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42集:疑难杂症,系统助力

崖边慈菇

暮春的风裹着沙尘掠过云漠镇,镇口老槐树的新叶刚展,就落了层灰扑扑的颜色。药庐后院的晒药石上,素问正指导学徒阿竹翻晒甘草,指尖捻起一片蜷缩的叶片,轻声叮嘱:“甘草须晒至七分干,否则易生霉斑。”话音未落,前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妇人压抑的啜泣,像根绷紧的弦猝然断裂。

“素医师,求您救救我家男人!”粗布衣裳的妇人扑进门,膝盖重重磕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尘灰。她鬓发散乱,眼角挂着泪渍,双手死死攥着素色布帕,“这咳血的毛病犯了三年,镇上医官都瞧遍了,今早他咳得连气都喘不上了!”

素问连忙扶起妇人,指尖触到她肘间的补丁,粗粝得硌人。“带我去看看。”她抓起药箱,里面银针与瓷瓶碰撞出细碎的声响。穿过两条窄巷,低矮的土坯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与血腥味,混杂着炕洞的烟火气,呛得人鼻尖发酸。炕头躺着个面色灰败的老人,胸前衣襟洇出暗红的渍痕,每一次咳嗽都像要把肺咳出来,喉间发出破风箱似的声响,嘴角挂着未干的血沫。

“是周叔。”阿竹低声提醒。这是退伍老兵周满囤,当年戍边守着雁门关,在雪地里趴了三天三夜,落下的病根。云漠镇的医官们轮换着诊治,汤药喝了几十副,陶罐堆在窗下能垒成小丘,病症却只重不轻。

“脉象沉涩,气息短促。”素问搭着周满囤的手腕,指尖触及一片冰凉,皮肤下的脉搏微弱得像濒死的虫鸣。她随即在心中唤出系统,淡蓝色的光幕悄然铺开,只有她能看见——周满囤胸腔部位的影像清晰显现,左肺下叶凝结着一块暗紫色淤块,如陈年墨渍般死死盘踞在肺叶间,旁边跳出一行小字:“肺淤阻滞,气机不畅,需以赵地山慈菇配伍清肺汤化淤通络。”

“肺里有淤块,寻常汤药攻不破。”素问收起光幕,目光扫过窗下的药渣,知母、贝母、桔梗样样不缺,却是对症不对根,“得用山慈菇入药,可这东西是赵地特产,云漠镇周边少见。”

守在旁侧的刘医官轻嗤一声,花白的山羊胡抖了抖:“素医师说笑了,咱们翻遍了《神农本草经》《千金方》,哪有山慈菇治咳血的记载?”他捻着胡须,眼神里满是不屑,“再说这荒山野岭的,赵地离这儿八百里,去哪找那稀罕药材?莫不是看周老哥病重,随口寻个由头?”其余几位医官也纷纷附和,交头接耳的声响压得屋内愈发沉闷。

素问没多辩解,只转头对阿竹说:“备好绳索、药锄和干粮,咱们进山。”她知道,系统的“药材识别”功能从不出错。三年前,镇西的孩童误食毒芹昏迷,便是系统在一堆杂草中圈出毒物,又指明甘草汁可解;两年前,药商带来的人参看着饱满,系统却直接标出“伪品,商陆根,有毒”,救了差点用错药的产妇。这些事早该让医官们信服,只是他们总囿于旧纸堆里的记载,不肯挪半步。

次日天未亮,启明星还挂在青灰色的天幕上,素问和阿竹已背着药篓出了门。镇子西侧的青崖山像头沉睡的巨兽,晨雾缠绕着山肩,沾湿了她们的头巾。山慈菇喜阴湿,多生在崖壁石缝间,系统光幕能定位大致区域,却需她们亲自拨开碎石、翻找草丛。

两人踩着晨露翻过高山草甸,裤脚被荆棘划出道道血痕,渗出血珠又被露水浸得生疼。阿竹喘着气,抹了把额角的汗:“师父,这山这么大,咱们真能找到吗?”素问指着前方背阴坡,光幕在她眼前闪烁,边缘正对着一片乱石滩:“快了,系统显示这附近有信号。”

直到日头偏西,金红的阳光穿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影,阿竹才突然惊呼:“师父,你看!”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碎石,几株叶片狭长、顶端开着白花的植物藏在石缝里,花瓣薄得像蝉翼。素问激活系统扫描,光幕上立刻弹出确认信息:“山慈菇,赵地特有,性味甘寒,归肺经,可清热化淤、消痈散结。”她点头示意,从药篓里取出小锄,贴着根部轻轻挖开泥土,纺锤形的鳞茎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白润得像块凝脂,正是她们要找的药材。

