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一百五十章 做官经验不足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一百五十章 做官经验不足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2:07:26

白榆不是不需要帮忙,而是因为陆白衣这个人太爱蹬鼻子上脸,行为模式又飘忽抽象,身份还敏感。

所以白榆心里必须仔细合计,不到万不得已时刻,他并不想找陆白衣这个完全不可控的人合作。

然后白榆对钱指挥说:“我白榆生平最讨厌的行为之一,就是大事小事都要托关系。

想买匹好马而已,还要去找太仆寺,这也太大题小作了!”

钱指挥只觉得白榆右脸上写着一个“双”,左脸上写着一个“标”。

正在这时候,白榆的家丁白曹匆匆走了过来,向白榆禀报说:“已经打探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王百谷的近况了。”

白榆立刻急切的问道:“速速说来!我看看要怎么碰瓷他!”

白曹继续禀报说:“那王百谷前些日子已经受聘于礼部侍郎袁炜,在袁府做门客。”

怎么又是一个坏消息?白榆不禁双眉紧锁,自言自语道:

“想不到王百谷已经有了如此硬扎的靠山,这下可不好欺负了,还怎么去碰瓷?”

礼部侍郎看似平平无奇,但袁炜实力并不体现在官职上,乃是当今四大中生代青词高手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四大之首。

如今嘉靖皇帝身边写青词的文化人里,除了严嵩、徐阶这些老一辈,就是袁炜为首的四大青词高手了。

懂行的都知道,这四大中生代青词高手都是预备内阁大学士,在历史上确实也被称为四大青词宰辅。

所以现在的袁炜是一位经常和皇帝互动、受皇帝喜爱重用、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大臣,一般人轻易不会得罪他。

这时代确实产生了大臣收留名士当门客的习俗,可能是因为嘉靖皇帝对文学的需求量大、要求又高,大家都不得不养枪手。

就算是才高八斗、中生代第一御用笔杆子袁炜也有卡文的时候,一样需要有人帮忙代笔。

可是王百谷成了袁炜的门客,对白榆来说,情况就变得很棘手了。

混文坛就像是混圈,先前白榆策划的四条中秋季文坛之路,还没正式启动就已经断了两条。

打通县学人脉和碰瓷王百谷这两个切入点,算是都废掉了。

而陆白衣又不靠谱,那么唯一剩下的路子,就是老师陈以勤的同乡、文坛弄潮儿张佳胤。

看看天色,白榆又准备脱岗旷工了,对钱指挥说:“老钱你先盯着这边,我去拜访户部张佳胤张郎中。”

距离中秋只有不到半个月了,没有太多时间耽误,不然就过季了。

钱指挥说:“他对你肯定没好印象,我料定你会白跑一趟。”

作为白榆最亲密的“战友”,钱指挥知道很多关于白榆的“黑料”。

比如白榆曾经诬陷王百谷调戏自家侍妾,逼着张佳胤为了搭救后辈王百谷,介绍裕王府讲官陈以勤这个同乡给白榆当老师。

人和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就凭这个第一次见面经历,张佳胤能对白榆有什么好感?

白榆答话说:“事在人为,只要见到了张郎中,我自有花言巧语说服他!”

对于自己的信息差优势,白榆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凭借信息差优势,已经不知摆平了多少人。

而后白榆离开了都察院门房,黄昏左右时候,就到了小时雍坊张佳胤府邸。

却见在张家大门外,竟然聚集着十几个人在等候,让对文坛缺乏直观印象的白榆小小吃了一惊,细想之后就能理解了。

作为潮流组合复古派后七子之一,张佳胤在文坛相当有影响力,又是后七子目前唯一在京的人物。

而且更的关键是,张佳胤还当着户部郎中这个非常有实权的官职。

文坛影响力加实权官职结合起来,肯定能形成一股向心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内阁大学士兼文坛盟主李东阳。

又加上临近中秋佳节,正是文坛活动高峰期,张佳胤宅邸自然会出现这样的密集拜访现象,跟上下班时间地铁人多一个道理。

所见所闻让白榆更加确定,只要能搭上张佳胤的线,混入主流文坛不成问题,中秋雅集请帖也不是问题。

按照规矩,白榆将拜帖投给张家门子,然后和其他人一起在大门外等候。

时不时的有人出来,又不时不时的有人被请进去,不过在大门外等待的人似乎始终不见少。

一直到了深夜,大门外仍然还有十几个人没被请进去,包括白榆在内。

此时张家门子出来宣布说:“我家老爷要休息了,诸位请回吧。”

惹起一片唉声叹气,但没人骂街,都很有风度的默默离去。

白榆无语,先前还想着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佳胤提携自己混圈。

结果从黄昏等到深夜,连面都没见到,准备的说辞完全无用武之地。

自己用的是陈以勤弟子这个身份投的拜帖,居然没被请进去见面?陈以勤和张佳胤不是同乡好友吗?

