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17集:修订版刊印,获太子题字荐于全国

咸阳城的晨光刚漫过宫墙,大秦医署的活字工坊里已飘起松烟墨香。素问指尖拂过新铸的青铜字模,其上“乡镇诊疗篇”的阳文棱角还带着铸模的余温,她身后的木架上,堆叠的白麻纸正等着被油墨染上新的医道篇章——这是《大秦医典》修订版刊印的第三日,也是太子应允亲临查验的日子。

“副署长,这批字模校勘已毕,只待太子验过便可开印。”负责刊印的吏员捧着校样册上前,纸页上朱笔圈改的痕迹还未干透,那是素问与三十余名馆医耗时半月,逐字核对新增的“节气养生方”与“乡医应急术”的见证。素问接过册子,目光落在“霜降宜食萝卜粥驱寒”的批注上,忽然想起上月在云阳乡,老妪捧着熬好的粥拉着她的手说“姑娘的方子比炭火还暖”,唇角不自觉漾起浅纹。

正此时,工坊外传来马蹄踏石的脆响,伴着手杖点地的节奏——太子嬴扶苏身着素色锦袍,未携过多侍从,只带了侍读与掌印官缓步进来。他刚踏入工坊便被满室墨香裹住,目光扫过墙面上张贴的修订条目,指尖在“孩童惊厥急救法”的条目前顿了顿:“听闻此条是素问副署长亲赴三川郡,从十位乡医的经验里归纳而来?”

素问躬身应道:“回太子,三川郡乡野多有孩童因高热惊厥夭折,前番下乡时见乡医用‘掐人中、刺十宣’之法急救,虽有效却无章法,便与馆医整理出三步施救流程,还请太子指正。”

嬴扶苏接过校样册,逐页翻看。他素知医署修订医典的难处——既要保留旧典中《黄帝内经》的核心要义,又要新增贴合乡野实际的诊疗法,更要将“节气养生”与农事结合,让百姓看得懂、用得上。当翻到“夏至防中暑方”一页,见下方批注“取田间青蒿煮水,日饮三盏”,他忽然抬眼:“此方正合关中农时,夏至前后麦收繁忙,农人若能依此方防暑,便是少了许多病痛之苦。”

掌印官在旁补充:“太子前日还特意问过京兆尹,得知去年麦收时,因中暑殒命的农人竟有二十七人,若是这医典能早出一年……”话未说完便觉失言,忙垂首噤声。工坊内的气氛瞬间沉了些,素问却轻声道:“正是因知晓过往之憾,我等才更要让这修订版医典尽快传遍全国。前日云阳乡的分馆来报,已有乡医照着初稿里的‘外伤止血法’,救下了被耕牛撞伤的农户。”

嬴扶苏闻言,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忽然道:“取笔墨来。”

侍读连忙铺好宣纸,研好松烟墨。嬴扶苏提笔蘸墨,略一思忖,便在纸上写下“济世利民”四个大字。笔锋浑厚有力,横画如麦田舒展,竖画似松枝挺拔,恰如他对医典的期许——既要有救济世人的仁心,更要有扎根大地的扎实。待墨色稍干,他将纸递与素问:“此四字便作医典封面题字,另替孤拟一道诏令,命各郡郡守亲督医典发放,凡乡野村塾、驿站医点,皆需留存一册,让百姓随时能查、随时能用。”

掌印官连忙记下,素问捧着题字纸,只觉纸面温热似有千斤重——太子题字并非寻常恩宠,而是将医署的医道,与朝廷“与民休息”的国策紧紧绑在了一起。她忽然想起秦斩前日送来的消息,说北地郡的药材商已备好车马,只待医典印出便运往边境,让戍边的兵士也能照着“冬防冻疮方”保养手足,眼眶竟微微发热。

