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抠神 >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摸金校尉

抠神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摸金校尉

作者:萧瑟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2:00:06

这一下,姚大宏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些人,来者不善啊。

而且,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儿媳妇的亲戚,而是专门冲着自己来的。

至于那个儿媳妇,从其反复无常的态度,大致也能够判断出,这姑娘只怕是遭了这帮人某种手段,以至于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清醒时知道自己是在县里工作的大学生父母双亡,而糊涂时却认为这帮人就是她的亲戚,自己的父母真的欠了那帮人的钱,是以才会出现那种反复横跳说不清这帮人来意的情形。

而眼前这人,半跪于地,双手拱拳,姿态倒是做的很足,似乎说明他便是摸金校尉的后人,因为曹操当年设置的负责盗墓的部门,其实就只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发丘中郎将,二是摸金校尉。再往下就是些普通军卒,并不完全隶属于这支队伍,只在这两种职位的军官需要时,配合他们进行盗墓的活动。

发丘中郎将,是摸金校尉的上级,但彼此之间其实也并没有过多的牵绊,只是在官职上有所区分而已,摸金校尉也未必就真的听令于发丘中郎将。

在曹操的设置当中,发丘中郎将有一人,手持一枚发丘天印。在传闻中此印有避鬼神的效用,乃是一件神物。而由于发丘天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这八个大字,是以发丘中郎将又被称之为发丘天官。

而摸金校尉,共有四人,各持一枚摸金符。不过摸金符在传闻以及记载中并未说明其用途,大概率就只是验明正身的一种手段吧。四名摸金校尉各司其职,分属不同姓氏,但行动之时却必须合为一体,是以留下了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的说法。

随着曹操身死,魏国的消亡,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也都悄然离去,散落在江湖之中。

发丘中郎将之间,区别于摸金校尉,往往是师徒传承,盖因发丘中郎将对于身形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是身量矮小之辈,才能更为有效的学习发丘中郎将的绝学缩骨功。而摸金校尉,由于并无特殊要求,其手段都是后天学习所得,是以他们皆为家族传承。

在这二者隐于江湖之时,当时的发丘中郎将,正是姚大宏的先祖,从他开始,发丘中郎将也改变了传承的方式,不再收徒,而是传给子嗣。

但由于修炼缩骨功,身量矮小者显然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虽说发丘中郎将自有一手在孩童时期就使用药物以及针灸刺激的方式使其身形尽可能矮小的手段,但那种手段也不是万能的,若是使用的过分了,孩童的发育就彻底被毁了,到时候身形倒是保持的很好,可却又发挥不出成年人的力量等等,过犹不及。

加上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不同,摸金校尉因为本就有四个人的关系,而且他们相比之下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是以相互配合之下,几乎无需旁人帮手就可以自行刨坟掘墓。而发丘中郎将却只有一人,且受到身体的影响,往往身手都只是一般,即便二者的盗墓手段十分相近,可发丘中郎将却很难独自完成盗墓的行径,是以他们往往需要诸多帮手,事先制定详细的计划,相互策应彼此配合,按部就班的将危险降至最低,把所有能够提前预料到的危机做出应对的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于是乎,姚大宏的祖先决定从他开始,开枝散叶,不再与江湖同道配合,而是让自己的家族里就拥有足够的人手。

至此,发丘天官不再是独自一人,而成为了一个家族,绵延千年至今。

千年以降,姚家始终保持当下的规模,这也是当初那位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人少了不行,配合上会有短板,可人多了也不行,那会出现彼此争利的情况,即便是亲兄弟在绝对的利益面前都有可能阋墙,更何况只是同族同宗而已。只有定下这样的规矩,任何一家不守规矩的人,都会遭到其他数家的针对,彼此牵制,才能保证发丘一脉源远流长,却又不会毁于自身的因素。从这一点来看,发丘果然是配合策应团队行动的一把好手,他们在牵制和配合上的手段,甚至可以应用在自己的家族后代身上。

每一代的姚家人,最初所习的手段都是一样的,但等到族中男子长到十六岁时,就会被与同门之间比较身形,若是具有缩骨功的潜质,就将会由上一代修习缩骨功的长辈将功法传承给他,姚家的每一代人里,只有一人可以习得缩骨功。此人必然是每一代姚家男子当中身形最为矮小的那个人,同时,他在修炼了缩骨功之后,也将成为姚家的当代族长。

不过,这一条,到了今时今日,也不再如从前一样了,因为有了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加上印度的瑜伽术等等传入国内,姚家博采众长,已经不再刻意的寻找身材天生矮小的后辈了。

