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择日走红 > 第773章 演绎

择日走红 第773章 演绎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6:09

在这一行,太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

可以说,只要没有跟陆严河有合作项目的,都有这样的心思。

这都不需要他们跟陆严河交恶,或者发生过什么矛盾。

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陆严河的存在,让演艺圈的其他创作者,都先天性地“降了一等”。

这有点类似于歌坛出了一个惠特尼·休斯顿一样,因为独占一格,让其他人都没有竞争锋铓的可能性,变成了但凡提起女歌手,虽然风格各异,说着各有一段独领风骚的时期,可实际上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女歌手自己),都公认惠特尼·休斯顿最强。

而陆严河不仅仅是作为演员,他现在是作为一个项目的“先锋”一样,有他参与(不管以何种身份)和没有他参与,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有他参与,投资都变得好像“行业寒冬”没有出现一样。

事实上,因为陆严河现在很多项目都是被那几个平台、资本方承包了,想要获得一个投资名额,很难。在各个评估的体系里,陆严河的项目都属于高回报、低风险,与影视行业的“常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这让有意于想要投资影视行业的资本,都以跟陆严河参与的项目为首选。

就算投资不了陆严河的项目,他们也会拿陆严河的项目为参照物,去评价其他的项目。

这自然就让整个影视行业……受“陆严河之苦”久矣。

这种感觉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优秀当然不是他的错,问题是,他出现在了爸妈口中,成了贬低打压你的参照物,那他就成了“怀璧其罪”,他的存在就是罪过。

所以,很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初衷也不是想要把陆严河给踩下去,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灵河的立场就是保护陆严河的“神话”。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映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战报”。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上映之前,海外发行权热销至79个国家和地区,光是海外发行的收入,就已经成功实现盈利。

换而言之,《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的上映,甭管多少票房,都是赚。

紧接着,王重的制片人就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强调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本身的文艺片属性。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部大片,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部艺术片,它的制作也不是把票房放在第一位来制作的。当然,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来宣传,以这样的阵容,我相信肯定可以在上映前几天取得更高的预售票房,不过,我们也不想去欺骗观众,欺骗粉丝,电影就是电影,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属性,把不喜欢这部电影风格的观众骗进电影院,也只能收获骂声和差评。”

“讲句实话,这部电影最后票房能够破亿,我就很满足了。”制片人说,“最关键的是,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是不是觉得票有所值。我从来不认为艺术电影不需要负起商业责任,但艺术电影的商业责任绝对不是票房越高越好,而是,第一,能不能让投资方盈利,不至于亏损,虽然他们来投资艺术电影的目的肯定也不是以赚钱为第一位,但别让人做亏本买卖,这是道义;第二,能不能让买了票的观众感到物有所值,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感受,它也有它的受众。我觉得《大红灯笼高高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它是完成了它的商业责任的。”

-

这些回应,娓娓道来,并不具有压迫感,反而让大家觉得有道理。

所谓的陆严河失手了——

到底是真的失手,还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看到陆严河失手,才在上映第一天之后就发出这样的声音?

周日过后,《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首周末,取得7100万的票房成绩。

片方大张旗鼓地发了“喜报”。

没破亿,咋地?以这部电影的情况来说,7100万的首周末票房也是成功,是值得发“喜报”的成功。

甭管那些营销号、黑子们怎么bb,反正《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就是一门心思地去宣传自己的票房成功。

加上这部电影本身具备的艺术性,大量的影评文章都冒了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那种会点燃某种社会话题的题材,但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太多了。

王重导演的忠实影迷本来就多,别的导演新片上映,一百个人看完了可能有一个人写个评论,但是王重导演的新片一上映,可能五个观众里有一个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实,无论是王重,还是陆严河和陈碧舸,都拥有一批这样的影迷。

他们在电影领域深耕,这么多年,每个人都积累了一批只要有电影上映就一定会去看的影迷。

这样的影迷群体,也许不像一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一样,会在第一天、第二天就去冲票房、保排片,但是,他们的粉丝是走细水长流的路线。

后劲很强。

因为首周末三天票房就破了7000万,所以,票房预测机构也把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测数字上调到了2亿以上。

陆严河也不知道《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能够拿多少票房,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已经让他长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又有人发了一篇文章,传播率还挺高,文章的题目叫做《在中国,也就只有他们能够把一部这样的电影卖出这么高的票房来了》。

这篇文章是在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虽然票房成绩还不错,但这不意味着文艺片真的就在中国有电影市场了,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很强,才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同时,这个人又说,这部电影其实早就不应该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里了。

整部电影都充满了一股老气。

确确实实,很多人一个统一的反应就是这部电影的题材——太少见了。现在的电影市场,哪里还有这样一个正儿八经讲一个批判封建为主题的电影?

与当下的生活实在离得太远,甚至是脱节了。

对此,陆严河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因为这部电影确确实实就是这么一个主题。

但这部电影除了这个主题,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尖锐的故事。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最后被一个腐朽的庞然巨物吞噬的故事。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批判封建的故事,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人一步步被**侵蚀、自以为掌握了权力但最后却沦为权力的牺牲品的故事?

陆严河发了一条微博,说:有人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不是题材过时了,我想,人在坚守理想中的自己与向**投降的自己之间的摇摆困境,永远没有过时一说,只是,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要从影视剧里去获得真、善、美,就像在刷短视频和新闻的时候,不小心刷到一些负面内容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想快点划走,但是,它即使被划走了,也仍然存在着。

之所以在电影上映期间发这样一条微博,是为了不让这部电影的“批判性”进一步发酵。

关于这一点的讨论,越甚嚣尘上,越容易被模糊重点。

如果《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打算冲奖的话,也就算了,但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接下来不仅要在国内冲奖,也要在海外冲击北美今年的颁奖季,那在评论圈是什么舆论风向就很重要了。

陆严河必须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去拉一下“讨论的方向”。

其实,这也是他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部能够超越时间的电影,都已经有它超越性的地方。

-

不久,《大红灯笼高高挂》又要在日本、韩国等地上映。

陆严河也跟着剧组一起去了日本和韩国,参加当地的首映礼。

世界级名导的作品就这点,各地片商都会重视,会举行首映礼,邀请当地的明星一起参加,扩大电影宣传的声量。

事实上,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要冲击今年的北美颁奖季,全球各地的票房也就变得很重要起来。

前面就说过,奥斯卡是最重视票房的电影奖项之一。

票房不好,你入围的希望基本上就没有了。

最佳外语片这个部门可能是个例外,票房不好,也有入围的。但是,如果全球票房够高的话,其实对于后面的提名和拿奖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现在看上去《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中国大约只有2亿人民币、也就是2700万美元左右的票房,如果它在海外也能够拿到差不多的票房成绩,那就比较稳了。

其实,《大红灯笼高高挂》只要能够顺利进入北美颁奖季的征程,它在全球各地的票房都会被带动起来。这就看前期的声量和表现了。

在日本,负责发行的片商说,这部电影现在在日本还挺受关注的。王重前面的几部电影,在日本的反馈就挺热烈的,无论是《三山》还是《胭脂扣》,在日本的票房都突破了三百万美元,尤其是后者《胭脂扣》,票房非常亮眼,长线上映,最后取得了八百万多美元的成绩。

王重在日本是有一批固定的影迷的。

其实作者型导演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一批固定的影迷。

只是王重这样的大导,还不太是所谓的作者型导演。他很少自己写剧本。他只是无论拍谁写的剧本,都能把别人的剧本拍出自己的电影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