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择日走红 > 第428章 动静有点大(一万两千字更新!)

陆严河的片酬谈判开始得最早,却在很多人的片酬都已经谈妥了以后,他的部份仍然没有谈妥。

陈梓妍也并不着急。既然她敢开出这样的价码,当然是因为陆严河值得。

如果黄太要装傻,坚持不肯给,那陆严河即使退出《焚火》这部电影,对陆严河的影响也不大。

陆严河只是需要一部商业大片,不是说一定就需要《焚火》。

谈判陷入僵局。

陈梓妍跟陆严河讲了相关情况,陆严河闻言,点了点头,说:“好,梓妍姐,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狭隘了,可是在我看来,他们不就是因为看到业内大家对《焚火》这部电影的反应比预想的还要热烈,所以想要压我们的价吗?觉得他们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所以主动权就握在他们手上,我肯定也想要演这部电影,肯定会因此而妥协、退让。”

陈梓妍点头,说:“我跟你的想法是一致的。”

陆严河:“最后如果实在不行,不演就不演了,退出就行了,本来也没有正式签合同。”

“嗯,不过我们要演这部电影的消息已经被他们发出去了,到时候退出,估计也会有一点争议。”

“没事。”陆严河说,“争议就争议吧,反正我身上的争议也没有消停过。”

陈梓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话不能这么说,争议当然还是能少一点是一点,债多了不愁,说到底还是自欺欺人,你又不是个赖子,不照样还是要一点点解决和面对吗?”

陆严河也笑了。

-

黄太本来以为,只要不松口,把态度摆坚决了,陆严河和陈梓妍那边肯定会退让的。

其实,陆严河到目前为止也才演过两部电影,主演的不过一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够直接给八百万片酬,已经不算低了,又不是男主角,而且,还附加了角色的衍生收益分成10%。

谁知道,陆严河和陈梓妍两个人稳坐泰山,丝毫没有对《焚火》这部电影有任何留念的意思,再也没有来沟通过。

这让黄太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犯嘀咕。

难道这部电影对陆严河就这么没有吸引力?

多少演员找过来,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当红的一线演员,都主动表示,愿意自降片酬在里面演一个不错的角色。像黄楷任来客串两场戏,也就拿了二十万元。为什么其他人都能降片酬,他陆严河就不能降呢?

黄太琢磨来,琢磨去,琢磨着还是因为商永周拿了两千万的片酬,所以让陈梓妍不爽了。可陆严河凭什么跟商永周去比呢?商永周是什么地位,他又在什么位置?而且,商永周演的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主角,主视角。他拿这样的片酬不是很合理吗?

如果陆严河演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他的片酬再给高点也没什么。可陆严河演的就是一个男二号啊。

黄太琢磨了好几天,说到底,她也还是不愿意放走陆严河。

她当然也知道,今时今日,在跟陆严河谈的这个角色上,没有人比陆严河更合适。

从形象,从演技,从知名度和人气,从过去作品的成绩,陆严河就是最合适的。

就在这个时候,荷西电影节公布了新一届的入选影片名单。

陆严河担任编剧的《胭脂扣》进入主竞赛单元。

陆严河担任编剧的《人在囧途》进入展映单元。

一人双片入围荷西电影节。

-

“电影这么快就剪完了吗?怎么就送到荷西电影节去了?”

“没有剪完。”王重叹了口气,“但是我们自己内部评估了一下,最适合《胭脂扣》参赛的国际电影节,就是荷西,除了这里,其他的电影节的评奖风格,都不太喜欢《胭脂扣》这种观看门槛比较低、故事感很强的片子。如果不赶上这一届的话,那我们要么就得放弃电影节参赛,要么就得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所以,我们先剪了一个初剪送过去,接下来这一个多月,我还得带着团队继续做剪辑。”

陆严河明白了过来。

再一问贾龙老师,《人在囧途》的情况也一样。

“只是完成了一个初剪的版本,能够入围展映单元,我已经很满意了。”贾龙笑着说,“希望能够剪出一个满意的版本,赶得上在荷西电影节的首映吧。”

陆严河听到他们两个人这么说,这才明白,好吧,这两部电影根本没有剪完。

-

在荷西电影节的发布会现场,当这个名单公布出来的时候,现场的媒体记者都一个个地热烈地举手,提问。

其中就有日本的媒体记者。

他们除了问自己国家入围的影片,另外最关心的,自然就是前段时间跟永山河三闹了几个回合的陆严河。

当现场的人都确认,这个陆严河,确实就是他们认识的演员陆严河以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错愕、难以置信的表情。

