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事公办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事公办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2:07:26

礼部是主管意识形态、礼制、教育、外交的衙门,也是国子监的上级衙门。

在六部里,礼部是数一数二的清贵,礼部尚书雅称大宗伯。

如果不触犯皇帝和首辅,身体和寿命又有保证,礼部尚书基本上都能入阁。

礼部还有个特点就是本部衙门的郎署人员不多、占地不大,但下属的衙门却挺多。

除了国子监之外,还有太常寺、鸿胪寺、教坊司、四夷馆等等,都归属礼部管理。

白榆跟着司务进了礼部仪门,又被带到旁边司务厅。

“你若有什么难事,可以先对我说。”司务给白榆上了杯热茶,和蔼的说,“还有,你当真是贡元?”

白榆似乎很敏感的反问:“你怀疑我说谎?”

司务笑道:“真不是怀疑,就是略感奇怪。我知道国子监昨天考试,今天就能出名次了?”

白榆傲然道:“那是因为我理所当然就是第一名贡元,只要看了我的试卷,就不会怀疑这点。”

这下司务也来了兴趣,又问道:“这是为何?”

白榆掏出一叠稿纸,“此乃我昨天考试的草稿。”

司务接过草稿,快速的翻了一遍,随即脸色大震,十分不可思议的说:

“五门经题全都作答了?你的本经到底是哪一经?”

白榆答话说:“从清晨到午间,别人写了三篇,我写了七篇!

除了两篇四书题,五门经题我各写了一篇!

我这样的士子,正遭遇危难,值得大宗伯接见一次吧?”

司务常年在礼部混,自然知道学贯五经的含金量,当即站起来说:“我这便向大宗伯禀报。”

这就要去打扰礼部尚书,并非是司务眼皮子浅,看到学贯五经就大惊小怪,而是与礼部尚书这个官职的调性有关。

礼部尚书就是官方层面上的士人领袖,吃的就是清望这碗饭。

六部尚书各有特色,所注重的层面也各不相同,比如工部尚书肯定是要懂点技术才能干好,户部尚书得会理财才能称职。

而礼部尚书就比较务虚,有清望才算称职,具体说就是在士林中的名望。

本来实权就不如其他各部,如果再刷不出清望,那这礼部尚书就会被舆情嘲笑为失败。

或者说士林对礼部尚书的期待和要求很高,容不得太多污点。

有这种外界压力,无论本心什么性格,只要坐在礼部尚书位置上,大都会格外注重声望。

上一位放弃了养望的礼部尚书,就是当今首辅严嵩,看看他现在名声都烂成啥样了。

所以当一个百年难遇的、学贯五经、考出贡元的年轻士子遭受迫害,跑到礼部来求救,在舆情上天然就是焦点。

如果士人领袖大宗伯礼部尚书不闻不问,那肯定会被舆情非议。

司务也明白这点,所以看到白榆的试卷草稿后,立刻就去向大宗伯禀报。

到底管不管,那是大宗伯的事情,但他这个司务却不能不禀报。

过了一会儿,司务又回来,对白榆说:“你运气不错,现在大宗伯正有闲暇,可以见你。”

然后司务就领着白榆,前往内院正堂。

当今的大宗伯是江西人吴山,嘉靖十四年的探花。

从AI提供的资料看,这位大宗伯为人还算正直朴实,在历史上的明年,因为直言触怒嘉靖皇帝被罢官。

虽然是吴大宗伯江西人,但并不算严党,当年曾经拒绝过与小阁老严世蕃联姻,然后一直未能入阁。

其实吴大宗伯见过白榆,而且印象很深。

当初刚出道时,还是校尉的白榆在东朝房朝臣廷议现场出现了两次,弄垮了两个尚书。

吴大宗伯当时也在场,并亲眼目睹了白榆的战斗力。

但吴尚书死活理解不了,一个厂卫鹰犬怎么就变身为学贯五经了?这合理吗?

如果不是知道点内情,吴尚书就要怀疑,是不是国子监敖祭酒故意提前泄露题目,刻意制造“人瑞”了。

进了正堂旁边侧厅,白榆先对着花甲之年的吴尚书行了个礼。

吴尚书开口道:“好大的胆子,老夫没听说国子监出了贡元,你竟敢冒称!”