“太子,”素问定了定神,躬身道,“医署已与咸阳书坊议定,此次刊印五千册,除分发各郡外,还将在城门口设点,凡百姓持户籍文书,皆可免费领取一册。只是……”她顿了顿,“北地、上郡等边郡路途遥远,恐需两月方能送到,臣恳请太子允准,让边郡驻军先抄录初稿,暂解燃眉之急。”

嬴扶苏颔首:“此事孤准了。”他走到活字架前,拿起一枚刻着“医”字的铜模,指尖摩挲着字的边缘:“孤昨日见父皇时,父皇还说‘医道即王道,百姓无病,方能安耕桑、守疆土’。素问副署长,这医典若能真的惠及万民,便是你等为大秦立了不世之功。”

话音刚落,工坊外忽然传来喧闹声。负责分发初稿的医馆弟子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副署长,太子!城门口的百姓听说医典要印了,都来问何时能领,还有几个乡医特意从槐里县赶来,说要帮着抄录初稿送回乡下!”

嬴扶苏闻言笑了,看向素问:“你瞧,百姓比咱们更盼着这医典呢。”他转身对掌印官道:“诏令里再加一条,凡协助抄录医典的乡医、学子,皆由郡县府衙供给笔墨,抄录完成后还可凭抄本到医署换领正式刊印的医典一册。”

掌印官连忙应下,工坊里的气氛重新活络起来。吏员们开始调试活字盘,墨工将研磨好的油墨倒入墨盒,连侍读都忍不住上前,帮着整理待印的纸张。素问捧着太子题字的宣纸,走到窗边,晨光恰好落在“济世利民”四个字上,墨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仿佛看见数月后,关中的农妇照着医典煮养生粥,边郡的兵士用冻疮方保养手足,甚至南海郡的渔民,也能循着“节气养生篇”避开台风天的湿气——这便是她与秦斩、与所有医馆众人,日复一日修订医典的初心。

午时的梆子声响起时,第一版刊印的《大秦医典》修订版终于从印版上揭下。素问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册还带着油墨温度的医典,走到嬴扶苏面前。封面“济世利民”四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扉页上除了医署的印章,还多了太子府的朱红印鉴。

嬴扶苏接过医典,轻轻翻开,目光扫过新增的“乡医考核标准”,忽然道:“孤听闻医署下月要派弟子赴各郡培训乡医?”

“回太子,已选定二十名资深馆医,待医典印毕便启程。”

“好。”嬴扶苏合上书册,递还给素问,“孤在诏令里已命各郡为医署弟子提供驿馆食宿,你们只管安心将医道传下去。他日医典惠及全国,孤还要亲往医署,听你们说百姓安康的喜讯。”

送太子离府时,咸阳城的街道上已传开“太子为医典题字”的消息。素问站在医署门口,望着百姓们奔走相告的身影,忽然看见不远处的酒肆门口,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农人正拉着书吏打听:“先生,那医典真能教咱们治咳嗽?俺家娃每到秋冬就咳得睡不着……”书吏笑着点头:“何止治咳嗽,连种庄稼时防中暑的方子都有,过几日城门口就能领,到时候俺帮你抄一份!”

暮色降临时,活字工坊的灯火依旧亮着。油墨的香气飘出医署,与街上摊贩叫卖的粟米香缠在一起,成了咸阳城最暖的烟火气。素问坐在案前,提笔在医典的扉页写下“咸阳元年秋刊印”,笔尖落下的瞬间,她忽然想起秦斩昨日送来的那封短信——北地郡的雪已经下了,戍边的兵士正等着医典里的“御寒方”,而她知道,这一册册带着墨香的医典,终将穿过风雪,抵达每一个需要它的人手中。

三日后,五千册《大秦医典》修订版从咸阳城出发,分五路运往各郡。打头的车马插着绣有“太子题字·济世利民”的旗帜,在晨光中缓缓驶出城门。负责押送的医馆弟子勒住马缰,回头望向巍峨的咸阳宫,忽然抬手将医典举过头顶——那册带着太子题字的医典,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一颗落在人间的星辰,正循着医道的轨迹,去往大秦的每一寸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