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妄折春枝 > 第445章 怕是只差将那铺盖卷搬来了吧

妄折春枝 第445章 怕是只差将那铺盖卷搬来了吧

作者:蝉不知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0:00:45

登闻鼓一响,上京震动,消息旋即传遍京外,牵动天下人心。

毕竟,永宁侯府这一连串变故,实在太过惊人。

怕是连话本写手,也不敢这般肆意编排。

如此曲折,如此惨烈。

永宁侯纵容早在大婚前便已暗通款曲的庄氏算计发妻萧氏,亲手为自己戴上了绿冠。发妻遭休弃后,更假借“供养”之名行囚禁之实。

一朝有孕,终成死劫。

萧氏于生产之时无人施救,最终血崩,香消玉殒。

堪堪呱呱坠地的亲女被庄氏换出,这桩借债埋下十四年后“真假千金”这场荒唐戏码的祸根。

永宁侯更趁着淮南水患、瘟疫横行,人心惶惶之际,一手策划了那场令世人痛心疾首,更因瘟疫失控,酿成无数家破人亡的民乱,只为以此为契机亲手除掉萧氏所出的嫡长子。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这世间素来不乏痛打落水狗之事。

在百姓的口耳相传间,裴临慕私欲作祟,嫉妒之下毒杀裴谨澄一事的罪魁祸首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永宁侯。

但凡提及此事,百姓无不先啐一声,骂句“上梁不正下梁歪”,随即摇头点评“养不教,父之过”,他的儿子们能有今日兄弟相残的惨剧,全是他这老子的家风给带坏的!归根结底,祸根就在永宁侯身上。

人人不齿其行。

那些笃信因果轮回的百姓则是在慨叹,真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永宁侯与庄氏昔日造下的孽障,如今悉数报应于后辈之身,以致子息凋零,无一善终。

到头来,只留了一个被下堂的萧氏在别庄生下,又流落在外多年的裴桑枝。

民声鼎沸,众目所集。主审官员皆感压力悬于眉睫,无一人敢有半分懈怠,连日秉烛达旦,恨不能以衙门为家。

更何况,坐镇此处的周域,资历深、能力卓绝,更有铁打的骨头和一张不饶人的利嘴。有他压阵,调查得以排除万难,强势推进。

更让官员们头疼的是,荣妄几乎把衙门当成了第二个家。他一天来回三趟,追问、察看、催促,步步紧逼,那架势仿佛在说:若案子不破,他便要搬来衙门同吃同住了。

谁不知道,荣妄是元和帝的心头宝。

荣妄在此,就说明元和帝的耳目亦在此。

查案的进度如被无数眼睛寸寸检视,这差事办得人喘不过气,仿佛头顶始终悬着一柄利剑。

一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正在埋头查案的三司官员们便心头一紧,无需通传也知晓,定是荣国公大驾光临。

然而,凡事有弊亦有利。

荣国公每次前来,总会带上云霄楼的精致点心和清香提神的佳茗,倒也稍稍抚慰了众人焦灼的心绪。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荣国公将带来的茶点轻轻置于一旁空桌,并无言语,以免惊扰官员思绪。他如同此前每一次那样,轻车熟路的落座于周域身侧的雕花大椅上,手臂闲闲地搭着扶手,目光缓缓掠过堂间碌碌一众官员。

待官员们忙罢手头公务,稍得清闲,荣妄方会出言,与周域攀谈几句,询问一番案子的进程。

周域慢条斯理地啜了口茶,眼风淡淡扫向荣妄,打趣道:“当初遴选重审裴惊鹤一案的官员时,我本就有意将你从御史台调出。偏你当时百般推脱,一口一个避嫌,生怕落人口实。如今倒好,一天三趟地往这儿跑,雷打不动,怕是只差将那铺盖卷搬来了吧?”

“既然这般放心不下,干脆这主审官的位子,由你来坐如何?”

荣妄笑着为周域续上茶,方耐心解释道:“世人皆知我倾慕桑枝,情有独钟,非卿不娶。前番谢宁华之事虽已搪塞过去,然明眼人皆洞悉,是我回绝于她,而非杨家儿郎。有此前提,我若参与重审此案,即便自问公私分明,也难敌瓜田李下之嫌,众口铄金之危。”

“桑枝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易。”

“登闻鼓敲响,天下人皆侧目,随随便便一点儿小疏漏,都会被无限的放大,继而被人紧咬着不放。”

“我被几条疯狗撕咬无妨,但绝不能因此,毁了桑枝的清名与前程。”

“如今朝堂上风声鹤唳,百官无不夹紧尾巴,谨言慎行,恨不得能凭空消失。如此一来,御史台倒是清闲了不少。”

“故而,我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回跑。”

周域:“有我把关,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查案的手段,你家老夫人最是清楚。”

荣妄笑道:“有您老人家在此,我岂有不信之理。实不相瞒,我今日是专程为表叔父交代的差事而来。”

周域心知肚明:“是为了那块祥瑞之石的铸造工艺而来?”

荣妄:“周老大人果然深知圣意。陛下吩咐时便说,只需提及他,您便一切明了。”

周域闻言,暗自腹诽,当年的荣后好比散财童子,天女散花般挥洒银票,走不通的路,就用银票来铺通。怎的到了她独子陛下这儿,就变得如此见钱眼开了?

非但贪财吝啬,更是杞人忧天,恨不得将府库塞得满满当当,去防备那不知来不来、何时来的灾祸。

罢了,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陛下继位后,远离奢靡,躬行节俭,既不沉湎酒色,亦不兴修宫室,更将税赋取之于民用回于民,夙夜在公,一心践行仁政的明君。

他思忖着,或许是当年荣后带领大乾百姓度过那场漫长严冬的经历太过艰难,刻骨之寒在陛下心中了留下深重烙印,这才驱使陛下如今未雨绸缪,以抵御任何可能降临的灾祸。

“早已备下。”

“原就打算,待裴惊鹤一案真相大白之日,好事成双,再将此法详陈于密奏,禀报陛下。”

自他决定借献瑞重返朝堂、主审裴惊鹤旧案的那一刻起,他便清清楚楚,以陛下的眼界、见识与务实作风,绝不会相信所谓的天降祥瑞。

但他更清楚,陛下是对神乎其神的祥瑞不感兴趣,却绝不会放过一个绝妙的生财之道,尤其是一个能令天下人信服、又能让天下人心甘情愿献出银子的法子。

陛下龙心大悦,对他所请之事,自是无不应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