,和项燕的尸体一起安葬。”

蒙武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决定。按秦军惯例,敌将战死,尸体多是示众以振军威,极少有安葬的先例。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看到秦斩的眼神——没有胜利者的傲慢,只有一种沉静的坚定,便把话咽了回去,拱手道:“末将遵令。只是……项燕是楚军主帅,将士们怕是会有异议。”

“异议便由我来解释。”秦斩转身,走到帐门口,晨风带着烟火气吹进来,拂动他额前的碎发,“项燕是勇士,虽为敌,却值得尊重。更何况,我们要的不是楚人的仇恨,是天下的安定。”他顿了顿,看向蒙武,语气加重了几分:“你再派三百士兵,分成十队,去周边的村庄送粮食——记住,只送粮,不扰民,若有百姓不愿接受,不可强迫。”

蒙武心里一震,终于明白秦斩的用意。他此前还在担心,楚军溃败后,周边百姓会因为恐惧而反抗,如今这两步棋——安葬项燕、主动送粮,正是要化解这份恐惧。他立刻拱手:“末将这就去办!”

看着蒙武离去的背影,秦斩走出了中军大帐。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橘色的火光渐渐被晨光冲淡,远处的潢水泛着粼粼的波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他抬手,握住背后的玄铁枪——枪杆上还沾着昨夜的血,已经凝固成了暗红色的痂,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轻轻转动枪杆,枪尖划过空气,发出轻微的嗡鸣。

这时,系统界面再次闪烁,“霸王之气”的技能图标在界面中央亮了起来,淡金色的光晕一圈圈扩散。图标下方,一行小字缓缓浮现:“为天下,而非为杀戮。”

秦斩盯着这行字,嘴角微微上扬。他想起昨夜解锁这个技能时的场景——项燕的破阵戟劈在护心镜上,鲜血从嘴角溢出,剧痛难忍,可当他感受到那股震慑敌军的无形气浪时,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如今再看这行字,他终于彻底明白,这“霸王之气”不是用来杀戮的利器,而是用来守护的屏障。

两日后,秦斩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楚营东南方向的陈家村。

这是个依河而建的小村庄,村口的老槐树已经抽了新芽,嫩绿色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可村庄里却一片寂静,家家户户的院门都关得紧紧的,偶尔能看到门缝里闪过一双警惕的眼睛,一察觉到秦斩等人的目光,便立刻缩回去,只留下一道紧闭的木门。

“将军,百姓们都怕我们。”亲兵队长赵虎低声道,他手里提着一袋粮食,走到一户院门前,轻轻敲了敲门板:“老乡,我们是秦军,来送粮食的,不要钱,也不抢东西……”

话还没说完,门里就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敌意:“滚!我们不要秦军的粮食!你们杀了项将军,还想来骗我们?没门!”

赵虎脸色一沉,刚想再说什么,秦斩抬手拦住了他。他走到院门前,声音放得平缓:“老乡,我是秦斩。项将军的尸体,我们已经安葬了,就葬在村东的山岗上,立了石碑,你若不信,可以去看看。”

门里的声音顿了顿,过了片刻,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来。他穿着一件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脸上布满皱纹,眼神里满是警惕,手里还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像是随时准备反抗。

“你就是秦斩?”老人盯着秦斩的脸,目光扫过他胸口的伤疤,又落在他手里的玄铁枪上,语气里带着怀疑,“你真的安葬了项将军?”

“千真万确。”秦斩点点头,侧身让开,指了指身后的亲兵,“他们手里的粮食,都是从秦军的军粮里匀出来的,你们村去年遭了水灾,粮囤空了,再不吃东西,怕是撑不过这个春天。”

老人的目光落在亲兵手里的粮袋上,喉结动了动——他家里确实快断粮了,小孙子已经三天没吃饱饭,昨晚还在哭着要粥喝。可他还是犹豫,秦军的名声在楚地向来不好,烧杀抢掠的传闻听了不少,他怕这粮食是诱饵,一旦接了,就会引狼入室。

秦斩看出了他的犹豫,从怀里掏出一卷东西,递到老人面前——正是那卷写着“与秦战,宁死不降”的竹简。“这是项将军的竹简,我没烧了它,也没扔了它。”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项将军是为了楚国而战,我是为了天下安定而来。我知道你们怕秦军,可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们不反抗,秦军绝不会伤害一个百姓。”

老人盯着竹简上的字迹,眼睛突然红了。他认得这字迹,去年项燕路过陈家村时,曾在他家喝过一碗水,还亲手写了一张“保境安民”的字条给他,那字迹和竹简上的一模一样。他颤抖着伸出手,接过竹简,指尖拂过“宁死不降”四个字,眼泪顺着皱纹滑落。

“老……老将军啊……”他哽咽着,突然对着竹简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起身时,他抹了把眼泪,对秦斩道:“将军,我信你。只是……村里还有不少人,怕是没那么容易相信。”

“没关系。”秦斩笑了笑,把粮袋递给他,“你先把粮食拿回去,给孩子煮点粥。我们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着,要是有人愿意来领粮,我们就给;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勉强。”

老人接过粮袋,重重点头:“哎!谢谢将军!我这就去跟村里人说!”他抱着粮袋,脚步匆匆地跑进了村里,不一会儿,就有几户人家的院门悄悄打开,几个村民探出头来,朝着村口的方向张望。

