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带着两人离去之后,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院里的人们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与易中海交汇时,却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仿佛他的目光中蕴含着某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力量。
易中海站在原地,面无表情地看着何雨水,他的声音冷冰冰的,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怒意:“何雨水,你贾婶子和棒梗被警察带走了,你这下满意了吧!”
何雨水低着头,沉默不语,似乎并不想回应易中海的质问。
然而,一旁的于海棠却按捺不住,她挺身而出,毫不客气地反驳道:“那是他们活该!他们要是不犯罪,能被警察带走吗?”
易中海对于海棠的话置若罔闻,他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何雨水身上,继续说道:“以后不要带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大院,看把个好好的大院弄得鸡飞狗跳的。”
说完,他转身离去,甚至没有给何雨水一个解释的机会。
易中海的这番话,虽然表面上是在提醒何雨水注意大院的秩序,但实际上,谁都能听出其中的警告意味。
他显然是对于海棠心存不满,不希望她再来大院,而这无疑是给何雨水一个明确的信号——以后不要再带于海棠来这里。
众人渐渐散去,于莉看着于海棠,轻声说道:“海棠,你也闹够了吧,,赶紧回家吧,明天还要去上学呢。”
然而,于海棠似乎并不领情,她头也不回地扔下一句:“我的事情不用你管!”
便如一只高傲的孔雀般,转身留给于莉一个冷漠的背影,径直朝何雨水屋里走去。
郑建设看完这一场闹剧之后,便和李倩儿说笑着回家了。
于莉看着他们幸福的背影,脸上露出苦笑,随即也转身回家了。
郑建设转身回到家里,开始收拾去师傅家的东西。
他已经有十几天没去看望师父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而且,王兵在厂里还说师傅一直念叨着慧慧和军军呢。
今天正好休息,郑建设决定去师傅家探望一下,顺便把泡好的虎骨也带过去给师傅。
郑建设把要带的东西都整理好后,便骑着那辆三位老爷子的专属座驾——三轮自行车,载着媳妇、妹妹和两个可爱的小奶娃子,朝着师傅家的方向骑去。
春日的阳光柔和而温暖,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微风轻拂,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李倩儿和瑶瑶坐在车上,像两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而两个小奶娃则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景色。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
一路上,郑建设一家引来了不少路人的注目和羡慕。人们看着这幸福的一家,脸上都露出了微笑,仿佛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
终于到了师傅家门口,瑶瑶兴奋得像只小兔子一样,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然后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师父,师娘,我来啦!”
听到瑶瑶的呼喊声,师娘连忙打开门,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瑶瑶一见到师娘,立刻甜甜地叫了一声“师娘”,然后像泥鳅一样从师娘身边钻了进去,径直跑到院子里找施小墨玩耍去了。
师娘看着瑶瑶欢快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从李倩儿怀里接过两个孩子,热情地招呼着李倩儿进院子里去。
此时的郑建设,就像一个被人遗忘的孤儿一样,露出苦笑,然后开始动手把车上的东西一样样搬下车来。
这些东西可真不少啊!有给师父师娘带的礼物,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郑建设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件件搬下来,然后再搬到院子里去。
就在郑建设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王兵从院子里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调侃道:“哟,我们的大主任今天怎么失宠啦?”
郑建设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道:“快别废话了,赶紧过来帮忙搬东西吧!”
王兵见状,也不再打趣,赶紧过来帮忙。
两人齐心协力,很快就把车上的东西都搬进了院子里。
刚一踏进院子,只见师傅、师娘和师姐每人怀中都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奶娃娃,正满脸笑容地逗弄着他们。
那几个小家伙也不认生,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让整个院子都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在他们不远处,还坐着一个男人,他的容貌与蔡全无有几分相似,但仔细观察后,郑建设立刻发现这个人绝对不是蔡全无。
因为他的穿着与蔡全无截然不同,虽然同样朴素,但却透露出一种别样的讲究。
郑建设心里暗自琢磨:“这会不会就是电视剧《正阳门下》里的‘九门提督’?”
郑建设和王兵将带来的东西整理好后,郑建设快步走到师傅面前,笑着说道:“师傅,虎骨酒已经泡好了,我特意给您带了一坛子,您和师娘尝尝。”
师傅微笑着应了一声,然后继续逗弄着怀中的慧慧,似乎并没有把郑建设的话放在心上。
过了好一会儿,师傅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看向郑建设,开口问道:“你最近在中医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领悟啊?”
郑建设心头一紧,知道师傅这是要考他呢。
于是,他定了定神,认真回答起师傅的问题来。
师傅一连问了好几个中医方面的问题,郑建设都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犹豫。
师傅听着郑建设的回答,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我还以为你这段时间医术荒废了呢。”
众人虽然不知道郑建设回答的对不对,但从师傅的脸上笑容就能看出来,师傅对于郑建设的回答很满意。
郑建设满脸堆笑地快步走到师傅面前,谄媚地说道:“师傅,您这是哪里的话呀!有您这教导我,我怎么可能荒废呢?我每天都有认真学习和钻研您传授给我的知识呢!”
师傅听了郑建设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算你过关了。”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那个看起来像蔡全无的人突然开口说道:“老施啊,这就是你的关门弟子吧!”
师傅转头看了看那个人,笑着回答道:“嗯,没错,这就是我那个不务正业的关门弟子。”
虽然师傅嘴上说着郑建设不务正业,但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对郑建设其实是非常喜爱的。
师傅介绍完郑建设后,又对他说道:“这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你叫他关叔就行了。
他可是个厉害人物,专门从事文物修复和鉴定工作的。而且呀,他家祖上还曾经做过九门提督呢!所以有时候大家也会尊称他一声‘九门提督’。”
郑建设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向关叔打招呼问好:“关叔好!”
师傅接着对关叔说:“老关啊,我这个徒弟呀,别的本事没有,就喜欢收藏一些古籍善本之类的东西。你要是有什么合适的,也帮他看看呗。”
关大爷笑着说道:“原来还是同道中人啊!好说,以后有机会一起交流学习。”
随即又舔了舔嘴唇说道:“不过到时候,你可要带些好酒啊。”
说完还向屋里看看了,仿佛是在暗示什么,郑建设知道,他暗示自己要带虎骨酒。
郑建设笑着说道:“多谢关叔,酒保准您满意。”
就这样,郑建设在师父家待了一下午,期间当然少不了和关叔聊一些收藏的话题,彼此之间都相互了解了很多。
晚上郑建设给师傅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这让关叔更加的震惊不已,他没有想到,郑建设不仅懂中医,懂古玩,还懂做饭。
更重要的是对于这几样郑建设许多同龄人做的都很好,让他不由的对郑建设又高看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