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择日走红 > 第460章 乐疯了!(一万两千字更新!)

择日走红 第460章 乐疯了!(一万两千字更新!)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6:09

第二天,《星星上的》迎来了跟大部分定档七夕上映的电影一样的大跌——次日票房只剩下1300万。

尽管如此,影片破亿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尹新城的经纪人周驰问他:“就算是这样,郁江的新片你也还是不接吗?”

尹新城说:“不是都说了,档期撞了吗?”

“档期可以协调嘛。”周驰说,“中间请假先去拍电影也不是不行,据说《星星上的》这部电影只拍了二十天就拍完了,这种青春爱情电影,拍得很快的。”

尹新城摇摇头,“我不想轧戏。”

“你真的是不想轧戏吗?”周驰笑着问,“你啊。”

尹新城什么也没说。

“不过这样也好,确实,你是从《六人行》出道的,在大家眼中,陆严河是你的贵人,你承了他的情。要是你现在跟郁江合作,说不定会被很多人骂忘恩负义。郁江跟陆严河的矛盾人尽皆知,想装傻都不行。”

周驰说完,又叹了口气。

“就是可惜了,电影男主角啊,本来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先迈入电影圈的。”

尹新城问:“没有别的电影剧本来找我吗?”

“那都是一些不知道从什么犄角旮旯冒出来的本子,一看就是烂片。”周驰说,“要么就是一些打着艺术片旗号、不知所云的剧本。”

尹新城点头,“没有好剧本就先不演电影了呗。”

“能尽快进入电影圈,还是要尽快进去,不然,你一直演剧,久而久之,这个圈子里对你的定位就是一个剧集演员了,你再想进电影圈子就难了。”周驰说,“一个演员在刚出道的时候,是最没有被定型的时候,必须要抓住时机。”

尹新城说:“我不着急,如果以后真的到了瓶颈期,我再去找严河,请他帮忙。”

“你去找他帮忙,他就会帮你?”

“严河是一个很好的人,他会帮我的。”

“他会给你男主角演?”

“为什么非要演男主角呢?”尹新城说,“我不介意从配角演起。”

“你是不是疯了?你出道就演《六人行》,是主角,起点这么高,你后面反而愿意去演配角?”周驰震惊地看着他。

尹新城说:“你看严河,他介意演配角吗?”

“他是陆严河。”

“在他不是现在的陆严河之前,他也是从配角开始演起来的。”尹新城说,“他一直说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包括颜良也是这么做的。”

“什么话?”

“观众不会因为你是主角,就天然多喜欢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是配角,就天然少喜欢你一分。”尹新城说,“颜良今年演的两部戏,一个《淘金记》,一个《山颠》,全是男二号,他在《六人行》中才是真正的那个主线主角,他都能演男二号,我为什么不能演?”

周驰:“颜良他的形象条件又没有你好。”

“如果我的形象条件够好,我也不用担心演男配角就出不了头。”尹新城说,“驰哥,是不是男主角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周驰匪夷所思地看着尹新城。

“为什么你们这些跟陆严河合作过的人,都一副这个腔调?他到底是给你们灌了什么**汤?”

“因为看到他演配角也演得很好,都连拿好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了,而且,就算没有拿奖,他每一次配角的演出,一样受到大家的喜欢和称赞。事实证明,在现在这个影视环境下面,角色本身的魅力已经远远超出主角和配角的限制了。”

周驰若有所思。

他很想说一句,尹新城,你要是有陆严河一半的演技,我就信你这话了。

但他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

一是这话太伤人,二是演技这回事,配角都演不出彩的话,主角又怎么更出彩呢?

周驰给尹新城选戏,选的基本上都是尹新城舒适区内的剧本。

不至于去暴露他的短板——让观众觉得他演技很差。

“对了,我给你报的那个戏剧训练营,十月份开始,一共十四天,你别忘了。”周驰说,“我看你之前说,你想要去冰岛一趟。”

尹新城说:“嗯,记着呢,冰岛我年底再去,去完回来就进组《繁景》了。”

周驰听尹新城提起《繁景》,眉头就一皱。

如果没有陈子良横插一杠,非要带资进组,给自己的男二号加戏,这对尹新城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大饼了。

-

“什么?你们想要让陈子良来演?”

