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锁情扣 > 第370章 番外 华天佑和赵灵儿

锁情扣 第370章 番外 华天佑和赵灵儿

作者:追风总会疯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12:43:13

中秋已过,天气逐渐转凉,掠过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

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韩蕾依然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见她醒转,罗敏给她做了一系列思想工作后也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只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她。

这三天里,她几乎望着天花板没怎么合过眼,因为一闭上,眼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赵樽的身影,还有两个孩子在嗷嗷直哭……

三天后,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煎熬,强撑着起身吃了些东西,独自办理了部队医院的出院手续。

她拎着包走出部队医院大门,重新融入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巷。

看着街上穿着时尚秋冬装的女孩们,手里拿着奶茶有说有笑走过斑马线,她只觉得头痛欲裂,几乎要失控。

这座纸醉金迷、热闹繁华的城市,是真实的。

而那些辽阔苍茫的景象,似乎真的只存在于梦境中。

她漫无目的不知闲逛了多久,拎着包茫然穿过跳广场舞的人群,又在音乐喧闹的节奏中,坐到街边的石凳上。

路灯渐次亮起,昏黄的灯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大理石的凳面上抠划,指甲划过一道道令人牙酸的声音。

霓虹闪烁,街市喧闹。

这是她在大景朝时,梦中时常怀念的城市烟火。

可此刻她就坐在这里,却觉得心里空了一块。

不,是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失去了灵魂的空荡。

她抬头望着路灯杆上那颗星星般的灯光,低声呢喃:“樽哥,你真的不存在吗?我不信。你若在草原,我能去草原寻你。在山崖底,我便去崖底找你;可如今你只出现在我的梦里,我又该去何处寻你?我试过了,安眠药没能把我带到你的身边……”

“不,就算是梦,我也要找到你。”

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中,她猛地起身冲了出去。

回到队里,她对战友们关切的询问视若无睹,只发疯般冲进自己的宿舍里。

罗敏不在屋里,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电源,在搜索框输入:穿越时空。

出现在屏幕上的不是满屏的穿越小说和电视剧,就是各种晦涩难懂的理论解释。

她又输入:大景朝

她在网上疯狂搜寻,甚至查询了黑洞、马航、海底金字塔等未解之谜,却一无所获。

不过一番查找下来,她发现,天地玄黄,宇宙浩瀚,确实存在着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奇闻异事。

以前的她,认为那些都是“玄、学”,不过当做娱乐看看就罢了,可现在,她希望这世间真的存在玄、学。

外面传来战友庆祝她苏醒的欢笑声,而深深的无力感却将她淹没。

她走到床边躺下,试图再次沉入那个似真似幻的梦境,却无济于事。即便勉强入睡梦见些什么,醒来依然身处现代宿舍。

她反复重复着记忆中陷入梦境时的动作和话语……可无论怎样尝试,她仍然坐在宿舍里,什么都没有改变。

只要队里没有任务,她就可以一整天一整天的不出宿舍。每日待在电脑前搜索各种资料文献。

她甚至开始研究道教,从网上的教学视频里学着画符,希望那些充满玄、学的东西能再一次带她穿越到大景……

韩蕾变了。

队里战友们都在议论,说她苏醒后像换了个人。

变得神神叨叨,变得沉默寡言,变得魂不守舍。她经常对着电脑出神,叫她也常常没有反应。

韩蕾也知道自己的状态令人担忧。

她也想改变,却做不到,无论如何都放不下那些记忆,甚至那些画面还越来越清晰,那种发自内心的思念和牵挂也越来越揪心。

这样的状态,自然已经无法再胜任特战队军医的工作。

尽管部队没有要求她离开,但在苏醒的第十天,她还是主动提交了退役申请,即便她很不舍。而出于对她健康状况的考虑,领导很快也批复了。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她搬出了特战队宿舍。领导和战友们都来送她,也嘱咐她要好好休息。

站在营区门口,她悲哀地发现,在这座大城市里,自己既没有安身之所,也不知该去往何处。工作这些年的积蓄足够维持几年生活,却给不了她真正的安全感。

没有赵樽的地方,一切都没有意义。

她又不愿回老家找父母,只想留在这座城市里一面工作,一面继续寻找穿越的契机。

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叶,在老旧社区的宣传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韩蕾拖着唯一的一个行李箱,站在宣传栏前,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层层叠叠、新旧不一的招贴广告。

寻宠启事、家电维修、辅导班招生……她的视线最终停留在角落里一张手写的租房小广告上。

小广告字迹有些潦草,但关键信息清晰:“市中心学苑小区,单间配套,拎包入住,价格面议。联系电话……”

“学苑小区……”韩蕾低声念道,这个地方她有点印象,位于市中心,周围生活便利,配套设施齐全。

她拿出手机,按照上面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一个烟嗓的男声传来:“喂,哪位?”

