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择日走红 > 第416章 口是心非的感情

择日走红 第416章 口是心非的感情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6:09

李治百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正在《月光交响》片场拍戏的他,大太阳晒着呢,一个喷嚏突然打出来,把站在他对面的女演员都吓了一跳。

后者马上往后退了一步。

“抱歉抱歉。”李治百马上说。

女演员程思然脸上维持着勉强的笑容,勉强地说没事。

她从助理手上拿过一张纸巾,默默地擦了擦自己的脸。

化妆师见状,赶紧上前来补妆。

导演李道行笑着问:“治百,这春天才刚来,天还冷着呢,你注意身体,怎么就开始打喷嚏了?”

李治百说:“不知道,可能刚才鼻子里进虫子了,有点痒?”

他只是开个玩笑。

不过这个画面显然又让女主角程思然联想到了一些画面,露出了恶心的表情。

《月光交响》这部奇幻爱情剧,是一部只有十六集的电视剧。

导演李道行在拍摄都市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上,是个老手,很多代表作。

不过,以前的剧一般都是三四十集起步,他也是第一次拍这种十六集、拍摄质量对标电影的精品剧集。

因为是李治百主演,各方都很看好这部剧不说,很多想要让自己爆一爆的演员,都主动自降片酬,愿意来这部剧里演个配角。

现在的行情确实是变化很大。

李道行都私下跟朋友感慨过,以前哪有一大堆演员愿意自降片酬,就为了加入一部有大明星主演的戏啊。那个时候,电视剧的玩法跟现在不一样。以前都是导演扛剧,现在慢慢地变成了演员扛剧了。

这是市场的风气变化,只有罗宇钟他们几个已经把自己名头打出来的老导演在这一行有着“扛剧”的标签,而现在的新人导演出来,比如《十七层》的导演连备,明明第一部剧和第二部《十七层》都是大爆款,按理说早应该是名导之列了,可是,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仍然不是那个扛起一部剧的核心人物。

简而言之,如果他要拍一部剧,全是不出名的演员,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平台愿意投资或者购买。当然,演员们还是认他的,他的项目,肯定不缺一线演员来演。

只是在说这个生态的问题。

但如果一部剧,导演很烂,剧本很烂,可如果有一个陆严河这种级别的演员来主演,那很不幸,平台甚至会直接给这部剧定为s级。

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影视生态环境,但客观存在。

李治百作为高人气偶像,红了这么多年,转到演员赛道上以后,又拿出了好几个代表作,顺利地成为了资本方心目中可以扛剧的演员,那他出现在《月光交响》这部剧,成为担任一番的男主角,就意味着这部剧肯定是围着他转的。

李道行这样一个资深大导演,也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情况多难接受。主要是因为李治百他除了关注自己的角色,其他的一切都不插手,也不会胡乱添乱。对一个导演来说,一个大牌明星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

甚至,因为李治百的性格,李道行跟他关系处得还挺不错。

相比较而言,投资方安排进来的女主角程思然就麻烦事多一点。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她就是矫情了一点,公主病了一点,除此之外,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拍摄这部剧,李治百经常就是说完一段台词以后,自己受不了其肉麻和恶心程度,控制不住表情,直接崩盘。

“抱歉,抱歉,给我缓一缓。”李治百经常就这么举起了右手,向大家道歉,“这个台词真的是要了我的命了。”

他还会一脸真挚地看着程思然,问:“你们女孩子都喜欢男人这么跟你们说话吗?”

程思然:“……特定的情境下吧,要是平时这么说话,会想揍他一拳。”

李治百满脸扭曲地看着剧本上的“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离开我,不用告诉我,否则,我不会放手”这句话,叹了口气,“我能理解你们女孩子喜欢这种深情、霸道和莫名其妙的强硬,但是,换我是这个男的,什么叫做不用告诉我啊?我靠,还否则我不会放手,到底喜不喜欢啊,喜欢还这么多屁话,说什么都不能放手啊。”

程思然听着李治百的吐槽,哭笑不得,又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这个是一个纯爱故事,你认真点儿。”程思然抱怨,“你总是出戏,害得我也不能入戏。”

李治百叹了口气,认命似的继续强迫自己进入状态。

“来吧来吧。”

周平安给他接这部戏,肯定就是故意让他难受!

-

周平安把剧本交到马致远的手上。

马致远却不肯接。

“一个配角,我不演。”马致远板着脸说,“你让我演戏就算了,还让我演一个配角,什么时候我需要沦落到去给刘泽凡演配角了,他的人气还没有我高呢。”

“他的人气没有你高,那是因为你是偶像,他的影迷不像你的粉丝那么热衷于给你打榜、做数据。”周平安瞪了他一眼,“他的《千古》是最近这五年来最火的仙侠剧,他的基本盘比你大多了,这一次还pk掉了其他几个一线男演员,拿到了《鱿鱼游戏》里的角色,你给他做配角,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

马致远说:“我就不信没有男主角的戏可以演。”

“有,但都是一些垃圾剧,你想要演s 级别的戏,你就只能够从男配角演起。”周平安毫不客气地说道,“你愿意吗?”