春风得意的郁江听到儒意影业对她新片男主角的建议,脸色马上一垮,难看起来。

“你们为什么要让陈子良来演我的电影?他是什么情况,你们不知道吗?你们是想要搞砸我的电影吗?”

郁江对坐在她对面的儒意影业一行怒目而视,十分生气。

儒意影业的人说:“现在不是找不到合适的男演员吗?”

郁江说:“那也不能让陈子良来演!陈子良演一部戏,砸一部戏,你们想硬捧他是你们的事,别来祸害我的电影!”

儒意影业的人被郁江这强势的作派也弄得有些恼火了。

“郁老师,这部电影确实是根据你的书来改编,你也是编剧,但是,这部电影是儒意出品制作的,这是儒意的电影。”儒意影业的人忍着自己的脾气,“陈子良虽然有一些负面的口碑,但是他出演的作品,最后在商业回报上都并不差。”

郁江说:“是吗?《十九年犯罪实录》票房那个样子,这叫商业回报不差?”

儒意影业的人说:“这部电影是盈利了的,而且,电影的问题并不在他身上。”

“真是贻笑大方,你去跟别人说这话去。”郁江翻了个白眼,“我不同意让陈子良来演我的这部电影,我就算是找个新人来演,我也不用他!”

“选角权在儒意手上,不是你说了算的!”儒意影业的人很恼火。

郁江:“那我们就没必要合作了。”

她冷笑一声,双手抱在胸前,“难怪你们制作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差,陈子良这种演员都还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我倒要看看,你们什么时候破产。”

儒意影业的人脸都绿了。

郁江这个人嚣张、口出狂言、脾气大、不好伺候……这些都是出了名的。她年少成名,畅销书作家,根据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也有好几部了,成绩都还不错。儒意影业在跟郁江合作之前,早就有过相关的心理准备。但是,合作以来,他们仍然屡屡被郁江的一些态度和说的话给刺激到。

该怎么说呢……这个人,她有时候实在太面目可憎了,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低级的方式让人感到无语。为什么这样的人会成为他们的合作者?为什么这种人可以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功?中学生可能都不会像她这么肆无忌惮地放狠话,可她却有一种世界在围着她转的嚣张自信。

这一次,儒意影业和郁江的会面以非常不愉快的方式结束。

-

“儒意想让陈子良演郁江的新片,但是郁江拒绝了?为什么?”陆严河惊讶地看着陈梓妍,说完以后又意识到,他最后那句为什么有歧义,马上又说,“我是问为什么儒意还想让陈子良演?”

陆严河一直不理解,儒意影业怎么这么支持陈子良呢?

陈子良也不是儒意影业的签约演员,实在没有必要这么捧吧?

陈梓妍说:“陈子良傍上了一条大腿呗,这条大腿在儒意影业很有话语权咯。”

陆严河点了点头。

“大腿……是女人吗?”

陈梓妍:“你问得这么小心翼翼干什么?当然是女人。”

陆严河恍然。

“听说陈子良还在跟《偶像时代》接触,想要跟《偶像时代》签两季固定表演嘉宾的合同。”

“啊?他从来就没有走过偶像路线,这个时候要上《偶像时代》?”

“谁让他这几年流年不利,事业全线拉垮。”陈梓妍说,“这种情况下还不想尽各种办法去自救的话,那他就真的没戏了。”

陆严河说:“那郁江不同意用他,儒意影业会听郁江的意见吗?”

