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45章 我有一个梦想!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45章 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水晶咕咾肉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2:01:36

操场上,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初春的阳光穿过薄云,洒在每一个热血青年的脸上,映出他们眼底闪烁的泪光。前排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生紧紧攥着笔记本,指节发白;她身旁的男生昂着头,喉结上下滚动,似乎有千言万语哽在胸口。

蔡元培站在讲台侧后方,看着这一幕,不禁冒出一个念头:要是子瀚能留在北大教学就好了。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罕见的特质——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

蔡先生悄悄瞥向身旁的鲁迅,发现这位以犀利着称的文人正低头擦拭眼角。

“豫才?“蔡先生轻声唤道。

鲁迅苦笑着摇头:“鹤卿兄,若是我能年轻十岁,跟他们一样就好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深深的疲惫。这些年,他见过太多热血青年被现实磨平棱角,最终沦为麻木的看客。

章太炎闻言,拍了拍鲁迅的肩膀:“豫才无需如此悲观,“他望向讲台上挺拔的身影,“或许真如子瀚所言,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鲁迅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目光却穿过人群,落在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线上:“但愿我能看到那一天。“

讲台上,秦浩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当中,有人会像历史上那样奋笔挥毫怒斥军阀,有人会弃笔从戎以身报国,还有人会呕心沥血为国家撑起工业脊梁,这是民国时期最具追求、最有理想的一代人。

沉默良久,秦浩深吸一口气,忽然高举右拳。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声都仿佛停滞。

“同学们!“他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我有一个梦想!“

瞬间,操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秦浩身上,前排的女生猛地坐直身体,钢笔从指间滑落都浑然不觉;后排几个原本交头接耳的男生齐刷刷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我梦想有一天,这饱受屈辱的中华大地,能从列强的铁蹄与军阀的割据中真正挺直脊梁!租界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会被砸得粉碎!领事裁判权会像废纸一样被抛入黄浦江!“

秦浩的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人们心上,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挥舞着拳头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声呐喊像火星落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全场。数百名学子齐声呼应,声浪震得讲台旁的旗杆都在微微颤动。

秦浩等待掌声稍歇,继续道:“我梦想有一天,民有、民治、民享”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入治国理政的基因。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穿长衫的先生、着短褂的伙计,还是握锄头的农夫、扛枪的士兵,在这片土地上,都能享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鲁迅猛地站起身,黑色长袍的下摆带翻了凳子。他的眼中燃烧着久违的火焰,那些平日里被压抑的愤怒,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钱玄同也跟着站起来,八字胡激动地抖动着,完全忘记了平日里的文人风度。

在场的学生们早已眼含热泪,特别是那些出身并不太好的学生们,平日遭受的白眼、委屈都在这一刻汇聚成眼里的洪流。

秦浩的声音忽然变得悠远,仿佛在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我梦想有一天,在这片多民族的广袤土地上,地域的界限在共同家园的认同中日益消融,南北不再对立,东西不再阻隔。铁路能畅通无阻地连接起关内关外、大江南北,四万万同胞能同心戮力,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建立一个崭新的、强大的、民主的国家。”

“我梦想有一天,工厂的烟囱冒起象征工业振兴的浓烟,学堂里响起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

章太炎突然老泪纵横,他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的景象,更不敢想象,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我深知前路荆棘密布。“秦浩的声音忽然低沉下来,带着几分沉重:“内有腐蠹,外有强敌。“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与每一双眼睛对视:“但吾辈有志青年,请不要放弃希望!“

这句话像一柄利剑,直指人心。一个戴着深度眼镜的男生突然摘下眼镜,用力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因为——“秦浩的声音忽然拔高,在最后一个字上化作雷霆:“这是唯一能照亮我们在黑暗中前行的光!“

全场寂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学生们纷纷站起来,有人挥舞着帽子,有人将书本抛向空中。前排的女生们相拥而泣,后排的男生们则齐声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蔡元培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秦浩的魅力所在。这个年轻人不仅提出了梦想,更点燃了希望——那种在绝望中依然相信光明的勇气。他悄悄凑到鲁迅耳边:“豫才,我想邀请子瀚担任北大文学院的特聘教授。“

鲁迅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鹤卿兄终于忍不住了,不过...“

他望向讲台上那个挺拔的身影:“恐怕不止你在打这个主意。“

果然,演讲刚结束,清华学校的代表就挤过人群,向秦浩递上了烫金请柬,师范大学的人也接踵而至。秦浩被团团围住,应接不暇。

角落里,胡适悄悄问钱玄同:“你说,子瀚说的这些,真的能实现吗?“

钱玄同摸了摸八字胡,目光深远:“三十年前,谁能想到大清会亡?二十年前,谁能想到会有共和?十年前,谁能想到白话文能取代文言?“

他顿了顿:“子瀚所说的这些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假如我们去做了,或许会有奇迹出现,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一定不会实现!“

清晨的阳光,将操场上的人群拉出长长的影子。秦浩站在光影交界处,看着那些不肯离去的学子们,忽然想起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现实的残酷后,不屈服、不低头,敢于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些年轻人,都是未来的希望。

