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31集:医署扩建遇难题

济世堂:赵地医署筹建记

邯郸城西的旧粮仓前,晨雾还未散尽,满地砖石便映着灰蒙蒙的天光,像撒了一地的碎玉。素问蹲在地基边,指尖轻轻碰了碰一块松动的青砖,砖下立刻簌簌掉下来几片朽木渣,她眉头拧得更紧,耳边还响着老匠头方才无奈的话。

“将军,若要加固地基,需多派二十名工匠,还得从漳水南岸运青石板来,至少要耽搁五日。”老匠头姓王,是邯郸城里最有经验的匠人,此刻他正蹲在裂缝旁,手里拿着根木簪子探进缝隙里,“您看这朽木,都糟成粉了,原先是粮仓的防潮柱,年头久了全烂在土里,现在一拆墙,整个地基都松了,不换青石板压着,往后盖起房来准得塌。”

素问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这片拆了一半的旧址。原本她选定这里,是因为旧粮仓墙体厚实,改造成医署能省不少功夫,谁料刚拆了西墙的半面,就查出这么大的隐患。再过十日,第一批从赵地征召的新兵就要入营,医署得赶在那之前建成,不然新兵要是水土不服或是训练受伤,连个正经医治的地方都没有。她正想着,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果然是秦斩巡营回来了。

秦斩一身玄色劲装,肩上还沾着些晨露,见素问对着地基发愁,便大步走了过来。“怎么了?地基出问题了?”他目光落在满地砖石和地基下露出的朽木上,不等素问回答,便抬手在虚空中一点——一道淡蓝色的光纹瞬间从他指尖散开,像流水般覆盖了整个医署旧址,光纹掠过之处,地面下的土层、朽木甚至隐藏的裂缝都清晰地显现在半空中的系统面板上。

素问早就见惯了秦斩这“特殊能力”,却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面板上很快弹出一行行数据,最显眼的便是地基朽坏的范围和解决方案:【地基朽坏范围3丈,下方2尺处有坚实土层,建议移除朽木后填夯石灰与细沙,可节省青石板用量,工期缩短至三日】。

秦斩指尖在面板上轻轻一点,光纹便随之消失。他转头看向老匠头,声音沉稳:“王师傅,不用调工匠也不用运青石板了,按系统提示的方案来——先把地基里的朽木全清出来,再填石灰和细沙夯实,我让人从军中调十名工兵来帮衬,他们做惯了挖壕筑垒的活,干这个快。”

老匠头愣了愣,有些不放心地问:“将军,石灰和细沙能顶用吗?青石板好歹是硬料,压在地基上稳当,这细沙……万一往后下雨渗了水,岂不是又要松?”

“放心,”秦斩蹲下身,用手扒开地基边的土,露出下方一层细密的黄土,“系统扫过,这层土是胶泥质的,夯实后不透水,再铺上石灰和细沙,比青石板还结实,而且省了运石板的功夫,三日准能把地基加固好。”

老匠头还是有些犹豫,素问却在一旁接话:“王师傅,我信将军的办法。之前军中修伤兵营,也是用的类似法子,到现在都没出过问题。”她知道秦斩的系统从不会出错,有了这个方案,不仅能赶工期,还能省下不少粮草——毕竟调工匠、运青石板都要花钱粮,现在能省下来,正好可以多买些药材。

秦斩站起身,看向素问,想起她之前递来的药材清单:“你列的药材清单还差多少?昨日我让斥候去邯郸城里的药铺问了,说柴胡和干姜都不多了,尤其是干姜,北方入秋凉得快,新兵来了容易着凉,这药不能少。”

提到药材,素问脸上的愁绪又浓了些:“还差三成。邯郸城里的药铺要么被之前的赵军征走了药材,要么就是藏着不肯卖,说要留着给自家备着。我昨日去城南的‘仁心堂’问,掌柜的直接说没货,可我明明看见后院晒着不少柴胡。”

秦斩皱了皱眉。赵地刚归大秦不久,不少百姓和商户还心存疑虑,尤其是药铺,怕秦军征药不给钱,或是往后有麻烦,所以宁愿藏着也不肯卖。“不肯卖就换个法子,”他思索片刻,“明日我带你去西山看看,系统的‘药材识别’功能能定位野生药材,之前扫到西山一带好像有紫珠草和柴胡,说不定还能找到干姜的替代品。另外,我让人贴个告示,就说秦军收药材给粮——一斤柴胡换两斤粟米,干姜一斤换三斤,比药铺的价高两成,这样总有人愿意卖。”