要说这不正常吧,又不只是自己,外面同样还有一群人没进去,有人甚至来过两三次了。

谁都有关系,张佳胤也确实没时间全都接见,所以无法指责张佳胤刻意针对自己。

要说这很正常吧,白榆心里就是不爽,怨气噌噌噌的涨,白耽误了一晚上时间!

近期真是衰神附体,不顺心的事情又又又加一!

难道自从超常规升为六品百户后,好运都被透支完了?

到了次日,钱指挥对白榆问道:“昨天见到张郎中没有?”

白榆有点郁闷的回答说:“没有。”

钱指挥说:“意料之中的事情,你想混圈哪有那么容易?

连缇帅都搞不定那帮士大夫,而你现在就陷入了和缇帅差不多的处境。”

白榆知道,钱指挥说的没错,缇帅陆炳确实一直想靠近士大夫,混士大夫圈子,也为此做了不少事。

比如想尽办法与士大夫联姻,又比如在文官落难时,经常出手救护,经历司史经历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效果怎么样,从历史上陆炳去世后的情况就看出来了。

隆庆年间,已故陆炳被追罪,陆家被抄家时,没什么人替陆炳说话。

白榆忍不住感慨道:“门户之见,何至于此?”

钱指挥回应道:“我们是厂卫啊,我们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你是不是太小看你的身份了?

你换位思考,那帮文人聚会时,谁会喜欢在席位上坐着个厂卫官校?”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文人扎堆时,那是相当喜欢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每每喝多了之后,更是什么犯禁的话都敢说。

在这种场合,没人愿意看到厂卫特务坐在旁边。指不定哪句话就被写进“内参”,让皇帝看到了。

所以哪怕这个特务再浓眉大眼,也会被排斥。如果还是个声名响亮的特务头子,那就更不受欢迎了。

钱指挥随口劝道:“其实你也不用心急啊,你不是一心要参加科举吗?

如果你能过了明年乡试和后年会试,彻底洗白了自己,再转型文官混圈,阻力就小很多。”

白榆答道:“常言道,出名要趁早,争名求利要只争朝夕。

想我满腹才华,如果这些锦绣诗词文章全都憋在心里,不显摆出来就难受啊!”

钱指挥:“......”

头一次听说,用“不显摆就难受”来形容自己才华的。

而后钱指挥看着陷入困境的白榆,若有所思的说:“你真想闯荡文坛?

我倒是可以给你指点一条路子,但却是硬闯的路子。

其实这条路子只适合你,如果换成其他人都不行。”

白榆询问道:“有请钱长官赐教。”

不叫“老钱”了,又改回了“钱长官”,由此可见白榆的诚意。

钱指挥难得能指导白榆,便侃侃而谈道:“你这结交人脉混圈的传统路数,并不适合你,也没有发挥出我们身上的优势。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是厂卫官校,我们有很多行事特权!

你为什么不把这些特权利用起来,以达到进入文坛的目的?”

随即钱指挥指着大门方向的告示墙,继续说:“每个衙门都有两面告示墙,一面对外,一面对内。

而这些告示墙上的内容,受我们坐探监管,我们有审查权力,为什么不利用起来?

我们可以在厂卫体系内部发力,把你的诗词张贴在京城所有衙门的内外告示墙上!

如此就能近乎强制的让所有官员,以及到各衙门办事人员都观看你的诗词!

这是多大的效用,不比你混几个雅集活动强多了?”

卧槽!白榆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拨云见日!

这招绝对有效果,因为这时代没有微信群之类的技术,所有内外通知都只能靠告示墙来发布。

所以不管去衙门办事的人,还是官员到本衙门上班,肯定都要看一眼告示墙,免得错过了最新通知。

在告示墙上贴东西,几乎就是必读品,肯定会被文化精英层看到!

兴奋之余,白榆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我怎么就没想到?”

钱指挥点评说:“大概是你做官时间太短,做官经验不足,对如何运用手中特权的认识还不深刻。

所以你还是和过去一样,只想凭借才华和智慧去办事,那是不行的。”

白榆发自内心的感谢道:“钱长官言之有理,受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