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809章 冰冷的历史回溯,港岛还会历史重演吗?

邵维鼎在后台默默观察着现场的一切,当主持人说到“灾难开始”的时候,他转过头去,看向亚视的经理钟启文。

“现在节目的收视率多少了?”

钟启文是一刻没停,一边在盯着现场,一边和节目组的人沟通,实时调查收视数据。

“现在具体数字还不清楚,但是开播的时候,收视率已经来到了50%多,与tVb那边持平。”

“tVb那边我记得在重播射雕英雄传吧?”

“是,已经是第三轮播放了,即便是挪到了深夜档,观众还是爱看。”

邵维鼎点点头,不再多说,马上就要到他登台了。

这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一方面是为了稳住港岛的经济,成为这个压舱石。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给全港市民,打一剂预防针。

十年前英国人已经玩了这一套了,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别再次陷了进去。

至于说,这一次英国人会推什么金融产品呢?

邵维鼎知道的一清二楚。

因为在他眼中,英国人就像是打明牌一样。

先是货币战争,等货币搞定了,就能深度掌控港岛的金融。

而炒作金融产品,最好的筹码是什么呢?

那就是房地产!

现下,港岛的大量制造业工厂随着港商“北上”迁往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利用内地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积累了海量的资金。

按照历史进程,港岛本地实现了向以金融、服务贸易、物流运输和高端专业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经济成功转型。

金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而随着 1984年《联合声明》的签订,明确了回归的时间表。

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为港岛的未来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确定性。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来自欧洲、北美、日韩、乃至于内地的资金,都开始一箩筐的涌入港岛,通过合法合规渠道,大量进入港岛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

于是,一个长达13年、史无前例的房地产超级大牛市应运而生。

也正是从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发布后,港岛的平均楼价开启了持续十几年的惊人上涨。

从当时的低谷(最低点)不足600港元\/平方英尺,一路狂飙至1997年高峰期的超过12,000港元\/平方英尺!上

涨幅度令人咋舌,达到了惊人的20倍以上!

这股巨大浪潮不仅吞噬了居民收入涨幅,将居住成本推至世界顶尖水平,也彻底重塑了港岛的经济结构、社会财富分配乃至城市空间格局。

多离谱呢?

港英政府跟英资财团唱起了双簧:政府低价批地,英资公司高价卖楼,华人资本跟风煽火。

这就是明摆着让英国人以及权贵阶层大发横财!

至于港岛普通市民,攒上十年工资才够买个三居室,还得举全家之力。

而那些英资公司?光是炒地皮就赚得盆满钵满。

等到股市涨到天上去,人们都陷入“股票梦“的时候,英资机构突然集体撤资。

这一招,就像在水里扔了颗炸弹,整个股市瞬间崩盘。

损失有多惨?数百亿港币就这么没了。

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个小数目。

而股市崩盘之后,就是楼市崩盘。

街边小店的老板、刚买完楼还背着房贷的上班族,乃至于手上有一大笔钱的明星,都因为买楼买房,他们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从1984年到1995年,英国人通过各种花样把整整一万亿港币从港岛转移走了。

十年前的三十亿,十年后的万亿。

邵维鼎怎么可能让这一幕再次上演。

“鼎少,到你上台了。”

正思考间,钟启文的声音响起,一脸着急的提醒。

邵维鼎点点头,嘱咐道:“随时监控收视数据,以后这档节目你们就对标tVb那边的锵锵三人行,但是主打的方向是财政金融向的,多给民众普及金融股市知识,不要让港岛的股市成为外国人操盘的玩具。”

说完这句话,邵维鼎整了整衣服,大步上台。

随着他的上台,现场先是响起一片鼓掌声,而后是主持人的长串介绍。

至于邵维鼎的大名,在场观众乃至于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又有哪一个不知道。

只是,看着一张这么年轻,又如此帅气的面庞,很多人依然无法与报纸中,新闻里那个在港岛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对应上。

“邵先生,在节目开始之前,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主持人坐在沙发一侧,对着邵维鼎略有些拘谨,他叫李云飞,是港大经济学教授,是钟启文重金请过来作为节目固定主持与嘉宾的,可在邵维鼎面前,他还是无法保持镇定。

“你问。”邵维鼎坐在沙发上,摸了摸手臂上的宝珀,自然道:“李教授,今天晚上我们畅所欲言,我知道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很多问题想问我,您今天晚上都可以代他们问出来,能回答的我都会回答。”

这话一出,李教授立刻涨红了脸,又是兴奋,又是激动。

面对面采访港岛首富,与邵维鼎谈论港岛经济问题,全球化问题,这是每一个在经济学领域的学者都难得的机会。

“那我就先问第一个。”他整合了一番措辞道:“这篇稿子还没有写完,但据我了解,随着港岛股市的崩盘,世界性石油危机的爆发,加剧了恒升指数的暴跌,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企业倒闭潮,工人失业潮。”

“据统计,最严重时,全港失业人口飙升至20万人!考虑到当时工业就业人口约100万人,这意味着失业率高达20%。”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可能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系统性风险。

“到了1974年,失业率攀上历史高位,无数家庭陷入困顿。”

“而对于在股灾中加杠杆炒股以致血本无归、债台高筑的人来说,绝望情绪吞噬了一切。“跳天台”成为了那个惨烈年代里一个不忍直视的现象。”

李教授抿了抿嘴唇,问道:“在您看来,这一幕还会在港岛发生吗?”

听到这个问题,霎时间,在现场,在电视机前,几乎是所有人立刻正襟危坐了起来。

这血淋淋的历史回溯,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醒了部分被暴涨冲昏头脑的港岛市民。

他们,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答案!

(求发电、催更,明天还会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