素问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赵地百姓刚经历战乱,家里大多缺粮,给粟米比给钱管用。我这就去拟告示,让士兵们贴到邯郸各条街上。”

“不急,”秦斩叫住她,指了指地基,“先盯着工匠们清朽木,我去军中调工兵,顺便让人拉两车石灰和细沙来。等地基的事安排妥了,咱们再合计告示的事。”

不多时,十名工兵便扛着铁锹和锄头来了。这些工兵都是秦军里的老兵,手脚麻利,一到地方就跟着老匠头清理地基里的朽木。朽木烂得厉害,一挖就碎,工兵们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朽木渣扒出来,再用锄头把地基下的土翻松。秦斩也没闲着,时不时用系统扫一下地基,确认朽木有没有清干净,土层是不是够坚实。

素问则在一旁整理药材清单,把需要紧急补充的药材标上红圈。正写着,忽然听到老匠头喊了一声:“将军,您快来看!这地基下好像有东西!”

秦斩和素问连忙走过去,只见一名工兵刚挖开一块朽木,下面竟露出一个陶瓮的口沿。工兵小心地把周围的土扒开,一个半人高的陶瓮渐渐显露出来,瓮身上还刻着模糊的花纹。“这是……赵国王室的储粮瓮?”老匠头凑近看了看花纹,“我早年给赵王宫修过粮仓,见过这种瓮,是用来装上等粟米的。”

秦斩示意工兵把陶瓮搬出来,瓮身很沉,两个工兵合力才抬到地上。打开瓮盖,里面竟装满了干燥的草药,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素问凑过去一看,惊喜地说:“是黄芩和当归!还有不少干草,好像是用来防潮的。这瓮密封得好,药材都没坏!”

秦斩用系统扫了一下陶瓮里的药材,面板上立刻显示:【黄芩(干燥):5斤,可治肺热咳嗽;当归(干燥):3斤,可补血活血;干草(防潮用):10斤】。“没想到还能有意外收获,”他笑着说,“这些药材正好能补清单上的缺口,省得咱们多跑一趟。”

老匠头啧啧称奇:“这旧粮仓怕是早年被赵王当成药库用过,不然怎么会藏着药材。将军您真是好运气,这要是晚几天挖,药材说不定就被雨水泡坏了。”

素问小心翼翼地把药材从瓮里倒出来,摊在布上晒干,一边晒一边数:“黄芩5斤,当归3斤,刚好够医署开诊后用半个月。等告示贴出去,再去西山采些野生药材,应该就能凑齐清单上的量了。”

接下来的三天,邯郸城西的旧粮仓前一派忙碌。工匠和工兵们轮流干活,白天清地基、填石灰细沙,晚上就用草席搭个棚子守在工地旁,怕有人来捣乱。秦斩每天都会来巡查两次,用系统确认地基的稳固度;素问则忙着贴告示、收药材,果然如秦斩所料,告示贴出去后,不少百姓拿着家里藏的药材来换粟米,短短两天就收了二十多斤柴胡和十多斤干姜。

第三天傍晚,地基终于加固完成。老匠头拿着锤子敲了敲地基上的青砖,青砖纹丝不动,他满意地说:“将军,您这法子真管用!这地基比原先还结实,就算盖两层楼都没问题。明日咱们就能开始砌墙,最多十天,医署就能建成。”

秦斩点点头,看向素问:“药材收得差不多了?明日咱们去西山采紫珠草,那东西治刀伤最管用,新兵训练难免磕磕碰碰,多备些总没错。”

素问笑着点头:“都收得差不多了,我还让医官们把收来的药材分类晒好了。明日去西山,我带上药篓和铲子,再让斥候准备些干粮和水,争取多采些紫珠草回来。”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加固好的地基上,青砖泛着暖融融的光。素问看着眼前的景象,原本的愁绪早已烟消云散——她仿佛能看到几日后,这里建起宽敞的医署,士兵和百姓们排队就诊,医官们忙着抓药、煎药,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

秦斩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说:“等医署建成,就叫‘济世堂’吧,既治军中伤兵,也济赵地百姓。往后咱们还要在赵地其他县城建分署,让更多人能用上药。”

“济世堂,”素问重复了一遍,眼里满是笑意,“好名字。有将军在,这济世堂一定能帮到很多人。”

晚风拂过,带来远处军营的号角声,也带来了一丝凉意。但邯郸城西的旧粮仓前,却透着一股暖意——那是对未来的期盼,是大秦治理赵地的决心,更是医者仁心与将士担当交织的温度。再过几日,这里将不再是破败的旧粮仓,而是守护生命的济世堂,是秦斩和素问为赵地百姓筑起的一道健康屏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