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56集:资质考核,老乡医因经验足获高评

大秦医署外的青石广场上,晨光刚漫过檐角飞兽,便已挤满了身着各色布衣的医者。他们或手攥行医手记,或怀揣祖传药匣,目光都紧紧锁在广场中央那座临时搭建的考核台上——今日是大秦医署推行乡医资质考核的首日,凡想纳入官方诊疗体系的乡野医者,都需在此过五关斩六将。

人群西侧,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低头擦拭着铜制诊脉枕,枕面被磨得发亮,边角却有道深可见骨的裂痕。这是陈九叔,来自上郡云阳乡,在乡野行医四十余年,是附近三县出了名的“活脉书”。此刻他指尖微微发颤,不是紧张,而是诊脉枕上的裂痕又硌到了指腹——这枕是他年轻时救过一位老铜匠所得,陪他走过了无数个深夜出诊的山路,去年冬日在雪地里摔了一跤,枕角便裂了,他用麻绳缠了三圈,舍不得丢。

“下一位,云阳乡陈九叔。”

随着考核官的唱名,陈九叔连忙将诊脉枕揣进怀里,撩起打了补丁的衣角,一步一步踏上台阶。台上摆着三张案几,左侧案后坐着医署派来的典医丞李默,中年模样,身着青色官服,手里捧着厚厚的《秦医规范》,眉头微蹙;右侧是曾在太医院任职的王医正,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指尖夹着银质探针,目光锐利;中间是本次考核的主官,医署副署长素问的弟子林溪,虽年轻,却已跟着素问走遍了大秦半数乡镇,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失严谨的神色。

“陈老丈,”林溪先开口,声音平缓,“本次考核分三试,先考辨药,再考诊症,最后考应急处置,您可清楚?”

陈九叔点头,双手在衣襟上蹭了蹭:“回大人,清楚。俺在乡里行医,辨药诊症都是日常活计,应急处置也遇过不少。”

李默放下《秦医规范》,指了指案上摆着的十几种药材:“既如此,便先辨药吧。这些药材中,有三种易与其他药材混淆,你需指出,并说明各自药性与用法,不可有误。”

案上的药材多是乡野常见的,如柴胡、黄芩、紫苏,但其中混了几株外形相似的“陷阱”——比如将北柴胡和南柴胡并排摆放,又把紫苏叶和白苏叶叠在一起,最 tricky 的是角落里那株看似普通的“半夏”,实则是未经炮制的生半夏,带有毒性。

陈九叔走到案前,没有急着伸手,而是先蹲下身,凑近药材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动作不像其他考生那样拿起来反复翻看,反而像在与老友对话,指尖轻轻拂过药材的叶片,时而捏起一点根茎放在鼻尖细嗅,时而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捻搓。

“大人,”片刻后,陈九叔直起身,指着北柴胡和南柴胡,“这两株都是柴胡,但左边的是北柴胡,根粗而短,断面呈黄白色,味微苦,能疏肝解郁,治感冒发热;右边的是南柴胡,根细而长,断面带红棕色,味稍甜,除了疏肝,还能治疟疾。乡里人常把南柴胡当北柴胡用,治感冒倒也无妨,但若遇疟疾,只用北柴胡便差了火候。”

王医正挑了挑眉,没说话,只是示意他继续。陈九叔又指向紫苏叶和白苏叶:“这两株叶子看着像,实则不同。紫苏叶带紫晕,闻着有股辛香,煮水喝能散寒解表,产妇喝了还能下奶;白苏叶是全绿的,香味淡,药性也弱,只能治轻微的风寒,若遇重感冒,用白苏叶便是白费功夫。去年云阳乡闹风寒,有户人家错用了白苏叶,耽误了两天,还是俺带了紫苏叶过去,才把人救回来。”

最后,陈九叔拿起那株生半夏,语气郑重:“这株是生半夏,带毒,误食会让人喉咙发麻,严重的还会窒息。但经过炮制后,变成姜半夏,就能化痰止咳,治咳嗽痰多。乡里有个老痰喘,咳了三年,吃了不少药都没用,俺用姜半夏配着陈皮、茯苓,熬了半个月的药,他就不咳了。只是这生半夏,俺从不给人直接用,每次炮制都要蒸够三个时辰,确保毒性去尽才放心。”

李默翻了翻《秦医规范》,上面记载的与陈九叔说的分毫不差,甚至多了几分乡野实践的细节,他眉头舒展了些,朝林溪点了点头。林溪见状,便让人抬上第二试的“患者”——三位志愿者,分别装作有不同病症,需医者通过诊脉、问诊来判断病情。

第一位“患者”是个年轻汉子,装作腹痛。陈九叔先让他坐下,伸出右手,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片刻后又换了左手,随后问道:“你腹痛是隐隐作痛,还是绞痛?饭前痛得厉害,还是饭后?有没有拉肚子?”

汉子按照事先编好的剧本回答:“是绞痛,饭后痛得更厉害,没拉肚子,但觉得腹胀。”

陈九叔又摸了摸他的肚子,从左下腹摸到右下腹,问道:“这里痛不痛?”

“痛!”汉子配合地叫了一声。

陈九叔直起身,对三位考官说:“大人,他这是食积腹痛。乡里人常吃粗粮,但若吃得太急,或吃了冷食,就容易积在肠胃里,导致绞痛。俺在乡里遇过不少这样的,只要用山楂、麦芽、神曲熬水喝,再揉一揉肚子,过两个时辰就好。”

林溪让人核对“患者”的预设病症,正是食积腹痛,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第二位“患者”是个老妇人,装作咳嗽。陈九叔诊脉后,又看了看她的舌苔,问道:“你咳嗽有没有痰?痰是白的还是黄的?晚上咳得厉害,还是白天?”

