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207章 初闻三大书院

阿姐,我中举了! 第207章 初闻三大书院

作者:螳螂爱跳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57:26

来到熟悉的书房,陈及冠坐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也就是窗边的木榻。

看着书房的一排书架,他想着也该给自己的小院安排上一个书房,买上一个书架,将自己的书籍妥善保存好。

他的书可不少,陆陆续续去各个书店买的,加上秀才爹留下来的,已经装了两个书箱,足够装饰一个书架。

周礼平也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和他一起坐在窗边的木塌上,点燃一根檀香,白烟升起,在空中形成一条直线。

这是提神香,味道好闻又不刺鼻,还能驱鼠驱蚁,长期熏陶下,能够防止书籍被鼠虫损坏。

周礼平做完这些,才温声问道:“冠哥儿,有何事要告知为师?若是遇到难处,尽管道来。”

他不怕得意弟子在县学跟不上进度,他对冠哥儿的天赋有信心,唯一害怕的就是弟子在县城受了欺负。

毕竟这是一县之地,水深得很。

他想着要是冠哥儿受了委屈,他定要穿上生员服,叫上自己的三两好友,去官府要个说法。

若是县城官府不应,那他就去府城,总之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弟子。

陈及冠心里一股热流淌过,“老师,弟子并无难处,在县城交友甚广。”

周礼平提起的心放下,“如此最好。”

陈及冠顿了一下,还是如实道:“不知夫子可知县学的甘教谕?”

周礼平面露正色,铿锵有力道:“这是自然,宁县读书人谁不知甘大人?这可是宁县唯二的举人。”

另外一个举人,就是方县令了。

周礼平又道:“我尚且年长甘大人几岁,学识却远远不及,十几年前有幸听过甘教谕授课,受益匪浅。”

陈及冠轻声道:“甘教谕想收我为徒。”

周礼平愣了一下,旋即便喜出望外,忍不住站起身,“当真?甘大人当真如此说?”

陈及冠点头,“弟子如何会拿此事当做玩笑。”

周礼平激动的来回走动两步,右手握拳砸在左手手心,“此等运道居然叫你遇到了,哈哈哈,冠哥儿,你可答应了?”

陈及冠露出一个腼腆笑容,摇摇头,“弟子尚未应下。”

周礼平目瞪口呆看着他,不解问道:“这是为何?”

陈及冠看着他,认真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等大事,自然要问过老师方可做决定。”

周礼平瞬间愣在原地,张张嘴,好一会儿才挥了挥肥大的衣袖,“冠哥儿,你,你真是,我不知如何说你才好。”

他又是埋怨又是欣慰。

换做旁人,怕是第一时间就跪地拜师,哪里会放过到手的机遇。

陈及冠却特意来询问他一番,这足以说明陈及冠是真的将他当做老师,一辈子都要孝敬的那种。

他重新做回木塌,“此事对你大有裨益,为师如何会不答应,你回县城后,第一时间告知甘大人,莫要让他觉得你不知好歹。”

陈及冠点头,“我听老师的便是了。”

周礼平温和看着他,“冠哥儿,甘大人身份不简单,有了他的关系,我也不担心你前路如何了?”

陈及冠正好提出心中疑惑,“老师,我之同窗说甘教谕乃是太白学院的弟子,不知太白学院有何说法?”

周礼平目露向往,“太白学院,这可是了不得的书院,举人进士数不胜数,乃是三大书院之一。”

“曾经和与你父亲也想进入太白书院,奈何学识差了一些,此乃人生一大遗憾。”

随着夫子讲述,陈及冠也大概了解了太白书院。

太白学院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书院,相当于大型的私塾。

不过太白书院十分出名,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书院,创始人是李白的后人。

书院的规模一开始就是个普通私塾,因为有诗仙李白的影响力,加上李家的财力,所以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三大书院之一。

而太白书院的读书人,大多都是西南地区的人,所以这些读书人来到官场上,因为同乡和同窗之情,自然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久而久之,朝廷上的李党形成,而李党的核心,便是太白书院。

这也是为什么周礼平如此激动的原因,甘教谕出自太白书院,要是陈及冠成为了甘教谕的弟子,自然有了进入太白书院的敲门砖。

到时候有了太白书院这座庞然大物当靠山,不论是科举还是日后为官,都是一片坦途,由不得他不激动。

周礼平说的自然没有这么清楚,他不想太早在弟子面前说出社会的黑暗一面,不过陈及冠有前世灵魂,自然是听得懂的。

而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太白书院弟子的分量之重,甘教谕居然愿意屈尊收他为徒,绝对是莫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他的看重。

陈及冠自然是高兴的,自己被人看重,说明自己有价值,只是不知自己能否承担起这份看重。

周礼平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干脆把另外两大书院也介绍了一下。

另外两个书院分别是白鹤书院和乐山书院。

白鹤书院是朱熹后人创办,出了很多理学大家,形成了朱党。

乐山书院是王守仁后人创办,也叫阳明书院,出了很多心学大家,形成了王党。

太白学院则没有侧重理学还是心学,只要是大儒学说,他们都说,有种将理学心学融为一体的意思。

当然,太白学院最出名的还是诗赋,毕竟有诗仙李白的影响,出了不少诗人才子。

另外,有一点值得说道,三大书院足足有两座书院都在南方,只有白鹤书院在北方。

而且听说白鹤书院以前也是在南方,最后在皇帝暗示下,这才搬迁到了北方。

所以南北方的学子学识差异很大,南方学子普遍看不起北方学子,认为北方都是些粗人。

所以科举这才有了南北榜的说法,否则若是放在一起竞争,怕是官场上都见不到什么北方人。

即便如此,朝廷上的南北差异依旧很大,每年都是南方人大出风头,毕竟南方的教化之风太盛,特别是江南地区,大大小小的私塾数不胜数。

陈及冠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听的津津有味,窥见了大景王朝冰山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