……

秦浩在北大的演讲如同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整个北京城。那些激昂的文字、热切的梦想,通过在场学生的口耳相传,以惊人的速度在各大高校间蔓延。

“你们那天没来听真是太可惜了!“北大文学院的学生王明远激动地拍着桌子,震得茶碗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在前门大街上的一家小茶馆里,他正向几位师范学校的同乡复述演讲内容。

“白先生说到租界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会被砸得粉碎时,我们几个浑身都在发抖,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

对面戴眼镜的李文忠听得入神,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真有这么精彩?“

“何止精彩!“王明远从怀里掏出一本笔记:“我记了大概,你们看看这段——“他翻开皱巴巴的纸页,清了清嗓子念道:“'我梦想有一天,工厂的烟囱冒起象征工业振兴的浓烟,学堂里响起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

李文忠几人听完都激动得不行。

“白先生说得真好啊。”

邻桌一个穿学生装的青年突然插话:“这位同学,能否借笔记一观?我是清华学院的,昨日有事未能到场。“

“好吧,不过你小心点,别给我弄坏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时间,秦浩的演讲内容已经被学生们手抄了无数份,在各大高校中流传。

与此同时,陈先生正对着桌上厚厚一叠手稿出神。那是他连夜整理的秦浩演讲全文。

胡适小心翼翼地问:“真要全文刊登?这内容是不是太敏感了?”

陈先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坚定:“一字不改。若是连真话都不敢登,我们还办什么《新青年》?“

与此同时,《申报》驻北平的记者刘成也在奋笔疾书。他昨天刚从一位北大学生那里拿到演讲记录……

次日清晨,第一批带着秦浩演讲全文的报纸终于上市了。

“号外号外!白子瀚北大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震惊四座!“一个瘦小的报童在前门大街上奔跑着,清脆的嗓音穿透了嘈杂的市井声。

茶楼里,一个身着湖蓝色锦缎马褂的富商闻言抬头。他放下手中的盖碗茶,朝门口招了招手:“那小孩,过来!“

报童小跑着来到桌前,额头还挂着汗珠:“老爷要报纸?五个铜板一份。“

富商从钱袋里排出五个铜板,接过还带着油墨香的《申报》,随口问道:“你这报纸上这个白子瀚,可是简化汉字的那个?“

“没错,就是这位,货真价实!“报童挺起胸膛,仿佛与有荣焉:“我叔叔在北大当校工,说那天操场上人山人海,去晚了都挤不进去。”

“那好,给我来一份。”

“好嘞,给您报纸。”

富商展开报纸,目光在头版扫过。渐渐地,他端茶的手停在了半空,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突然“啪“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说得好!说得真好啊!“

同桌的几个商人被吓了一跳。穿褐色马褂的药材商张老板探头问道:“老周,什么事这么激动?“

富商周世昌将报纸推过去,声音有些发颤:“你自己看。若是真有那么一天,该多好啊!“

张老板狐疑地接过报纸,眯着眼睛读了起来。几分钟后,他也忍不住直拍大腿:“好!说得真好啊!'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他们的反应引来了茶楼里其他客人的注意。很快,又有几个人买来报纸传阅。不到一盏茶功夫,整个茶楼都在讨论秦浩的演讲。

“听说了吗?那个编教科书的先生,在北大说了好大一篇话!“

“我侄子说,他们学校里都在传抄呢!“

“要是真能像他说的那样,咱们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傍晚时分,东四牌楼下的一个馄饨摊前,几个黄包车夫凑钱买了一份《晨报》。认字的年轻车夫结结巴巴地念着,其他人围成一圈,时不时发出惊叹。

“...'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年轻车夫念到这里,声音突然哽咽。他想起老家那几亩薄田,想起饿死的妹妹,浑浊的泪水滴在了报纸上。

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上演着。从达官显贵云集的六国饭店,到贩夫走卒聚集的天桥茶馆;从西式咖啡馆里穿着洋装的进步青年,到胡同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所有人都在谈论着那个“梦想“。

由于反响太大,没有转载的报纸压根无人问津,为了销量许多报纸也加入了转载的行列。

短短几天时间,秦浩的演讲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华北大地。天津、保定、太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转载这篇演讲。上海《申报》的总编甚至亲自撰写社评,称赞这是“新时代的呐喊“。

……

西安,鹿兆鹏正在替陈教授代课,忽然看到底下有同学在搞小动作,不禁皱眉敲了敲课桌。

“后排那两位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如分享给大家一起听听?”

两个学生讪讪地抬起头,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从桌下抽出一份报纸,小声道:“鹿老师,我们刚看到《新青年》上刊登的白子瀚先生的演讲,实在忍不住……”

鹿兆鹏微微一怔,随即走下讲台,接过报纸。目光扫过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他的神情从凝重到舒展。

“早就知道子瀚非池中之物,果然此次进京就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有一个梦想,说得好,说得真好啊。”

被拿走报纸的学生听他轻声低语,不禁好奇的问。

“鹿先生,难道你认识白先生?”

“何止是认识,我们从小在一个村里长大的。”

“啊,鹿先生那您能跟我们讲讲白先生的事吗?”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