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19集:跨族教学,因文化差异遇教学阻碍

林野的靴底碾过星砂时,第七星区的双子日正悬在“棘刺穹顶”的尖顶上方,把硅基族聚居地的金属建筑染成熔融的金红色。他攥着终端器站在教学穹顶入口,身后跟着三个刚从星际师范学院毕业的助教,终端屏幕上跳动着本次跨族教学的核心任务——为三十名硅基族青少年完成基础星际通用语与能量操控理论的启蒙。

“记住,硅基族的感知系统靠能量波动传递,别用人类的肢体语言过度表达。”林野按下穹顶的身份识别键,金属门滑开时发出类似晶体摩擦的脆响,“他们的‘听觉’是接收特定频段的震动,‘视觉’更依赖热能成像,所以课件里的冷色调要全部替换成高热能标识。”

助教苏晓偷偷调出终端里的硅基族资料,屏幕上的文字还没读完,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屏住呼吸。教学穹顶内部没有人类教室常见的桌椅,地面铺着能传导能量的暗纹金属板,三十个半人高的硅基族学员正分散在各处,他们的身体是半透明的晶体结构,随着呼吸般的能量循环,表面会泛起淡蓝色的光纹。见到林野一行人,硅基族学员们没有像人类孩子那样围拢,而是保持着三米左右的距离,晶体表面的光纹频率逐渐变得一致——这是硅基族表达“专注”的方式,林野在出发前反复看过十遍的资料里写得明明白白。

“我是林野,接下来三个月,由我和我的团队为大家授课。”林野按照培训要求,调整了声线的震动频率,确保能被硅基族接收,同时打开终端,将提前准备好的星际通用语字母投影在穹顶中央的能量幕上。第一个字母是“a”,林野特意用高热能的橙红色标注,还配上了对应的能量波动图谱,“这是通用语的基础字母‘阿尔法’,它的发音震动频率是12.7赫兹,对应的能量波动像这样。”

他说着,指尖在能量幕上划出一道与图谱一致的曲线。人类助教们跟着示范,以为第一步会顺利推进,可下一秒,硅基族学员里突然有个名叫“晶”的学员发出了异常的光纹——那是资料里标注的“困惑”信号。晶的晶体手臂指向能量幕上的“a”,表面的光纹快速闪烁,林野身边的翻译终端立刻转换出硅基族的语言:“它的‘形状’和我们的能量核心纹路冲突,为什么要把‘声音’变成固定的图案?”

林野愣了一下。人类的语言教学从字母形状和发音对应开始,这是刻在教育体系里的惯性,可他从没考虑过,硅基族的交流本质是能量波动的“动态传递”,他们没有“书写”的概念,自然无法理解“把声音固定成图案”的逻辑。他赶紧调整思路,关闭了字母投影,转而用终端生成一道12.7赫兹的震动波,通过教学穹顶的能量传导系统,直接传递到每个硅基族学员的晶体结构里:“或许我们先不看‘形状’,你们感受这个震动——这就是‘阿尔法’的声音。”

震动波传递开的瞬间,硅基族学员们的光纹都变得柔和起来,晶的晶体表面甚至泛起了代表“愉悦”的浅紫色。林野松了口气,以为找到了适配的教学方式,可麻烦在第二天的能量操控理论课上,以更复杂的形式爆发了。

能量操控理论的第一课是“基础能量守恒”,林野准备了人类孩子都能理解的类比——“就像你们每天吸收的星能,一部分用来维持身体循环,一部分储存起来,不会凭空变多,也不会凭空消失。”他边说边调出动态演示图,画面里是一颗星能晶体被吸收、转化、储存的过程,为了贴近硅基族的认知,他还特意把演示图里的“生物”替换成了简化的晶体结构。

可演示图刚播放到一半,硅基族学员里的“岩”突然站了出来——它的晶体结构比其他学员更厚重,表面有深灰色的纹路,是硅基族里少见的“能量感知强化型”个体。岩的能量波动变得急促,翻译终端里传出它的疑问:“‘消失’是什么?我们的能量会转化成星尘回到宇宙,不是‘消失’,你们为什么要用‘消失’这种没有‘去向’的词?”

林野的后背瞬间冒了汗。“能量守恒”里的“不消失”,是人类为了简化概念的表述,可硅基族对能量的认知是“循环”而非“守恒”——在他们的文化里,能量不会“守恒”在固定的系统里,而是会不断流动、转化,最终回归宇宙,再以新的形式被吸收。“消失”这个词,在硅基族的语境里等同于“否定能量的循环性”,是对他们认知体系的挑战。

“抱歉,是我用错了词。”林野立刻暂停演示,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找到既能准确表达理论,又不违背硅基族文化的表述,“应该说,能量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就像你们身体里的星能,转化成光纹传递信息,或者转化成力量移动,最终会变成星尘回到宇宙,再被新的生命吸收——这就是能量不会‘消失’,而是一直在‘旅行’。”

他特意用了“旅行”这个词,还在能量幕上画出能量从晶体到星尘,再到新晶体的循环路线。岩的深灰色纹路慢慢变浅,光纹也恢复了平稳,可林野能感觉到,还有几个学员的光纹里藏着“不确定”——他的解释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本质上还是用人类的语言逻辑,去套硅基族的认知体系,就像把圆形的积木硬塞进方形的卡槽。

