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人们对于贾东旭的事情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最终会对他处以怎样的惩罚,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断,这次恐怕是很难再出来了。
于是,这些人在幸灾乐祸之余,还不时地竖起耳朵,偷听着贾家和易家的动静,企图从中获取一些第一手的消息,好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消息灵通。
而此时被关在保卫科里的贾东旭,通过与保卫科看守人员的只言片语交流,也大致了解到了自己可能面临的结局。
刚开始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的心情异常激动,大喊大叫,又是磕头又是认错道歉的,难以平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最终完全恢复了平静。
贾东旭背靠着墙壁,双腿弯曲,双手紧紧抱住膝盖,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前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母亲、媳妇和孩子的身影。
他的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越飘越远,渐渐地沉浸在了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之中。
那些温馨的画面,像一部部电影在他眼前不断放映,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他的目光逐渐变得深邃而有神,仿佛在这一刹那间,他想通了许多以前未曾想通的事情。
他深深地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努力,结局似乎都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然而,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左右,他也应该为家人多考虑一些。
至少,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离去,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受到别人的欺负。这或许是他目前唯一能够为家人做的事情了。
首先,他想到了因为自己的缘故,工位和房子可能会被收走。
秦淮茹、贾张氏和孩子们都是农村户口,一家人在城里该如何生存下去呢?他不禁为他们的未来担忧起来。
他也曾想过让他们回到乡下,但以贾张氏的性格和人缘,回到乡下的生活恐怕会比在城里更加艰难。
而且,秦淮茹心思,自己也明白,她断然不会愿意回到乡下农村去过那种艰苦的日子。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了。
那么,究竟谁能成为他们的靠山呢?谁又会愿意帮衬他们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十分困扰。
他想到了两个人傻柱和易中海,傻柱肯定会帮衬秦淮茹的,这他十分肯定,再加上秦淮茹的手段,让傻柱帮贾家拉帮套未尝不行。
然而,仅仅依靠傻柱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以傻柱目前的状况来看,他所能提供的帮助相当有限。
因此,必须为贾家寻找另一个强大的后盾。
这个人选非易中海莫属。
易中海不仅家财万贯,还是院子里的一大爷,同时更是厂里的八级工,可谓是位高权重。
更重要的是,他与老太太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老太太的那些人脉就是贾家的护身符,这无疑为贾家增添了一层坚实的保护。
然而,易中海是否愿意帮助贾家,这一点让人难以确定。
毕竟,当自己还在时,易中海肯定会竭尽全力地援助贾家,因为他期望自己能在晚年得到照顾。
但如果自己走了,易中海是否还会像过去那样无私地帮助贾家,实在是个未知数。
即便易中海念及与自己的那点师徒情分,恐怕也最多只能帮上一两次忙而已。
所以,当下最关键的是要想办法将贾家和易中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贾家才能在四合院中继续安稳地生活下去。
而且,工作和住房等问题,易中海都有能力为秦淮茹解决。
以前易中海认了棒梗和小当为干孙子,这看似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但实际上却并不牢固。
毕竟,既然可以认亲,那也就可以断亲,这当时认亲的时候,贾东旭就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愿意认干亲。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贾东旭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他认为,如果能让秦淮茹给易中海养老,那么贾家与易家之间的关系就能像以前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且,秦淮茹在院子里的孝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对恶婆婆都能如此孝顺,那么让她来照顾易中海,易中海肯定会欣然接受。
想到这里,易中海不禁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然而,这笑容中却夹杂着些许苦涩和复杂。尽管他为贾家找到了一个靠山和帮手,但这其实也是他的无奈之举。
因为除了这两个人,已经没有其他人愿意伸出援手来帮助贾家了。
在他心中,在大院里最理想的靠山并非是易中海和傻柱,而是郑建设家。
只要郑建设点头同意,他甚至愿意舍弃易中海和傻柱。
毕竟,以郑建设的条件,要帮助贾家在院子里继续生活下去,绝对不成问题。
不仅如此,房子和工位对于郑建设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信手拈来。
更为关键的是,有了郑建设这层关系,日后棒梗和小当不说吃穿不愁,就是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