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50集:海外引种,医馆试种热带药材获成功

咸阳城外的医署药田,晨露还凝在新抽的绿芽上,素问已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拂过一片心形叶片。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将她素色的医袍染得暖融融的,可她眉头却微蹙着,目光落在叶片边缘那圈淡淡的黄晕上。

“先生,这‘海砂仁’的叶尖还是有些发黄,会不会是夜里的霜气伤了根?”身旁的弟子阿禾捧着记录册,声音里满是担忧。她手里的册子上,密密麻麻记着近一个月的观测数据——从播种时的地温、每日的浇水量,到叶片舒展的速度,一笔都不含糊。

素问没立刻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方小巧的银铲,小心翼翼地在植株旁挖了个浅坑。湿润的泥土里,几条纤细的白根须露了出来,顶端还带着新鲜的嫩白色,显然长势还算康健。“不是霜气的问题,”她松了口气,指尖在根须旁的泥土上捻了捻,“是土壤的肥力跟不上了。这海砂仁在徐福带回来的海岛上,靠的是海边的腐殖土,咱们关中的土虽肥,却少了些海盐的滋养。”

阿禾眼睛一亮,连忙在册子上记下“需添海盐调土”几个字:“那咱们现在就去取海盐来?库房里还存着上次秦将军从沿海商队调来的粗盐,应该能用。”

“不急。”素问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目光望向药田深处。那里整齐划分出二十多块田垄,每一块都插着不同的木牌——“胡椒”“肉豆蔻”“檀香”,这些都是三个月前徐福船队归来时,从海外海岛带回的珍稀药材种子。当时船队刚靠岸,徐福就亲自捧着一个漆盒来找她,盒子里的种子有的裹着湿润的椰壳纤维,有的装在涂了蜡的竹筒里,还带着海风吹拂过的咸腥气。

“素问先生,这些种子在海岛上能治湿热瘴气,若是能在大秦种活,将来边境再闹瘴疫,咱们就不用千里迢迢从海岛运药了。”当时徐福的声音还响在耳边,他身后的岛民代表更是激动地比划着,说这些药材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宝贝。可谁也没把握,这些在热带海岛上长得繁茂的草木,到了四季分明的关中,能不能熬过冬天,能不能扎下根。

刚开始播种时,麻烦就来了。胡椒的种子播下去半个月都没发芽,弟子们急得团团转,甚至有人提议是不是该放弃。素问却没慌,她翻遍了徐福带来的海岛医书,又结合自己手记里记载的“适地育苗”之法,把胡椒种子先放在温暖的陶瓮里催芽,还特意在瓮底铺了层晒干的椰壳,模拟海岛的温湿环境。七天后,当第一株嫩绿的芽尖顶破陶土时,整个医署都沸腾了,弟子们围着陶瓮,比自己得了赏赐还高兴。

可没过多久,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檀香苗长到半尺高时,叶子突然开始发黄脱落。素问连着三天守在药田,白天观测日照,夜里记录地温,最后发现是关中的地下水偏凉,伤了檀香喜暖的根系。她立刻让人在田垄旁砌起矮墙,正午时挡住过强的日照,傍晚又在田边点起炭火盆,用温和的热气提升周围的温度。还让人把井水提前存进陶缸里,晒上一整天再用来浇灌,就这么一点点调试,檀香苗终于又重新抽出了新叶。

“先生,您看那边!”阿禾的声音突然打断了素问的思绪。顺着阿禾指的方向望去,药田最东边的那块田垄里,几株高大的植物正舒展着宽大的叶片,顶端还挂着一串青绿色的果实——那是肉豆蔻。三个月前播下的种子,如今竟已长到了齐腰高,果实的形状虽比海岛上的略小些,却饱满紧实,一看就蕴含着药力。

素问快步走过去,抬手摘下一颗果实,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浓郁的辛香扑面而来,和她在徐福带来的干果肉豆蔻上闻到的香气一模一样。她心里一阵激动,指尖都有些发颤,连忙让阿禾取来小刀,小心翼翼地切开果实。里面的种仁呈浅棕色,质地油润,正是入药的上好材料。

“成了!”阿禾忍不住欢呼起来,手里的记录册都差点掉在地上,“先生,咱们真的把海外的药材种活了,还结了果实!”

周围正在除草的弟子们也围了过来,看到肉豆蔻的果实,一个个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弟子阿石挠着头笑道:“当初我还跟阿禾打赌,说这胡椒肯定熬不过关中的春天,现在看来,是我输了!回头我就把我珍藏的蜜饯分给大家。”

“你那蜜饯早就该分了,”阿禾笑着打趣,“不过现在最该庆祝的,是咱们的海外药材试种成功!将来咱们大秦的医馆,就有更多药材能治百姓的病了。”

素问看着弟子们雀跃的模样,嘴角也露出了笑意。她抬手抚摸着肉豆蔻的叶片,感受着叶片上细密的绒毛,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阿禾,你立刻去把今天的观测数据整理好,尤其是海砂仁、胡椒和肉豆蔻的生长情况,要写得详细些。”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再派人去通知秦将军,就说海外药材试种成功,请他抽空来药田看看,咱们也好商量后续推广的事。”