“您好,王先生吗?我看到您贴的租房广告,想看看房子。”韩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

“哦,看房啊。现在方便吗?我就在小区。”

“方便的,我也在附近,马上过来。”

电话那头简单交代了楼栋和单元号。韩蕾记下,拖着行李箱,按照指示走进了不远处的学苑小区。

小区有些年头了,楼体外观略显陈旧,但绿树成荫,环境还算安静。

房东王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微胖,看起来还算面善。他带着韩蕾上了三楼,打开了一扇漆色有些剥落的防盗门。

“就是这里了,你看看。”王先生侧身让开。

房间不大,是一室一厅的格局,家具简单,但基本的床、衣柜、桌椅都有,带着一个小阳台。卫生间和厨房是独立的,虽然装修风格停留在十年前,但收拾得还算干净。

“这里热水器、空调、冰箱都是好的,网线也通了。押一付三,你看能行不?”王先生介绍道。

韩蕾里外看了看,重点检查了门窗和水电。她现在对住宿要求不高,干净、安全、方便就行。这里虽然旧点,但符合她的基本需求,而且价格在市中心算是比较实惠的了。

“行,就这里吧。”韩蕾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犹豫。

办理了简单的租赁手续,交完钱,送走房东,韩蕾看着这个暂时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长长地吁了口气。

她打开行李箱,开始归置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因为以前几乎都穿军装,就只有几件换洗衣物,一些日常用品,还有几本关于历史、民俗和神秘学的书籍——这些都是她最近疯狂查阅资料后留下的“后遗症”。

收拾完行李,她又找出抹布和扫把,仔细地打扫了一遍房间卫生。

等一切忙完,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黄昏的暖色调,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已是晚饭时分。

锁好门,韩蕾走出小区,来到外面的街道上。

华灯初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餐馆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她没什么心情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

信步走着,最后在一家写着“老陈记面馆”的小店前停了下来。

店面不大,但这会儿正是上客高峰,里面已坐了不少食客,看起来生意不错。

韩蕾走进去,找了个靠墙的空位坐下,点了一碗招牌牛肉面。

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汤色红亮,还撒着翠绿的葱花,令人食指大动。她拿起筷子正吃着,身旁一桌客人的谈话声,不经意地飘进了她的耳朵。

那桌坐着三个男人,看衣着打扮像是做些小生意或者跑腿活计的,桌上放着几瓶啤酒和几碟小菜。其中一个嗓门略大的正说得起劲。

“咱们待会儿到鬼市上去看看,张姐的铺子刚到了一批核桃,听说品相好,是从北边一个老宅子里收来的。里头有好几个,纹路深,个头大,隐约已经长出点三棱了!”

旁边一个瘦削些的男人接口道:“三棱?真的假的?张姐那婆娘,眼毒得很,有好东西能轻易露出来?要价不低吧?”

大嗓门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但在相对安静的小面馆里,依然清晰可闻:“她要三万!待会儿咱们过去,给她杀杀价,最多六千,看她卖不卖。”

第三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看起来更谨慎些的男人皱了皱眉,灌了口啤酒道:“六千?大刘,你是不是喝多了?六千块买个破核桃?万一开不出来呢?那不是打水漂了?我看悬乎。”

被叫做大刘的男人不以为然:“你这人就是胆子小!上次倒腾那块汉代玉佩,开始不也觉得贵?后来转手赚了多少?这玩意儿,玩的就是个心跳和眼力!要是真开出个品相好的三棱,那价值,翻十倍都是少的!比上次那玉佩还赚!六千,我觉得都算保守了!”

“就是,”瘦削男人也附和道,“张姐虽然精,但咱们仨一起去,跟她磨一磨,也不是没可能。再说了,当场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要开出来了,现场就能找下家!”

几个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待会儿去鬼市“开核桃”的计划,却不知这些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韩蕾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玉佩……鬼市……”这两个词像是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她脑海中混沌多日的迷雾!

她停下了夹面的动作,筷子僵在半空,脑子却在飞快的旋转。

玉佩!赵樽给她的那枚玉佩!

这些日子,她像没头苍蝇一样,把所有穿越的可能性都寄托在什么坠崖、深度睡眠、时空裂缝这些虚无缥缈、难以复现的概念上,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搞得她身心俱疲,反而忽略了赵樽送她的那块玉佩。

现在仔细回想,在大景朝纺织厂店铺里的那一幕,弩箭破空而来,不偏不倚,正射中她胸前悬挂的玉佩!

当时情况危急,她只来得及感到一阵巨大的冲击力和惊吓,再接着,便是天旋地转,回到了现代。

那一箭之力何其猛,她敢肯定,玉佩已经碎了。

可为什么弩箭偏偏射中了玉佩?为什么玉佩一碎,她就回来了?

难道……上一次穿越就是那枚玉佩在起作用?是它带着自己去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而玉佩的碎裂,则切断了这种联系,或者说耗尽了能量,所以才导致自己回归现代?

对!一定是这样!

韩蕾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之前,也许是她想错了方向,钻了牛角尖!关键不是环境,不是状态,而是那枚具有特殊力量的玉佩!