就好比姚大宏就是这一代的姚家族长,他的身高虽然算不上高,但也超过了一米七,而他的族人里,也颇有些身高不如他的。

到了现代社会之后,姚家选择族长的规矩已经有所改变,尤其是在现代法律以及执法部门道高一丈的情况下,光是身形矮小显然不足以担任族长之位,而需要选择德才兼备之人,才能正确的约束族人,不让他们胡作非为,同时又可以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段遗传下去,不至于在他们手里断了传承。

姚大宏就是上一代的姚家人选出来的新族长,这一晃,也担任了二三十年了。

而姚家洼,也即发丘中郎将这一脉,下一代的族长,大概率会落在张姨的儿子,当然也是姚大宏的儿子姚忍毅的头上。

作为发丘中郎将的传承,姚氏族人并不排斥父子相传,只要族长其子是族内长辈公认的下一代最出色也最为高德的后生,就可以允许他们父子传承,子承父业的继任下一代的族长之位。说白了,就是只选对的,而无论其身份如何,族长想要因私废公,强行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不行,但也绝对不会举贤避亲,总之就是任人唯贤。

这也是这帮人怕是也早就知道姚家洼的秘密,但姚大宏担任族长多年,也着实不好下手,却偏偏从姚忍毅这里找到了缺口,借着他的婚事,终于找上门来的原因。

这等于是一箭双雕啊。

姚忍毅已经学过了缩骨功,毫无疑问,他已经几乎必然是下一代的姚氏族长的不二人选。而姚大宏此刻还尚未退位,毕竟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通常都要过了六十岁的退休年龄,才会考虑让下一代继承人继位的事情。

这帮人,不管是不是真正的摸金校尉,这算是打中了姚家洼的七寸了,一个被他们使手段控制的女大学生,同时抓住了发丘中郎将两代天官的命脉。

按理说,口称属下,又拜见天官的,就只有摸金校尉这一个职位。当然,在三国时期,临时从其他部队里征召的人手步卒,也会这么说,但那毕竟不是长期职位,说白了就是没有编制,都是临时工,真正在这个“魏国盗墓办公室”里具备编制的,其实就只有这两个职级罢了。发丘中郎将相当于办公室主任,摸金校尉相当于副主任,没有普通办事员,因为这个办公室平时没鸟事是以不养闲人,有需要直接从其他相关部门调人过来干几天临时工,出了什么问题也比较好推诿。

可是,姚大宏和李叔都知道,时至今日,摸金校尉是最不可能重出江湖的门派了。

摸金校尉,别看是四家不同姓,但他们的每一代传人都必然是结拜后的兄弟姐妹,这一点是严格限制的。并且他们有一条祖训,说是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

而在明朝时,这四家当中,有一家起了邪念,违背祖训自己跟江湖上外八门里盗门的人勾结,试图盗取一座北魏时期据说是某皇子的墓葬。

而那个人,就死在了那次的行动当中,甚至没能留下后人,那枚摸金符也不知所踪,算是彻底的断了传承。

从那之后,摸金校尉在世间仅存其三,已经不可能做到合则生,这一脉,按照祖训的话,就算是可以从盗墓这个行当里除名了。

从明朝到如今这五六百年间,也的确再未有真正的摸金校尉传人在江湖上出现,活跃在盗墓这个行业的所谓摸金校尉,根本是连摸金符都没有的冒牌货。

是以对于突然间跪地拱手口称属下的所谓“摸金校尉”,姚大宏也认为他们根本是沽名钓誉,不知道从哪儿打探到姚家洼的发丘传人身份,跑来诈骗的一群人。

面对这帮人,姚大宏当时也是轻蔑的一笑,反倒松了一口气。

姚大宏坐在椅子上,问:“既是口称下属,又知晓我族发丘一脉的身份,想必阁下是摸金校尉?”

那帮人里,下跪那位,也是他们的领头之人,点点头承认道:“正是。”

“我们发丘一脉同你们摸金一脉,虽说两千年前皆为曹公麾下,但手段相近,向来各行其是,彼此秋毫无犯,也素无瓜葛,不知你们今日这是为何行此骗术?”

“天官严重了,哪有什么骗术,不过是想见天官一面罢了。”

姚大宏冷冷一笑,说:“你说你是摸金一脉,可有摸金符?”

让姚大宏略感意外的是,那人还真的从口袋之中摸出一枚牙符,姚大宏仔细查验过后,发现那竟然是真品。在发丘一脉千年来遗留的记载当中,画有摸金符的样式,而这枚牙符,样式上与图中记载毫无二致。盗墓者对于古董的鉴定,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段,这究竟是否两千年前的老物件,自然也瞒不过姚大宏。

“你们摸金一脉共计四人,你不去寻找你的同门,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姚大宏的意思很明显,你这枚摸金符虽然是真的,但摸金校尉销声匿迹已久,其中一人突然间冒出来,谁知道你是不是偶然间得到了这枚摸金符?

