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 > 第174章 郡主夺权,小皇帝笑出八颗白牙

太后癫狂地吼出自己是凤女,太皇太后冷笑一声。

凤女?

谁不是个凤女似的!

不过,哀家真的是凤女,你是不是凤女真不好说。

嫁给太子才一年,太子就薨逝,连皇后之位都没坐上,你确定你不是土鸡?

要不是定国公府三十万大军逼着,你梁言栀怎么可能做了太后?怎么可能临朝听制!

“哀家真后悔,当初不该心疼先太子,不该存有私心,让他的儿子做皇太孙……”

当初轩和帝之所以被逼着立了萧千策为皇太孙,也有他太皇太后的功劳。

太子英年早逝,太皇太后痛苦万分,还好,梁言栀生下萧千策,生下自己的亲孙子。

当定国公府大兵压境要立萧千策为皇太孙时,太皇太后也想立亲孙子为皇太孙。

崔氏和梁氏两大门阀联手施压,轩和帝被逼无奈,立了萧千策为皇太孙。

轩和帝算计别人一辈子,死前,他最怕的就是江山落在梁家人手里。

对太皇太后说:“龙卫都留给你,策儿是你的亲孙子,你要看着他长大,江山不要落在梁家人手里。”

太皇太后确实防着梁家人。所以悟真道人与她谈判,让梁言栀临朝听制,条件是梁家人全部去戍守边疆,朝堂上梁家人不担要职。

如此,太皇太后才答应太后临朝听制。

她哪里想到梁言栀竟然如此蠢笨,如此刚愎自用。

那么多老臣都被逼走,如今的大陈千疮百孔,已经难以收拾了。

太后看太皇太后冷笑,更恼怒,吩咐人把孝安宫所有的门都锁上。

从孝安宫出来,暴怒的太后忽然眼前一黑,往前一栽,大宫女急忙扶住她,惊呼:“太后娘娘,您不要紧吧?”

自从云裳郡主退婚后,太后娘娘收回了数代皇帝都没能收回的高祖遗诏,骄傲至极。

兴许是深夜欣赏那遗诏的缘故,也兴许是好运尽了,太后夜夜被噩梦惊醒。

每天挂着黑眼圈,逐渐消瘦,原先的圆月大脸,现在只剩下高高的颧骨,看着像骷髅……

御医轮流诊脉,都叮嘱她不要劳神。怎么可能呢?内忧外患,各方虎视眈眈,太后怎么可能不操心?

想到这里,大宫女哽咽着说:“太后娘娘,您可千万保重,大陈不能没有您!陛下还小,也不能没您,定国公府更不能没您!”

“是啊,朕不能倒!”

太后缓了缓,打起精神,立即召集文武百官,紧急议事。

百官到来前,她对冬顺说:“去,把陛下抬来。”

“太后娘娘,陛下体弱……”

“他是皇帝,体弱也给朕忍着。”太后眼里的怒火,下一刻就要喷出来,冬顺立即说:“奴才这就去请。”

跑得比兔子还快。

离开太后的视线,冬顺叹了一口气,太后娘娘这样折腾陛下,万一陛下驾崩,太后还能活几天?

文武百官倒没有磨蹭,穿了朝服急急忙忙进宫。

京城最近流传着一条恐慌消息,说太后要私自扒开浊河水大堤淹死叛军,这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太后真有此意?

百官入宫,便看见多日不见的萧千策今儿也在。

大家百感交集,立即向他问安。

萧千策小脸苍白,但是精神还不错,说道:“诸位爱卿平身,朕一切安好。”

太后看大家给萧千策打完招呼,把梁知夏写来的信递给冬顺,说道:“你让大家都看看吧。”

萧千策病了许久,太皇太后许久没让他上朝堂了。祭酒大人每天下朝后,会把朝堂事务归纳总结转告他一遍。

所以萧千策大事知道,但知之不详。

梁知夏的这封信,还没经过朝堂讨论,他并不知道内容。

看着太后压制着愤怒,把一封信叫大家传阅,他知道肯定有非常重大的事发生,不然也不会把他抬来。

大理寺卿海大人看了书信,十分震惊:“这么说,云裳郡主把北境的兵权夺了?”

与他一起头碰头看信的户部尚书孟大人、兵部尚书徐大人,都十分吃惊。

孟大人不可置信地说:“这是真的吗?她一个弱女子,怎么有这么大能耐,能夺走三十万大军的兵权?还把梁家满门大将都打伤?”

徐大人把信夺过去,一目十行看完,问六部:“你们都没收到国公爷的传信?”

大家都摇头:“没有,就连丰州的信都没有收到与之相关的消息。”

徐尚书问道:“太后娘娘,您先前一点消息也没收到?”