马致远抿了抿嘴。

周平安也撇了撇嘴。

“你别指望着自己能一口气吃成胖子。”

马致远说:“李治百现在都已经开始演主角了,他的新剧是一番吧?”

周平安:“你别忘了,李治百的第一部戏也是一个男配角。”

马致远皱起了眉。

周平安:“你应该相信我给你挑的戏。”

马致远:“我不是一个新人,我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你让我去演一个配角,我说服不了我自己。”

他很执拗,怎么都不肯演这个配角。

周平安恼怒不已。

“我相信你给我挑戏的眼光,但是我只演主角。”马致远斩钉截铁地说。

-

“《山颠》的男二号?”颜良有些惊讶,问:“这个角色适合我?”

“适合。”周平安在电话里说,“《淘金记》拍完之后,你正好休息两个月,可以直接进组。”

颜良犹豫了一下,说:“行,既然平安哥你觉得适合我,那我就演吧。”

“嗯。”周平安微微一笑,“相信我,这个角色虽然是个男二号,但是出彩程度不逊色于男主角,而且,又由你来主演,肯定会爆的。”

“我只是有些惊讶,竟然会有一部关于诈骗题材的网剧出来,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现在越来越多的题材涌现出来了。”周平安说,“是好现象,剧本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你看现在找过来的剧本,很多都是只有十集左右的小体量剧,跟以前比,那是省事儿多了,拍戏的效率也高多了。”

颜良嗯了一声。

“《淘金记》拍得怎么样?”

这部剧在东南亚拍摄,不在国内。颜良跟着剧组在一个山里头拍戏呢,联系上都很不容易。

“条件挺艰苦的,总是被虫子咬,身上莫名其妙地就会长出一些疹子来。”颜良说。

周平安一听,问:“那找医生给你开药了吗?这事可不能马虎,谁也不知道那都是什么样的毒虫子。”

颜良说:“看过了,剧组有随行的医生,问题应该不大。”

“你是一直能吃苦。”

“拍摄这种寻宝题材的戏,本身就有这种往深山老林里钻的戏,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来的。”颜良说。

周平安:“《淘金记》这个题材确实不错,在国内很罕见,到时候播出的时候应该会有不小的关注。”

“嗯。”颜良应。

周平安挂了电话,松了口气。

《山巅》男二号的角色是真不错,马致远怎么都不肯演,周平安也不想浪费,所以就又给了颜良。

其实,自从颜良靠着《六人行》走红以后,来找颜良的戏不少。不过很少有主角,好一点的戏,一般都是配角。周平安倒不是不愿意给颜良接配角,而是颜良本身的形象吧,不太适合演主流题材一点的戏。

他演戏的天赋也没有那么高,没有李治百和马致远那种“明星光环”,能演好,但不出彩。所以,周平安给颜良接戏,偏向于要那种人物复杂一点的、本身的剧情线更有张力一点的,用剧本和人物的色彩赋予颜良更大的吸引力。

《淘金记》和《山巅》都属于这一类的戏。

前者是题材特殊,本身故事就吸引人,任何一个人物角色出现在这个故事里,都会被这个本身就有点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魅力。

后者则是纯粹的人设出色,就像是《陪你到世界尽头》里李治百演的那个神经病富二代。

颜良演戏的优点是基本功都在,演什么角色都不至于让人太差,觉得出戏,所以,人设极致一点的角色,周平安也敢给他接。

-

颜良和李治百都不在玉明,陆严河回孜园桥就少了些。

本身他现在就没有进组,公开行程也少,不用早出晚归的。

像这一周,陆严河就只有一个公开行程,去参加红河奖。

靠《十七层》提名已经是惊喜,拿奖没戏,陆严河的心态就很放松了。

这一届红河奖,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实力演员文鼎,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是卢穗。

卢穗在台上激动得泣不成声。

陆严河想起差不多两年前,也是红河奖,徐衣仁拿了最佳女主角,那一届卢穗也入围了,被击败,脸色难看得都没有来得及收起来,被镜头拍了个正着,所有人都看见了。

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陆严河心态轻松地参加完颁奖典礼,回到学校。

这个学期的课没有上个学期多,他不用每天都那么着急紧张地赶课、赶作业、写论文。

写论文其实也是一个体力活,因为要查很多文献、资料。虽然振华不要求他们**文,可是,对论文的要求都是严格按照刊发要求来的。

很多大学课程的作业,一般也就是写好了,交上去,老师们打个分数,存档,回过头在计算这门课的综合成绩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使用。但是在振华,可不是交上去由老师打个分数这么简单的事情。

振华很多老师在读完你的作业以后,是很有可能会给你发邮件,跟你约时间到他办公室去沟通讨论的,甚至会让你重新再写,再修改。

陆严河也经常接到这样的邮件。

老师们并没有因为他的明星身份就放低对他的要求。

这一次一回学校,他就发现自己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来自赵德钟教授的邮件。

自从那一次因为在家晕倒被陆严河和陈思琦撞见,送到医院以后,赵德钟教授就一直在休养,还跟学院请了假,这个学期都没有给他排课。

陆严河后面去探望过几次赵教授,尤其是他在答应了给《跳起来》的别册写专栏以后,陈思琦也经常去看望他。

陆严河还疑惑呢,赵德钟教授怎么突然给他发邮件,这个学期也没有他的课。

打开邮件一看,陆严河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他发来了一份书单。

赵德钟突然给他开书单,陆严河都懵了。

哈?