“这还真说不准,一般来说,小说作者和编剧的话语权在制片公司面前基本上约等于无,可是郁江吧,你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她够疯,也够狂,以至于儒意影业这家本该非常强势的制片公司,也有些投鼠忌器。”陈梓妍说,“武功再高强的人也怕一个拿着菜刀乱挥的疯子,因为疯子不怕死。”

陆严河:“这可真是……”

“而且,《星星上的》大获成功,对这部电影来说,导演和主演都不是最关键的那个keyman,keyman是郁江。”陈梓妍耸耸肩膀,“所以你就知道了,郁江要是强烈反对的话,儒意影业是什么态度还真不好说。”

对于一个可以创作出盈利八位数的创作者,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不可能忽视他们的意见。

正聊着,有人敲门。

贾龙来了。

他一个人来的,没有带任何随行人员。

“贾老师!”陈梓妍站起来,笑着打招呼。

“龙哥。”陆严河也跟贾龙打招呼。

贾龙摘下他头上的鸭舌帽,啧啧两声,说:“这天气热的,我不过是从停车场走到电梯,都出了一背的汗。”

他笑容满面地坐下来。

“路上有点堵车,让你们久等了啊。”

“我们也刚来一会儿,本来就约的下午三点,这才五十五呢。”陈梓妍亲自给贾龙倒了一杯凉茶,说:“这个地方是我朋友开的,别的不说,保密是一流的,以后有需要可以到这里来,绝对没有别人打扰。”

贾龙点头,说:“已经感受到了,从停车到刚才进门,路上一个人都没有碰到,这保密措施是一流啊。”

“都是一对一服务的,进出不会跟任何人碰上。”陈梓妍说,“《人在囧途》大获成功,虽然票房没有贾老师你过去的票房那么辉煌,没过十亿,但是口碑却很好啊,叶脉网上的评分都有8.2分。”

贾龙点头,“我也没有想到,这部电影的观众口碑这么好呢,自从第二部的消息出去以后,天天有人问我第二部什么时候拍。”

他笑眼看向陆严河,问:“严河,第二部的剧本写得怎么样了?”

“初稿已经写出来了,但我还得再打磨打磨。”陆严河写电影剧本还是很快的,都是自己看过的电影,人物、故事发展都很清楚,他不需要这方面的思考过程,只是需要用文字的方式把剧本写出来,“第二部的剧本,不仅仅是两个男主角了,还加了一个,总共三个主角。”

贾龙好奇地问:“你终于愿意加入到我们《人在囧途》的大宇宙来了吗?”

陆严河摇摇头,说:“不是,我不演,这个主角我演不了,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

“啊?”贾龙一愣,错愕,“什么情况?”

陆严河笑了笑,说:“毕竟出了一趟国嘛,需要来一个搞坏事的反派人物一起玩,故事才好玩。”

贾龙疑惑地耸了耸眉毛,“好吧,虽然我还不知道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肯定是一个好故事。”

“真不一定啊,龙哥,第二部的故事……我自己觉得没有第一部那么多有意思的台词。”陆严河说,“第二部多了一些浮夸的部分。”

贾龙:“甭管什么样吧,第二部咱们怎么弄?”

“尽量原班人马吧。”陆严河说,“最主要的核心还是你跟大山的双人组合,这一点是不能变的。”

“你们还愿意跟延年影视合作吗?”贾龙问。

陆严河说:“这一次如果不是他们,《人在囧途》放在春节档应该是能够破十亿的。”

“是啊,这是最可惜的地方了。”贾龙说,“但是,这种事情无论放在哪一家电影公司都一样,没有哪一家公司会舍弃一部四十亿票房的续作,去发行一部新电影的。”

陆严河点了点头。

“他们愿意给续集开什么样的条件?”

“他们愿意给1.5亿的制作预算,这不算宣发成本。”贾龙说,“其中你和我都是各两千万的打包片酬,蒋导一千万,大山拿四百万的片酬,你和我再拿4.5%的票房利润分红。”

对一部首作拿了将近七个亿票房的续集电影,这样的制作预算和片酬属于常规水准。

两千万的片酬,在国内也属于顶格了。除了最有票房号召力的那几个演员之外,天板也就是两千万了。

条件倒是很好。

但是,这并不是陆严河所真正考虑的。

“春节档呢?”