太后痛恨地说:“朕原本以为她为边军送粮草是大义之举,没想到她狼子野心,竟然欺骗了朕,欺骗了定国公!还敢勾结外敌,夺兵权,害朕的肱骨大臣。”

萧千策听了一会儿,看大家都传阅了那封信,说道:“拿来,给朕瞧瞧。”

冬顺把信恭恭敬敬地递给萧千策。

萧千策看着信的内容,不由得咧嘴笑了,露出缺了两颗侧牙的黑洞。

姐姐夺了兵权,把定国公府的那些男人都打残了,还把他们都送给母后了!

母后以后再也没有倚仗了吧?

他高兴得太明显,太后转脸看见他没有来得及掩饰的笑容,一拍桌子,愤怒地说:“皇帝,你那是什么表情?定国公被恶人算计,你竟然很愉悦?”

萧千策急忙收起笑容,说道:“母后,策儿只是想到舅舅一家都回来,可以团聚了。”

“你……”太后想骂他,可满朝文武在,眼前到底是皇帝,睁着一双恐惧的眼睛,太后心里愤怒,却也不能正大光明地骂他。

徐尚书十分着急,说道:“云裳郡主夺了这三十万兵权,她想干什么?造反吗?”

海大人皱眉道:“这三十万人现在何处?”

李先贤倒是问了一句:“那三十万人都心甘情愿归顺云裳郡主?”

……

“各位爱卿,朕实在是痛心,前几日,辅国公和文国公突然全府消失,朕还担心他们为歹人所害,如今看来,李桓献作为带队钦差,定然参与了夺权。说不得他们已经投奔逆贼。”

太后恨得咬牙,“叛军作乱,他们也趁机谋反,真是好得很。”

海大人忍不住说了一句:“要弄清楚云裳郡主为何要夺兵权?镇远将军说她勾结蛟龙国夺了兵权?是否属实?她夺了兵权到底在做什么?是归属了蛟龙国还是拥兵自立?”

太后怒道:“为什么夺兵权已经不重要,她就是逆贼,就是谋反,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

她现在只想派兵去攻打梁幼仪,把她活捉,用尽手段虐杀。

这时,武德司千杰站出来,说道:“禀报太后娘娘,最近京中流传三条消息,其一,云裳郡主已经与定国公府断亲,与定国公当众签下断亲书;其二,定国公府七位将军悉数还京;其三,消息说太后娘娘意图凿开浊河大堤,水淹叛军。”

他长得十分阴柔俊美,话直来直去,听得众人心惊肉跳,面面相觑。

海大人说道:“禀报太后娘娘,臣也听到了这些消息,臣不知道是谁传的,传言说云裳郡主是因为长期被定国公府人迫害,这次她变卖了家产支持梁家军,反而被捆绑去和亲,所以一怒之下,就夺了兵权。”

“这些谣言就是她散布的,她一怒之下夺了兵权?她一怒之下还想覆了大陈呢!朕难道也把大陈给她?”

太后下令,“三十万大陈男儿,边关重地丰州不能都落到反贼手中。”

徐尚书:“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打?”

“立即点三十万大军,丰州周边所有驻军全部向丰州集结,逆贼云裳,必死。”

“太后娘娘,臣排不出三十万大军!如今容大将军与东启国战事吃紧,恭王与月华国一触即发,西南叛军眼看就到皇城,如果云裳郡主再反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徐尚书说,“太后娘娘,如今最好的办法是安抚。云裳郡主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就夺了兵权,那她能力绝对非同小可,如果是勾结蛟龙国夺了兵权,那更不可轻举妄动。”

如果蛟龙国与那三十万大军联合攻打大陈,那大陈是真的要亡国了。

如果换一个人,太后都愿意安抚,可这个夺权的是云裳郡主,是她最厌恶最痛恨的云裳郡主。

叫她安抚?她宁肯亡国,也绝不向梁幼仪低头。

“报~赤炎国国书。”

禁军在外面禀报。

冬顺急忙跑过去,把国书接过来,递给太后。

太后心情正烦躁,自己一屁股还擦不干净,一个北方小国,有什么要紧?

她没心思看,但是萧千策闲着,伸手把那信拿过来,拆了。

开始,他也没多想,看了一会儿,他眼睛瞪大了——

[《开国诏书》

臣凤阙,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陵寝:臣上承天运,下顺臣民,立国宗,规矩万民……收饶乐,破松漠、居延,镇幽陵、金微、龟林、贺兰,安北入朝,庐山、燕然听命……功盖五帝,德过三皇。遂承天祚,称帝立国。

定有天下之号日赤炎,建元武,定都定州。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