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妙厨 > 第八十九章 银丝

妙厨 第八十九章 银丝

作者:须弥普普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2:02:09

那尤学录一脸失望,问道:“那要是我们晚点吃,来不来得及做的?”

宋妙摇了摇头,跟他说了两样吃食做法,炸芋头片要多久,炸五花肉要多久,熬卤汤要多久,等等等等。

尤学录光听着就头大,自己粗粗一算,也知道行不通了,便道:“那做旁的行不行?小娘子还有没有什么拿手好菜,又容易嚼咬的——有那么一两个硬些的也不打紧,先生们吃不了,我也可以帮着吃。”

宋妙想了想,问了几人口味,便道:“吃鱼行不行?再寻只嫩鸡来做,其余菜色,且看坊子里有什么好的再定。”

尤学录立刻来了精神,道:“吃鸡好!鱼也好!不过鱼就不用买了,他们正在金明池中钓鱼,想来已经得了不少!”

宋妙迟疑几息,却是问道:“不知几位先生从前可曾钓到过鱼?”

尤学录愣了愣,道:“这倒是不清楚,不过金明池常年有人打理的,那水又清,哪怕钓不到,只怕随便拿张网都能捞得到。”

虽不知那几位先生能耐,但宋妙自己是钓过鱼的,知道水越清,鱼越难上钩。

她想了想,也不去质疑众先生钓技,只道:“池中那鱼未必中吃,或许只中看?不如还是买些回去,若是钓着了当然好,要是……多少有个预备?”

尤学录听得这话,也跟着有些忐忑起来,道:“那就依宋小娘子说的,样样都买些。”

宋妙又问炊具、厨具等物。

那尤学录却是一幅不曾准备的样子,问道:“我们早间跟那园子里借了两个炉子来煮水煮茶——恐怕不够吧?”

见对方这样想当然,宋妙顿觉不靠谱起来。

她委婉拒绝道:“金明池远得很,往返都不方便,露天野炊,灶台也无,能做的东西有限得很,不如还是买了现成吃食进去,想必更为方便?”

尤学录顿时一惊,忙问道:“刚刚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又改了口?要是担心银钱,小娘子不如开个价……”

宋妙摇头道:“不是银钱的事,实在难为无米之炊,器具、灶台一样也无,做不出好饭菜,只怕要辜负老爷子的期待。”

那陈夫子为人亲和,还好心答允了帮忙找人去查那倾脚行公示宗卷。

不过去做一顿饭菜,便是少给些钱,或是不给钱,宋妙也是肯的。

但这样条件,她自觉做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就不愿去赚这个烫手钱。

尤学录想了想,便道:“小娘子不如自携了炊具、厨具过去,我这里正好又有马车,等事情办完,用车马给你连人带东西一起送回来,行不行的?”

他如此执着,其中自有缘故。

原来午间吃饭时候,因那陈夫子年纪虽不是最高,牙齿却是最差,偏又不肯在老友们面前承认,只好把宋妙手艺形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盼着能得几口软和东西吃。

尤学录领了差事出来,本以为小事一桩,谁知眼见就要办砸了,忙在此处拼命游说。

他见宋妙神色松动,又道:“那还有几个书童在,一并可以给你打下手的,实在不行,少做两个菜也不打紧……”

客人这样好说话,宋妙自然不再推脱。

两边谈妥了价钱,那车夫便过来帮着把炉子、案板、刀具、柴禾等等一齐搬到马车上。

宋妙又将常用调料取了些带上,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宋妙则慢慢在想菜色。

一时三人赶车去得菜肉坊子,她先买了嫩母鸡一只,拿个竹篓子关着,又去买鱼。

都说劝君莫食三月鲫,但此时渔户早已开始圈塘圈河,放苗自养,也没那许多讲究了。

宋妙转了一圈,有一间档口的鲫鱼比旁的鱼猖狂太多,连尾巴甩水都甩得响些,便买了十余条。

那鲫鱼有大有小,大的抵得上成人巴掌,小的也有三指宽。

她都挑的雄鲫鱼。

买好鲫鱼,正好这时节新鲜菠菜也出来了,便买了两大把菠菜,另又买了些配菜、配肉,还特地买了一竹筒生牛乳。

那马车本来就不算大,里头原还摆了不少日常用具,眼下又塞了炉子、炒锅、蒸锅等等一应炊具厨具,已经满满当当,此时又要放食材,那尤学录只好在里头收拾来,收拾去,想要挪出地方。

宋妙见状,少不得过去帮手,却是在角落里捡出来一包树根。

她看那那根须细长,根茎饱满,表皮棕黄色,偶尔还有些红斑,只觉眼熟,凑近一闻,果然是一股极浓的椰香,忍不住道:“好漂亮的五指毛桃。”