白榆答话说:“昨天敖祭酒已经答应过了,要点在下为贡元,但等几天才能宣示。”

此时白榆眼神清澈的像是五百年后的大学生,仿佛还存有不经世事的天真,完全看不出敖祭酒这是故意拖延。

吴尚书如果不是亲眼见过白榆两次喷到两个尚书辞官,他就真信了白榆有这么清澈。

所以吴尚书又继续追问:“据老夫所知,你昨天也答应过敖祭酒,不会闹到礼部来,可你今天还是来了。”

白榆叫道:“这也不能怪我,在下已经被迫害的走投无路了,不得不到礼部求救!”

吴尚书只觉得白榆太浮夸,不太相信的说:“休要夸大其词,怎么就走投无路了?”

白榆连忙控诉说:“今日一大早,在下就从家里被带走。

表面上是到都察院接受质询,其实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官长朱希孝主审!

锦衣卫官长们联手给在下罗织罪名,又由朱希孝出面,强迫在下认罪,并且要判在下苦役或者流放!”

吴尚书感觉白榆这些话主观性太强,编得像段子似的,皱眉问道:“你所言属实?”

白榆赌咒说:“在下敢对天发誓,句句都是实情!”

吴尚书直言不讳的说:“你好歹也有武官身份,蒙冤受屈自有去处,跑到礼部也是不伦不类!”

白榆解释说:“大宗伯有所不知,在下本来只是因为父亲受伤,被迫无奈替父服役!

如今父亲伤势痊愈,已经不用在下替职了,前两天连带着百户官位转给了父亲!

所以在下现在只有一个士子身份了,是个标准的读书人。

遭受厂卫迫害后,不到礼部求救又能去哪里?”

吴尚书:“......”

他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身段灵活”,时而厂卫时而读书人,身份切换的真是丝滑灵动;

另一个词就是“机关算尽”,似乎每一步都算到了极致,不然哪能有这么多巧合?

前两天刚让出了百户官位,昨天就弄出“学贯五经”奇观,今天又以“纯种读书人”身份被迫害了,然后还能及时跑到礼部来求救,巧合太多就是人为了。

看着吴尚书那略显嫌弃的表情,白榆试探着问:“莫非大宗伯对在下心有成见?”

吴尚书没有否认,答道:“确实!过往老夫耳闻目睹里,你都是厂卫鹰犬形象。

今日你猛然以受迫害士子身份站在老夫面前,叫老夫有点不适应。”

白榆无语,这大宗伯确实有够直爽的,难怪在历史上能惹怒嘉靖皇帝。

然后白榆无奈的说:“正所谓,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可怜在下这样一个学贯五经的优秀士子,未来的国之栋梁!

刚进入国子监拿下贡元,正准备走向新的未来,就如此被硬生生的构陷迫害!

真是情何以堪,简直令人发指,称得上人神共愤!

如果无人援救,在下真的会死在那些厂卫鹰犬手里,难道大宗伯就忍心如此?”

吴尚书感觉自己被道德绑架了,但他不好推掉,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呢?

“他们用什么罪名陷害你?”吴尚书问道,算是开始切入正题了。

白榆答道:“白嫖。”

吴尚书一时间没听懂,“白嫖?”

白榆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说:“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嫖,在教坊司本司胡同和西院胡同。”

吴尚书稍稍愣了一下,莫名其妙的说了句:“没给钱?”

白榆又辩解说:“咱这是诗人的风流雅事,谈钱不就俗了。”

吴尚书斥道:“本司胡同也好,西院胡同也好,礼部的私库收入主要就来自这两个地方。

你不给钱,就等于挖礼部的墙角,还有脸到礼部求救?”

白榆感觉,这老头就是想找机会骂自己。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突然被拖下水的,有点小情绪很正常。

算了算了,不跟他一般见识!

该问情况的都问了,吴尚书心里也就有数了,便对白榆道:

“老夫签一张牌票给你,就算是你正在为老夫当差做事。谁要擅自拿你,你就把牌票给他看!”

白榆起身道:“多谢!”

说明吴大宗伯决定保自己这次了,今天这趟没白来!

吴尚书挥了挥手,让白榆退下,然后又把司务召来,吩咐说:

“你去国子监,随机抽取三十份试卷,就说我要看!同时把白榆的试卷也拿过来。”

司务平常和吴尚书关系不错,就大胆问道:“大宗伯决意保白榆一次了?”

吴尚书叹道:“这可是不到十六岁就学贯五经的年轻天才,又是国子监监生。

如果他遭受陷害,我们礼部却无动于衷,真要被戳脊梁骨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老夫不喜欢他的性子,心里不太乐意保他。

但是保住他并不是私人事情,而是一项公事,代表礼部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护。

所以这次老夫必须放下私人观感,公事公办的把他救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