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妙厨 > 第六十一章 刀落

妙厨 第六十一章 刀落

作者:须弥普普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2:02:09

趁着等人过来的功夫,韩砺把宋家食肆房屋买卖的事情简单说了,又将那几份文书递了过去。

秦解为官几年,自然清楚衙门积弊,稍稍一翻那几样抄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原本还半靠在椅背上,此刻却是一下子坐正了腰背,道:“是谁买通了人,做了篡改吧?”

但没一会,他就又摇了摇头,叹道:“可惜只是错了个日子,架阁库只要一句不小心,罚两个月俸就能敷衍过去,不然拿来做筏子,确实是个好由头。”

“不过不打紧,凡事既然有一,必定有二,我这就着人把这文书上签押的吏员都找出来,再翻查他们从前经手档案。”

说到此处,秦解已是精神为之一振:“一份可以敷衍,要是变成十份、二十份,莫说架阁库,就是郑知府也再难有话说!”

说着说着,秦解脸上的笑容连压都压不住。

架阁库一直都不肯给他面子。

不过是找几份文书,他们不是推这个,就是推那个。

下头人来抱怨过不知道多少回,他亲去提醒,对方管勾官全不当一回事不说,到得今天,甚至到了连查一点东西都要他亲自签字,还要提前数日申报,才肯帮着取档案的地步。

要是这样的为难都能忍,自己日后还怎么立威?

秦解本已是想着要找回场子来,只他在架层库中一个抓手也无,更不清楚其中运作,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由头。

谁成想,眼下这由头竟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一时之间,他看向韩砺的眼神都变了,忍不住道:“怨不得人人都夸正言你得力,你这眼睛,确实比旁人厉害不止一筹。”

话语之中的夸赞之意,比起先前,不知真诚多少倍。

而韩砺却是摇了摇头,道:“太慢了。”

“秦兄手下本就人手紧张,哪里有那许多闲工夫去翻查旧档。”

秦解皱眉道:“若不翻查旧档,搜集证据,如何能叫那管勾官服软?又如何能像你说的,叫他们自己梳理流程?”

“秦兄难道当真是要梳理什么流程?”韩砺没有再绕弯子,“此事本就不归左右军巡院管辖,秦兄执着于此,不过因为各处不听差遣而已。”

“只要捏住了辫子,杀够了鸡,旁人看在眼里,自然就会老老实实去开方便之门,至于其余所谓流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得多了,手伸得长了,难道郑知府会同意?会高兴?”

他根本没有去理会秦解的面子。

而秦解尴尬之余,却也无法反驳,沉默了几息,方才再道:“但只错了一个日期,实在不够份量。”

“那便多找几个——既然知道这文书乃是伪造,难道会只有一个纰漏?”

“况且哪怕只有一个纰漏,难道不能借机生事?”

韩砺一面说,一面指了指桌上那宋家食肆地契住址:“这食肆正是今日辛巡检盯梢之处,若无意外,对面暗设赌坊一处。”

“秦兄既会做官,又岂能不会讲故事?赌徒之中,怎可能没有违法乱纪的?”

“那赌坊既然设在宋家食肆对面,此时又有伪造文书,为何不能是那食肆为歹人设计,想要设法夺了过去,以便隐匿赌坊?”

“今次元宵走丢人数众多,案子通天,虽一时半会不能破,难道不能拿来做筏子,做由头?”

“那赌坊里既有歹人,为何不能是这群歹人劫掠、拐抢的上元节观灯妇孺?”

“你只说盯上那赌坊久矣,此时怀疑歹人买通了官差,试图假借买卖房屋之名,隐匿自身,阻挡下头巡检办那元宵大案——这样罪名,难道架阁库的勾当官会不怕?”

“不用闹到郑知府面前,他自己就会好生掂量一番,若是闹得上去,就更好了,难道那架阁库经得起彻查?”

难得韩砺说这许多话,又怎会没有成效。

秦解听到此处,再无犹豫,当即拍板道:“那便依正言所说,我便拿这宋家食肆做由头!把那架阁库的尤管勾叫来!”

韩砺却是拦他道:“秦兄何必去找他,不能等他自来找你么?”

