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49集:军中医疗队,机动救援

药旗随车,生脉一线

暮春的风裹着硝烟味掠过荒原,素问站在医署的土坡上远眺,眉头拧成了疙瘩。西北边境战事吃紧,伤员每日络绎不绝地被抬回,医署后院的药材库日渐空虚,尤其是止血藤、续骨草这类外伤必备药,已经到了“用一株少一株”的境地。

“苏医官,山民送来的药材又少了三成,说山里能挖的都快挖绝了。”学徒阿竹抱着空药筐跑过来,裤脚还沾着泥点,语气里满是焦灼。

素问接过药筐翻看,底下只剩些干枯的草根,连像样的藤蔓都少见。她想起半月前系统突然弹出的提示:“警告:止血藤、续骨草等六种常用药材因过度采挖,野生种群濒临枯竭,预计下月将出现断供危机。”当时她只当是系统的常规预警,如今才知危机已迫在眉睫。

回到医署,素问铺开地图,指尖划过边境的山脉。山民世代靠采挖药材补贴家用,可战事一来,需求陡增十倍,再厚实的“家底”也经不住这般消耗。“总不能坐等着药材断供。”她敲了敲桌案,目光落在医署后院那片闲置的空地上——那里曾是前任医官种蔬菜的地方,后来战事忙了便荒了。

“阿竹,去把锄头、犁耙找出来,再叫上几个手脚麻利的学徒。”素问话音刚落,便率先往后院走去。阿竹虽疑惑,却也立马应声照做。

后院的土地板结得厉害,素问挽起袖子,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个浅坑。正费力时,身后传来咳嗽声,转头见李伯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李伯是医署的老药工,种了一辈子地,后来腿受了伤才来医署帮忙分拣药材。

“苏医官这是要开荒?”李伯眯着眼打量空地,“这地向阳,土层也厚,倒是块好地,就是得先松松土。”他说着蹲下身,用手指捻了捻土块,“得先浇遍透水,再撒些草木灰肥田。”

素问眼睛一亮,连忙扶李伯坐下:“李伯,正想请您指点。系统说野生药材要枯竭了,我想试着自己种药。”

李伯闻言叹了口气:“早就该这样了。前几年我还劝过山民,挖药时留些根须,可谁听得进去?如今好了,山里真没东西了。”他颤巍巍地指向空地,“止血藤喜阳耐旱,得种在南边高些的地方;续骨草怕涝,得起垄种,沟里能排水。”

接下来几日,素问带着学徒们按照李伯的指点翻地、起垄、施肥。她把系统里关于药材种植的资料抄录下来,贴在田边的木牌上,每天领着学徒们学习“选向阳地、勤除草、忌连作”的要诀。阿竹总记不住续骨草的种植间距,素问便让她在垄上每隔一尺插根小木棍,手把手教她“见苗间苗,留壮去弱”。

这天清晨,素问正在地里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忽见李伯蹲在田埂上,手轻轻拂过刚冒头的嫩绿幼苗,眼眶有些发红。“以前靠天吃饭,山里有就有,没就没,看着伤员等着药材救命却拿不出来,夜里都睡不着觉。”他声音有些哽咽,“现在咱们自己种药,看着这苗儿一天天长,心里踏实。”

素问望着田地里整齐的垄沟,幼苗在晨光中舒展叶片,像极了一张张充满生机的小脸。她知道,这不仅是一片药田,更是边境伤员的希望。此后每日,除了处理医署的伤员,素问大半时间都泡在药田里。正午太阳烈,她就带着学徒们给幼苗搭遮阳棚;雨天怕涝,就冒雨疏通排水沟。李伯也常拄着拐杖过来,时不时指点几句,药田里渐渐多了欢声笑语。

一个月后,药田里的止血藤开始爬蔓,续骨草也长到了半尺高。可就在这时,边境传来急报——敌军发动突袭,前线伤员激增,医署的药材再次告急。

“苏医官,再没有止血藤,重伤员撑不过今天啊!”负责包扎的医官满头大汗地跑进来。

素问咬了咬牙,转身冲进药田。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掐下止血藤最粗壮的藤蔓顶端,尽量不损伤主根。“阿竹,把这些嫩叶也摘下来,洗净捣烂一样能用。”她一边说一边加快动作,手指被藤蔓的细刺扎破也浑然不觉。

那天,药田里刚长成的半亩止血藤救了三十多名伤员的命。可看着被摘得光秃秃的藤蔓,素问心里清楚,单靠这一片药田远远不够。前线战事瞬息万变,一旦出现大规模伤亡,这点药材不过是杯水车薪。