边上尤学录闻言,回头一看,却是道:“宋小娘子也认识这个?因我家先生脾虚,当要益气固表,补脾祛湿,有个学生就进了个方子,叫他平日里多喝些五指毛桃茯苓水。”

他说着指了指那一纸包,道:“这也是那学生送来的,闻着一股子椰子肉香味,就是不知怎的,煮出来的水里头混着黄泥味,先生喝了两回,就再不愿入口——说是跟喝泥浆一样味道。”

宋妙道:“这个得仔细洗干净了,用烧滚的水捂一捂再煮,就没那么重的泥味了……”

尤学录直摇头:“先生嘴刁得很,多半再不肯喝了。”

宋妙想了想,道:“既是他不要,我拿来做菜如何?”

尤学录不免迟疑起来,道:“这不就是药?跟树根子也没什么区别,拿来做菜,会是个什么味道?”

“五指毛桃自带椰香,广南人常拿来蒸鸡炖汤,今日这鸡很嫩,肉香多少有些不足,正好带了有粗陶锅,虽比不上砂锅,也能勉强一用。”

宋妙跟他解释了一回,又指了指一旁那竹篓里那只扑闪不停的鸡:“一会拿五指毛桃来大火生焗,吃起来浓香得很,又鲜嫩,肉汁也封得好,不会难吃的。”

听得宋妙这般说,尤其那“浓香”“鲜嫩”“肉汁”等等辞句,尤学录虽仍旧将信将疑,却再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应了。

他暗想:罢了,左右还有个鱼在,又有其余菜,便是这鸡不好吃,先生也应当不会挑剔的吧?

那马车出了内城,便一路快驶,约莫花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金明池。

此时金明池、琼林苑俱是皇家林苑,每年只有三四月间会向外开放,供百姓游玩。

眼下虽然不到三月,但太后正逢整寿,当今天子纯孝,特地把几处林苑提前开放,叫百姓也与太后同乐。

那马车进得里头,果然人山人海,但车夫却并不着急停,而在林苑里头绕来绕去,拐到了一处单独园子里。

一进门,就见花木颜色参差,缤纷点缀,远远又有一池荷塘。

此时荷叶初发,并不怎么好看,但池塘甚大,举目远眺,竟不见边。

那尤学录左右转了一圈,领回来两个**岁的书僮帮手,同宋妙道:“说是这个位置没有鱼,他们都换到其他地方去找鱼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宋小娘子不用等,先做饭就是。”

说着,又把宋妙带到了不远处一个亭子里,问道:“此处有石桌,边上有水井——就在这里生火行不行?”

宋妙左右一看,晓得此处条件有限,有一口井已是难得了,便点了头。

眼见时辰不早,她也不耽搁,立刻叫那一个小童点火烧水,又喊另一个帮着自己又把带来的东西一一铺陈开来。

等东西一摆好,她就开始和面,又叫那闲下来的小僮洗净一块肥猪肉,剁成细细的泥状。

露天野地,火候不好把握,要是煮饭,很难煮好,况且那尤学录已是交代清楚,中午还有许多剩饭,热一热就能再吃,她便想着不如简单添个面点。

把面和好,又洗了菜回来,那肥肉已经剁得七七八八了,宋妙自己又补剁了一会,剁得那肥膘泥细腻得跟猪油一般,复才添了白糖、盐进去——这叫糖油。

猪糖油也可以称之为油酥,用了油酥来醒发,那面团会发得更快,也会更软,莹白如玉,特别松软。

一时猪糖油备好了,她把那先前和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将那猪油糖均匀涂抹上去,跟叠被子一样两下叠了三层,擀薄,再叠,如是两回,才又将那面片轻轻拉长。

等面片被拉得极薄,她用刀切了丝,六丝为一组,以捻手为心,轻轻绕卷,卷成之后,把尾端收到底部,便算是做成了一个。

——这是衡州、永州几地很常见的一个面点,唤作银丝卷。

银丝卷用的都是酵面,等全数做好,还要醒发许久,才好去蒸。

做卷子的功夫,那水早已烧热。

宋妙便把鸡从笼子里捉出来,杀鸡取血,又用热水烫了毛,用手轻轻去推,不多时,那湿漉漉鸡毛便如数褪尽,剩下一只漂漂亮亮的光鸡。

两个书僮都是看猫狗打架也可以看一天不厌倦的年纪,平日里跟读书人打交道的多,其他见识却少,此时一边干活,一边忍不住去看宋妙杀鸡。

因见她动作干净利落,拿刀一割,那鸡连挣扎都少有,便没了动静。

又看她给鸡褪毛,手快得他们眼睛都快跟不上,简直跟变戏法似的,两人俱是激动。

杀好了鸡,趁那鸡身上还热着,宋妙顺手就将其斩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下盐跟极少一点酱油,和着姜丝一起腌制。