陆严河做编剧的事情,之前也只是在国内传播得比较广。对于海外的大众来说,陆严河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主要还是一个演员。稍微再了解一点的,知道陆严河是《六人行》的编剧。但作为编剧写剧本,改编成的电影能够入围荷西电影节?这可真的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荷西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邬杨在回答媒体们的提问时,解释:“我们跟片方都正式确认了,确实是陆严河,我们认识的那个演员陆严河,关于他为什么会突然成为一个电影编剧,写出了两个电影剧本,我想,不如等他本人到了荷西电影节,大家再当面问他。”

作为一名新加坡籍的华人,邬杨成为荷西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不过才五年。跟西尔图电影节的温图尔·罗贝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毕卡洛奇相比,他的资历还太浅太浅。

邬杨也是自荷西电影节开始以来,第一位亚裔艺术总监。

马上就有人举手,问:“我们看到,这一次荷西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有两部中国电影入围,这跟总监你来自中国有关系吗?”

邬杨马上笑着摊开双手,说:“首先,我是新加坡籍华人,我与中国的电影方虽然保持着很不错的关系,但主竞赛单元中,哪些片子能够入围,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我们有一个非常庞大但专业的选片团队。其次,这一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都是我们这个团队一致认可的,你们认为有哪一部不值得加入进来吗?”

王重的《胭脂扣》,导演刚拿了西图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傅竹的《长江以南》,导演更是比王重更早在国际上扬名的大导演。

从这两个电影导演来看,也确实不能说邬杨是在徇私,故意给华语电影开后门。

-

“这下好了,两年之内,你的作品把国际四大电影节都走遍了。”

陈梓妍对陆严河说,“你这样的成绩,在国内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再牛的导演、演员或者是编剧,也没有像陆严河一样,一两年以内把四大电影节都走遍、都有作品入围的。

陆严河说:“主要是因为我拍得多。”

“你拍得多是真的,产量比你高的没有几个了。”陈梓妍说,“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你带起了现在业内拍短剧的一个风潮,而且,你可能没有统计过,因为你在《三山》和《暮春》的成功,今年立项的文艺片一下变多了,因为很多一线明星又都愿意去演那些投资不大的文艺片了。”

陆严河很吃惊。

“真的吗?”

陈梓妍:“你成功了,别人就想要复制你的成功路径,这很正常,你看颜良在拍的《淘金记》,还有李治百拍的《月光交响》,都是只有十几集的短剧,以前哪有这么多的短剧,在影视公司和平台的眼中,这些短剧都是不赚钱的。”

“那现在赚钱吗?”

“当然能赚,只是一部戏赚得没有以前那么多而已,可是,对大家来说,这其实也是好事,一部戏四五十集、甚至七八十集,动辄几个亿的成本砸进去,现在都是短剧,成本就只要几千万,多一点、精品一点的上亿,风险都比以前小多了,而且,试错的成本也变多了。”

这倒是真的。

“《六人行》第一部成功了,再拍第二部,《十七层》成功了,也再拍第二部,不是说不能拍长,这样一来,大家的风险就减小了,演员们可以随着第二季、第三季的拍摄涨片酬,制作方、平台方的制作压力也减小很多。”陈梓妍说,“以前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可是没有成功的案例之前,这个风气就没办法扭转过来,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按照一个环境的惯例在运转,只有出现了打破这个惯例的人,才会出现新的惯例。”

陆严河的点了点头,陈梓妍每次跟他说的这些,都让他挺受益的。

“我听说,江玉倩就在接触一部文艺片。”陈梓妍跟陆严河说,“她现在在拍《鱿鱼游戏》,我本来还以为她后面会再接一部受众大一点的剧集来演,没想到,她又开始折腾了。”

陆严河想了想,说:“玉倩姐还是想要转型的。”

陈梓妍说:“转型当然是要转型,但是自己的基本盘还是要稳住的,如果自己的基本盘稳不住,盲目追求转型,很可能就把自己给折腾没了。”

她笑了起来,“如果我是江玉倩的经纪人,我会很明确地告诉她,她的问题不在于想转型,而在于为了转型,产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曝光和热度,全靠她过去的作品和粉丝撑着,这才是问题。你看看她,这两年拍了几部戏,上了几个综艺节目?不保持曝光,就没有热度,戏再扑,那不就是摧枯拉朽地走下坡路吗?”