其实也就是说对方的摸金校尉身份未必是真的。

可对方却是不慌不忙,打开门,喊进来三位,那三人竟然又各自取出一枚摸金符。

这一下,姚大宏是真的惊呆了。

偏偏查验之后,这四枚摸金符赫然全都是真品,这意味着那枚早已失传的摸金符,竟然被其余三位的后人找到了。

“据我所知,摸金校尉自明朝中叶只剩其三,当初意外身死的那一位,并未留下后代,也无传人,其所佩戴的摸金符更是不知所踪。不知道诸位这是……”

那人也不避讳,点点头道:“天官所言不错,我摸金一脉消失于江湖已久,长久以来,的确如天官所说,四者只余其三。我们这三家一直坚信合则生分则死的祖训,那根本就是加诸在我四家身上的诅咒,少了一位,我们自然不敢再出现在江湖上,只能隐名匿姓潦草度日。不过,十余年前,终被家父找到了这枚失传已久的摸金符,我们也找到了当年未能获得传承但却留下血脉的同门后人,四家齐聚,这才敢再度出世。”

姚大宏虽然不太相信这种说辞,但一来这的确也有可能,二来这本就是摸金校尉那一脉的事情,跟发丘一脉无关,对方这么说,他也就这么听。

“既是四家齐聚,我便恭喜诸位了。可你们又跑来我姚家洼作甚?”

那人见状,微微苦笑道:“看来,天官还是不信呐。不过这也不奇怪,那毕竟也是六百年前的事情了,江湖上只知道我们四门当中有一人与盗门联手下墓,最终埋尸墓中,正应了分则死的诅咒。也都知道那人彼时年岁尚轻,并无传人。而且这么多年来,那一门也再无声息,甚至我摸金一脉尽皆隐姓埋名消失于江湖,便认为那枚摸金符也被埋在了那个墓葬之中,再不见天日。可我们三家人,却一直都知道,当初孙姓先辈,有违祖训不假,可他却将摸金符留在了家中,且留下了血脉。他认为只要他不用摸金校尉的身份去参与,这祖训也耐他不何。可事与愿违,一日为摸金校尉,终生为摸金校尉,这与他是否佩戴摸金符并没有直接关联。只可惜我们四家虽然同气连枝,皆为异性兄弟姐妹,可隐于市井,家人之间也是素无往来的。是以我们虽然知道摸金符尚存,孙家也有后人,但孙姓先辈留下的子嗣当时年纪尚幼,并未习得半点摸金的手段。缺了分金定穴和十六字天卦的寻龙诀,与我们三家也便断了联系。可五百多年来,我们赵钱李三家,却始终不敢懈怠,一直都在寻找孙姓后人的下落。皇天终不负苦心人,到我父亲临终之前,他总算是寻得了孙家后人。也即我身后这位兄弟……”

那人指了指身后一名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那人也冲姚大宏拱手行了个礼。

“武艺好办,我们三家都能教他,但手段难得。共同的寻龙诀十六字天卦,以及基础的分金定穴,我们也可以教给孙家的异性兄弟,但我们四家,天官想来是知道的,各有所长,那都是各姓的不传之秘,这些我们可教不了他。无奈之下,我父亲想到了天官传承。天官应当知道,发丘和摸金的手段其实近乎相同,不同的只是你们发丘一脉用的是六十四天卦的寻龙诀,而我们用的是十六字天卦的寻龙诀。加上我们摸金一脉更重武艺,使用金刚伞飞虎爪这些工具,而发丘一脉重视的是发丘指和缩骨功这类内在修行的法门。但只要下了墓葬,我们的手段都是一样的。是以,想必天官手下,必然有孙家没能传下来的手段。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请天官有教无类,将孙家本该掌握的手段,教授于我这位兄弟罢了。”

姚大宏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是冲着那些盗墓的手段来的。

他说的没错,摸金校尉缺一不可,各有保命以及探墓的独门技艺,而其他外在的武艺和工具,则都是相通乃至相同的。

发丘中郎将这一脉则不同,由于早年间是一人的传承,所以每一任发丘中郎将,那都必须是所有手段都会的人。

正如其名,发丘一脉乃是将军,是发号施令之人。手下临时招募的军卒,无需有任何探墓的本事,只需要在发丘中郎将分金定穴之后,按照其指示挖出狭窄通道,发丘中郎将便可施展缩骨功以及发丘指,深入墓穴之中,最终在他的指挥之下,其余军卒打开墓门深入墓穴,最终盗取墓中值钱的陪葬品。

一群完全不懂盗墓的军卒尚且可以在发丘中郎将的指挥下盗掘墓葬,更何况是拥有绝高身手的摸金校尉?

但即便如此,姚大宏依旧不相信这个人的鬼话。

尤其是发丘中郎将是全才,那是以前,等发丘成为姚家专属之后,也就变成了各司其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