等这鸡腌着,她才去杀鱼。

那鱼早开了鱼鳍中间的位置,放了一会血。

小鲫鱼不用理会,刮了鳞片,只开膛剖肚去鱼腮,又交给僮儿仔细用水洗干净就好。

那大的鲫鱼宋妙却处理得非常仔细,除却寻常杀鱼步骤,又偏转用刀,把那一面两条中骨、鱼尾细刺,一条鱼腩骨大刺全数切了。

大鲫鱼一共六条,小鲫鱼足有十来条,宋妙一条条杀过来,看在那两个书僮眼中,这小娘子明明不紧不慢,但不知怎么,好像自己只眨一下眼睛的功夫,就有一条鲫鱼从案板上进了盆里。

等两人洗鱼的时候,几乎是控制不住地瞪大了眼睛,互相对视。

谁不知道鲫鱼味美但多刺?

可眼下自己手里,那小的鲫鱼还罢了,大的鲫鱼已经被拆成了两片大肉跟中间骨头,摸着鱼肉当中,竟是一根小刺都没有。

两个僮儿原本只当自己来干活的,此时干着干着,只觉得自己变成了来长见识的。

因见宋妙和和气气的,看着很好相处,便忙不迭跑来套近乎,一个学着那尤学录“宋小娘子”“宋小娘子”乱叫,一个则是“宋老板”“宋娘子”乱叫,都问那鱼怎么杀,又问那鸡怎么杀,一副跃跃欲试,想要偷师学艺的样子。

宋妙也不藏私,特地挑了条大鲫鱼出来,慢慢杀给他们看,等杀完了,才笑道:“这也不是什么秘技,要是能手熟最好,便是手不熟,只要手稳,又记清楚了鱼刺位置,一样可以剔得甚快。”

正说话间,这里收拾妥当,那边锅也热了。

等大火把锅烧得直冒青烟,宋妙倒了清油滑锅,放了姜片同盐,立时把擦干了水小鲫鱼一条条放入锅中。

随着“滋啦滋啦”的声音先后响起,那鲫鱼几乎是肉眼可见地皮肉收缩起来,等定好了型,宋妙方才给翻了面。

一翻面,那一股子极浓的煎鱼香就四处乱飘。

此地并非局促屋舍,广阔得很,那香味自然随风而去。

这一回煎鱼,宋妙用的乃是重油,全程大火,几乎是半煎半炸,先煎好了小鱼,才把那大鲫鱼的鱼骨放进去一起煎。

等全数煎炸透了,她又让僮儿添了柴,等到锅里滋滋作响,香味愈发浓郁,方才盛了一瓢边上坐着的开水往锅里撞进去。

滚油、滚水相碰的一刹那,水已是变白了,成了一锅汤。

火越大,水越滚,那鱼汤越是浓白,香味更是浓得直钻鼻,只靠闻,就知道会有多香。

这里鱼汤还在炖着,一旁那粗陶锅早已烧得发红。

宋妙下了油,把洗得干干净净,又用开水捂泡过的五指毛桃须放了进去,先炒五指毛桃,再炒姜葱。

五指毛桃椰奶香气本就极浓,和油一炒,味道一下子就激了出来,等姜葱下了锅,把轻轻腌过的鸡肉铺平进去,盖了盖子,关了灶门,用中火去焗。

俄顷,还没有开盖,那热油煎焗鸡肉的香味混着椰香、姜葱香,已是不住往外冲顶,简直要把盖子掀翻一样。

而此时,拎着一个空空的木桶,提着一根钓竿,正往回走的陈夫子,忽的吸了吸鼻子,转头问道:“是不是我饿得太厉害了,怎么像是闻到了香气……”

跟在他后头的是个六旬老头,他手里空荡荡的,连桶也没有,鱼竿也不知哪里去了,只跟着嗅了嗅,点头道:“是很香,谁在焖鸡?”

但再后头一个老头却是不肯答应了。

他怀里抱宝贝似的抱着个木桶,桶中带了许多水,装了两只小指大小的虾,一条拇指大小的青鳉,走两步,忍不住喜滋滋看一眼自己的收获,才再走两步。

此人现下闻言,却是直摇头,道:“你们什么鼻子,那分明是鱼!只怕是谁在煎鱼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