陈梓妍说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江玉倩现在事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陆严河听了,也豁然开朗,觉得确实如此。对于一个演员的长期发展,陈梓妍总是看得很准确,有大局观。这一次《焚火》的事情,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了陈梓妍让陆严河一定要尽快演一部商业大片的正确性了。

在别人眼中,陆严河已经是他这一代男演员中最顶尖、最有代表性的了,要什么有什么,无短板。

可是,黄太能够不打折扣地给商永周开两千万的片酬加院线票房收益分成,却只肯给陆严河八百万的片酬,就说明在这样一个顶级的电影公司眼中,陆严河身上的短板其实很大——他没有扛商业电影票房的经历,他过去的电影票房成功,更多的是偶然,而不是商业上的规律,是难以复制的。

陆严河想要让自己的演员之路走得更有主动权,就要把这些关键性的短板给补上。

“这一次《人在囧途》和《胭脂扣》双双入围荷西电影节,对你肯定是好事,你在电影方面的基本盘,其实主要就是在于这几个国际电影节,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比你在国际电影节上刷脸刷得更多了。”陈梓妍说,“不过,你目前主演的电影就只有《荣耀之路》,再没有别的电影了,我们后面应该好好地挑几个电影剧本了,我想问问你,你是打算自己给自己写剧本,自己做,还是从外面接本子?”

“外面来的本子,我没有特别喜欢的,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写吧。”陆严河说,“只不过如果是我自己演的话,我们是不是得自己找人拍?感觉挺麻烦的。”

“你写剧本,你来主演,有的是电影公司愿意来接盘。”陈梓妍说,“关键在于,你现在有想法吗?”

“嗯,确实也准备了好几个想法,但是,梓妍姐你说我要演大片,我现在写的剧本,都不是那种大片剧本。”

陈梓妍说:“只要不是文艺片就行,你手头上的文艺片太多了。至于是不是一定得是那种动作上的、画面上的大片,这也不是我们现在写一个剧本出来,一两年就能够投入拍摄的,这种电影往往要筹备太久。”

陆严河点头。

“那我回去想想,我给自己写一个什么样的电影剧本来演吧。”

“行,你要是能够在这段时间想好,到时候我们到荷西电影节上公布这件事,也能让这部电影亮个相。”

“嗯。”陆严河点头。

-

陆严河给自己要准备什么样的剧本?

他琢磨了很久,看着自己之前做的剧本库,看过来,看过去,许久没有下定决心。

主要还是因为他这个年纪,很多电影都演不了。

他看过的很多好电影,比如《十二罗汉》那一类的类型片,比如《看不见的客人》《完美陌生人》这一类的片子,都不是他这个年纪能主演的。

电影这个行业,二十岁出头的男人主演、获得非常出色的票房成绩的,基本上都是大片,比如《指环王》,比如《哈利·波特》,比如《暮光之城》以及《蜘蛛侠》……他们基本上也都不是靠演员的魅力,而是靠电影世界观和角色的魅力来吸引的影迷。

唯一适合他这个年纪来拍的、现在能拍、印象中票房又很高的,基本上都是青春片或者爱情片。

陆严河琢磨了很久,自己到底该找什么电影来演才好。首先要是能够尽快推动拍摄的,这样才不会有很多东西需要提前筹备。像《焚火》,前期筹备,做世界观,做各种设定,找合作者,谈导演,就基本上了两年多的时间。而现在都还没有开拍,在造景。

想来想去,也就是拍青春、纯爱题材的电影,是能够最快推动开机的了。

其实之前拍《暮春》的时候,陆严河就想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但这部电影仍然是一个艺术片。

需要一个大众向的片子。陆严河深吸一口气。

-

陈思琦洗完澡,回到电脑前面,看到了陆严河给她发来的邮件。

嗯?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初恋这件小事》。

《情书》。

《恋恋笔记本》。

四个名字,下面跟着它们的故事简介。

陈思琦简单看完以后,给陆严河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喂?”陈思琦问,“你给我发的邮件是什么意思?”

陆严河说:“我准备给自己写一个剧本,这是我准备的四个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最好?”

陈思琦:“都是青春爱情电影,你怎么突然想要拍这个了?”

陆严河之前拍的戏,基本上都跟这些无关。

包括《暮春》,主题也不是爱情。

陆严河说:“梓妍姐说我后面的电影存量太少了,得拍电影了。能够尽快开机的,就是这一类题材,比较容易拍。”

陈思琦恍然。

“原来如此,我觉得这四个我都挺喜欢的,不过《情书》这个视角是女生视角,你演的话,比较吃亏吧?”陈思琦说,“《初恋这件小事》也是。”

这两部电影确实都是女生视角的青春爱情电影。但是,陆严河却很清楚,这两部电影帮两个男主角吸了多少粉丝,可以说,这两部电影成为了两个男主角的人生电影。

“你要我选的话,我觉得这四部电影里,看上去角色最好的是《那些年》。”陈思琦说,“《恋恋笔记本》太纯爱了,我感觉现在大家不是那么喜欢一个纯爱的片子,而且,它的遗憾是一个罗密欧朱丽叶式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了,真爱上了,谁还真的因为父母的反对就不在一起啊。”

陆严河醍醐灌顶。

确实。

“可抛开这些不说,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情书》这个故事,它很唯美,虽然讲的是暗恋的故事,但实际上讲的是人对青春的回忆和追念。”陈思琦说,“它讲两个人之间的那种错过,唉。”

陆严河笑了起来。

他的心里面有了主意。

“那就两部电影都拍好了。”

“啊?”陈思琦一愣。

“《那些年》和《情书》,都拍。”陆严河说,“这两部电影的投资都不用很大,我自己都可以负担。”

陈思琦:“你有这么多的时间吗?”

