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锁情扣 > 第352章 上天最好的安排

锁情扣 第352章 上天最好的安排

作者:追风总会疯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3:50

只见腾云楼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各式华丽的马车和轿子排成了长龙,几乎阻塞了整条街道。

那些排队等候的人,无一不是身着绫罗绸缎,气度不凡。

张阁老和恒国公一眼扫去,几乎都认得——全是京城里叫得上名号的官员和权贵,其中不少还是昔日与几大世家往来密切的“聪明人”。

赵樽如今是新帝,这些人趁着皇子皇女满月酒之际,赶着来巴结送礼,本是官场常态,人情世故,无可厚非。

但让众人目瞪口呆,不是这些人高贵的身份,而是腾云楼门楣上悬挂着的那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用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写着:

“今日宴席不受礼,收礼只收真心意。”

横幅下,赵樽身着代表亲王身份的苍州王蟒袍,并未穿龙袍,正悠然自得地站在腾云楼门前的台阶上。

他一只手自然地搂着身旁韩蕾的肩膀,姿态亲昵而放松。而韩蕾身着石榴红蹙金长裙,产后略丰腴的身段更显雍容华贵,因月子里将养得极好,那张娇俏的面容莹润透白,胜似玉盘。

她怀中抱着一个锦绣襁褓,唇角含笑,目光清澈地看着台阶下那排着长龙的队伍,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腾云楼的房檐边,一排身背m16的亲卫在站岗维持秩序。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台阶下并排摆放着两张用于收礼的八仙桌,坐着收礼的不是王府管家,而是两名面容严肃的御史台官员和两名手持算盘、账册的户部官员。

这是唱的哪一出?

“真心意”?

何为“真心意”?

这真心意又要如何“收”?

正当一行人面面相觑之时,台阶上的赵樽已然看到了他们。他脸上立刻露出真诚的笑容,与韩蕾低声说了一句,便携手迎了过来。

“老师,国公爷,娘。你们一路辛苦了!”赵樽率先拱手施礼,态度恭敬又不失亲切。

韩蕾也抱着孩子,微笑着向几位长辈行礼问好。

众人连忙还礼。寒暄几句后,张阁老看着眼前这大张旗鼓的“收礼”场面,再联想到一路所见的查封景象,心中那股为国为民的耿介之气涌了上来。

他沉下脸,语气也带上了几分不悦:“赵樽,你尚未正式登基,便如此大张旗鼓,引得百官汇聚,这……这成何体统?若你也学了那世家敛财聚富的做派,与蠹虫何异?若真如此,老夫看你这皇帝,不做也罢!”

说着,张阁老情绪激动,狠狠甩了一下袖子,转过身去,似乎不忍再看。

赵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斥责弄得一愣,随即与韩蕾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忍不住同时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无奈,更带着一种彼此才懂的默契。

赵樽收敛笑容,上前一步,对着张阁老的后背,深深施了一礼,语气诚恳而郑重:“老师多虑了。学生并非借机敛财,而是要借此机会,让这些昔日依附世家、或是自身也不干净的权贵们,主动将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吐出来,悉数充入国库,用于日后民生建设。”

韩蕾笑着接口,声音软糯却清晰:“是啊,老师,您误会樽哥了。这是樽哥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韩蕾说着,目光扫过那长长的队伍,“主动交出非法所得,朝廷便既往不咎,他们仍可保留官职,甚至可能因‘识时务’而得到宽宥,继续站在朝堂之上。若还是有人冥顽不灵,企图蒙混过关……”

她微微停顿,声音压低了些,“待登基大典之后,樽哥便会下令强制清算。届时,等待他们的便是下狱,或流放,二者选其一,绝无第三条路。”

众人听完这番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那些权贵都排队赶着来送礼,原来这看似荒唐的收礼现场,竟是一场恩威并施的大戏!

所谓的“真心意”,是要权贵们真心实意的拿出不义之财,让他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也是赵樽在登基前,对旧有势力进行的一次公开的、温和的,却又无比凌厉的清洗和筛选!