秦解还在琢磨这话中意思,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听得门外一阵脚步声,又有敲门声。

那韩砺一面先叫“请进”,一面却是向着他道:“官人且进去里头自忙公务,此处交由我来处置就是。”

说着已是站起身来,对着秦解做了个“请”的手势。

正当此时,门外人应声而入,带进来一名架阁库的老吏。

那老吏一进门,先向秦解行礼,叫一声秦判官,复又问道:“秦官人可是为了那档案查阅之事,把小的叫来?”

他不待秦解说话,忙又道:“此事已经请示过尤管勾,小的不过奉命行事,秦官人要是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妥,不妨同尤管勾商议,小的一个吏员,职位低微,却是没有说话的份。”

此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说话的份,话却是一句都没有少说,轻轻巧巧,就把事情全往上头推得干干净净。

饶是秦解见惯了胥吏手段,今日先被下头人下了脸,又给郑伯潜给敲打了一番,眼下还要给这他人手下的老吏当面敷衍,心头也不由得火起。

他自然不好跟个老吏计较。

可要是去找了对方所说的尤管勾,少不得又是一通扯皮,扯到后头,要不就是不了了之,要不就是闹大了,搞到郑伯潜面前,多半还是自己这个新来的吃亏,也只好“哼”了一声,暗暗记下此事。

而见得秦解没甚反应,一旁的韩砺不禁暗暗摇了摇头。

眼下秦解处处为人挟制,样样不好施展,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京都府衙人事复杂,但也有他行事过于优柔,瞻前顾后的缘故。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秦解前两次火没烧起来,有给同僚踩灭的,也又给郑伯潜这个知府劝着自己灭的。

但不管怎么灭,没烧起来就是没烧起来。

衙门里头胥吏哪个不是人精?

冷眼看下来,个个都晓得新来的秦判官说话做不得数。

既如此,就怪不得旁人使绊子了。

韩砺还要在这里待几个月,若想按着自己心意行事,自然不能任由后头站着的秦解腰板这么软。

他看了一眼秦解,复又请对方回里间办公,等人进去了,方才跟那胥吏确认了姓名,身份,最后道:“今日请你来,不是为了档案查阅签批之事。”

说着又道:“在下姓韩,表字正言,从太学借调而来,奉了秦官人之命,特来了解架阁库中档案入藏、查阅流程。”

那吏员听着,却是没有当回事。

自进了二月,这一位秦解秦判官手下的人就一直在各处了解情况,想要梳理流程。

但京都府衙里边光是自有章程的小衙门就有一二十个,再往下,胥吏不计其数,盘根错节。

几个初来乍到年轻人,哪怕只是熟悉各部司之间的关系,并各自负责的工作,都要费上不少功夫,想要梳理,谈何容易?

秦解一个小小的判官,真当自己是京都府尹了?

说一句难听的,就是京都府尹亲自来了,也得掂量几分,免得叫下头人生出不满。

他“哦”了一声,道:“你问吧。”

韩砺便请他坐了,又着人上茶,复才细致发问,先问架阁库归属哪一司,分管着哪些库,每一库构架编制多少人,再问现有多少人,岗位如何分配,职责如何。

那吏员不愧是在京都府衙多年,对上下情况了熟于心,一点也不慌忙,一一答了,其中有答得详细的,也有随意带过的。

韩砺便又把那几个被带过的问题拿出来再问。

他问得非常细致,譬如那某某司与某某司不是与某某年间合并了,又减了一员编制,为什么此时还有满员。

再问某某职责,原本不是应当归口某阁,什么现在又是分归某某处所管。

那吏员先还翘着二郎脚慢慢喝茶,一边喝,一边答,但眼见那韩正言一边问,一边还叫了个人在一旁用纸笔记录,心中忍不住打起鼓来。

“秦判官十分看重此事,为了有凭有据,人记毕竟不如笔记,还是写下来的为好。”

那韩正言解释完,又道:“不必担心,一会问完还会重新确认,确认之后,才会请你在上头签字。”

听得这一句,那吏员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

架阁库不是左右军巡处,只是管管档案、文书、账册,哪里见识过这样审讯一样的做法。

偏偏秦解秦判官又在里间坐着,他连个告辞的由头都不好找,也不能寻人帮着回去报告一声。

因不知对方到底有什么目的,那些问题又实在针对性十足,这胥吏答到后头,脚也不翘了,茶也不喝了,正襟危坐,老实听,慢慢答,不敢丝毫分心,唯恐说错了什么,要给对方逮住把柄。

他总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个同样下头做过许多年事的胥吏。

一问一答,足足花费了半个时辰。

眼见已经要收尾了,那胥吏听得对面那韩学生又问道:“你们楼务司平日里几人对外值守,几人守库?”