“我今年都没有任何拍摄计划。”陆严河也很无奈,“去年忙得不行,进组出组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你不是要拍《焚火》吗?”

“现在有一点变数,不一定会拍了,但即使要拍,也不是最近了,他们现在还在造景,等到协调了演员们的档期,正式开拍,估计也得年底或者明年去了。”

“难怪你开始自己动手给你自己写剧本了。”陈思琦说,“我还从来没有看过你演青春爱情片,好好演,争取让我再心动一次。”

陆严河:“什么?难道你现在对我已经不心动了吗?”

陈思琦:“我指的是那种心动时刻。”

“一回事。”陆严河啧啧两声,“果然,我就说还是我爱你更多一点。”

陈思琦:“你最好是。”

两个人拌了两句嘴。

陈思琦说:“这一届的荷西电影节,你会过去吧?”

“会。”

陈思琦:“好。”

“你去吗?”

“暂时还没有想好,但是琳玉和李彼肯定会过去。”陈思琦说,“这一次两部华语电影都入围了荷西电影节,各大媒体肯定都会关注的。我们《跳起来》也肯定要过去的,之前我们做的那个影评人线上论坛反响还挺不错的,海外其他的媒体也有很多转发报道的。”

陆严河:“上次那个活动确实也是出乎意料,你们也是厉害,说做就做了。”

“得感谢琳玉,她跟海外那些影评人的关系不错,都是她邀请过来的。”陈思琦说,“请她负责我们的影视板块,真是捡到宝了,很多媒体都知道了她,还有地方开高价想要把她挖过去。”

“这么厉害了。”

“毕竟那个线上论坛的影响力还挺大的。”陈思琦说,“国内基本上所有跟电影有关的媒体,都关注了那个一个论坛,咱们电影频道的新闻栏目还报道了线上论坛的活动。”

陆严河说:“琳玉现在才大三,她已经跟我们签聘用合同了吗?”

“她没有毕业,怎么可能跟我们签聘用合同。”陈思琦说,“签的都是合作协议,不过,琳玉对《跳起来》还是很有感情的,在咱们这儿也不吃亏,她跟我说了,让我不用担心,她不会离开的。”

陆严河:“嗯,那就好,现在看来,我们《跳起来》在影视这一块的比重越来越大,非常需要她。”

陆严河相信琳玉肯定是不会轻易离开的。都不用说他们的同学感情,光是《跳起来》创刊元老这一点,就足以成为琳玉的羁绊。陆严河是不希望他们这边给琳玉的待遇低于外面给她开的条件。

陈思琦:“外面的人给的价码再高,肯定也比不上琳玉在咱们这儿的空间大,咱们这儿所有跟影视相关的板块,都是她说了算,她已经在组建自己的团队了。”

目前,《跳起来》的实体产品就只有每个月出版的杂志。但是,线上的媒体品牌却有很多。光是影视评论和人物访谈,包括李彼的视频号在内,就有四五个媒体号。

现在这些相关的内容,全部都是由琳玉来负责,权限和空间不可谓不大。对应享受的条件和待遇就更不用说了。

-

陆严河开始埋头给自己写剧本。

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部《情书》。

当时都是跟班上同学一起看的。

当他在学校埋头写剧本的时候,一部电影也横空出世,搅动了三月这样一个淡季市场,上映三周,狂揽七亿票房,震惊业内。

这部电影叫《我许久未回去的家》,是一个带着一点悬疑和惊悚片段的片子。

这天,傍晚,六点,陆严河在图书馆写完剧本出来,准备去食堂觅食,正好在路上碰到苗月和刘毕戈。

夜幕已经落下来,两个人并肩走在一起,刘毕戈仍然穿着白衬衣黑西裤,跟他平时的样子没什么差别,而苗月穿一条淡绿色的束腰长裙,清新靓丽,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线。

陆严河一眼就看到了,没有错过。

“你们俩在学校散步呢?”陆严河有些惊讶。

刘毕戈解释:“我们准备一块儿吃个晚饭,再去看看最近票房很高的那部电影,《我许久未回去的家》,你看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