真正的阻碍在一周后的实践课上达到了顶峰。那天要教的是“能量信号传递”,林野设计的练习是让硅基族学员两两一组,用学到的通用语震动频率,传递“危险”“安全”“需要帮助”三个基础信号。人类的教学逻辑里,“练习”是通过重复巩固知识,可硅基族的文化里,“能量信号”是关乎生存的重要信息,从来没有“练习”的概念——在他们的聚居地,只有真正遇到危险时,才会传递“危险”信号,随意传递会被视为“对生命的不尊重”。

所以当林野让第一组学员开始练习时,两个硅基族学员只是站在原地,晶体表面的光纹变得僵硬——那是“抗拒”的信号。助教苏晓以为他们没听懂,上前想再演示一遍,可刚靠近,其中一个名叫“沫”的学员突然向后退了一步,晶体表面爆发出刺眼的白光——那是硅基族的“警告”信号,翻译终端里传来急促的声音:“为什么要让我们传递假的‘危险’信号?这会让我们的能量核心产生混乱!”

沫的反应让整个教学穹顶陷入了沉默。林野看着沫紧绷的晶体结构,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一直在关注“知识如何传递”,却忽略了“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人类来说,“练习”是学习的手段;可对硅基族来说,“能量信号”是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不能被当成“需要重复的知识点”。

那天的实践课最终没能继续。林野让助教们先带领硅基族学员进行简单的能量放松训练,自己则躲到教学穹顶的休息室,调出了所有关于硅基族文化的资料,从他们的起源传说到日常习俗,逐字逐句地重新研读。他发现之前的资料学习只停留在“行为表象”——知道他们用光纹表达情绪,用能量传递信息,却没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硅基族是在星核爆发的废墟里诞生的种族,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围绕着“生存”与“循环”,所以“能量”对他们来说,不是抽象的“知识点”,而是和生命同等重要的存在。

“或许我们不该让他们适应人类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反过来。”林野关掉资料时,看到苏晓端着一杯热饮走进来,她的脸上带着疲惫,却也藏着一丝兴奋,“刚才我和晶聊了一会儿,它说如果用‘能量故事’的形式,或许我们能更容易理解彼此。”

“能量故事?”林野接过热饮,温度顺着指尖传到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第二天,林野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课件,而是让教学穹顶的能量幕模拟出了硅基族起源地的星核废墟景象——暗紫色的星云,漂浮的晶体碎片,还有微弱的能量波动在废墟中流动。硅基族学员们看到这一幕,晶体表面的光纹都变得柔和起来,那是“怀念”的信号。

“在你们的起源地,当一颗晶体遇到危险时,会怎样传递信号?”林野没有直接讲课,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果然,学员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岩主动站出来,用能量幕模拟出了当年硅基族在废墟中传递危险信号的场景:一颗晶体先释放出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周围的晶体接收到后,会在保持原频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能量印记,再传递给下一颗晶体,这样既能快速传递信息,又能让每个晶体知道“信号来自哪里”“需要帮助的是谁”。

“这就是最原始的‘能量信号传递’,对吗?”林野等岩演示完,才调出通用语的“危险”信号震动频率,“其实通用语的‘危险’信号,和你们起源地的信号逻辑是一样的——它有固定的基础频率,就像你们信号里的‘危险核心’,而不同的人在传递时,会加入自己的声线特点,就像你们加入的能量印记。”

他边说边让能量幕同时显示出硅基族的原始信号和通用语的“危险”信号,两者的波动曲线在屏幕上慢慢重叠,只是一个是能量图谱,一个是声音震动图谱。硅基族学员们的光纹开始快速闪烁,林野知道,这是“理解”的信号——他们终于从自己的文化逻辑里,找到了和人类知识的连接点。

接下来的教学变得顺畅起来。林野和助教们不再执着于“如何教”,而是先去问“你们如何理解”:讲星际地理时,不再直接展示地图,而是让硅基族学员用能量画出他们感知到的星球位置;教通用语句子时,先让他们用能量信号表达意思,再把能量信号转化成对应的语言。硅基族学员们也开始主动提出疑问,比如“为什么人类的‘感谢’需要说出来,而不是通过能量传递”,林野就会带着他们一起分析人类的文化起源——因为人类没有能量感知能力,所以需要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把内心的想法“具象化”。

三个月后的结业仪式上,硅基族学员们为林野和助教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们集体释放出能量,在教学穹顶的上空,画出了通用语的“谢谢”和硅基族的“星尘祝福”图案,两种图案交织在一起,在双子日的光芒下,闪烁着温暖的光。

林野站在能量幕前,看着那些曾经对人类知识充满困惑的硅基族学员,如今能熟练地用通用语交流,还能把硅基族的能量知识,转化成人类能理解的图谱。他突然明白,跨族教学从来不是“一方教,一方学”的过程,而是两种文化像星尘一样,在碰撞中找到共鸣,在理解中彼此融合——就像他当初硬要把圆形积木塞进方形卡槽,却忘了只要换个角度,积木和卡槽就能找到最契合的方式,共同搭建出更广阔的世界。

返程的星舰上,林野在教学日志的最后写道:“真正的教学阻碍,从来不是文化差异本身,而是我们是否愿意放下自己的认知惯性,去看见另一种文化的逻辑。当我们学会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知识就会变成连接彼此的星桥,而不是分隔两边的高墙。”星舰穿过星际云团时,窗外的星星像硅基族学员们的光纹,闪烁着属于不同文明,却同样温暖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