秦斩和亲兵们就在老槐树下站着。春日的阳光渐渐暖了起来,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吹过,带来槐花香,冲淡了空气里的烟火气。有孩子好奇地扒着院门,偷偷看他们手里的粮袋,眼睛亮晶晶的,却不敢过来。

“将军,您看。”赵虎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田地,“那片地都荒了,土都干裂了,去年的水灾把田埂冲坏了,到现在还没修。”

秦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片荒芜的田地。地里长满了野草,土块干裂,像是一张皱巴巴的脸。他想起系统解锁的“楚地农耕”知识,界面立刻在脑海里展开,一行行文字清晰可见:“淮水流域春季降水偏少,需提前修缮水渠,引河水灌溉;土壤偏沙质,适合种植早稻,最佳播种期为三月中旬至下旬……”

他正看着,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刚才的老人,带着十几个村民走了过来。村民们手里都拿着篮子或布袋,眼神里还是带着几分警惕,但比刚才缓和了不少。

“将军,我们……我们来领粮。”一个中年汉子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刚才王阿公跟我们说了项将军的事,也说了您的保证,我们……我们愿意信您一次。”

秦斩点点头,示意亲兵们分发粮食。看着村民们接过粮食时感激的眼神,他心里突然觉得踏实——比昨夜斩杀项燕时,比解锁“霸王之气”时,都要踏实。他走到王阿公身边,指着那片荒芜的田地:“王阿公,那片地怎么荒着?不打算种庄稼了吗?”

王阿公叹了口气:“怎么不想种?可去年水灾把水渠冲坏了,没水浇地,种了也长不好。再说,这兵荒马乱的,就算种了,也怕被士兵抢了去。”

“水渠我让人帮你们修。”秦斩立刻说道,“我还会让人送稻种来,这是适合楚地的早稻种,三月种下,七月就能收获,比普通的稻子早熟一个月。”

王阿公愣了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真的?那稻种真能在三月种?”

“真的。”秦斩笑着点头,“我这就让人去安排,三天之内,一定把水渠修好,稻种也送到。”

村民们听了,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刚才的中年汉子激动地说:“将军,要是真能这样,我们今年就不用饿肚子了!”

“不仅不用饿肚子,以后也不会再饿肚子。”秦斩看着他们,语气坚定,“只要天下安定了,大家好好种地,就能吃饱饭,穿暖衣。”

村民们都沉默了,眼里却泛起了光。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太多战乱,早已不敢奢望“安定”二字。可此刻看着秦斩的眼睛,听着他的话,心里却生出了一丝希望——或许,这个秦将,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安定。

接下来的几日,秦斩果然兑现了承诺。

他派了两百名士兵,带着工具来到陈家村,帮村民们修缮水渠。士兵们都是农家出身,干起农活来很熟练,挖土、垒石、疏通河道,动作麻利。秦斩也时常过来,亲自指导士兵们按照“楚地农耕”知识里的图纸修水渠,偶尔还会拿起锄头,和村民们一起下田翻土。

他的手掌原本布满了握枪留下的老茧,几天下来,又添了不少新的划痕,却一点也不在意。有村民看到他手上的伤,递来草药,他笑着接过,当场就敷上,还和村民们聊起了种地的技巧——哪些土地适合种豆子,哪些适合种麦子,什么时候施肥最好,这些都是他从系统知识里学来的,却讲得头头是道,像是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

村民们对他的敌意,也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渐渐消散。一开始,大家只是远远地看着他,后来就敢主动跟他打招呼,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煮好的粥。有一次,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拿着一个刚蒸好的红薯,跑到他面前,仰着小脸说:“将军,给你吃。”

秦斩蹲下身,接过红薯,入手是温热的。他剥开红薯皮,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红薯特有的香气。他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真甜,谢谢你。”

孩子被他摸得笑了起来,跑回母亲身边,指着他大声说:“娘,将军吃了我的红薯!”

周围的村民都笑了起来,阳光洒在他们脸上,驱散了连日来的愁云。秦斩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脑海里再次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楚营周边三县百姓敌意已降至25%,粮荒问题解决,主线任务‘安抚楚地百姓’完成。奖励发放:民生积分5000到账,‘楚地农耕’知识图谱已全部解锁。”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田野。水渠已经修好了,清澈的河水顺着水渠流进田里,滋润着干裂的土壤;村民们正在田里播种,嫩绿的稻种被撒进土里,像是撒下了无数希望的种子。不远处的山岗上,项燕的墓碑立在那里,石碑上刻着“楚将项燕之墓”六个字,在晨光里显得格外庄重。

蒙武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将军,庐江郡的急报,说有楚军残部劫持了当地的粮商,正在劫掠百姓。”

秦斩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握住背后的玄铁枪,枪杆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却不再带着杀戮的气息,而是多了几分守护的温度。

“备马。”他对蒙武说,“我们去庐江郡。”

蒙武点头,转身去安排。秦斩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田野——嫩绿的稻种、忙碌的村民、潺潺的河水,还有山岗上的墓碑,这一切,都是他要守护的东西。他想起系统界面上的那句话:“为天下,而非为杀戮。”

是的,为了天下,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他还要走很长的路。庐江郡的残兵、九江郡的城守、长沙郡的饥荒……还有很多问题等着他去解决,还有很多百姓等着他去守护。

他翻身上马,乌骓马长嘶一声,迈开蹄子,朝着庐江郡的方向奔去。晨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槐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他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不是来自系统的技能,也不是来自战功的荣耀,而是来自这片土地上的希望,来自百姓脸上的笑容。

楚营的火已经灭了,可新的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悄悄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