这一回,他回答起来就轻松多了。

楼务司原先只是管理官屋的,后来并入户曹,又分给了他们架阁库,眼下管着京城大小房屋产业文书档案。

但彼处只对外,并不对内,与左右军巡院几乎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自然也没有机会得罪,轮不到被当做小辫子来揪。

“平日里四人对外值守,两人守库。”

“若有百姓房屋买卖,前来报备,楼务司要几人确核?”

“一人确认,一人核对。”

“定契、房契、地契谁人出具?可有复核?可有签印?”

“俱有楼务司出具,一人出具,一人复核,俱有签名。”

“文书是否制式?”

“是为制式。”

“制式文书是为手抄,还是找坊子印制?”

“去找坊子印制,只有里头的房屋地址是我们后填进去的。”

“这文书是每年一印,还是用完再印?”

到了此处,这吏员却是笑了起来,道:“韩公子有所不知,府衙之中所有涉及银钱之事,都要招人‘买扑’,竞价之后,再做公示,一年一换,谁人都沾不得手。”

“这房屋产业文书也是如此,又因产业乃是民生大计,不得有半点马虎,故而印制时都有编号,领取之时也要登记,十分严格,旧的用完,才换新的。”

“那前一次换是什么时候?”

“这个月才换的。”此人道,“年年都是二三月间换的,去年文书用得快些,二月初就领完了,叫那新坊子加急印了出来,正是本人经手!”

“换了新印的文书之后,旧文书还会不会有剩?剩的文书又是否作效?”

那吏员听得韩砺发问,又特地强调了一遍,道:“架阁库上下做事一向按着规章来,楼务司自然也是,用完旧的,才用新的,份份都有登记,韩公子所说的这种行外做法,就不可能会发生。”

韩砺点了点头,着人请了对方去隔间核对方才记录的回答,又叫了下一个吏员进来。

这一回,他便不再问太多问题,三下五除二,只小一刻钟,就把要问的问完了,要点仍是楼务司文书更换情况,审核、确认责任归属。

一共找了三个吏员,逐一提问,等问到最后一个的时候,早到了下衙的时辰。

正当此时,果然外头一阵乱步声,又有嘈杂声,不多时,一人几乎是踢门进来的。

那人一进得里头,先四下扫了一圈,先见得对面韩砺,又见到背对自己的手下,也不向他们发问,更不答话,只大声叫嚷道:“秦解!秦判官!好个秦判官!出来!”

又喝道:“我听人说你扣了我的手下人半日不放——怎的,你要来抢我的管勾官去当?”

果然是那架阁库的尤管勾亲自来了!

秦解坐在内间半日,虽说韩砺叫他只办差就是,不必理会外头,可他虽然答应了,心中本来对借此事拿捏架阁库的做法并没有十足把握,听得外头一问一答,实在关心,如何能做得进其他事?

但他在外为官两任数载,见识自然不是下头几个门生晚辈及得上的,等听到一半,渐渐已是踏实了不少。

这韩砺,还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一样是问话,他就能问得又准、又狠。

光是今日那几个吏员的回答,只要把那文书好生研究一番,后续再下点功夫,必定能找出不少茬子来。

等到此时那尤管勾上门,他心中便全换了一个态度,变得踏实极了。

从里间走出来,秦解道:“尤官人来得正好,本官正有事要找你。”

他一边说,一边叫韩砺:“正言也进来一下。”

那尤管勾冷笑一声,道:“你扣了我的人,眼下竟还能这般理直气壮——若不给个好解释,我拼着这身官袍不要了,也得去郑知府面前讨个说法!”

说着踢凳摔门地进了里间。

然而一进去,等听得秦、韩二人把那酸枣巷的买卖文书抄本并房契、地契抄本一一摆到面前,又说了对门赌坊事,他那一脸的怒气,慢慢就收了起来。

当官的,下头人什么样子,他如何会不知。

他先还想要帮遮掩,道:“怕不是不小心写错了日子也是有的……”

秦解道:“若是写错了最好,若不是,元宵走失那许多人,郑知府催成什么样子,你也是知道的——我身上背着这样重的担,好容易有了点进展,若是当真被歹人买通了衙中吏员,又因此放走了贼人……”

“秦判官这话说不通吧?贼人明知宅子里有官差,跑都来不及了,怎么可能还要去买那个宅子的?”