“写进发行合同里,如果影片完成过审以后,两年内不能在春节档发行并保证15%以上的首日排片率,延年影视要赔付八千万的损失。”

陆严河很诧异:“延年影视会愿意签吗?这个条件可不优渥。”

“一部板上钉钉要赚钱的续集电影,他们怎么都不会拒绝的。”贾龙说,“而且,他们拿出了一共三千万的投资份额给我们,当然,如果我们不要,他们更乐意。”

所谓的三千万的投资份额,等于就是在1.5亿预算的电影里面,拿出了五分之一的投资份额给他们——他们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以片酬折算投资,回头直接享受收益分成。

说到这里,陆严河才觉得,延年影视的诚意是真的拿出来了。

这等于拿出了五分之一的收益给他们啊。

这就像是一个金矿的主人,拿出一部分的开采权给他们,明摆着赚钱的买卖,风险可比其他电影投资小多了。

陈梓妍说:“必须加上一个优先结算权,同时,我们也要派财务去剧组监督每一笔资金的流动。”

电影实在太容易做账了。

别看延年影视现在给条件给得这么大方,他们到时候完全可以在结算的时候做手脚,比如把延年影视公司的很多支出经费算到《人在囧途》续集项目的开支里,又通过追加宣发费或者是用跟其他电影项目打包售卖等方式,覆盖掉一部分《人在囧途》续集的周边版权收入,无形之中就削减了他们原本可以享受到的收益。

陈梓妍相信,最后他们不至于亏钱,赚肯定是能赚的。但很有可能原本可以赚五六千万的项目,最后被延年影视账面一做,就只能赚一千万了。毕竟这里还有一个宣发费用尚未计算其中呢,这里头的猫腻更大。

三个人坐在这家隐蔽的小会所,讨论着《人在囧途》续集项目的事情,先在他们之间达成一致,之后才好去跟延年影视谈判。

-

陆严河觉得自己涨了很多知识。

《人在囧途》续集项目讨论完以后,贾龙说:“我这边准备做一个网剧,给大山做的,成本不高,你们有没有兴趣投资?”

陆严河有些好奇,问:“什么题材啊?”

“悬疑,一个村子里发生的谋杀案,我很多年前看中的一个电影本子,当时我想开发,没有人愿意投资,就搁置了,现在我年龄也不合适再演了。”贾龙说,“我找编剧改成了网剧的本子,让大山来演,算是给他量身定制的本子,成本不高,十二集,总共也就三百万的成本。”

陆严河说:“行啊,需要我这边投多少?”

“三十万?”贾龙说,“我自己拿一半出来,剩下的我就准备问问朋友们了。”

当然不是贾龙自己拿不出三百万来,但一般在这些影视项目的投资上,都不会自己全额投资,把投资分出去,你投一点,我投一点,一是风险可以变小,鸡蛋不用放在一个篮子里,二是投资的制片人多了,这个项目遇到什么问题,帮忙的人也多。

所以,你可以在很多好莱坞电影里看到一些大咖出现在制片人一栏中。他们有的是挂名,有的是投了资,有的是给了别的帮助。总而言之,一个道理,朋友码得多多的,项目的助力就稳稳的。

陆严河点头,说:“可以啊。”

贾龙这个时候才笑着问:“我还以为你会拒绝我呢,之前你还专门发了个微博说你最近不投资电影项目,是不是最近找你要投资的人很多?”

陆严河说:“不是,可能我发那个微博真的让很多人误会了,我不是不愿意投资影视剧,那是个例外。”

他把周长英和《金衣背后》续集项目的原委跟贾龙说了一下。

贾龙恍然。

“这确实没办法,防不胜防。”贾龙说,“天知道外头有多少人打着我们的旗号在拉投资,现在喜剧项目,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把我列为拟邀演员。”

陆严河笑了起来。

“没办法,你就是喜剧电影的扛把子。”

“这也很不好,这么多年来,导致我一部非喜剧的片子都没有演过。”贾龙说,“戏路太受限了。”

陆严河说:“那龙哥你自己张罗一个项目,自己做。”

贾龙说:“只要跟喜剧无关,就没有人投资。”