“高啊!实在是高!”恒国公看着赵樽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如此一来,既能充实国库,又能甄别忠奸,更给了这些人一条悔过自新的生路,王爷……呃不,陛下此举,可谓仁至义尽,谋略深远呐!”

荆州王、华天佑等人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钦佩之色。这一手,比单纯的武力镇压,更需要智慧和魄力。

张阁老闻言,这才猛地转过身来,脸上的愠怒早已被震惊、欣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惭愧所取代。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身形挺拔、目光锐利的学生,仿佛今日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他。

他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更是一个深谙权术、心怀天下的成熟统治者。

他捋着胡须,久久不语。

最终,他所有情绪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嘴角慢慢向上牵起,露出了一个极其复杂,却又最终归于赞赏的笑容。

这个学生,他真是越看越顺眼了。这京城的天,是真的变了。

而他,似乎不必再为那份“不忠”而耿耿于怀了。

正在这时,一队快马从远处向着腾云楼疾驰而来。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急促的声响,引得行人纷纷侧目躲让。

为首之人是徐州驻军元帅宋元庆,他一身湖蓝的绸缎常服,风尘仆仆,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焦急和忧虑。

荆州刚遭了灾不久,各处民生需要恢复,他的叔叔宋培林作为荆州知州不得不留在当地处理政务,未能跟随荆州王等人一同进京道贺。

这一路上,他听到行人议论赵樽对世家下手的消息,又亲眼目睹京城大街小巷被查封的店铺,一颗心早已悬到了嗓子眼。

宋家也在四大世家之列,会不会也遭到了清理?这个念头如同毒蛇般缠绕着他的心。

他不断催马加速,只想快些见到赵樽问个清楚。可想到赵樽如今已是新帝,他又不免心生忐忑。

那个曾经同为武将的好友,如今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后,会不会也变得六亲不认?

越是靠近腾云楼,他的心就越是往下沉。

腾云楼门前那排成长龙的队伍里,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带着愁云惨雾,这景象哪里像是喜庆的满月酒,分明像是赶着去上刑场。

世家被连根拔起,这些权贵又一副损失惨重的模样,那宋家……

宋元庆想着不禁握紧了缰绳,指节都捏得泛白。

“宋兄!”赵樽清朗的声音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唤醒。

宋元庆猛地勒住马匹,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间带着武将特有的干脆。

他强压下心头的焦灼,草草拱手一礼:“恭喜陛下荣登宝座。”随即,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陛下,宋家现在情况如何?我这一路看来,京城局势大变,心中实在不安。”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赵樽脸上搜寻着答案,那份担忧与惶恐毫不掩饰。

赵樽见状,心中了然,上前一步,温热的手掌重重拍在宋元庆的肩上,力道沉稳而真诚。

“放心吧,宋兄。”赵樽声音平和,“我清理世家固然铁血,但并非阻塞视听。宋家虽为世家,可这些年的作为与其他三大世家截然不同。你叔叔在荆州任上心系百姓,修堤防洪、灭蝗赈灾,这些我都记在心里。宋家的产业也多是正当经营,从未盘剥百姓。”

说到这里,赵樽微微侧身,指向腾云楼内:“你的家人早已在里面就坐,安然无恙。快去看看他们吧。”

这番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宋元庆心头的阴霾。

他长长舒出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这才有心思注意到赵樽身旁那个熟悉的身影。

韩蕾抱着孩子襁褓上前,唇角含着温婉的笑意:“见过宋元帅。”

她怀中的锦绣襁褓微微晃动,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若隐若现。

宋元庆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韩蕾身上,产后丰腴了几分的她更添雍容气度,石榴红的长裙衬得肌肤胜雪,那双清澈的眸子依然灵动,只是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温柔。

这一刻,宋元庆心中五味杂陈。

那个曾经让他心动的姑娘,如今已为人母,站在他要好的兄弟身旁,如此登对。

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悄然掠过心头,但他很快便将其压了下去,郑重抱拳回礼:“韩姑娘,许久不见。”

“咳!宋兄,”赵樽敏锐地捕捉到宋元庆那一瞬间的失神,他轻咳一声,不动声色地伸手揽住韩蕾的腰,语气亲昵中带着宣示,“以后可不能还叫韩姑娘了,要叫皇后娘娘。”

这突如其来的亲密让韩蕾耳根微红,她娇嗔地瞪了赵樽一眼,那眼神里既有羞涩,又有几分嗔怪他打翻了醋坛子,小题大做的意味。

但韩蕾很快便恢复落落大方的姿态,对宋元庆绽开真诚的笑颜:“宋元帅一路辛苦,不必拘礼。快请进去就坐吧!”