“赵樽……宝宝……等着我。”她无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筷子,指节微微发白,喃喃的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却蕴含着无比的决心和重新燃起的希望,“我一定能够找到玉佩!一定能让玉佩再次带我去找你们!”

既然她因为玉佩碎裂而回归,那么,那枚碎裂的玉佩,是否也一同回到了现代?只是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

它可能变成了碎片,散落在某个角落;也可能因为其本身的古物特质,被人捡到,流入了……古玩市场?

想到这里,韩蕾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快速扒拉了几口面,几乎没尝出什么味道,便匆匆结账离开了面馆。

身旁那桌客人还在热烈地讨论着,而韩蕾的目标已经明确——鬼市!

她也要去那个鱼龙混杂、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地方碰碰运气。

那里是古董文玩、稀奇古怪之物的集散地,说不定就能淘到关于玉佩的线索,甚至……她万一能够找到那枚玉佩本身呢?

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但这是她现在能抓住的最具体、最有可能的方向了。

其实,所谓的“鬼市”,并非真的鬼怪聚集之地,而是本地一个颇具特色的古玩旧货夜市。

它通常在夜晚开市,凌晨散场,灯光昏暗,人影绰绰,交易的东西来路各异,真假难辨,充满了神秘感和捡漏的可能,故而得名。

晚上八点多,韩蕾按照打听来的地址,来到了位于城市老区的一条僻静街道。与周围已然安静下来的区域不同,这里此刻正是人声鼎沸之时。

街道入口处挂着两盏昏黄的气死风灯,映照着“鬼市”两个模糊的大字。

一走进鬼市,仿佛瞬间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狭窄的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地摊,摊主们大多沉默寡言,或坐在小马扎上抽烟,或借着摊位上悬挂的节能灯擦拭着手中的物件。

摊位上陈列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泛黄的字画、生锈的铜钱、缺口的瓷碗、造型古怪的木雕、老旧的钟表、各种玉石挂件……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空气中弥漫着旧物特有的、混合着尘土、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檀香的气息。

逛街的顾客们摩肩接踵,低声交谈,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晃动,人们借着那微弱的光线,仔细甄别着手中的宝贝。他们脸上表情各异,或凝重,或欣喜,或怀疑。整个市场笼罩在一种光怪陆离、真假难辨的氛围中。

韩蕾深吸一口气,融入了涌动的人流。

她的目的很明确,重点是那些售卖玉器、佩饰的摊位。

她努力回忆着那枚玉佩的每一个细节:凤鸟的纹样、玉质的温润感、大小、厚度……尤其是那独特的触感。

她在一个个摊位前驻足,弯下腰,仔细地审视着那些或真或假的玉器。

她看到过颜色过于鲜艳的“翡翠”,看到过雕刻粗糙的仿古玉佩,也看到过一些看起来有些年头、但纹样完全不对的杂玉……每一次满怀希望地看过去,但换来的都是失望。

在市场的中段,一个相对宽敞的拐角处,有一个用简易木板搭成的摊位,上面挂着一盏明亮的充电灯,照得摊位上各式各样的文玩核桃、菩提子、橄榄核雕等物件清晰可见。

摊位后面,一个穿着利落、约莫四十岁上下、眼神精明的女人正抱着手臂站着,面馆里见到的那三个男人正在与那女人说话。

摊位前颇为热闹,围了不少人。

韩蕾也凑了过去,正好看到那叫大刘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青皮核桃,唾沫横飞地跟张姐讨价还价。

“张姐,咱们也是老主顾了,你就给个实在价!六千!六千我们哥几个就开了!”大刘指着那个核桃说道。

张姐嗤笑一声,声音带着几分市井的泼辣:“大刘,你做梦呢?六千?你当我这货是路边捡的?看看这品相大小,少不了4.0,这三棱都长出来了!三万,少一个子儿都不行!想要捡漏,去别家摊子碰运气去!”

“哎哟,张姐,话不能这么说啊。”瘦削男人帮腔道,“这核桃好是好,但毕竟没开,谁知道里头怎么样?万一有阴皮、有虫眼呢?风险还是我们担着啊!”

“就是,”谨慎的老王也小声补充,“三万太贵了,张姐您再让让。”

张姐丝毫不为所动,指着摊位上的其他核桃:“风险?玩这个不就是赌个运气?那边有便宜的,几十块钱一个,随便你们开。但这个,就这个价!实话告诉你们,后面还有人等着看呢!”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议论纷纷,有说张姐心黑的,也有说这核桃确实看起来不错的。

僵持了一会儿,大刘似乎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一沓钱:“一万二!张姐,我身上就带这么多!行就行,不行我们就走了!”

张姐瞥了一眼那沓钱,又看了看大刘脸上肉痛的表情,眼珠转了转,似乎在权衡。

最终,她叹了口气,一副亏大了的样子:“算了算了,看你们诚心要,又是老熟人,一万二就一万二!下次有好货可记得照顾我生意!”

“一定一定!”大刘顿时喜笑颜开,赶紧把钱塞给张姐,仿佛怕她反悔似的。

钱货两清,重头戏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