“得组建一支能跟着战事走的医疗队。”深夜,素问对着系统屏幕沉思。系统里有历代军队医疗体系的资料,其中“机动医疗队”的记载让她眼前一亮。如果能有一支配备齐全、反应迅速的医疗队,在战事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仅能及时救治伤员,还能减少药材的浪费——很多伤员就是因为延误治疗,才需要消耗更多药材。

第二天一早,素问就向边境主将递交了组建“机动医疗队”的申请。主将正为伤员救治不及时的问题头疼,当即应允,还拨了十辆马车、五十个急救药箱和二十副担架。

接下来,素问从近期培训合格的医官中筛选人员。她不仅看医术,更看重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战场环境恶劣,稍有不慎就可能连自己都搭进去。最终,十名经验丰富、手脚麻利的医官脱颖而出,其中既有擅长外伤缝合的周医官,也有精通急救包扎的陈医官。

“咱们这支医疗队,要的就是‘快’和‘准’。”组建仪式上,素问指着马车里的装备,“每辆马车配两名医官、三名学徒,药箱里除了常备的止血药、消炎药,还要带足夹板和绷带。一旦接到消息,必须在一刻钟内出发。”

她亲自制定了急救流程:抵达战场后先划分区域,轻伤员就地包扎,重伤员立即止血、固定伤口后送医署。为了提高速度,她还带着队员们反复演练——从搬运伤员、打开药箱到完成包扎,每一个环节都掐着时辰练。周医官起初对“两刻钟处理二十名伤员”的目标嗤之以鼻,可经过半个月的苦练,他所在的小组竟真的做到了。

医疗队的旗子是素问亲手设计的:白底上绣着一株绿色的续骨草,远远望去格外醒目。第一次出任务是在一个雨天,敌军偷袭了我方的粮草营,二十多名士兵受伤。接到消息时,素问正在药田查看长势,她当即扔下锄头,大喊一声“集合”,十辆马车很快就驶出了医署大门。

雨天的道路泥泞难行,马车在土路上颠簸起伏,药箱里的瓷瓶碰撞作响。素问坐在车头,不时探头查看路况,心里默念着系统提示的最优路线。“快到了!”前方传来斥候的呼喊,素问远远就看到了战场上飘扬的军旗,还有散落的伤员。

“按预定方案行动!”马车刚停稳,素问就跳了下去。队员们迅速分散开来,有的拿出担架搬运重伤员,有的跪在泥地里给伤员包扎。一名士兵的腿被箭射穿,鲜血浸透了裤子,陈医官二话不说跪在他身边,先用止血藤粉止血,再迅速包扎固定,整个过程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小心点,抬的时候保持平稳!”周医官指挥着学徒们抬着重伤员往马车走,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混着汗水,可他的动作丝毫没有慌乱。素问则在各个区域间穿梭,不时停下来指导学徒处理伤口,遇到伤情复杂的就亲自上手。

两刻钟后,最后一名轻伤员包扎完毕,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胳膊,对素问咧嘴一笑:“苏医官,这下我又能上战场了!”素问点点头,看着十辆马车缓缓驶离,每辆车上都躺着急需救治的重伤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次任务后,机动医疗队的名声在军营里传开了。有士兵说,在战场上看到那面绣着续骨草的旗子,就像看到了活路。素问听了这话,特意把旗子又加固了一番——她知道,这面旗子不仅代表着医疗队,更代表着生的希望。

三个月后,医署后院的药田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止血藤爬满了支架,续骨草长得郁郁葱葱,收获的药材足足堆满了三个库房。李伯拄着拐杖在库房里转来转去,笑得合不拢嘴:“这些药材,足够支撑半个军营了!再也不用眼巴巴等着山民送药了。”

素问看着库房里的药材,又想起了机动医疗队的队员们。这些日子,他们跟着战事辗转,先后处理了数百名伤员,没有一人因救治不及时而牺牲。她拿起一束刚晒干的止血藤,藤蔓坚韧,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这是他们用汗水种出来的希望,也是守护边境的力量。

这天傍晚,素问正在药田除草,阿竹兴冲冲地跑过来:“苏医官,主将派人来说,要给咱们医疗队记大功呢!还有,山民们听说咱们种药成功了,都来求着学种药的法子。”

素问直起身,望向远处的军营,夕阳下,机动医疗队的马车正缓缓归来,那面绣着续骨草的旗子在风中飘扬。她笑了笑,拿起锄头继续除草——药田需要精心照料,就像边境的安宁,需要每个人用心守护。而她和她的医疗队、她的药田,会一直在这里,为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士兵,撑起一线生脉。

需要我帮你扩展某个情节吗?比如添加医疗队遭遇突发危险的片段,或山民学习种药时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