阿禾连忙应下,捧着记录册快步跑向医署。素问则继续在药田里巡查,每到一块田垄前,都要仔细观察植株的长势,偶尔还会弯腰拨开泥土,查看根系的情况。走到胡椒田时,她看到几株胡椒藤上已经开出了细碎的白色小花,心里更是欣慰——有了花,将来就能结出更多的胡椒籽,就能分给更多的农户种植。

正当她专注地记录着胡椒花的数量时,身后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她回头一看,只见秦斩穿着一身玄色劲装,正大步朝她走来,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素问,我刚收到消息,说你们的海外药材种活了?”秦斩走到田垄边,目光落在胡椒藤上,眼里满是好奇,“这就是胡椒?我之前在沿海商队那里见过干的,没想到新鲜的植株是这样。”

“是啊,不仅活了,还开了花。”素问递过手里的记录册,“你看,这是近一个月的生长数据,除了刚开始有些水土不服,后来调整了土壤和浇灌的方法,长势就越来越好了。肉豆蔻已经结了果实,药效和海外带来的干品一样好。”

秦斩接过记录册,仔细翻看着,时不时点头称赞:“你们做得好!当初徐福带回这些种子时,我还担心在关中种不活,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有了这些药材,将来边境再闹湿热瘴气,咱们的医队就能及时用药,不用再等海外的药材运过来了。”

“不止是边境,”素问指着药田,“这些药材不仅能治瘴气,还能调理脾胃、安神助眠,对百姓的日常养生也大有好处。我打算下一步在关中周边的郡县选几个试点,让农户们试着种植,咱们医署派弟子去指导,这样既能增加农户的收入,又能扩大药材的供应。”

秦斩眼睛一亮,立刻赞同道:“这个主意好!我这就让人去跟户部商量,划拨一些闲置的土地给愿意试种的农户,再免他们三年的赋税,这样大家肯定愿意种。另外,沿海的商队之前跟我提过,说有些海岛的土壤和气候跟咱们南方的郡县相似,或许也能种植这些药材,咱们可以派弟子去南方看看,要是能在南方推广,将来药材的供应就更稳定了。”

素问点点头,心里的计划越来越清晰:“我还想把这些药材的种植方法整理成册子,分发给各地的医馆和农户,让大家都能学会怎么种。另外,咱们可以在医署学堂里开一门‘海外药材种植’的课程,培养更多懂种植的弟子,将来派到各地去指导农户。”

“没问题,学堂的事我来安排。”秦斩看着药田里生机勃勃的药材,语气里满是感慨,“想当初咱们刚建医署的时候,连常用的药材都要从各地调运,如今不仅能自己种普通药材,还能种活海外的珍稀药材,这都是你和弟子们辛苦的结果。”

素问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弟子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朝廷支持的结果。将来咱们大秦的医道能越来越兴盛,能让更多百姓受益,才是最要紧的事。”

说话间,一阵微风吹过药田,带着药材的清香,拂过两人的衣角。阳光已经升高,驱散了最后的薄雾,照亮了整片药田。田垄里的药材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们的生机与活力。素问和秦斩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都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海外药材试种成功,只是大秦医道发展的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当天下午,医署就把海外药材试种成功的消息上报给了朝廷。秦始皇得知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嘉奖素问和医署的弟子们,还特意派太子前往药田视察。太子到药田时,看到长势喜人的胡椒、肉豆蔻,又听素问详细讲解了这些药材的药用价值和推广计划,连连称赞道:“素问先生真是我大秦的栋梁!有了这些药材,我大秦的医道定能传遍天下,让万民受益。”

随后,太子还亲自提笔,为药田题写了“海外奇珍,大秦良药”八个大字,命人刻在木牌上,立在药田的入口处。消息传开后,各地的医馆和农户都纷纷派人来医署询问种植方法,甚至有南方郡县的官员直接上书朝廷,请求优先成为试点地区。

素问和弟子们也忙了起来,白天指导前来学习的农户,晚上整理种植手册,还要准备学堂的新课程。秦斩则忙着协调户部、工部,为推广种植调配资源,安排商队将种子运往南方郡县。整个咸阳城,乃至整个大秦,都因为这次海外药材试种成功,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

半个月后,第一批胡椒种子和种植手册被运往南方的长沙郡。当商队的马车驶离咸阳时,阿禾站在城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激动地对素问说:“先生,咱们的药材要传到南方去了!将来不管是关中还是南方,不管是大秦百姓还是边境的部族,都能用到这些药材了。”

素问笑着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天际:“是啊,将来还会传到更远的地方。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大秦的医道一定会传遍天下,让所有百姓都能远离病痛,安康生活。”

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明亮,就像她们心中对未来的希望,炽热而坚定。海外引种的成功,不仅为大秦带来了新的药材,更开启了大秦医道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们,也有更多的成就等着她们去创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