那尤管勾一面质问,一面心中却也发慌,声音渐渐就小了下来。

一旁的韩砺冷眼看着,此时终于插了一嘴,道:“我等毕竟都不是歹人,谁又晓得歹人是怎么想的?况且此事如此之大,尤官人也不用跟秦判官分辨,方才不是说了要去找郑知府么,趁着人眼下还在,不如把文书带上,一道过去,看郑知府怎么说就是。”

他一提,秦解便应道:“正是,尤官人,走罢,你我一道去找郑知府。”

两人这话一出,那尤管勾顿时换了一张嘴脸,急忙拦道:“且住!且住!你我两人私下能解决的事,何必闹到郑知府面前去?若是当真跟贼人有关,闹得大了,把人走脱了,你我都逃不了干系!”

秦解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尤管勾如何不知道他在做戏,却又不得不陪着做下去,忙去看韩砺,道:“韩小兄弟,你也劝劝秦官人!”

韩砺道:“若不去找郑知府,此事当要如何解决?”

“把人找出来,问个清楚就是了!”

尤管勾说到这里,其实还抱有一两分侥幸,只盼这文书果然是抄写错了。

秦解带着韩砺并两名心腹,那尤管勾也带上了几名手下,一行人匆匆去往楼务司。

此刻过了时辰,那楼务司已经关门落锁了。

尤管勾一声令下,早有值班的跑了来帮着开门。

一时点了灯烛,自有人把那宋家食肆房产买卖文书、定契、房地契都取了出来。

韩砺在一旁道:“楼务司二月新换了房地契,那房地契可有空白文本?”

尤管勾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又吩咐人把新的空白文本拿了出来。

韩砺又道:“最好还要一份旧的。”

这一回,不用尤管勾吩咐,下头吏员就听从韩砺的指示去取了去岁的文书出来。

宋家食肆的档案摆在最左,今年的新空白文本摆在中间,去岁的摆在最右。

三份文书,左边、中间的分明一种制式、纸张,而最右的,却是另一种制式、纸张。

韩砺道:“那宋家食肆的卖家今年正月十六晚落的水,正月十七,衙门出了确验文书,这份买卖合同是正月十八签订。”

“哪怕是日期填错,本来应当是正月的日期,不小心写成了二月,却不晓得正月里这二月才印好的新文书又是哪里来的?”

他说着,又指中间那空白文本道:“楼务司是二月初换的新文本,按着方才几位差官所说,每一份文书领用都有登记,却不晓得这两份是谁人领用,登记的又是哪一处宅子?”

尤管勾黑着脸站在一旁,几乎是厉声向着自己手下喝道:“还不去查!”

又骂道:“秦判官过来,你们就干看着?茶也不会上两盅?!”

一面说,竟是亲自去一旁搬了椅子过来给秦解、韩砺二人坐,复又道:“秦兄稍安勿躁,此事是为兄的纰漏,必定给你一个交代,你我兄弟之间,不要外道!”

又夸韩砺道:“韩小兄弟,果然太学生就是不一般,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事情也这样会做!”

说着亲自捧了茶。

秦解接过茶,自己先不吃,却是转捧给了一旁的韩砺。

等他接过第二盏,也不急,也不催,却是细细地吃,慢慢地品,只觉来京都府衙好几个月了,哪怕家中带来的上等白茶,都没有此时这一盏好味道。

很快,去查档案的吏员就回来了。

“是刘劲领用、誊录,张吉复核,今日才领的!”

***

下了衙,刘劲请那搭档张吉找了间上等的酒楼,开了个包厢,点了一桌好菜。

那张吉笑道:“哟,今日是吹了什么风?”

刘劲笑道:“放心,有人请,不是我请!”

正说话间,却是小二领了一个人进来。

那人见得一桌子饭菜,眼角已经连打了好几个颤,方才上前道:“刘二哥,什么事这样着急忙慌地找我过来?”

等小二出去,那刘二才往桌上扔了两张纸,道:“你这文本里日期写得不对——楼务司跟其余衙门不同,正月十四已经关了,并不对外。”

“正月十四这日子若是填了,一旦被人查出来,我要遭大麻烦,我给你改了正月十八,你拿回去问问廖当家的看看成不成,若是不成也没办法,再要改,还得另掏一百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