赵德钟说:上次你跟我说,你不想读研是出于你现实工作的考虑,以及你并没有想要走学术这条路,只是自己喜欢看书,这是我给你开的一份书单,你得空了可以看看,都是对咱们古代文学著作的导读之书,也许你会感兴趣。

陆严河受宠若惊地回复了一句“谢谢”。

赵德钟为什么会这么做,陆严河没有想通。

但是,既然是精心给他开的书单,陆严河想了想,也还是第一时间在网上把书单上这些书都给下单了。

他想了想,又打开了“学友”app,登陆自己的账号,发布了一条新动态:

学校老师给我开了一个书单,有八本书,不是课程作业,只是兴趣使然,想了想,经常看到有人说读不进书,常常刷手机刷完了,感觉很虚度光阴,虽然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毕竟我始终觉得人就是要按照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生活,哪怕在别人眼中是虚度光阴的方式。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参与到我突发奇想的读书计划中来,这八本书,我们一起读,分享阅读进度,分享摘抄,分享阅读感受。读书而已,不求本本读完,找到自己喜欢的读下去就好了。

后面,附上了赵德钟教授给他开的书单。

-

陆严河作为“学友”app的代言人,这三年来,时不时就会在这个app上推荐一些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影视剧。

这主要还是一个主打“学习网络社群”概念的app,学生使用为主,年轻一点的白领也是一小部分客户。

但像这样在app上发起读书计划,还是很少的,因为陆严河不是那种喜欢拉着别人一起读书的人——

不是人人都喜欢读书,它对一部分来说甘之如饴,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味同嚼蜡,除了必读之书,必须的知识,不必强迫一定要爱读书。

但现在陆严河的想法又发生了一件好事。读书终归是一件好事,如果是一件好事,那无论是什么方式,最终能够多读一点书,那也是好事。反正又没有把人关在小黑屋里读,绑手绑脚逼着他读。实在读不下去,也没有人真勉强。

-

陆严河发布了这个读书计划,让“学友”app的负责人都愣了一下。

这个活动,陆严河并没有提前跟他们打招呼,也不是他们主动策划的活动。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活动,很多用户报名参加以后,才被他们看到。

“学霸陆严河这是又回来了啊。”

“他开这个读书计划,你们觉得会有多少人加入?”

“有个上万人报名参加就不错了,当然,最后能够真的跟着他把这八本书读完的,估计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

“陆严河怎么突发奇想弄了这么一个读书计划?”

“估计也是跟他们《跳起来》后续的动作有关,我看到《跳起来》发了消息,说他们将会在接下来的六期,附赠一个别册,请来了国内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撰写专栏。”

“这是什么别册?”

“别的不知道,别册的名字叫‘文化里的中国’,其中一个在别册上开专栏的就是振华大学的赵德钟教授。”

-

文化里的中国?

陆严河有些震惊,没想到陈思琦把这个别册的名字,取得如此大。

陈思琦却说:“做一回标题党,要把这个别册做得让大家都知道,都听说,名字就得取响亮一点。本身我们这个别册也是,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法学……怎么不是文化里的中国呢?讲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陆严河啧啧称奇,“牛。”

陈思琦:“反倒是你,突然在学友app上搞什么读书活动,搞得别人都以为你是在为我们这个别册造声势。”

“纯属巧合。”陆严河笑。

陈思琦:“巧合不巧合的,反正也已经被人这么说了,无所谓,本身也确实给我们造势了,你反正是《跳起来》的主编,造势也正常。”

陆严河翘起了嘴角。

“思琦,关于你这个别册,我其实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陈思琦问。

陆严河说:“这个别册,是请了六个专家学者做了六个主题,来写六期专栏,这是文字的形式,你有没有考虑过,把它做成视频?”

“视频?”

“其实就是节目,一档文化类型的节目。”陆严河说,“每一期的稿子大约就是三到四千字,由他们出镜来讲的话,正好是二十分钟左右,不长也不短,就像你之前所说的,也方便上班族在地铁上看完一期。”

“别册叫《文化里的中国》,这个名字很大,但如果把它做成一整个系列,每一位老师就一个主题录六期,从天文地理,到文史经济。”陆严河说,“文字、有声、视频等等,多种形式来制作这些内容,可以尽快地把潜在的、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人,都一网打尽。”

陈思琦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