老妇人答:“有痰,是黄的,晚上咳得睡不着觉,喉咙还疼。”

“你这是风热咳嗽,”陈九叔笃定地说,“乡里入夏后常有人得这病,多是贪凉吹了夜风,又吃了辛辣的东西。俺常用桑叶、菊花、杏仁熬水,再加点冰糖,喝个三天就见效。去年夏天,云阳乡有个孩子咳得喘不过气,俺就是用这个方子,两天就不咳了。”

第三位“患者”是个小姑娘,装作头痛。陈九叔诊脉时,发现她的脉跳得又快又细,便问道:“你头痛是两边痛,还是前额痛?有没有觉得头晕、心慌?最近是不是常熬夜?”

小姑娘愣了一下,她事先只被安排说“头痛”,没准备其他台词,只好如实答道:“是两边痛,有时候会头晕,最近帮着家里织布,常熬夜到半夜。”

陈九叔笑了笑:“这就对了,你这是血虚头痛。小姑娘家熬夜多了,气血不足,就会头痛头晕。俺在乡里遇过不少织布的姑娘,都有这毛病。只要用当归、白芍、川芎熬水喝,再让她少熬夜,多吃点红枣、桂圆,过几天就好了。”

三位“患者”的病症全被陈九叔说中,王医正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些:“你诊脉很准,问诊也细致,只是这些病症都不算疑难,若遇紧急情况,你又该如何处置?”

林溪随即让人抬上最后一试的道具——一个模拟“溺水昏迷”的假人,旁边放着针灸用的银针、艾草和一碗清水。“陈老丈,”林溪说,“假设此人溺水被救起,已经昏迷,没有呼吸,你该如何急救?”

这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一试,此前已有三位考生因不知如何急救而被淘汰。陈九叔却没有丝毫慌乱,他快步走到假人身边,先将假人的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理了“口鼻”中的异物,随后跪在假人身边,双手交叠放在假人的胸口,一下一下按压,力度均匀。

“大人,溺水的人最怕口鼻堵塞,先清理异物,再按压胸口,能把肺里的水挤出来。”陈九叔一边按压,一边解释,“俺在乡里救过两个溺水的孩子,都是这么做的,按压了几十下,孩子就吐出水来了。”

按压了约百下后,陈九叔拿起银针,在假人的“人中”“内关”“涌泉”三个穴位各扎了一针,手法娴熟,针深恰到好处。随后,他点燃艾草,在假人的“关元”穴上熏了片刻,又端起清水,用手指蘸了水,滴在假人的嘴唇上,轻声说道:“若真有人,这时候该轻声呼唤,让他保持意识。俺救第一个溺水孩子时,扎完针熏完艾草,喊了他的名字,他就慢慢睁开眼了。”

李默看着陈九叔的动作,想起此前考核的年轻考生,大多只记得《秦医规范》上的“按压、人工呼吸”,却忘了针灸急救的法子,更没有陈九叔这般从容熟练的手法,他忍不住说道:“陈老丈,你这急救手法,比不少医馆弟子都熟练。”

陈九叔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大人过奖了。乡里条件差,没有医馆的好药材,遇到紧急情况,只能靠这些老法子。俺行医四十多年,救过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些手法都是在死人堆里练出来的,不敢不熟练。”

考核结束,三位考官凑在一起商议。李默先开口:“陈九叔辨药准确,诊症细致,应急处置也熟练,尤其是针灸急救,很有乡野实践经验,符合资质考核的要求。”

王医正点头:“他虽然没读过多少医书,但若论实际行医经验,比不少年轻考生强多了。乡医最需要的就是经验,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显然符合这点。”

林溪最后总结:“素问先生常说,医道不分高低,只看能不能治病救人。陈老丈的经验,是乡医最宝贵的财富,理应获高评,纳入官方诊疗体系,让他在乡里更好地为百姓治病。”

商议完毕,林溪走上前,对陈九叔说:“陈老丈,经考核,你辨药、诊症、应急处置均优异,尤其是实践经验丰富,获本次考核高评,授予‘甲级乡医’资质,纳入大秦医署乡医体系,每月可从医署领取药材补贴,还能参加医署组织的培训,学习新的诊疗方法。”

陈九叔愣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双手颤抖着接过林溪递来的资质文书,文书上盖着大秦医署的朱红大印,还有“甲级乡医”四个大字。他突然老泪纵横,抬手抹了抹眼睛,又摸了摸怀里的铜诊脉枕,声音哽咽:“俺行医四十多年,从来都是一个人走山路、熬药汤,如今终于有了‘官方身份’,以后给乡亲们治病,也能更有底气了。”

广场上的考生们听到陈九叔获高评,都围了过来,有人羡慕,有人敬佩。一位年轻考生问道:“陈老丈,您这么厉害,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陈九叔笑了笑,指了指怀里的诊脉枕:“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多走些路,多摸些脉,多记些百姓的病痛罢了。这诊脉枕陪了俺三十年,上面的裂痕,都是俺在乡里行医的印记。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就算没有高深的医书,也能当好一个乡医。”

阳光洒在陈九叔的白发上,也洒在他手中的资质文书上。远处,医署的钟声响起,宣告着首日考核的结束,而陈九叔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他乡医生涯的新开始——从今往后,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大秦医道体系中,为乡野百姓守护健康的一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