陆严河哭笑不得。

市场嘛,就是这样。

-

《星星上的》上映第三天,票房只剩下八百万,而到周一,工作日,票房干脆滑铁卢,只剩下两百万出头。

这样一部青春爱情电影,首映三天收获了过亿票房,从第四天开始却受累于路人口碑,没有稳住票房走势。

但儒意影业和郁江却都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你们去看最近三年的情人节和七夕档的电影就知道了,这两个档期都是这样,基本上上映当天的票房就占据总票房的70%-80%,只有极个别的影片能够走出长线来。”儒意影业的发言人理直气壮地说,“《星星上的》已经是今年国内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中表现最好的影片之一了,加上它在海外销售飘红,它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郁江的发言就更自信了。

“《星星上的》表现不好?一部没有名导、男主角郎侠也是第一次演电影的片子,能卖出今年国内青春爱情题材电影最好的成绩,这叫表现不好?那你找出一个表现好的给我看看。”

有好事的记者马上挑衅:“如果陆严河导演的《情书》最后票房比《星星上的》更高呢?”

“那怎么了?你是觉得陈碧舸主演的电影比郎侠主演的电影票房更高,很稀奇吗?人家用大牌明星,我们可没有大牌明星。”郁江说道。

然后,郎侠的粉丝不干了。

一个个跑到郁江微博下面,质疑她——

——郎侠第一次演电影就能扛起这么高的票房,你不应该庆幸吗?为什么从你嘴里面说出来,郎侠还成了一个沾了你的光的小演员?他在演《星星上的》之前就已经是当红的男演员了!

——郎侠怎么就不是大明星了?跟你合作也真是倒了大霉了,为了证明《星星上的》的成功,都要用贬低男主角的方式来证明。

——没有郎侠,谁去看这部电影啊。

……

《星星上的》电影还没有下映,男主角的粉丝和编剧/监制郁江就干起来了。

郁江的脾气怎么可能受得了。

她一个个回怼。

——当时只有我敢用从来没有演过电影的他演男主角,不是我,他现在都还踏不进电影的圈子呢!

——郎侠知道你这么说吗?他对我有多尊重你知道吗?

——我从来没有说过郎侠不红,但是他跟陈碧舸比,谁咖位更大、地位更高,毋庸置疑吧?

——有你们这样的粉丝,以后哪个电影方敢用郎侠做男主角?就是这么报答我的吗?

……

郁江跟郎侠粉丝的对骂上了热搜。

她气不打一处来,疯狂输出。

但是,郎侠的粉丝又哪里是那么好糊弄的。

谁的战斗力都不低。

郁江到最后甚至破罐子破摔地骂:那干脆我另一部已经找郎侠主演的电影,放弃合作!

郎侠的粉丝:没有郎侠主演,我们倒要看看你的电影能够卖多少票房!

全程没有出声的郎侠,就忽然被架到了火上烤。

何英姿一边在心里面把郁江骂得狗血淋头——现在有几个公众人物会在社交平台上跟人对骂,你以为你是谁啊?一边还得挤出笑容,给郁江打电话,劝她消气,又好声好气地哄了她一番。

“咱们为什么要被那些黑子给挑拨呢?他们是不是真是郎侠的粉丝还不一定呢,哪个真粉丝不知道,你是咱们郎侠的贵人?”何英姿说,“郎侠主演你的电影,这是双赢。”

-

“狗改不了吃屎,三句话不离拉踩你。”陈思琦把手机放下,坐在床上,一边用毛巾擦干自己的头发,一边跟陆严河说,“说《星星上的》就说,非要提你,还要说什么陈碧舸比郎侠大牌,无非就是想说,就算《情书》票房更高,也是陈碧舸的功劳,跟你无关呗。”

陆严河坐在椅子上,双眼看着只穿着白色吊带长裙的陈思琦,嗯了一声。

陈思琦问:“现在几点了?”

“四点半。”

“哎呀,那得抓紧时间了。”陈思琦说,“不然可能要迟到了。”

今天晚上他们要去参加一个时尚杂志举办的慈善晚会。

人家主编亲自打电话来邀请他们俩,陆严河以前也跟他们合作了几次,关系不错,所以就答应了。

这时,房间门铃响了。

是妆造团队来了。

陆严河去开了门。

汪彪带着人进来,给他们两个人做造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