可这样的数量远远不够。周满囤的淤块积了三年,至少需要二十株才能凑够一个疗程。系统提示闪烁不停,指向青崖山深处的鹰嘴崖——那里山势更险,却有更密集的生长区。

第三日清晨,两人揣着干硬的麦饼往深山走。越往里,山路越陡,脚下的碎石时不时滚落,惊起林间的山雀。行至鹰嘴崖下,阿竹倒吸一口凉气:崖壁如刀削般直立,光秃秃的岩石上只零星长着几丛灌木,下方是云雾缭绕的深谷,风从谷里吹上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在那儿!”阿竹指着崖壁中段的石缝,几株山慈菇正怯生生地探出头,白花在风中微微颤动。素问将绳索牢牢系在崖顶的老松上,树干粗得需两人合抱,她用力拽了拽绳索,确认结实后才叮嘱阿竹:“拉紧绳尾,我喊停你就拽住,千万别松手。”

阿竹咬着唇点头,双手死死攥着绳索,指节泛白。素问抓着绳索慢慢往下滑,山风卷着碎石砸在她手上,掌心很快磨出了血泡,火辣辣地疼。待她终于够到石缝,指尖刚碰到山慈菇的叶片,忽然一阵狂风袭来,绳索剧烈晃动,她整个人悬在半空荡了起来,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云雾。

“师父!”阿竹在崖顶急得大喊,声音都变了调。素问稳住身形,借着风势荡向石缝,另一只手飞快地从药篓里摸出小锄,贴着鳞茎周围的泥土挖开。石缝太窄,锄刃施展不开,她干脆用指尖抠挖,碎石划破指甲,鲜血混着泥土黏在指缝间。

“够了!”她将挖好的山慈菇塞进药篓,朝崖顶喊了一声。阿竹立刻用力拽绳,素问借着拉力往上攀,每动一下,掌心的血泡就磨破一个,黏在绳索上又撕开,疼得她额头直冒冷汗。等她终于攀回崖顶,浑身已被汗水浸透,粗布衣衫紧紧贴在背上,手上的伤口混着泥土,黏腻不堪。

回到药庐,素问顾不上歇息,立刻处理山慈菇。她先将鳞茎上的泥土洗净,放进沸水里焯烫片刻,捞出后剥去外皮,再切成薄片,放在晒药石上阴干——山慈菇有微毒,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阿竹端来温水,看着她手上的伤口,眼圈泛红:“师父,您先包扎一下吧。”素问摇摇头,指尖仍在翻飞:“周叔的药耽误不得。”

当晚,炮制好的山慈菇与知母、贝母、麦冬等药材一同入锅,加水煎煮。药香袅袅升起,飘出药庐,绕着老槐树转了一圈。阿竹端着药碗送到周满囤家,妇人看着黑漆漆的汤药,又看看素问手上的伤,眼泪掉在药碗里,漾开细小的涟漪。

周满囤喝下第一剂,当晚咳血就少了些,原本撕裂般的咳嗽变成了轻微的咳痰。连服七日,他已能靠在炕头说话,声音虽虚弱,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气若游丝。半月后再诊时,素问用系统扫描,光幕上的淤块已淡了大半,周满囤更是能拄着拐杖站起身,面色添了几分血色,眼底的灰败渐渐褪去。

那天午后,周满囤拄着拐杖来到药庐,身上换了件干净的粗布褂子。他握着素问的手老泪纵横,粗糙的手掌布满老茧,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力道大得几乎攥疼了素问:“素医师,我以为这辈子都熬不过去了,是你给了我第二条命啊!”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块压得平整的干肉,“这是当年戍边时攒的,不值钱,你别嫌弃。”

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请教的几位医官撞见。刘医官看着周满囤明显好转的气色,又想起前几日听闻素问攀崖采药的传闻,脸上满是羞愧。他走上前,对着素问深深拱手行礼,山羊胡都垂了下来:“素医师,先前是我们见识浅陋,错怪您了。”他瞥了眼素问手边的药篓,“这系统的‘药材识别’功能,真是神了!”其余医官也纷纷附和,眼神里没了先前的轻视,多了几分敬畏。

自此,药庐每日都挤满了来学习的医官。素问借着系统光幕,为他们讲解各类药材的鉴别要点——指着蒲公英,光幕便标出“全草入药,开黄花,断之有白汁”;拿起柴胡,立刻弹出“根呈圆柱形,有分枝,气微香”。她还细细讲解配伍禁忌,比如山慈菇不可与附子同用,否则会加重毒性。原本对系统心存疑虑的人,如今个个学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偶尔有人提问,素问便结合病例细细解答,连阿竹都跟着多学了不少知识。

阳光透过药庐的窗棂,照在摊开的药谱上,也照在众人求知的脸上。崖边采回的山慈菇早已入药,化作汤药融进了周满囤的血脉里,却在云漠镇的医道上,种下了一颗敬畏与求索的种子。那日傍晚,素问送医官们出门,见刘医官正拿着本子核对药草,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忽然想起崖边的那几株山慈菇,在狂风中倔强地开着白花,正如医道上那些不肯停下的脚步,纵有艰险,亦向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