宋元庆尴尬地笑了笑,从善如流地重新施礼:“陛下说得是,是臣疏忽了。见过皇后娘娘。”

这一刻,他清晰地意识到,有些界限已经分明,有些过往只能珍藏。

他看着赵樽护在韩蕾腰际的手,看着韩蕾怀中那个象征着爱情结晶的婴孩,忽然释然——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的结局。

“宋元庆,怎么还愣在这儿啊?赶快跟我们进去入席吧。”恰好这时,华天佑也和大胖头也过来招呼宋元庆。

宋元庆赶紧顺势答应:“天佑、翰霖,你们俩还好意思说,上一次让我大醉了三日,今日还敢不敢喝?”

华天佑“切”了一声,然后与大胖头互相击掌。“谁怕谁啊!走,今日不醉不归。”

说着,两人上来一左一右的搭住宋元庆的肩膀。

“诸位,请随我入席吧。”韩蕾也适时地招呼着在场的所有人,语气不疾不徐,俨然已是母仪天下的风范。

宋元庆回头与赵樽相视一笑,那份兄弟情谊在目光交汇中重新流动。

赵樽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与他们几人并肩而行,走上台阶,仿佛方才那段微妙的插曲从未发生。

将他们领到门口,赵樽顿下脚步,看向华天佑:“你们先进去陪宋兄好好喝着,我还得在这里监督他们收礼。”

“行,那你可要快点啊!”华天佑伸手拍了拍赵樽的胸膛:“趁着你还没换上龙袍,咱们兄弟几个得好好的喝几杯。以后,可就没太多机会了。”

这话多少带着几分伤感,赵樽的眸子暗了暗,上前搂住他们几人的肩膀。“放心,以后我会经常出宫与你们小聚,只是……宋兄要驻守徐州,相隔甚远,机会倒是少了些。今日一定要喝个痛快。”

“嗯!对!以后相聚的日子甚少,今日必要喝个痛快。”宋元庆狠狠点头。

他抬眼却看到一个权贵捧着一块铜牌从他们身边经过,那铜牌上刻着几个大字——大景模范。

那人像吃了苍蝇一般,面带哭相,却小心翼翼的捧着那块铜牌,即便在席桌边坐下了,也恭恭敬敬的将铜牌放在腿上,然后开始用膳,丝毫不敢大意。

宋元庆好奇,对华天佑努了努嘴,问道:“那人腿上放的是何物?”

华天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突然扑哧的一声笑了出来。

他赶紧捂着嘴,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的说道:“你说那个呀,那是赵樽给他们的回礼。有了这回礼,他们面儿可就大了,也就有了保命符。”

宋元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是宋家唯一的一个武将,只对行兵布阵、操练打仗感兴趣,对朝堂上的弯弯绕绕,他一时还没想明白。

“好了,别管那些了。”赵樽好笑,轻拍他的肩膀。“快去坐下喝酒吧。”

闻言,宋元庆这才随着华天佑等人一起进了腾云楼。

大厅内,灯火辉煌,却听不到笑语喧哗。那些来“随礼”的权贵们,个个都要哭不哭,闷着头用膳。

楼外那条“收礼只收真心意”的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而楼内这场别开生面的满月宴,正在悄然改写整个京城的格局。

宋元庆坐在位子上,回头看着那个已然具备帝王气度的好兄弟,和正在娇笑着与他说话的韩蕾,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想着,或许这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吧——

一个明辨是非、恩威并施的君主,一个大度睿智、母仪天下的皇后,还有一个如苍州一样,海清河晏的太平盛世正在缓缓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